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宮,自從英俄戰爭爆發的消息傳來,弗朗茨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
做了這麽多年皇帝,一直謹小慎微,就是為了避免原時空那種被人圍攻的局麵。
奧地利的國策也是圍繞著這個中心確立的。先是搞分裂了大洋彼岸的美國,然後又掐滅了萌芽狀態的意大利。
接著玩廢了牛逼哄哄的普魯士,順帶削弱了俄羅斯帝國,直到現在英俄戰爭爆發,奧地利才真正意義擺脫了被圍攻的局麵。
雖然英國政府奉行的政策是“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敵人”,但不等於剛剛打得你死我活,馬上就可能做盟友了。
政府可以不要臉,民眾可接受不了這種驚天逆轉。就算是利益集團壓製了民意,也要俄國人配合才行。
俄國人要是贏了這場戰爭,南下印度就是沙皇政府未來的國策,誰也阻擋不了。
除非英國人能夠退讓,要不然兩國就隻能死磕下去。
俄國人要是輸了戰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弗朗茨已經下定決心支持沙皇政府打下去。
大不了到了後期,奧地利出錢、出物資,俄國人出兵一起和英國人耗下去。
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五年,不殺個血流成河,這場戰爭根本就停不下來。
等戰爭結束了,英俄兩國也差不多精疲力盡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力插手歐陸事物。
……
弗朗茨:“把我們剛裝備的迫擊炮推銷給俄國人,阿富汗地區多是山區,他們需要一款輕型火炮。”
大英帝國的底子厚實,又沒有遭受過重創。要讓他們兩敗俱傷,弗朗茨不得不想辦法增強俄國人的實力。
原本弗朗茨還準備吧馬克沁機槍給俄國人的,不過想想沙皇政府那糟糕的後勤,還是不給他們添麻煩了。
更多的黑科技,自不用說那是留給奧地利敵人的,暫時不能暴露出來。
唯一可以提前出場的就是這種沒什麽技術含量的迫擊炮,原時空也是俄國人搞出來的,戰場上直接拿退役海軍炮現場改裝。
陸軍大臣費斯拉夫略有有些尷尬的提醒道:“陛下,早在三年前俄國人就引進迫擊炮生產線,現在已經有不少部隊列裝了。”
俄奧同盟可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同盟,從第一次近東戰爭被帶偏開始,俄國軍備就開始了奧化。
經過了長時間的磨合過後,俄國人也學聰明了,但凡是奧軍大規模裝備的武器,他們都跟著引進。
迫擊炮這種技術含量低、操作簡單、用途廣的武器,從誕生開始就不屬於保密軍備,軍方早早就列裝了。
事實上,任何一款大規模裝備使用的武器,都無法做到保密。
畢竟武器裝備也需要時間磨合,才能夠發揮出威力,不是發到士兵手中,馬上就可以拿來作戰的。
馬克沁機槍沒有立即列裝,那是因為奧地利軍隊已經裝備了加特林,同類武器升級替換,磨合時間要不了多久。
事實上,奧地利真正保密的武器裝備還是飛機、坦克、裝甲車,準備的說是飛機都沒有保密。
不是不想,而是根本就做不到。坦克、裝甲車還可以找一個小角落偷偷研發,飛機試飛總不能不上天吧?
飛機試飛動則幾百裏,這麽遠的距離,想不被人看到簡直就是在做夢。
與其幫著捏著引人注意,還不如直接放在外麵任人觀看,還可以收門票。
反正公開都是初代產品,各大工業國都造得出來。沒有深入研發,那是大家沒有意識到飛機的價值。
至於坦克、裝甲車,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驗室產品,對外都掛著汽車研發中心的牌子。
純粹的民營企業,和軍工沒有半點兒關係。就連研發經費都是弗朗茨自己掏腰包,沒有從軍費中走過賬。
不要說外界了,就連奧地利政府高層,都不知道有這玩意兒,即便是軍方也隻有幾個參與者知道。
……
弗朗茨疑惑的問:“俄國人這麽重視軍備?”
