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要改革了,對絕大部分國家來說,這絕對是一件值得普天同慶的喜事。


    “改革”,不一定能夠讓國家更加強大,但是一定會讓政府變得忙碌起來。


    越是大國、越是存在時間長的政權,在“改革”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就會越多。不列顛這種百年世界霸主,所麵臨的問題自然是全方位的。


    從殖民地到本土,都有太多的曆史遺留問題,需要政府想辦法解決。


    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即便是倫敦政府隻是進行局部改革,那也夠他們忙一陣子了。


    曆史已經證明,隻要英國人忙了起來,國際糾紛就會大幅度減少,世界就會變得和諧起來。


    事實上,伴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的重新統一,最近幾年英國人搞事情的頻率已經降低了很多。


    有神聖羅馬帝國在正麵牽製著,英國政府的大半精力都被拖住了,自然沒功夫折騰其他國家。


    現在英國政府要進行內部改革,那就更沒精力折騰了。對全世界的政客來說,這都是重大利好,這意味著大家又能夠睡上幾天安穩覺了。


    雖然現在是兩強並立,可是愛折騰的隻有不列顛。至於另外一個霸主,明顯是種田型選手。


    翻翻國際新聞就知道,神聖羅馬帝國的霸主地位確立以來,除了支持西班牙驅逐日本人外,就隻有組建維和部隊駐軍法蘭西了。


    要不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雙鷹旗滿世界飄著,大家都快要忘了這個新生的霸主。


    當然,這隻是針對普通人而言的,政客們是萬萬不敢忘的。沒有搞事情,不等於沒有能力搞事情。


    就憑神羅駐外公使天天給英國人拆台,大家就知道這不是一個好惹的主。尤其是最近兩年,神羅海軍還時常開著“超級戰列艦”出來晃悠,美其名曰交流學習經驗。


    很明顯,拿著幾千噸的鐵甲艦和無畏艦交流經驗,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要說不是立威,估計都沒有人會信。知道歸知道,政治就是難得糊塗。霸主國都來“友好交流”了,你也不能不配合啊!


    值得慶幸的是神羅海軍隻是溜達了一圈,宣誓了一下存在感,並沒有趁機進行政治訛詐,讓大家齊齊鬆了一口氣。


    最終的結果就是,英國政府拉攏盟友的進展變得格外不順。皇家海軍雖然噸位世界第一,但是超級戰列艦數量上已經吃了虧。


    沒有辦法,軍艦建造也是需要時間的。神羅的第一代超級戰列艦“羅馬號”,在1900年就服役了,而英國人才剛剛開始立項研發。


    費勁九牛二虎之力,英國人的超級戰列艦也拖到了1903年才服役。這已經是超水平發揮了。


    從立項設計、建造到最終服役,前前後後隻花費了兩年多時間,足以證明不列顛的造船工業之強大。


    這沒有什麽卵用,按照一年一艘的建造速度,神羅的第四艘超級戰列艦都已經下水了,年內服役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皇家海軍落後了,僅僅隻是暫時性的,但是給各國帶來的衝擊依然是巨大的。


    一步慢,步步慢。


    海軍技術革命已經爆發,暫時處於下風的皇家海軍,真的能夠追上去麽?


    英國人的造船工業幾乎能夠碾壓全世界所有國家,唯獨漏掉了神聖羅馬帝國。這是市場決定的,不以個人意誌而改變。


    懷疑的種子被種下了,大家對不列顛立於不敗之地的推論,已然發生了動搖。


    既然無法確定勝負,自然不能匆忙站隊了。眼下還沒有到“非友即敵”的地步,大家還可以緩一緩,再好生觀察一下。


    世界各國都輕鬆了,弗朗茨卻頭疼了起來。國際局勢已經變得麵目全非,誰也不敢確定英國人的改革會不會成功。


    原時空坎貝爾1905年12月才當選首相,1908年4月就見了上帝,實際執政時間還不到兩年。


    這麽短的時間,顯然是不可能完成改革計劃,然而曆史對他的評價仍然不低。


    因為蝴蝶效應的緣故,迫於國內經濟下滑、社會矛盾加劇的影響,英國社會各界意識到了必須要進行改革,坎貝爾這位改革派領袖1902年就當選了。


    提前三年當選,就意味著改革派多了三年時間。對一個國家來說,“三年時間”似乎並不長,卻能改變很多事。


    不列顛的底子還是很厚的,一旦解決了內部矛盾,將殖民地整合了起來,仍然有非常大的潛力。


    現成的例子擺在眼前,弗朗茨也不能保證英國人不效仿。


    萬一英國人受到了刺激,跟著神羅玩兒分封,將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地區徹底吃下去,那又是一個妥妥的世界帝國。


    有這麽大的支撐盤在,縱使在霸權爭奪中失利,不列顛仍然是一個頂尖大國。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英格蘭人口不足,一時半會兒消化不了這麽大的地盤。要不然弗朗茨也隻能提前動手了。


