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最適合自己的戰術才是最好的戰術。
伊萬諾夫元帥用兵完全中規中矩,結硬寨、打呆仗,幾乎找不到任何亮點。寧可坐視戰機流失,也不願意進行軍事冒險。
遇上了如此保守的敵人,即便是號稱普魯士“軍神”的毛奇,也無能為力。
前線局勢沒有按照預定的劇本走,柏林政府也壓力大增,各種非議聲不斷冒出來。
甚至還有一部分老派將領公開抨擊毛奇的指揮能力,要求他為斯摩林斯克戰役失利負責,仿佛換一名指揮官,普軍就能夠扭轉局勢。
幸好威廉一世不是耳根子軟的主,堅定的支持毛奇元帥,要不然普軍都要換將了。
單純從戰術上來說,普軍一直都是贏多輸少,戰績非常的漂亮。
遺憾的是在勝利的背後,還伴隨著慘痛的傷亡。普俄兩國的戰爭潛力完全不一樣,沙皇政府承受兵力損失的能力是柏林政府的三倍。
普波聯邦看似有三千多萬人口,他們的真正戰鬥力,還是普魯士核心地區民眾組成的軍隊。
波蘭地區民眾雖然也支持這場戰爭,但該地區的民族成分非常複雜,少數民族眾多,內部矛盾不見得比外部矛盾小。
二元帝國不是那麽容易整合的,普波聯邦建立的時間太短,柏林政府都來不及捋清內部矛盾,更不用說統一語言文字。
政府沒有能夠解決的問題,不可避免的帶入了軍隊中。和原時空的奧匈帝國有些類似,非常考驗指揮協調能力。
單獨一支部隊作戰戰鬥力是10,兩支部隊聯合作戰戰鬥力並不是20,而變成了%=16.2以此類推,三支部隊配合戰鬥力就變成了,配合的軍隊越多,戰鬥下降的越快。
毛奇帶著這幫豬隊友上戰場,能夠打出現在的戰績已經非常不錯了。真要是換了人,估計早就打出了屎。
柏林王宮,現在進行一場關乎普波聯邦未來的會議。
“擴軍?還是不擴軍?”
從戰爭爆發開始,普波聯邦一直都在擴軍,總兵力從最初的41.6萬,膨脹到了現在的166.8萬。
這次討論的擴軍,自然不是每月增加十幾萬軍隊的例行補充,而是“要不要立即進行極限動員”。
沒辦法,這麽大規模的戰爭,兵力總是不夠用的。
不是所有的軍隊都能夠投入到戰場上,擴充的軍隊大部分都是新兵,需要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
訓練完成後,不等於這些士兵就能夠全部上戰場了。後勤是需要維護的,沿海地區也是需要部隊防守的,越境的哥薩克騎兵同樣需要部隊去圍剿。
另外,補充兵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會陸續補充到損失慘重的部隊中,以保障主力部隊的戰鬥力。
普波聯邦的166.8萬軍隊,真正能夠投入一線作戰的,勉強也就一半。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高了,足以證明柏林政府的組織能力。
兵力不足,戰場上自然容易吃虧。伊萬諾夫雖然用兵保守,卻不缺乏“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狠辣,瘋狂的玩兌子遊戲。
消耗戰的背後是俄羅斯帝國即將突破三百萬大關的總兵力。即便是俄軍在戰場上的交換比吃了虧,可是憑借數量上的優勢,在戰略上他們還是占了便宜。
……
毛奇:“我反對現在進行極限動員,戰爭不是靠人多就行的,拚人力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是俄國人的對手。
