第24章彷徨
趙匡胤很猶豫,卻是不能不走。郭榮雖然把他從前線調回了開封府,並不是從此就束之高閣,讓他就此在家休息,光榮退休。恰恰相反,郭榮不僅沒有讓趙匡胤就此做一個寓公,反而授予他重任,讓他官拜殿前都指揮,掌控開封禁軍左營,不僅封了趙匡胤侯爵,還拜他做了兵部右侍郎,開封府尹。
兵部右侍郎倒也罷了,開封府尹權利卻是不小,幫助皇帝掌握都城。在原本的曆史上,郭榮自己就當過開封府尹,而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也是在開封府尹這個位子上奪了天下。由此可見,趙匡胤被召回,並不是被棄用,恰恰相反,皇帝郭榮對他還算是寄予厚望的。
但是,史虛白卻不這麽看,大周的這條船已經破了,已經無法挽救了。他兵行險招,想讓朝廷請甘州回鶻出兵造成河西空虛,然後趙匡胤就可以突然回兵河西,奪取河西基業。繼續和楚國相抗衡。在史虛白的心中,一旦大周滅亡,整個天下的矛盾焦點,就會立刻從大周身上轉移,由四國伐周,或者說南北夾擊大周的形勢,變為了楚國和契丹爭奪河北之地。就如同中原王朝時時不忘燕雲十六一般,奪取黃河流域的大楚,絕對不可能坐視契丹擁有河北之地的,他們之間必然將會展開新一輪的大戰。隻要運作得當,河西自然能夠在兩大強敵之間生存下去,等待時機。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郭榮在關鍵時刻,居然釜底抽薪。一張聖旨就要把趙匡胤給召回。
史虛白自然是不甘心的,可是不甘心也沒有辦法。郭榮是皇帝,他就站在了道義的製高點上,況且郭榮在軍中威望頗高。趙匡胤此時要脫離郭榮,那無疑是自蹈死路,除了河西的人嗎是沒有多少人願意跟隨的。即便是河西的軍隊,在郭榮和趙匡胤之間,也不見得人人都選擇趙匡胤。(.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兩個人相顧無語,隻能默默地回到了汴京。等兩人到了京師這才知道,整個局麵已經生了巨大的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楚軍終於死掉了自己溫柔的麵紗,赤果果的吞並了蜀國。在馬光猛大軍的威脅之下,韓保正的十萬蜀軍就此繳槍投降。鳳翔一帶全部落入楚國的手中;而郭榮也同時調整了大周的軍士部署,他將表弟,原來的殿前都檢點李重進派往淮北一線,接替張永德指揮淮北周軍;而任命張永德、趙匡胤為殿前都檢點、殿前都指揮,指揮和控製開封府的禁軍。仍然任命高懷德為關中行營總管,都督關中諸州軍事。任命石守信都督燕雲軍事,指揮對契丹人的戰爭。整個局麵,大周全麵轉入防守態勢,毫無疑問,大周希望以自己堅固的防守能力,拖延時間,讓楚軍也好,契丹軍隊也好,無力繼續作戰下去。
“末將拜見陛下!”趙匡胤剛到京師,就受到了郭榮的接見。而這種舉動,也毫無疑問的表示了,郭榮對趙匡胤的尊敬和重視。
“七弟,起來吧。咱們兄弟之間,不需要這麽多講究。”郭榮有氣無力的說道,他伸出手像扶起趙匡胤。
趙匡胤站起身來,抬眼看了眼郭榮,見郭榮麵色蒼白,身形消瘦,肩膀處的衣衫鼓起一個大包,想必還是貼著膏藥一類的東西,大殿雖然寬敞,可是那濃濃的藥味兒卻怎麽也掩飾不了的。
“陛下,您身體還好吧?”趙匡胤扶著郭榮的右手,關切的問道。按理說臣子是不能如此直白的聞訊皇帝的病情,特別是外藩的武將。可是,畢竟是十多年的交情了,看著郭榮如此精神不濟,趙匡胤心頭泛起一絲苦楚,一時兒也顧及不了太多了。
“國家危難之際,我將七弟從前線召回京中,七弟,心中可有怨言否?”郭榮瞟了眼趙匡胤。
這話輕飄飄的,那口氣仿佛是自己兄弟隨便閑聊扯淡一般,可是那話中的內容,卻讓趙匡胤吃了一驚。有怨言否?他能沒有怨言嗎?趙匡胤捫心自問,自己也算得上是忠心耿耿的人了,雖然軍中兄弟頗多,願意為他出生入死的人也不說,可是,趙匡胤自問自己是對得起郭榮的。在國家極其為難的時候,他在前線總比在後方要強吧。難道,自己這位豪氣衝天的哥哥,在受了傷之後,竟然變得如此多疑了嗎?