在他的潛意識裏,沙皇政府是不重視軍備更新換代的。
因為軍費的關係,俄國軍方在這方麵也表現的不積極,除非到了非換不可的地步,一般來說都是能省則省。
最近二十年,俄軍可沒有少從奧地利收購二手裝備,尤其是普俄戰爭時期,俄國人更是直接進行掃貨。
為的就是節省開銷,畢竟二手武器裝備足夠便宜,一般來說隻有新裝備價格的三四折,部分武器一折都能買得到。
雖然舊了一點兒,但隻要保養的好,還是可以繼續用很多年,最適合沒錢的軍隊。
最了解俄羅斯帝國的外交大臣韋森貝格解釋道:“陛下,沙皇政府沒錢和引進武器生產線並不矛盾。
事實上,我們每次和俄國人簽訂的軍購合同,都附加了巨額的回扣。
為了不讓沙皇政府發現,負責采購的官僚們,甚至還要求所有合同甚至還按照交易價格納稅。
返還給他們的回扣,也不是直接給現金,而是通過暗地裏的利益輸送完成的。
靠著這種隱蔽的受賄手段,俄軍方國際采購部門成為了沙皇政府中最清廉的部門,甚至還創下了十年無人因貪汙受賄被追責的曆史記錄。”
聽了這個解釋,弗朗茨直接翻白眼。果然沙皇政府還是他熟悉的那個沙皇政府,官僚們撈錢的時候還是一樣不客氣。
現在這種變化,無非是和奧地利接觸久了,學習到了奧地利官僚們的撈錢技能,比國內的同行們進步了,知道悄悄的幹。
可以想象,進化後的俄國官僚戰鬥力會有多麽恐怖。
以沙皇政府的監管能力,俄軍方國際采購部門靠利益輸送撈錢多半是監管不到,要不然也無法成為俄國政府中最清廉的部門。
甚至因為法律不完善的關係,很多隱晦的撈錢的套路,在俄羅斯帝國恐怕都構不成犯罪。
撈錢歸撈錢,這幫官僚也是發揮了作用的,起碼為俄軍武器裝備升級起到了推動作用。
不對,應該是為奧地利軍隊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做出了貢獻。
因為工業技術的緣故,俄國人的武器生產成本一直都居高不下,不僅次品率高,就連產品的性能也不穩定。
無論是國營軍工廠的官僚,還是民營軍工企業的資本家,都講究利益最大化。
購買生產線,隻是做做樣子應付上麵檢查,以便從政府手中搶訂單。
自己組織生產成本太高,為了降低成本、減少事故風險,大家默契的選擇走私。
不要以為俄軍武器裝備出問題,就不需要追責了。隻不過相對其他國家而言,俄軍的承受能力要高一些,故障率太高還是要追究責任的。
事實上,普俄戰爭時期就有很多資本家因此而掉腦袋。沙皇政府手中的大部分國有軍工企業,都是當時抄家沒收來的。
剛開始大家還遵守規矩,進口的都是新裝備,後來為了獲取更大的收益,大家默契的選擇了用更廉價的二手裝備代替。
反正換個說法就行了,二手裝備不存在的,都純正的俄羅斯帝國產品。
看起來有些偏舊,那是兵工廠認真負責,對每一款武器都經過了千百次質量測試。
如果不滿意,還有剛出廠的武器裝備可供選擇,隻不過沒有經過性能測試,質量無法保證。
這個選擇題很好做,試用過後大家知道該怎麽選。就算是知道有問題,看在盧布的麵子上也沒有問題了。
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奧地利軍方將武器更新換代時間都提前了,以保證到了俄軍手中看起來不是太舊。
事實上,就算是按國際交易價格打折賣,這個價格也夠武器生產成本了,部分武器還有得賺。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多贏的選擇。奧地利軍方節省軍費開銷,俄軍保障的武器質量,俄國官僚、資本家撈到了錢。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奧地利,弗朗茨肯定要大開殺戒,可是發生在俄羅斯帝國,他就選擇性的沒看見。
畢竟俄國官僚這麽玩兒,對奧地利也是有好處的。假如哪天俄奧兩國翻了臉,俄軍的軍工體係馬上就會現出原形。
……
阿富汗戰場,距離戰爭爆發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沙皇政府預想中的偷襲自然是失敗了。
英軍將領也不是等閑之輩,早早在邊界上構築了防線,偵察兵更是四處撒,根本就不給俄軍機會。
不過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實力,經過了一個星期的戰鬥,安德胡伊已經變得搖搖欲墜。
這裏不是英軍防守的核心,從戰略上來說,俄軍最佳的進攻路線是沿哈裏河進攻赫拉特,然後順流而上進入阿富汗腹地。
然而,奧金涅茨上將就不是一般人,赫拉特自然屬於進攻範圍之一,但是突破口卻放在了安德胡伊。
俄軍臨時指揮部中,奧金涅茨上將關心的問:“阿富汗抵抗組織聯係上了麽?”
