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杉笑道:“他是個聰明人,又得了二哥的提醒,知道朱由檢會病急亂投醫,早就帶著本部人馬從登州出海前往大沽口,沒準現在已經行進在京師的路上。”
一眾人聞言皆笑了起來。
劉宇浩上次出兵打敗阿敏之後,其軍事才能和膽量、謀略都得到了孫元化和張可大的認可。
由於知道東虜南犯的大體時間,看著時間臨進,劉宇浩便帶著本部一千人馬上船,名義上是剿滅海盜,其實就是在海上練兵。
有了劉家雄厚財力的支持,孫巡撫本就崇尚西洋文化,張可大雖然思想並不前衛,但為人忠義,生性平和,極是容易溝通,三人配合無間,十分默契。
明朝的海船作戰多樣化,結構上適於不同水域,既突出單船優勢,又看重各船協同,外加火器優勢,雖不及歐洲,卻比東虜強出很多。
主力戰船名叫福船,福船是一種尖底海船,宋人說:“海舟以福建為上。“所以名為福船。
福船底尖上挑,首昂尾翹,樹二桅,艙三層,船麵設樓高如城,旁有護板。
作戰時士兵掩護在護板後向敵船射箭發彈,擲火球、火磚、火桶,並且能憑借體積和質量撞沉小船。
作戰標配為艦首備紅夷大炮一門、千斤佛郎機炮六門、碗口銃三門,迅雷炮二十門,噴筒六十支,嚕密銃十支,弩箭五百支,火藥弩十張,火箭三百支,火磚一百塊,及冷兵器上千。
乘員六十四人,水手九人,戰士五十五人,編為五甲。一為佛郎機甲,第二甲是鳥槍甲,第三、四甲為標槍雜役,第五甲為火弩甲。
在李自成看來,福船的武器太多太雜,不但難以訓練,實戰起來除非是精銳部隊能臨危不亂,不然口令繁瑣,操作麻煩,對敵時威力不能盡顯。
遠距離用長管炮,近距離用米尼槍,碰在一起用手雷,肉搏時用短刀護盾。
海戰就是這麽簡單,什麽噴筒、嚕密銃這些準火器操作太複雜,又不能形成火力覆蓋,看上去熱鬧而已,沒什麽大用。
李自成曾想過將沒良心炮搬上福船,這種超級炸藥包兼燃燒彈破壞力巨大。
不過也隻是想想而已,沒良心炮本來就不是科學產品,隻是在陸地上小規模使用,欺負一下不懂火器的敵人。
戰船上沒良心炮萬一炸膛,烈焰熊熊,那可就是殺敵一百,自損一千了。
福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為操作場所,最上層則是作戰區域。
特有的雙舵設計,在淺海和深海都能進退自如,因為船體寬大結實,百葉窗一樣的木質船帆可以使用很多年不換。前進速度慢而穩,不但可在作為戰船,還能載人和載貨進行近海貿易。
福船之下,便是中型戰船海滄船,這種船體吃水七八尺深,風小時機動,很適合配合福船作戰。
海滄船上的碗口銃、嚕密銃、噴筒、煙罐、火磚等等李自成統統不用,都輔之米尼槍和手雷、炸藥包替代,這樣成軍快速,戰鬥力比以前更加強大。
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李自成將這句話掛在了啟秀學院的大堂上,這一行大字,正在慢慢影響著後續學員們的思想和行為。
大型蜈蚣船是仿葡萄牙而製的多槳船,底尖而闊,航行迅速,逆風亦可行,不懼風浪。
這種適合遠海作戰的帆船,現在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目前李自成的重心還是放在了近海。
遠洋,那是燒錢的項目,別看自己的生意做的順風順水,真要扔到遠洋去,還真不夠看。
想想日不落帝國當年用遠洋船隊做的什麽買賣?
鴉片!這是暴利的不能再暴利的項目,林則徐要禁煙,他們不惜遠洋開戰。
勞師遠征,必蹶上將軍,英帝國當初也是思量再三,才發動了鴉片戰爭,其目的就是要拿回這樁生意。
因為這生意實在是太賺錢了!