“臣不敢!”
“不敢。嗬嗬。是不敢,不是沒有啊!”郭榮苦笑著說道,見趙匡胤額頭上似乎滲出冷汗來,郭榮不禁一笑道:“七弟,你可是怪哥哥多疑嗎?”
“微臣不敢。陛下見識遠卓,臣不敢妄自猜測。”趙匡胤給自己加了一句解釋。
郭榮擺了擺手,扭頭對一邊伺候著的太監說道:“把桌子上的奏折拿來!給朕的七弟看一看!”
趙匡胤詫異的接過那些奏章,打開一看,一顆心頓時冰冷至極。這些奏章都是彈劾趙匡胤的,別的理由倒也罷了,最關鍵的一條是說趙匡胤勾結楚國,丫根本不可信。理由也很明顯,丫和楚國皇帝馬雲是親戚,馬雲可以說是趙匡胤的親姐夫。當年楚漢在唐州相會的時候,馬雲也曾經親自和漢太子說過趙匡胤的事情,希望漢太子能夠多照顧趙匡胤。
趙匡胤的冷汗流下來了。他跪倒在地,叩道:“陛下,臣。。。”
“七弟、、、”郭榮打斷了趙匡胤的表白,道:“自從當年馬邑一戰之後,為兄就覺得,你絕非擔當一麵你的將才,而是在關鍵時刻能夠主持大局的帥才啊!朕把你從前線調回來,是想讓你主持大局的!”
“臣恐怕難以擔當。”趙匡胤跪倒在郭榮的床頭。
“朕覺得你當得起!”郭榮說道:“以後軍國之事,你要擔起膽子來啊!”
“臣。。。臣敢不肝腦塗地,以報皇恩!”趙匡胤說道。雖然嫡親姐姐就在大楚做皇後,可是趙匡胤還真的沒有投降的想法。
可是,趙匡胤或許沒有想到,他前腳剛剛離開大殿,王樸後腳就從屏風後麵轉了過來,道:“陛下,你以為如何?”
“我和匡胤相交多年,他必然不會負我的!”郭榮說道。
“太祖皇帝在太原之時,恐怕也從未想過要負漢高祖!”王樸毫不客氣的頂了回來,不過,他還是歎了口氣,說道:“不過,既然趙將軍已經回到了開封,那麽史虛白的建議,倒是可以用上一用了!”
“恩,就按你說的吧,好好挑選使者,趕赴甘州!”郭榮擺了擺手說道。
王樸點了點頭,靜靜的看著郭榮,並沒有離開的意思。郭榮詫異的看了眼王樸道:“王先生,莫非還有什麽事情嗎?”
“陛下,微臣算計不周,以至於陷我大周落入如此境地。臣有罪!”王樸跪在地上請罪道。其實,王樸很早就想說這句話了,隻不過,他心理麵一直希望會有轉機出現,能夠幫助大周化險為夷,可惜,這轉機不僅沒有出現,大周確實越來越危險了。
“哎。人算不如天算,敢卿何事啊?”郭榮說道,他心裏隱隱有點後悔,可是,以當時的局麵來看,先行討伐契丹,勝算還是最大的,隻不過,算來算去,誰也沒有想到,契丹人麵臨崩潰的時候,居然還有一直奇兵在一旁悄悄的窺伺著。等待著最佳的時機。
“如果形勢一直這麽惡化下去,不知道陛下有什麽打算?”王樸猶豫了半天,他終於問出了這句話。
郭榮愣了,十餘年來的一腔熱血,漸漸的冰涼了下來。是啊,如果這局勢一直這麽惡化下去,朕將何去何從,我大周又將何去何從呢?