    ……


    腓特烈:“父親,這是內閣起草的新經濟建設計劃。在之前五年計劃的基礎上,新增了西部經濟振興計劃,準備斥重資打造魯爾工業區。


    我研究過了,魯爾地區確實適合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不僅交通便利,更是緊臨原材料產地。


    一旦發展起來,就是帝國西部的工業中心。對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最重要的是帝國的重工業太過分散了。受限於工業原材料,全國上下都有十幾個重工業中心,卻沒有一個真正的核心。


    在帝國發展起來前,這樣的分散布局,能夠增加國家的安全性,自然不能算錯。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在歐洲大陸上我們已經沒有了敵人,完全搞一個核心出來,進一步推動國內經濟的發展。”


    “振興西部經濟”,如果是在之前,這就是一個笑話。


    要知道歐洲大陸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西歐經濟最發達,中歐其次,北歐、南歐再次之,東歐經濟一直墊底。


    不過這一情況,從神聖羅馬帝國複興就開始,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東歐經濟仍然墊底,北歐的變化也不大,西歐的經濟在近年來卻是山河日下,反倒是中南歐地區成為了全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當然,南歐的經濟發達也隻是部分地區發達。意大利地區的經濟仍然沒有大的起色,西班牙就更別說了。


    他們究竟算南歐國家,還是算西歐國家,這個問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


    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把他們放在南歐會拉低經濟平均線,放在西歐還能往上拉幾個點。


    主要原因還是戰爭的鍋,一場歐陸戰爭打廢了法蘭西這棵頂梁柱,包括神羅西部的領土也因為戰爭損失慘重。


    至於不列顛,都不是大陸國家,自然不能算了。為了排擠英國人,神羅的無論是政府公文,還是廣播報刊,都默契的把不列顛扔出了歐洲。


    歐陸戰爭結束後,維也納政府就開啟了西部重建計劃。僅僅隻是重建,還談不上進一步發展。


    尤其是新獲得地區的領土,受限於人口數量,當地的經濟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成為了拖後腿的地區。


    為了改變這一切,維也納政府也不是沒有進行努力。隻不過之前,主要忙著恢複戰後的基礎設施。


    至於發展經濟,怎麽也得先要有人。盡管神聖羅馬帝國的人口不少,可架不住帝國實在是太大了。


    國家大了,“重點項目”也就多了。相比之下,重建中的西部地區,在帝國的經濟戰略中地位並不高。


    既比不上非洲環線鐵路,也比不上中東的石油化工產業鏈,更比不上本土的汽車、航空工業。


    經濟戰略不高,又缺乏人口的西部地區,能夠獲得的資源傾斜自然有限。


    鼓勵移民是不現實的,搶人的地方多得去了。地處邊界的西部領土,根本就沒有競爭力。


    在普通民眾看來,跑到西部和法國人做鄰居,本身就是一大挑戰,誰不知道什麽時候又打了起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維也納政府的鍋。刻意壓製了對法蘭西國內情況的報道,就算是偶爾有報紙刊登,那也是輕描淡寫。


    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昔日牛逼哄哄的法蘭西帝國,現在是拔了毛的鳳凰。


    新官上任三把火,迫於前任政府的豐功偉績,新任內閣也不敢輕易改弦易轍。這一憋了就是好幾年,到了現在才找到機會。


    神聖羅馬帝國的重工業分布確實太分散了。不是弗朗茨不想集中,而是根本就集中不了。


    適合發展重工業的地區不少,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先天上就限製了發展上限。


    以鋼鐵產業為例,年產百萬噸的鋼鐵中心,神羅就有七個;年產五十萬噸的地區,那就更多了;然而這麽多鋼鐵中心,年產五百萬噸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在這個年代,這樣的產能還能夠拿得出手。要是擱在後世,隨便一個鄉鎮企業都能夠秒殺。


    不是鋼鐵企業不努力,實在是自然條件限製太過厲害。提高了產能,成本也跟著上去了,很多鋼鐵中心實際上已經發展到了現有科技的極限。


    以神聖羅馬帝國的發展情況來看,每年2878萬噸的鋼鐵產能,明顯是不能滿足需求的。


    根據經濟專家們的預測,在未來的二十年內,神聖羅馬帝國對鋼鐵的需求量將增加到5000萬噸。


    理論上來說,將神羅所有鋼鐵中心的潛力都挖掘出來,就能夠滿足需求,用不著繼續擴建。


    顯然,理論僅僅隻是理論。社會在不斷發展,對鋼鐵的需求量也是與日俱增。


    現在的5000萬噸需求預測,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畢竟,神聖羅馬帝國實在是太大了,潛在的需求難以想象。


    以前世的經驗來看,隻要神羅不沒落,未來的鋼鐵需求量肯定要用億做單位,無非是時間的問題。


    不過未來始終都是未來,做人還是要著眼於眼下。接過了文件,初略的看了一遍之後,弗朗茨緩緩說道:“這份計劃,太過激進了。


    我不懷疑魯爾區能夠建立一個年產千萬噸的鋼鐵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真正能夠決定產能的是經濟市場,而不應該是政府。


    現在的世界經濟確實一片火熱,但是不要忘了英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問題。倫敦政府這個時候正在搞改革,如果退出自由貿易體係呢?


