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裏的密奏馬雲不無遺憾的搖了搖頭。這裏麵說了一件事兩種不同的說法。關於王殷被囚的事情宋州民間流傳的是:謀朝篡位版;而從高層官員千方百計弄來的信息則展示了一個囂張跋扈的王殷。


    事實上的王殷有點冤。麵對著昔日的恩人他自然是熱情百倍而這位恩人呢?一沒有蘇秦張儀那樣利索嘴皮子;二呢別說什麽雄圖大略了他心裏連個大見識都沒有。可有一樣這人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無欲無求。年紀已經六十多歲了依舊隻是一個小小的郎中家裏說不上家財萬貫可生活上過個小康之家是綽綽有餘。正是這樣的一個老實人他說出來的話讓王殷覺得很實在很願意相信他。當然王殷骨子裏不想和老郭家鬧翻臉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大楚的暗子工作起來就麻煩了。簡單的說就四個字:無功而返!


    前往宋州王殷帶了三千人馬的衛隊也不知道他心裏到底是因為害怕郭榮翻臉呢還是因為他蔡州王坐久了出入之時扈從甚多養成了習慣。到了宋州之後王殷自己和3ooo人馬駐紮在城外入城的時候甚至在覲見郭榮的時候他都帶著五百人馬。


    這個行為不知道王殷自己是怎麽想的可是卻實實在在的觸怒了郭榮郭榮心裏對王殷又恨又怕。你想啊王殷去見郭榮他身邊的護衛比郭榮的護衛都多郭榮心裏能不起疑心嗎?


    再說了郭榮在宋州不僅僅隻是召見王殷一個人淮河一線的高級將領全來了。王殷這麽一搞不是給郭榮出了難題而是讓郭榮最終下定了決心要收拾王殷。在這樣一個場合要對付王殷就不能不考慮其他將領的想法。


    而南線的將領對王殷這個行為也是有分歧的。白衣軍出身的將領見王殷這樣簡直是怒不可遏暗地裏悄悄聯名上奏郭榮要郭榮拿下王殷而非白衣軍的將領對王殷這個行為也是不讚同、不支持的。換句話說這些將領裏麵沒有一個有分量的人挺王殷。皇帝有了拿下王殷的想法群臣不反對甚至還積極支持王殷能不被拿下嗎?


    王殷被任命為樞密副使名義上升了官可實際上卻是被調離了蔡州為了安撫蔡州**穩定民心郭榮又把鄴城留守老將向訓任命為蔡州節度使。這一切做好之後郭榮就再次把眼光投向了北方。


    “哎王殷算是完了現在郭榮基本上已經整合了中原的**。對我們來說可真不是一個好信息啊!”馬雲遺憾的說道。


    “陛下臣倒是覺得郭榮這步棋是有利又有蔽啊。有利的是從此以後整個偽周再也沒有一個強權的大臣郭榮真正可以做到政令通達可以按照自己想法來改造偽周。可是契丹人站在了我們這邊在我們南北夾擊之下偽周走下坡路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了。縱使郭榮天大的本領最終也是難逃國破身亡的命運頂多就是多苟延殘喘幾年罷了。”李驤笑嗬嗬的說道。


    馬雲點了點頭天下大事基本上已經確定了剩下的無非就是一個時間長短的問題了。與契丹人準備南下這個重大利好消息相比王殷的和平下台隻不過是一點點小漣漪罷了根本就不足以改變局勢。


    常言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當然了咱們中國曆史悠久名人名言層出不窮。你隨便找一個話題隻要你用心總能在曆史上到力挺該言論的名人名言這也就是常說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說福無雙至不是還有一句話叫做:雙喜臨門嘛。


    可就在馬雲笑了笑準備放開密奏的時候又有隨行護衛的情報司官員拿著另一封密奏恭恭敬敬的給馬雲呈了上來。馬雲打開一看得了又是一個壞消息。而這個消息對馬雲的觸動遠遠要比剛才的強上太多了。這消息是關於涼州、關於趙匡胤的。


    大唐朝在盛世之時北擊突厥西收蔥嶺擴地千裏最遠達到了鹹海。不過自從天寶年間吐蕃、回鶻逐漸增強後來又生了安史之亂西域東歸之路被吐蕃人截斷倒是尚且滯留在西域的安西都護府萬餘軍士無法東歸此後大約八十年裏這些軍士一麵替大唐竭力的維持著西域另一麵也在苦苦等待著大唐的援軍。可惜他們再也沒有等到。自此整個唐朝到五代一直到了元代才重新將西域再次納入版圖。