戰場上的不利局麵隻是暫時的,俄國人看似占據了優勢,但優勢的背後伊萬諾夫麵臨的政治壓力也在不斷增加中。
勝利最容易使人迷失,按照伊萬諾夫的打法,俄國人即便是贏得了這場戰爭,也會元氣大傷。
付出上百萬人的傷亡,最後收獲的一片白地,外加負債累累。
據說所知,沙皇政府可是把俄屬巴爾幹地區和大半個烏克蘭抵押給了奧地利。
以俄羅斯帝國現在的實力,如果他們不想把這些地區割讓給奧地利,就必須要想辦法還清債務。
伊萬諾夫的戰術看似穩妥,實則是在奧地利人打工。戰後沙皇政府無力償還債務,勢必要割讓大量的領土抵債,我不信沙皇政府能夠接受。
隻要再打幾次勝仗,看似大局已定,沙皇政府就會逼著伊萬諾夫出來和我們決戰,或者是換人。”
政府主張擴軍,軍方的老大卻反對擴軍。這樣詭異的事情,在世界曆史上都不多見,現在卻真的發生了。
毛奇非常清楚,他這個決定會令很多軍方將領不滿,畢竟擴軍是大家最好的升官機會。
但是沒辦法,這場戰爭進行的非常激烈,普軍每個月都要付出少則數萬,多則十幾萬的人員傷亡。
極限動員看似解決了兵力不足的問題,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普波聯邦人力有限,極限動員隻是在消耗後期的動員能力。
本來就是在誘敵深入,搞一大堆軍隊出來,放在家裏不動,沙皇政府怎麽可能放鬆警惕?
不放鬆警惕,讓伊萬諾夫那家夥繼續指揮,雙方一直拚消耗,最先撐不住的還是普波聯邦。
況且,新編部隊短期內無法形成戰鬥力,想要主動發起決戰都做不到。除了增加消耗外,對戰局的幫助並不大。
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裏德曼:“元帥閣下,我承認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不要忘了還有國際勢力。
我們和倫敦政府的談判,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外交上他們已經出手了,北歐聯邦的威脅不複存在。
假如我們動員三百萬軍隊,沙皇政府想要繼續保持兵力優勢,勢必要進行更大規模的動員。
那麽他們要動員多少部隊,究竟是五百萬、還是六百萬?
軍隊是吞金獸,我們有英法的財力支持,再堅持一年也不成問題,沙皇政府能夠堅持多久?
我不認為奧地利會無限度的支持俄國人,他們投入的資本已經夠多了,必然要考慮收回成本的問題。
外交部已經向維也納政府釋放了善意,我們做出了重大讓步,不在謀求俄國人抵押給他們的領土,並且支持他們獲得君士坦丁堡。
當然,這些可能打動不了他們,不過穩住奧地利還是夠了。隻要維也納政府動搖了,沙皇政府就會因為缺乏資金,無法繼續保持兵力優勢。
敵人沒有了優勢兵力,我相信元帥閣下有得是辦法擊敗他們。這比等著敵人犯錯,風險要小得多。”
看似平淡的背後,實則是權力的博弈。按照政府的意圖擴軍,靠財政托死俄國人,那麽主導這次戰爭的主角就由軍方變成了政府。
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背後還有英國人影子,倫敦政府的突然出手,給了柏林政府搶奪主導權的機會。
毛奇咆哮道:“瘋子!傑弗理,你真是一個瘋子!
居然把希望寄托在英國人身上。莫非你真的以為英國人,就會一直支持我們了?
穩住奧地利?
啊,上帝!
傑弗理,你還真敢想啊!
參合到英奧博弈之間,還想把他們玩弄於鼓掌之中,你是嫌我們的麻煩還不夠大麽?”