“燕山沒有收複,鳳翔卻又丟失。河北無險可守,關中又時時存在楚軍的窺伺之下。先前的計劃,全部落空了。我大周要繼續在中原和契丹、楚國對峙,將會異常困難。“
郭榮明白王樸的意思,什麽異常困難,基本上沒有什麽希望的!他問道:“那卿你又有何策呢?”
“臣以為,若事不可為,可以西走。取河西之地自衛,將中原拋給契丹和楚國,讓他們自己爭鬥。”王樸居然提出了和史虛白同樣的主意。
這一次,郭榮並沒有立刻同意。接下來的幾天裏,他秘密的和張永德、趙匡胤商議,兩人各持己見,讓郭榮有點莫衷一是了。張永德同意,而趙匡胤卻反對。他反對的理由也有道理:走河西容易,回中原難啊!這一句話,又勾起了郭榮的雄心,讓他難以斷絕。
趙匡胤回去之後,把這件事拿出來和史虛白商議,史虛白卻是大驚失色,道:“將軍,錯了。你錯了。你不應該反對西遷的。恰恰相反,你應該支持西遷才對。”
“這。。。這是為何啊?”趙匡胤問道。
“將軍,以我猜測,滿朝文武能提出這個建議的非王樸莫屬,畢竟,當年王樸在關中之時都提出過,讓山東之地,退守關中一觀天下隙。將軍鎮守河西,對河西情況應該非常了解。您就算要反對西遷,也不能說出回中原南的話,這種話,不應該是將軍這樣的人說出的,更不應該由將軍這麽痛痛快快的說出。王樸善猜人心,他通過將軍的話,一定會猜出將軍誌向廣闊。如果。。。如果皇帝健康,那自然一切無事。一旦皇帝故去,將軍又有如此大誌,天下何人能治呢?將軍這話一說出,我怕王樸就會對付將軍。”
趙匡胤很猶豫,卻是不能不走。郭榮雖然把他從前線調回了開封府,並不是從此就束之高閣,讓他就此在家休息,光榮退休。恰恰相反,郭榮不僅沒有讓趙匡胤就此做一個寓公,反而授予他重任,讓他官拜殿前都指揮,掌控開封禁軍左營,不僅封了趙匡胤侯爵,還拜他做了兵部右侍郎,開封府尹。
兵部右侍郎倒也罷了,開封府尹權利卻是不小,幫助皇帝掌握都城。在原本的曆史上,郭榮自己就當過開封府尹,而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也是在開封府尹這個位子上奪了天下。由此可見,趙匡胤被召回,並不是被棄用,恰恰相反,皇帝郭榮對他還算是寄予厚望的。
但是,史虛白卻不這麽看,大周的這條船已經破了,已經無法挽救了。他兵行險招,想讓朝廷請甘州回鶻出兵造成河西空虛,然後趙匡胤就可以突然回兵河西,奪取河西基業。繼續和楚國相抗衡。在史虛白的心中,一旦大周滅亡,整個天下的矛盾焦點,就會立刻從大周身上轉移,由四國伐周,或者說南北夾擊大周的形勢,變為了楚國和契丹爭奪河北之地。就如同中原王朝時時不忘燕雲十六一般,奪取黃河流域的大楚,絕對不可能坐視契丹擁有河北之地的,他們之間必然將會展開新一輪的大戰。隻要運作得當,河西自然能夠在兩大強敵之間生存下去,等待時機。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郭榮在關鍵時刻,居然釜底抽薪。一張聖旨就要把趙匡胤給召回。