想到鴉片,李自成內心一痛……
昏睡百年,東亞病夫!
痛過之後,他突然想到現在已經有鴉片了哩!
多爾袞好像很喜歡耶……
這個,得好好想想,好好計劃一下。
鴉片和銀子一樣,本身是沒錯的,錯的是使用它們的人。
蒼山船、沙船、網梭船、鷹船等等小型船隻不關乎海戰的成敗,李自成全盤接收明朝的製式,隻不過將武器換成了米尼槍和手雷。
他喜歡的是巨型三桅炮船,這可是水師主力,船身高大,首昂尾翹,航行迅速,不懼風浪。
整船樹有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長二十餘丈,看書 ww.uukanshu.c 艙有五層,船麵設樓高如城,輕鬆可容納三百人以上,至少可配長管炮十門,一千斤以上的火炮五十門。
這樣密集的火力,將船隊一字型擺開,來上一個齊射,就東虜那幾艘破船,還不得立即變成木屑?
至於能不能打敗東印度公司,那得看幾位西洋專家能不能將此船發揚光大,利用炮火的優勢壓住荷蘭。
在沒有製空權的時代,海戰的勝負就在於火力的優劣和軍隊的訓練。
一直到了二戰,隨著航空母艘的興起,飛機對艦船形成了絕對壓製,大型戰列艦才慢慢退出了曆史舞台。
倭國作為海上強國,一直癡迷於火力強大的戰列艦。
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那密密麻麻的炮管,不用飛機和魚雷進行立體打擊,很難對其能造成巨大殺傷。
李自成短時間肯定是沒辦法造出飛機,所以強大的火力就是他的追求。
想法是好的,可是現在卻遇上了一個極大的難題。
三桅炮船的圖紙失傳了,沒有人知道圖紙到哪裏去了,無論是福建、還是登州,包括大明的造船塢都仔細打聽過了,沒有人能造出三桅炮船。
劉宇浩現階段隻能以福船和蜈蚣船為主力訓練水軍,孫元化則加緊和工部火器局的溝通,製造大量的火炮。
張可大則是以訓練陸軍為主,以近海防禦為重心,加強城頭炮火的準星和兵種配合。</br></br>
一眾人聞言皆笑了起來。
劉宇浩上次出兵打敗阿敏之後,其軍事才能和膽量、謀略都得到了孫元化和張可大的認可。
由於知道東虜南犯的大體時間,看著時間臨進,劉宇浩便帶著本部一千人馬上船,名義上是剿滅海盜,其實就是在海上練兵。
有了劉家雄厚財力的支持,孫巡撫本就崇尚西洋文化,張可大雖然思想並不前衛,但為人忠義,生性平和,極是容易溝通,三人配合無間,十分默契。
明朝的海船作戰多樣化,結構上適於不同水域,既突出單船優勢,又看重各船協同,外加火器優勢,雖不及歐洲,卻比東虜強出很多。
主力戰船名叫福船,福船是一種尖底海船,宋人說:“海舟以福建為上。“所以名為福船。
福船底尖上挑,首昂尾翹,樹二桅,艙三層,船麵設樓高如城,旁有護板。
作戰時士兵掩護在護板後向敵船射箭發彈,擲火球、火磚、火桶,並且能憑借體積和質量撞沉小船。
作戰標配為艦首備紅夷大炮一門、千斤佛郎機炮六門、碗口銃三門,迅雷炮二十門,噴筒六十支,嚕密銃十支,弩箭五百支,火藥弩十張,火箭三百支,火磚一百塊,及冷兵器上千。
乘員六十四人,水手九人,戰士五十五人,編為五甲。一為佛郎機甲,第二甲是鳥槍甲,第三、四甲為標槍雜役,第五甲為火弩甲。
在李自成看來,福船的武器太多太雜,不但難以訓練,實戰起來除非是精銳部隊能臨危不亂,不然口令繁瑣,操作麻煩,對敵時威力不能盡顯。
遠距離用長管炮,近距離用米尼槍,碰在一起用手雷,肉搏時用短刀護盾。
海戰就是這麽簡單,什麽噴筒、嚕密銃這些準火器操作太複雜,又不能形成火力覆蓋,看上去熱鬧而已,沒什麽大用。
李自成曾想過將沒良心炮搬上福船,這種超級炸藥包兼燃燒彈破壞力巨大。
不過也隻是想想而已,沒良心炮本來就不是科學產品,隻是在陸地上小規模使用,欺負一下不懂火器的敵人。