不是毛奇悲觀,實在是傑弗理的計劃太理想主義了。一切都建立在英奧兩國,跟著他們劇本走的前提下。
假如英國人不繼續提供貸款,又或者是因為英奧兩國博弈,維也納政府繼續向沙皇政府提供貸款,都會給普波聯邦帶來滅頂之災。
國家和國家也是不一樣的,英奧兩國的財力不是普俄能夠比的。隻要利益足夠大,拿幾個億進行一場代理人戰爭,並非不可能。
傑弗理·弗裏德曼冷笑道:“元帥閣下,你多慮了,風險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麽大。
如果你知道我們欠英國人多少錢,你就明白倫敦政府為什麽會支持我們。
光本金就高達2.1億英鎊,這還隻是貸款和債券。我們欠英國企業的貨款,還有1.4億英鎊,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天60萬英鎊的速度增加。
如果計算上利息,我們需要償還英國人近6億英鎊的債務。債主們如果不想血本無歸,他們就會想辦法讓倫敦政府支持我們。”
這個解釋令毛奇瞠目結舌,他做夢也想不到柏林政府居然會欠下如此巨額的債務,更想不到欠債還有如此大的好處。
當然,好處隻是暫時的。到了還錢的時候,就輪到他們哭了。uu看書 .uukansh.c
停頓了一下,緩和了情緒毛奇問道:“那麽奧地利呢?不要告訴我,我們也欠他們巨額債務。”
傑弗理·弗裏德曼微微一笑:“自然不會。奧地利的銀行家根本就不看好我們,他們把錢借給了俄國人。
沒有債務影響,但是可以進行利益交換。在國際政治中,隻要利益夠了,敵人和朋友是可以發生轉變的。”
傑弗理·弗裏德曼的自信沒有令毛奇再次動容,隻是搖了搖頭:“伯爵閣下,你的夢該醒了。
理論上,我們退出德意誌聯邦後,確實可以和奧地利進行交易,用支持他們吞並德意誌聯邦,換取他們在這次戰爭中保持中立。
不過你認為我們有得選擇麽?英國人會答應麽?法國人會答應麽?”
這是債務過多的後遺症了,英國人的錢不是好拿的。拿錢不辦事的國家確實有,但普波聯邦卻不是其中之一。
倫敦政府現在願意扶持普波聯邦,除了打擊俄國人之外,更多的還是為了限製奧地利,阻礙德意誌地區統一。
如果發現柏林政府要在這個問題上和奧地利妥協,約翰牛不發飆才怪。
普波聯邦的儲備金都在倫敦放著,英國政府隨時都能讓馬克變成廢紙,柏林政府根本就沒得選擇。
……
:。:
伊萬諾夫元帥用兵完全中規中矩,結硬寨、打呆仗,幾乎找不到任何亮點。寧可坐視戰機流失,也不願意進行軍事冒險。
遇上了如此保守的敵人,即便是號稱普魯士“軍神”的毛奇,也無能為力。
前線局勢沒有按照預定的劇本走,柏林政府也壓力大增,各種非議聲不斷冒出來。
甚至還有一部分老派將領公開抨擊毛奇的指揮能力,要求他為斯摩林斯克戰役失利負責,仿佛換一名指揮官,普軍就能夠扭轉局勢。
幸好威廉一世不是耳根子軟的主,堅定的支持毛奇元帥,要不然普軍都要換將了。
單純從戰術上來說,普軍一直都是贏多輸少,戰績非常的漂亮。
遺憾的是在勝利的背後,還伴隨著慘痛的傷亡。普俄兩國的戰爭潛力完全不一樣,沙皇政府承受兵力損失的能力是柏林政府的三倍。
普波聯邦看似有三千多萬人口,他們的真正戰鬥力,還是普魯士核心地區民眾組成的軍隊。
波蘭地區民眾雖然也支持這場戰爭,但該地區的民族成分非常複雜,少數民族眾多,內部矛盾不見得比外部矛盾小。
二元帝國不是那麽容易整合的,普波聯邦建立的時間太短,柏林政府都來不及捋清內部矛盾,更不用說統一語言文字。
政府沒有能夠解決的問題,不可避免的帶入了軍隊中。和原時空的奧匈帝國有些類似,非常考驗指揮協調能力。
單獨一支部隊作戰戰鬥力是10,兩支部隊聯合作戰戰鬥力並不是20,而變成了%=16.2以此類推,三支部隊配合戰鬥力就變成了,配合的軍隊越多,戰鬥下降的越快。
毛奇帶著這幫豬隊友上戰場,能夠打出現在的戰績已經非常不錯了。真要是換了人,估計早就打出了屎。
柏林王宮,現在進行一場關乎普波聯邦未來的會議。
“擴軍?還是不擴軍?”