史虛白自然是不甘心的,可是不甘心也沒有辦法。郭榮是皇帝,他就站在了道義的製高點上,況且郭榮在軍中威望頗高。趙匡胤此時要脫離郭榮,那無疑是自蹈死路,除了河西的人嗎是沒有多少人願意跟隨的。即便是河西的軍隊,在郭榮和趙匡胤之間,也不見得人人都選擇趙匡胤。(.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兩個人相顧無語,隻能默默地回到了汴京。等兩人到了京師這才知道,整個局麵已經生了巨大的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楚軍終於死掉了自己溫柔的麵紗,赤果果的吞並了蜀國。在馬光猛大軍的威脅之下,韓保正的十萬蜀軍就此繳槍投降。鳳翔一帶全部落入楚國的手中;而郭榮也同時調整了大周的軍士部署,他將表弟,原來的殿前都檢點李重進派往淮北一線,接替張永德指揮淮北周軍;而任命張永德、趙匡胤為殿前都檢點、殿前都指揮,指揮和控製開封府的禁軍。仍然任命高懷德為關中行營總管,都督關中諸州軍事。任命石守信都督燕雲軍事,指揮對契丹人的戰爭。整個局麵,大周全麵轉入防守態勢,毫無疑問,大周希望以自己堅固的防守能力,拖延時間,讓楚軍也好,契丹軍隊也好,無力繼續作戰下去。
“末將拜見陛下!”趙匡胤剛到京師,就受到了郭榮的接見。而這種舉動,也毫無疑問的表示了,郭榮對趙匡胤的尊敬和重視。
“七弟,起來吧。咱們兄弟之間,不需要這麽多講究。”郭榮有氣無力的說道,他伸出手像扶起趙匡胤。
趙匡胤站起身來,抬眼看了眼郭榮,見郭榮麵色蒼白,身形消瘦,肩膀處的衣衫鼓起一個大包,想必還是貼著膏藥一類的東西,大殿雖然寬敞,可是那濃濃的藥味兒卻怎麽也掩飾不了的。
“陛下,您身體還好吧?”趙匡胤扶著郭榮的右手,關切的問道。按理說臣子是不能如此直白的聞訊皇帝的病情,特別是外藩的武將。可是,畢竟是十多年的交情了,看著郭榮如此精神不濟,趙匡胤心頭泛起一絲苦楚,一時兒也顧及不了太多了。
“國家危難之際,我將七弟從前線召回京中,七弟,心中可有怨言否?”郭榮瞟了眼趙匡胤。
這話輕飄飄的,那口氣仿佛是自己兄弟隨便閑聊扯淡一般,可是那話中的內容,卻讓趙匡胤吃了一驚。有怨言否?他能沒有怨言嗎?趙匡胤捫心自問,自己也算得上是忠心耿耿的人了,雖然軍中兄弟頗多,願意為他出生入死的人也不說,可是,趙匡胤自問自己是對得起郭榮的。在國家極其為難的時候,他在前線總比在後方要強吧。難道,自己這位豪氣衝天的哥哥,在受了傷之後,竟然變得如此多疑了嗎?
“臣不敢!”
“不敢。嗬嗬。是不敢,不是沒有啊!”郭榮苦笑著說道,見趙匡胤額頭上似乎滲出冷汗來,郭榮不禁一笑道:“七弟,你可是怪哥哥多疑嗎?”
“微臣不敢。陛下見識遠卓,臣不敢妄自猜測。”趙匡胤給自己加了一句解釋。
郭榮擺了擺手,扭頭對一邊伺候著的太監說道:“把桌子上的奏折拿來!給朕的七弟看一看!”
趙匡胤詫異的接過那些奏章,打開一看,一顆心頓時冰冷至極。這些奏章都是彈劾趙匡胤的,別的理由倒也罷了,最關鍵的一條是說趙匡胤勾結楚國,丫根本不可信。理由也很明顯,丫和楚國皇帝馬雲是親戚,馬雲可以說是趙匡胤的親姐夫。當年楚漢在唐州相會的時候,馬雲也曾經親自和漢太子說過趙匡胤的事情,希望漢太子能夠多照顧趙匡胤。
趙匡胤的冷汗流下來了。他跪倒在地,叩道:“陛下,臣。。。”
“七弟、、、”郭榮打斷了趙匡胤的表白,道:“自從當年馬邑一戰之後,為兄就覺得,你絕非擔當一麵你的將才,而是在關鍵時刻能夠主持大局的帥才啊!朕把你從前線調回來,是想讓你主持大局的!”