毫無疑問,在他的戰略計劃中,阿富汗抵抗組織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在他看來阿富汗抵抗組織能夠讓數十萬英軍束手無策,自身的實力絕對不弱,不利用起來實在是太可惜了。
負責聯係工作的青年軍官洛茲尼薩上校,無奈的回答道:“司令官閣下,聯係是聯係上了。
隻不過阿富汗的抵抗組織出乎意料的多,光我們聯係上的抵抗組織就有二十七家。
根據我們搜集到的情報判斷,阿富汗地區的抵抗組織不會低於一百家,甚至有可能超過兩百家。
名義上他們歸埃米爾國王領導,實際上這些組織之間早就自行其是了,根本就不受約束。
因為宗教的緣故,u看書 wwuuanshco 這些抵抗組織之間的關係也不怎麽和諧,想要把他們整合起來幾乎不可能。”
“一百家”、“兩百家”,這樣數字直接刷新了奧金涅茨上將的三觀。按照他的估計,阿富汗抵抗組織最多也就兩三家。
畢竟組織太多會導致力量分散,相互之間很難進行配合,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現實卻恰恰相反,阿富汗抵抗組織就是散裝的,沒有任何統籌各自為政,一樣搞得英國人疲於應付。
“要是整合起來,豈不是能夠……”
這個誘人的念頭剛剛誕生,就被奧金涅茨上將給掐滅了。俄軍這次過來的目的,可不是為了給阿富汗人送溫暖。
本質上來說,英俄兩國都是侵略者。隻不過現在占據阿富汗地區的是英國人,俄軍自然不介意豎起解放阿富汗的大旗了。
一旦趕走了英國人,俄軍同樣也是要占領阿富汗地區的,這是沙皇政府確定的國策。
在這種背景下,阿富汗抵抗組織就隻能當炮灰用,未來還是要清理掉的,壯大他們的力量,就是給自己添麻煩。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做了這麽多年皇帝,一直謹小慎微,就是為了避免原時空那種被人圍攻的局麵。
奧地利的國策也是圍繞著這個中心確立的。先是搞分裂了大洋彼岸的美國,然後又掐滅了萌芽狀態的意大利。
接著玩廢了牛逼哄哄的普魯士,順帶削弱了俄羅斯帝國,直到現在英俄戰爭爆發,奧地利才真正意義擺脫了被圍攻的局麵。
雖然英國政府奉行的政策是“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敵人”,但不等於剛剛打得你死我活,馬上就可能做盟友了。
政府可以不要臉,民眾可接受不了這種驚天逆轉。就算是利益集團壓製了民意,也要俄國人配合才行。
俄國人要是贏了這場戰爭,南下印度就是沙皇政府未來的國策,誰也阻擋不了。
除非英國人能夠退讓,要不然兩國就隻能死磕下去。
俄國人要是輸了戰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弗朗茨已經下定決心支持沙皇政府打下去。
大不了到了後期,奧地利出錢、出物資,俄國人出兵一起和英國人耗下去。
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五年,不殺個血流成河,這場戰爭根本就停不下來。
等戰爭結束了,英俄兩國也差不多精疲力盡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力插手歐陸事物。
……
弗朗茨:“把我們剛裝備的迫擊炮推銷給俄國人,阿富汗地區多是山區,他們需要一款輕型火炮。”
大英帝國的底子厚實,又沒有遭受過重創。要讓他們兩敗俱傷,弗朗茨不得不想辦法增強俄國人的實力。
原本弗朗茨還準備吧馬克沁機槍給俄國人的,不過想想沙皇政府那糟糕的後勤,還是不給他們添麻煩了。
更多的黑科技,自不用說那是留給奧地利敵人的,暫時不能暴露出來。
唯一可以提前出場的就是這種沒什麽技術含量的迫擊炮,原時空也是俄國人搞出來的,戰場上直接拿退役海軍炮現場改裝。
陸軍大臣費斯拉夫略有有些尷尬的提醒道:“陛下,早在三年前俄國人就引進迫擊炮生產線,現在已經有不少部隊列裝了。”
俄奧同盟可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同盟,從第一次近東戰爭被帶偏開始,俄國軍備就開始了奧化。
經過了長時間的磨合過後,俄國人也學聰明了,但凡是奧軍大規模裝備的武器,他們都跟著引進。
迫擊炮這種技術含量低、操作簡單、用途廣的武器,從誕生開始就不屬於保密軍備,軍方早早就列裝了。
事實上,任何一款大規模裝備使用的武器,都無法做到保密。
畢竟武器裝備也需要時間磨合,才能夠發揮出威力,不是發到士兵手中,馬上就可以拿來作戰的。
馬克沁機槍沒有立即列裝,那是因為奧地利軍隊已經裝備了加特林,同類武器升級替換,磨合時間要不了多久。
事實上,奧地利真正保密的武器裝備還是飛機、坦克、裝甲車,準備的說是飛機都沒有保密。
不是不想,而是根本就做不到。坦克、裝甲車還可以找一個小角落偷偷研發,飛機試飛總不能不上天吧?