從戰爭爆發開始,普波聯邦一直都在擴軍,總兵力從最初的41.6萬,膨脹到了現在的166.8萬。
這次討論的擴軍,自然不是每月增加十幾萬軍隊的例行補充,而是“要不要立即進行極限動員”。
沒辦法,這麽大規模的戰爭,兵力總是不夠用的。
不是所有的軍隊都能夠投入到戰場上,擴充的軍隊大部分都是新兵,需要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
訓練完成後,不等於這些士兵就能夠全部上戰場了。後勤是需要維護的,沿海地區也是需要部隊防守的,越境的哥薩克騎兵同樣需要部隊去圍剿。
另外,補充兵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會陸續補充到損失慘重的部隊中,以保障主力部隊的戰鬥力。
普波聯邦的166.8萬軍隊,真正能夠投入一線作戰的,勉強也就一半。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高了,足以證明柏林政府的組織能力。
兵力不足,戰場上自然容易吃虧。伊萬諾夫雖然用兵保守,卻不缺乏“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狠辣,瘋狂的玩兌子遊戲。
消耗戰的背後是俄羅斯帝國即將突破三百萬大關的總兵力。即便是俄軍在戰場上的交換比吃了虧,可是憑借數量上的優勢,在戰略上他們還是占了便宜。
……
毛奇:“我反對現在進行極限動員,戰爭不是靠人多就行的,拚人力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是俄國人的對手。
戰場上的不利局麵隻是暫時的,俄國人看似占據了優勢,但優勢的背後伊萬諾夫麵臨的政治壓力也在不斷增加中。
勝利最容易使人迷失,按照伊萬諾夫的打法,俄國人即便是贏得了這場戰爭,也會元氣大傷。
付出上百萬人的傷亡,最後收獲的一片白地,外加負債累累。
據說所知,沙皇政府可是把俄屬巴爾幹地區和大半個烏克蘭抵押給了奧地利。
以俄羅斯帝國現在的實力,如果他們不想把這些地區割讓給奧地利,就必須要想辦法還清債務。
伊萬諾夫的戰術看似穩妥,實則是在奧地利人打工。戰後沙皇政府無力償還債務,勢必要割讓大量的領土抵債,我不信沙皇政府能夠接受。
隻要再打幾次勝仗,看似大局已定,沙皇政府就會逼著伊萬諾夫出來和我們決戰,或者是換人。”
政府主張擴軍,軍方的老大卻反對擴軍。這樣詭異的事情,在世界曆史上都不多見,現在卻真的發生了。
毛奇非常清楚,他這個決定會令很多軍方將領不滿,畢竟擴軍是大家最好的升官機會。
但是沒辦法,這場戰爭進行的非常激烈,普軍每個月都要付出少則數萬,多則十幾萬的人員傷亡。
極限動員看似解決了兵力不足的問題,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普波聯邦人力有限,極限動員隻是在消耗後期的動員能力。
本來就是在誘敵深入,搞一大堆軍隊出來,放在家裏不動,沙皇政府怎麽可能放鬆警惕?
不放鬆警惕,讓伊萬諾夫那家夥繼續指揮,雙方一直拚消耗,最先撐不住的還是普波聯邦。
況且,新編部隊短期內無法形成戰鬥力,想要主動發起決戰都做不到。除了增加消耗外,對戰局的幫助並不大。
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裏德曼:“元帥閣下,我承認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不要忘了還有國際勢力。
我們和倫敦政府的談判,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外交上他們已經出手了,北歐聯邦的威脅不複存在。
假如我們動員三百萬軍隊,沙皇政府想要繼續保持兵力優勢,勢必要進行更大規模的動員。
那麽他們要動員多少部隊,究竟是五百萬、還是六百萬?
軍隊是吞金獸,我們有英法的財力支持,再堅持一年也不成問題,沙皇政府能夠堅持多久?