    可是就在晚唐時期大唐還一度收複了河西地區(即幾天甘肅的大部分地區)為晚唐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晚唐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對外軍事活動。隻不過這次收複卻不是大唐朝自己派**打下來的而是當地漢人起義帶領百姓將吐蕃人給打出了河西。這個人叫張義潮。


    河西走廊草木旺盛土地肥沃可牧可耕在西域絕對是一塊寶地。大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張義潮帶領沙洲(今甘肅敦煌縣城西)人民起義驅逐了吐蕃的守將此後幾年間張義潮修治兵甲、且耕且戰先後收複了甘州(今甘肅張掖)、肅州(今甘肅酒泉)、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蘭州(今屬甘肅)、岷州(今甘肅岷縣)、涼州等地並且派使者入朝像皇帝獻圖籍歸入大唐。大唐皇帝就在沙州設立了歸義軍任命張義潮節度使。為了讓大唐皇帝放心張義潮的哥哥張義潭作為人質留在了長安。公元867年張義潮在侄子張淮深成年之後他依然趕赴長安並從此留在了長安以實際行動表達著對大唐的忠心。有人曾經寫詩稱讚張義潮:“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張義潮時期他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基本上回複了整個河西地區隻不過當時河西仍舊不平靜北邊的回鶻南邊的吐蕃都時時刻刻存在著衝突的可能**。可大唐中央政權忽視了這些客觀形勢隻是覺得張義潮傳位給侄子代表著一個新的藩鎮的出現在任命張淮深為歸義軍節度使上做了些手腳試圖拉攏其餘的人來牽製張淮深以便於中央控製河西。這直接導致了在公元89o年生的歸義軍內亂。張淮深及其子被殺幾個女婿內亂歸義軍實力大損甘州被回鶻攻陷肅州自立被甘州、肅州隔開的涼州是實際上成為了孤零零的棄子。歸義軍僅僅保留著瓜州、沙洲(後來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藏經洞就是歸義軍藏的)。


    換句話說本來很可能好好的一個河西地區被大唐政府自己給玩死了。可能連大唐政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在河西地區的百姓特別是漢族中有那麽大的影響力。像張義潮這樣的人成長期接受的都是吐蕃人的殘暴統治對昔日大唐的和風細雨非常懷念對唐王朝充滿著希望。


    不過對於偽周和趙匡胤來說歸義軍的沒落河西地區的混亂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機會。先這裏再也沒有什麽強力的政權有的隻是多民族**吐蕃、吐穀渾、回鶻、漢族、黨項等等互相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正是因為在涼州的吐蕃六個部落對涼州的威脅涼州刺史張朝再也頂不住壓力向偽周請求支援。


    就這樣趙匡胤順順當當的進入了涼州城。當年的張義潮為了收複涼州可是血戰了3年。如果沒有趙匡胤用不了兩年時間涼州城必然被吐蕃攻破到時候刺史張朝少不得家破人亡可現在趙匡胤來了張朝雖然失去了土皇帝的威風可是卻能夠進入中原做一個富家翁他自己也是非常願意。對趙匡胤的行動是竭力配合。


    趙匡胤進入涼州之後並沒有對南邊的吐蕃六部落直接用兵然後派人去和談宣示自己和平相處的意願。可惜吐蕃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是趙匡胤的先禮後兵反而認為趙匡胤的周軍不咋地。咱們吐蕃六部雖然是小部落可就是不怕打仗在這種優勢極大的情況下他們是不願意和談的。


    和談破裂就隻能打了。一直以來趙匡胤的**就龜縮在涼州城裏出不出城這讓吐蕃六部更是信心百倍他們趾高氣揚的再次前往涼州準備攻城。可惜半道上一不留神中了趙匡胤的伏兵被殺的丟盔棄甲團團包圍。吐蕃的族長們都被圍困在了一個山穀裏麵這就給了趙匡胤收複的機會。也不知道趙匡胤用了什麽手段居然和著六個部落結成了同盟共同對付敵人。這六個部落之所以打涼州城關鍵是西邊的甘州回鶻對他們的壓力太大讓他們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搶占地盤免得被甘州的回鶻人給滅掉。


    吐蕃和回鶻大了幾十年的仗相互之間仇怨極大。於是兩棒子人一拍即合都把目光投向了甘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逆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知並收藏五代逆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