    一旦英國人采取貿易壁壘,接下來要跟風的國家絕對不在少數,我們的外貿出口勢必要受到影響。


    就算是因此爆發經濟危機,我都不會感到奇怪。短期內市場對鋼鐵的需求量,還有那麽大麽?


    如果運氣不好,幾年後我們的鋼鐵中心投產,恰好趕上了新一輪的經濟危機,那麽又該怎麽辦?”


    不是弗朗茨保守,實在是資本主義經濟世界的經濟危機,已經是多如牛毛。從以往的規律來看,差不多就是十年一次。


    距離上一次經濟危機已經好幾年了,現在開始建設鋼鐵中心,投產的時候就算是沒有趕上危機,那也進入到了危機倒計時。


    海量的產能過剩爆發,國內的鋼鐵產業絕對是哀嚎一片,不知道要折騰死多少產業。


    最悲劇的是神羅的鋼鐵產業,不是是政府投資、就是皇室財團控股,民間資本很少碰這些高投入、長周期的產業。


    自己搞出來的產業,衝垮自己的企業,那絕對是腦子進水的表現。


    就算是要搞,那也必須慢慢搞,比如說先將產能控製在百萬噸,根據市場需求再不斷增加。


    從這方麵來看,現任內閣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就沒有前任那麽周全。


    如果單純為了政績,上一屆政府早就幹了,怎麽可能留在現在。


    建立鋼鐵中心又不是什麽難事,在基礎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隻要使勁往裏麵砸錢就行了。


    即便是內閣看問題能力有所欠缺,弗朗茨也不準備現在換人。天才始終都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普通水準。


    能夠一憋好幾年,一直延續前任的政策,沒有出現大的亂子,就已經證明了這屆政府夠穩重。


    雖然看問題不夠全麵,但本質上這項計劃也沒錯。如果將項目分期拆分,施工進步再放慢一點兒,那就啥問題都沒有了。


    從這方麵來看,這項計劃的最大問題居然出在了“效率太高”,因為維也納政府的計劃要在五年內完工。


    聽了弗朗茨的解釋,腓特烈大驚失色道:“英國人要退出自由貿易體係,這不可能吧?


    要知道自由貿易體係可是英國政府自己提出來的,在訂立條約的時候,英國人可是在全世界麵前做出了承諾。”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也聯係的越來越緊密,英國人一旦退出自由貿易體係,世界經濟肯定會出問題。


    以約翰牛損人不利己的一貫作風,一旦決定要退了出去,肯定會出手搞垮自由貿易體係,根本就不可能讓神羅繼續享受自由貿易時代的紅利。


    遭到了這麽當頭一棒,神羅的經濟肯定要大受影響,市場對鋼鐵的需求也會急劇萎縮。


    在這種背景下,新增一個年產千萬噸的鋼鐵中心,明顯是不合時宜。


    弗朗茨翻了翻白眼:“沒有什麽不可能的,信譽對英國人來說,也就那麽回事。


    一旦發現不符合自身的利益,撕毀自由貿易協定是必然的。現在還沒有幹,那是英國人還在進行內部博弈。


    長期以來英國人都是自由貿易體係的受益國,自然產生了既得利益集團。現在自由貿易體係對他們不利,想要在這個時候退出去,既得利益者們自然要反對。


    如果你有留心倫敦的報紙,uu看書 ww.ukanshu 你就應該知道圍繞著自由貿易的討論越來多,支持者和反對者已經吵得不可開交。


    民間的爭吵,隻是問題的開端。要不了多久英國議會,就要進行討論了。


    坎貝爾的競選宣言中,也提到過自由貿易的問題。盡管他沒有直接說要廢除,但在演講中還是暗示過要對部分產業進行出口補貼。


    這些都是信號。伴隨著英國經濟的不斷惡化,光靠既得利益集團是頂不了多長時間的。


    如果英國政府不想看到國內的製造業被我們擠壓死,采取貿易壁壘是早晚的事情。對坎貝爾來說,退出自由貿易體係,遠比進行內部改革容易得多。


    從目前得情況來看,這個時間不會超過兩年。我們已經可以開始準備了,不要到時候被英國人打一個措手不及。”


    一個問題討論“兩年”,不要覺得奇怪。對英國議會來說,這隻是正常操作。


    退出“自由貿易體係”可是一件大事,完全可以說關乎到了不列顛的國運,不好好研究怎麽行呢?


    對比後世那場持續四十五年的“脫歐”大討論,能夠在兩年之內做出決策,這已經算是非常高效率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聖羅馬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神聖羅馬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