我不認為奧地利會無限度的支持俄國人,他們投入的資本已經夠多了,必然要考慮收回成本的問題。
外交部已經向維也納政府釋放了善意,我們做出了重大讓步,不在謀求俄國人抵押給他們的領土,並且支持他們獲得君士坦丁堡。
當然,這些可能打動不了他們,不過穩住奧地利還是夠了。隻要維也納政府動搖了,沙皇政府就會因為缺乏資金,無法繼續保持兵力優勢。
敵人沒有了優勢兵力,我相信元帥閣下有得是辦法擊敗他們。這比等著敵人犯錯,風險要小得多。”
看似平淡的背後,實則是權力的博弈。按照政府的意圖擴軍,靠財政托死俄國人,那麽主導這次戰爭的主角就由軍方變成了政府。
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背後還有英國人影子,倫敦政府的突然出手,給了柏林政府搶奪主導權的機會。
毛奇咆哮道:“瘋子!傑弗理,你真是一個瘋子!
居然把希望寄托在英國人身上。莫非你真的以為英國人,就會一直支持我們了?
穩住奧地利?
啊,上帝!
傑弗理,你還真敢想啊!
參合到英奧博弈之間,還想把他們玩弄於鼓掌之中,你是嫌我們的麻煩還不夠大麽?”
不是毛奇悲觀,實在是傑弗理的計劃太理想主義了。一切都建立在英奧兩國,跟著他們劇本走的前提下。
假如英國人不繼續提供貸款,又或者是因為英奧兩國博弈,維也納政府繼續向沙皇政府提供貸款,都會給普波聯邦帶來滅頂之災。
國家和國家也是不一樣的,英奧兩國的財力不是普俄能夠比的。隻要利益足夠大,拿幾個億進行一場代理人戰爭,並非不可能。
傑弗理·弗裏德曼冷笑道:“元帥閣下,你多慮了,風險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麽大。
如果你知道我們欠英國人多少錢,你就明白倫敦政府為什麽會支持我們。
光本金就高達2.1億英鎊,這還隻是貸款和債券。我們欠英國企業的貨款,還有1.4億英鎊,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天60萬英鎊的速度增加。
如果計算上利息,我們需要償還英國人近6億英鎊的債務。債主們如果不想血本無歸,他們就會想辦法讓倫敦政府支持我們。”
這個解釋令毛奇瞠目結舌,他做夢也想不到柏林政府居然會欠下如此巨額的債務,更想不到欠債還有如此大的好處。
當然,好處隻是暫時的。到了還錢的時候,就輪到他們哭了。uu看書 .uukansh.c
停頓了一下,緩和了情緒毛奇問道:“那麽奧地利呢?不要告訴我,我們也欠他們巨額債務。”
傑弗理·弗裏德曼微微一笑:“自然不會。奧地利的銀行家根本就不看好我們,他們把錢借給了俄國人。
沒有債務影響,但是可以進行利益交換。在國際政治中,隻要利益夠了,敵人和朋友是可以發生轉變的。”
傑弗理·弗裏德曼的自信沒有令毛奇再次動容,隻是搖了搖頭:“伯爵閣下,你的夢該醒了。
理論上,我們退出德意誌聯邦後,確實可以和奧地利進行交易,用支持他們吞並德意誌聯邦,換取他們在這次戰爭中保持中立。
不過你認為我們有得選擇麽?英國人會答應麽?法國人會答應麽?”
這是債務過多的後遺症了,英國人的錢不是好拿的。拿錢不辦事的國家確實有,但普波聯邦卻不是其中之一。
倫敦政府現在願意扶持普波聯邦,除了打擊俄國人之外,更多的還是為了限製奧地利,阻礙德意誌地區統一。
如果發現柏林政府要在這個問題上和奧地利妥協,約翰牛不發飆才怪。
普波聯邦的儲備金都在倫敦放著,英國政府隨時都能讓馬克變成廢紙,柏林政府根本就沒得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