“臣恐怕難以擔當。”趙匡胤跪倒在郭榮的床頭。
“朕覺得你當得起!”郭榮說道:“以後軍國之事,你要擔起膽子來啊!”
“臣。。。臣敢不肝腦塗地,以報皇恩!”趙匡胤說道。雖然嫡親姐姐就在大楚做皇後,可是趙匡胤還真的沒有投降的想法。
可是,趙匡胤或許沒有想到,他前腳剛剛離開大殿,王樸後腳就從屏風後麵轉了過來,道:“陛下,你以為如何?”
“我和匡胤相交多年,他必然不會負我的!”郭榮說道。
“太祖皇帝在太原之時,恐怕也從未想過要負漢高祖!”王樸毫不客氣的頂了回來,不過,他還是歎了口氣,說道:“不過,既然趙將軍已經回到了開封,那麽史虛白的建議,倒是可以用上一用了!”
“恩,就按你說的吧,好好挑選使者,趕赴甘州!”郭榮擺了擺手說道。
王樸點了點頭,靜靜的看著郭榮,並沒有離開的意思。郭榮詫異的看了眼王樸道:“王先生,莫非還有什麽事情嗎?”
“陛下,微臣算計不周,以至於陷我大周落入如此境地。臣有罪!”王樸跪在地上請罪道。其實,王樸很早就想說這句話了,隻不過,他心理麵一直希望會有轉機出現,能夠幫助大周化險為夷,可惜,這轉機不僅沒有出現,大周確實越來越危險了。
“哎。人算不如天算,敢卿何事啊?”郭榮說道,他心裏隱隱有點後悔,可是,以當時的局麵來看,先行討伐契丹,勝算還是最大的,隻不過,算來算去,誰也沒有想到,契丹人麵臨崩潰的時候,居然還有一直奇兵在一旁悄悄的窺伺著。等待著最佳的時機。
“如果形勢一直這麽惡化下去,不知道陛下有什麽打算?”王樸猶豫了半天,他終於問出了這句話。
郭榮愣了,十餘年來的一腔熱血,漸漸的冰涼了下來。是啊,如果這局勢一直這麽惡化下去,朕將何去何從,我大周又將何去何從呢?
“燕山沒有收複,鳳翔卻又丟失。河北無險可守,關中又時時存在楚軍的窺伺之下。先前的計劃,全部落空了。我大周要繼續在中原和契丹、楚國對峙,將會異常困難。“
郭榮明白王樸的意思,什麽異常困難,基本上沒有什麽希望的!他問道:“那卿你又有何策呢?”
“臣以為,若事不可為,可以西走。取河西之地自衛,將中原拋給契丹和楚國,讓他們自己爭鬥。”王樸居然提出了和史虛白同樣的主意。
這一次,郭榮並沒有立刻同意。接下來的幾天裏,他秘密的和張永德、趙匡胤商議,兩人各持己見,讓郭榮有點莫衷一是了。張永德同意,而趙匡胤卻反對。他反對的理由也有道理:走河西容易,回中原難啊!這一句話,又勾起了郭榮的雄心,讓他難以斷絕。
趙匡胤回去之後,把這件事拿出來和史虛白商議,史虛白卻是大驚失色,道:“將軍,錯了。你錯了。你不應該反對西遷的。恰恰相反,你應該支持西遷才對。”
“這。。。這是為何啊?”趙匡胤問道。
“將軍,以我猜測,滿朝文武能提出這個建議的非王樸莫屬,畢竟,當年王樸在關中之時都提出過,讓山東之地,退守關中一觀天下隙。將軍鎮守河西,對河西情況應該非常了解。您就算要反對西遷,也不能說出回中原南的話,這種話,不應該是將軍這樣的人說出的,更不應該由將軍這麽痛痛快快的說出。王樸善猜人心,他通過將軍的話,一定會猜出將軍誌向廣闊。如果。。。如果皇帝健康,那自然一切無事。一旦皇帝故去,將軍又有如此大誌,天下何人能治呢?將軍這話一說出,我怕王樸就會對付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