飛機試飛動則幾百裏,這麽遠的距離,想不被人看到簡直就是在做夢。
與其幫著捏著引人注意,還不如直接放在外麵任人觀看,還可以收門票。
反正公開都是初代產品,各大工業國都造得出來。沒有深入研發,那是大家沒有意識到飛機的價值。
至於坦克、裝甲車,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驗室產品,對外都掛著汽車研發中心的牌子。
純粹的民營企業,和軍工沒有半點兒關係。就連研發經費都是弗朗茨自己掏腰包,沒有從軍費中走過賬。
不要說外界了,就連奧地利政府高層,都不知道有這玩意兒,即便是軍方也隻有幾個參與者知道。
……
弗朗茨疑惑的問:“俄國人這麽重視軍備?”
在他的潛意識裏,沙皇政府是不重視軍備更新換代的。
因為軍費的關係,俄國軍方在這方麵也表現的不積極,除非到了非換不可的地步,一般來說都是能省則省。
最近二十年,俄軍可沒有少從奧地利收購二手裝備,尤其是普俄戰爭時期,俄國人更是直接進行掃貨。
為的就是節省開銷,畢竟二手武器裝備足夠便宜,一般來說隻有新裝備價格的三四折,部分武器一折都能買得到。
雖然舊了一點兒,但隻要保養的好,還是可以繼續用很多年,最適合沒錢的軍隊。
最了解俄羅斯帝國的外交大臣韋森貝格解釋道:“陛下,沙皇政府沒錢和引進武器生產線並不矛盾。
事實上,我們每次和俄國人簽訂的軍購合同,都附加了巨額的回扣。
為了不讓沙皇政府發現,負責采購的官僚們,甚至還要求所有合同甚至還按照交易價格納稅。
返還給他們的回扣,也不是直接給現金,而是通過暗地裏的利益輸送完成的。
靠著這種隱蔽的受賄手段,俄軍方國際采購部門成為了沙皇政府中最清廉的部門,甚至還創下了十年無人因貪汙受賄被追責的曆史記錄。”
聽了這個解釋,弗朗茨直接翻白眼。果然沙皇政府還是他熟悉的那個沙皇政府,官僚們撈錢的時候還是一樣不客氣。
現在這種變化,無非是和奧地利接觸久了,學習到了奧地利官僚們的撈錢技能,比國內的同行們進步了,知道悄悄的幹。
可以想象,進化後的俄國官僚戰鬥力會有多麽恐怖。
以沙皇政府的監管能力,俄軍方國際采購部門靠利益輸送撈錢多半是監管不到,要不然也無法成為俄國政府中最清廉的部門。
甚至因為法律不完善的關係,很多隱晦的撈錢的套路,在俄羅斯帝國恐怕都構不成犯罪。
撈錢歸撈錢,這幫官僚也是發揮了作用的,起碼為俄軍武器裝備升級起到了推動作用。
不對,應該是為奧地利軍隊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做出了貢獻。
因為工業技術的緣故,俄國人的武器生產成本一直都居高不下,不僅次品率高,就連產品的性能也不穩定。
無論是國營軍工廠的官僚,還是民營軍工企業的資本家,都講究利益最大化。
購買生產線,隻是做做樣子應付上麵檢查,以便從政府手中搶訂單。
自己組織生產成本太高,為了降低成本、減少事故風險,大家默契的選擇走私。
不要以為俄軍武器裝備出問題,就不需要追責了。隻不過相對其他國家而言,俄軍的承受能力要高一些,故障率太高還是要追究責任的。
事實上,普俄戰爭時期就有很多資本家因此而掉腦袋。沙皇政府手中的大部分國有軍工企業,都是當時抄家沒收來的。
剛開始大家還遵守規矩,進口的都是新裝備,後來為了獲取更大的收益,大家默契的選擇了用更廉價的二手裝備代替。
反正換個說法就行了,二手裝備不存在的,都純正的俄羅斯帝國產品。
看起來有些偏舊,那是兵工廠認真負責,對每一款武器都經過了千百次質量測試。
如果不滿意,還有剛出廠的武器裝備可供選擇,隻不過沒有經過性能測試,質量無法保證。