戰船上沒良心炮萬一炸膛,烈焰熊熊,那可就是殺敵一百,自損一千了。
福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為操作場所,最上層則是作戰區域。
特有的雙舵設計,在淺海和深海都能進退自如,因為船體寬大結實,百葉窗一樣的木質船帆可以使用很多年不換。前進速度慢而穩,不但可在作為戰船,還能載人和載貨進行近海貿易。
福船之下,便是中型戰船海滄船,這種船體吃水七八尺深,風小時機動,很適合配合福船作戰。
海滄船上的碗口銃、嚕密銃、噴筒、煙罐、火磚等等李自成統統不用,都輔之米尼槍和手雷、炸藥包替代,這樣成軍快速,戰鬥力比以前更加強大。
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李自成將這句話掛在了啟秀學院的大堂上,這一行大字,正在慢慢影響著後續學員們的思想和行為。
大型蜈蚣船是仿葡萄牙而製的多槳船,底尖而闊,航行迅速,逆風亦可行,不懼風浪。
這種適合遠海作戰的帆船,現在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目前李自成的重心還是放在了近海。
遠洋,那是燒錢的項目,別看自己的生意做的順風順水,真要扔到遠洋去,還真不夠看。
想想日不落帝國當年用遠洋船隊做的什麽買賣?
鴉片!這是暴利的不能再暴利的項目,林則徐要禁煙,他們不惜遠洋開戰。
勞師遠征,必蹶上將軍,英帝國當初也是思量再三,才發動了鴉片戰爭,其目的就是要拿回這樁生意。
因為這生意實在是太賺錢了!
想到鴉片,李自成內心一痛……
昏睡百年,東亞病夫!
痛過之後,他突然想到現在已經有鴉片了哩!
多爾袞好像很喜歡耶……
這個,得好好想想,好好計劃一下。
鴉片和銀子一樣,本身是沒錯的,錯的是使用它們的人。
蒼山船、沙船、網梭船、鷹船等等小型船隻不關乎海戰的成敗,李自成全盤接收明朝的製式,隻不過將武器換成了米尼槍和手雷。
他喜歡的是巨型三桅炮船,這可是水師主力,船身高大,首昂尾翹,航行迅速,不懼風浪。
整船樹有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長二十餘丈,看書 ww.uukanshu.c 艙有五層,船麵設樓高如城,輕鬆可容納三百人以上,至少可配長管炮十門,一千斤以上的火炮五十門。
這樣密集的火力,將船隊一字型擺開,來上一個齊射,就東虜那幾艘破船,還不得立即變成木屑?
至於能不能打敗東印度公司,那得看幾位西洋專家能不能將此船發揚光大,利用炮火的優勢壓住荷蘭。
在沒有製空權的時代,海戰的勝負就在於火力的優劣和軍隊的訓練。
一直到了二戰,隨著航空母艘的興起,飛機對艦船形成了絕對壓製,大型戰列艦才慢慢退出了曆史舞台。
倭國作為海上強國,一直癡迷於火力強大的戰列艦。
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那密密麻麻的炮管,不用飛機和魚雷進行立體打擊,很難對其能造成巨大殺傷。
李自成短時間肯定是沒辦法造出飛機,所以強大的火力就是他的追求。
想法是好的,可是現在卻遇上了一個極大的難題。
三桅炮船的圖紙失傳了,沒有人知道圖紙到哪裏去了,無論是福建、還是登州,包括大明的造船塢都仔細打聽過了,沒有人能造出三桅炮船。
劉宇浩現階段隻能以福船和蜈蚣船為主力訓練水軍,孫元化則加緊和工部火器局的溝通,製造大量的火炮。
張可大則是以訓練陸軍為主,以近海防禦為重心,加強城頭炮火的準星和兵種配合。</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