這個選擇題很好做,試用過後大家知道該怎麽選。就算是知道有問題,看在盧布的麵子上也沒有問題了。
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奧地利軍方將武器更新換代時間都提前了,以保證到了俄軍手中看起來不是太舊。
事實上,就算是按國際交易價格打折賣,這個價格也夠武器生產成本了,部分武器還有得賺。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多贏的選擇。奧地利軍方節省軍費開銷,俄軍保障的武器質量,俄國官僚、資本家撈到了錢。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奧地利,弗朗茨肯定要大開殺戒,可是發生在俄羅斯帝國,他就選擇性的沒看見。
畢竟俄國官僚這麽玩兒,對奧地利也是有好處的。假如哪天俄奧兩國翻了臉,俄軍的軍工體係馬上就會現出原形。
……
阿富汗戰場,距離戰爭爆發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沙皇政府預想中的偷襲自然是失敗了。
英軍將領也不是等閑之輩,早早在邊界上構築了防線,偵察兵更是四處撒,根本就不給俄軍機會。
不過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實力,經過了一個星期的戰鬥,安德胡伊已經變得搖搖欲墜。
這裏不是英軍防守的核心,從戰略上來說,俄軍最佳的進攻路線是沿哈裏河進攻赫拉特,然後順流而上進入阿富汗腹地。
然而,奧金涅茨上將就不是一般人,赫拉特自然屬於進攻範圍之一,但是突破口卻放在了安德胡伊。
俄軍臨時指揮部中,奧金涅茨上將關心的問:“阿富汗抵抗組織聯係上了麽?”
毫無疑問,在他的戰略計劃中,阿富汗抵抗組織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在他看來阿富汗抵抗組織能夠讓數十萬英軍束手無策,自身的實力絕對不弱,不利用起來實在是太可惜了。
負責聯係工作的青年軍官洛茲尼薩上校,無奈的回答道:“司令官閣下,聯係是聯係上了。
隻不過阿富汗的抵抗組織出乎意料的多,光我們聯係上的抵抗組織就有二十七家。
根據我們搜集到的情報判斷,阿富汗地區的抵抗組織不會低於一百家,甚至有可能超過兩百家。
名義上他們歸埃米爾國王領導,實際上這些組織之間早就自行其是了,根本就不受約束。
因為宗教的緣故,u看書 wwuuanshco 這些抵抗組織之間的關係也不怎麽和諧,想要把他們整合起來幾乎不可能。”
“一百家”、“兩百家”,這樣數字直接刷新了奧金涅茨上將的三觀。按照他的估計,阿富汗抵抗組織最多也就兩三家。
畢竟組織太多會導致力量分散,相互之間很難進行配合,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現實卻恰恰相反,阿富汗抵抗組織就是散裝的,沒有任何統籌各自為政,一樣搞得英國人疲於應付。
“要是整合起來,豈不是能夠……”
這個誘人的念頭剛剛誕生,就被奧金涅茨上將給掐滅了。俄軍這次過來的目的,可不是為了給阿富汗人送溫暖。
本質上來說,英俄兩國都是侵略者。隻不過現在占據阿富汗地區的是英國人,俄軍自然不介意豎起解放阿富汗的大旗了。
一旦趕走了英國人,俄軍同樣也是要占領阿富汗地區的,這是沙皇政府確定的國策。
在這種背景下,阿富汗抵抗組織就隻能當炮灰用,未來還是要清理掉的,壯大他們的力量,就是給自己添麻煩。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