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沒有影響到世界局勢,電力的運用才剛剛開始。在當時很多人看來,主要作用也就是照明。
大功率發電機剛剛出現,電力在工業上的運用還沒有開啟。受弗朗茨蝴蝶效應的影響,這次工業革命從奧地利拉開了序幕。
原時空的主角,現在變得黯淡無光。建立德二帝國的普魯士還在和俄國人死磕,牛逼哄哄的美帝國正在舔內戰的傷口。
分裂後美國,內部市場已經無法支撐起一場產業革命。戰爭的慘重傷亡,與之相伴隨的高額撫恤金,各州間的內部矛盾,這些都製約了聯邦的發展。
原時空的,美國內戰過後的經濟繁榮,現在一點兒影子也看不到了。列強可不是做義工的,四國聯合幹預也是拿了好處的。
戰後,英法奧三國商品充斥整個美洲大陸,就是這次戰爭中大家的報酬。
西班牙因為內部矛盾,在工業革命當中掉隊了,這一福利他們沒有享受到。
莫斯科,自從亞曆山大二世廢除農奴製後,這座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作為俄羅斯帝國第二大工業區,莫斯科的工人數量已經突破了五十萬大關,城市總人口過百萬,歐洲人口第四大城市。
人多社會矛盾自然也多,這就給革命黨提供了發展的空間。沙皇政府的改革隻是進行到了一半,沒有來得及建立一套完整的體係。
新崛起的資產階級雖然從改革中獲利,但是他們還想要更大的權利。等待亞曆山大二世繼續改革?很遺憾,他們等不及了。
況且,亞曆山大二世的改革保護了他們的利益,卻沒有讓他們進入權利中心。
為了給政府施加壓力,這些人毫不猶豫的勾搭上了革命黨。當然,這隻是局限於暗中提供支持,造反他們還是不敢的。
在英國人的串聯下,革命黨領袖馬泰托爾斯基回國了。這次他們要在莫斯科發動起義,不選聖彼得堡,那是因為沙皇手中有兵。
亞曆山大二世一次軍隊換防,就讓國內的勢力安分了下來。俄羅斯不是法國,軍民魚水情沒有那麽濃厚。
既然如此,自然要選實力薄弱,影響力又足夠大的地方。莫斯科就是最佳的選擇,這個位置非常好,一旦起義成功就可以將俄羅斯東西兩分。
馬泰托爾斯基的心情很沉重,不要看現在他們的支持者似乎很多,實際上起義成功的幾率依然非常低。
最近兩年,革命黨人已經發動了五六次起義,均以失敗告終。最佳戰績,就是占據一座小城市,然後被沙皇軍隊鎮壓下去。
現在需要他們發動起義的人很多,英國人、法國人、普魯士人、瑞典人
除了國際上的後援團,還有國內的革命團體,對改革不滿的各方勢力集團,包括:激進改革派和利益受損的保守派,以及沒有拿到土地的農民
這些人希望他們發動起義,卻並不希望他們真的推翻沙皇政府。所謂的支持,僅限於讓他們給沙皇政府搗亂。
馬泰托爾斯基關心的問道:“奧古斯特,武器拿到了沒有?”
奧古斯特欣喜的回答道:“放心吧先生,已經拿到了。我還親自檢察過,一百八十條步槍全都是來自奧地利的進口貨。”
馬泰托爾斯基點了點頭,從近東戰爭開始,俄國人就習慣使用奧地利裝備了。
這次起義使用奧地利進口武器,除了好用之外,也要栽贓嫁禍的意思。
這是英國人慣用的手法,成功了就是大賺,失敗了也無妨。他們和俄國人的矛盾由來已久,現在是債多不壓身。
作為執行者,馬泰托爾斯基自然沒有意見了。盡管他個人並不反奧,甚至還是俄奧同盟的支持者,但並不妨礙他接受英國人的援助。
相比之前,現在倫敦政府已經開始注意吃相了,沒有明火執仗的支持他們,反而經過了普魯士王國中轉。
這不是英國人改邪歸正,主要是身份發生了轉變。在此之前,英俄兩強爭霸世界,雙方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
現在俄羅斯帝國暫時退出世界霸權之爭,獲得了勝利的英國人就必須要收斂一下,保持一個良好的國際聲譽。
世界霸主不能夠全靠武力,更多的還是需要利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這個時期倫敦政府自然要隱藏一下。
暗流在俄羅斯帝國湧動,英國人提議和談也在倫敦開始。
談判非常的不順利,俄國代表要求英國人解除對波羅地海的封鎖,遭到了拒絕,談判陷入僵局。
談判並沒有影響到戰場上,戰爭依然在繼續中。在毛奇的指揮下,普魯士軍隊且戰且退,波蘭起義軍被當做炮灰丟給了俄國人。
接連不斷的勝利,讓俄軍士氣大振,這場戰爭似乎就要結束了。
看著軍事地圖,弗朗茨歎了一口氣。看似占據了上風的俄軍,實際上已經危險了。
在收縮防線的同時,普魯士王國的軍隊數量也正在集中,俄軍不斷的向前推進,兵力也不可避免的在分散。
戰場已經從白俄羅斯地區轉移到了波蘭地區,俄國人的本土作戰優勢也不複存在。
盡管現在波蘭還算是他們的本土,然而波蘭人卻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麵,這和深入敵國沒有任何區別。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匯報道:“陛下,剛剛收到消息,在兩個月前遠東戰爭爆發了,俄國人又增加了一條戰線。”
弗朗茨心中一驚,隨及又恢複了正常。時間提前了,不過這也正常。
一方麵是英國人的外交手段,另一方麵是俄國人現在正處於最虛弱的狀態,落井下石誰都會。
相對於歐洲和中亞來說,遠東地區對俄國人的重要性最低,同時也是力量最薄弱的地方。
現在歐洲和中亞兩處戰場,已經牽製住了俄國人大量的兵力,就算是沙皇政府想要增援遠東地區,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不是亞曆山大二世沒兵,也不是他手中沒錢。關鍵是中亞地區已經淪陷戰場,要增援遠東必須要經過西伯利亞繞道,從歐洲派兵過去,大約要走上一年時間。
並且軍隊數量還不能多,不然後勤無法解決。這些限製條件,幾乎可以直接宣布,俄國人在遠東地區失敗成為了定局。
弗朗茨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問道:“奧斯曼人要動手了麽?”
為了讓奧斯曼帝國參戰,英法奧地利三國都在給他們施加壓力。蘇丹政府害怕俄國人,同樣也怕這三個觀戰的大流氓。
英法海軍時常在奧斯曼帝國港口出沒,借口自然是讓他們還錢。奧地利也在西奈半島磨刀霍霍,大有收複聖地的意思。
當然明麵上,維也納政府從來沒有要求奧斯曼帝國對俄宣戰,隻是在進行軍事演習。
這不演習結束後,就從西奈半島撤離了麽?半島上麵就留下了一個團的軍隊駐守,足以證明奧地利沒有挑起戰爭的意思。
蘇丹政府怎麽想就不知道了,反正英法給他們下達了最後通牒。要麽和俄國人打一仗,要麽就和英法奧地利三國幹一場。
這裏麵威脅的成分居多,然而蘇丹政府不敢進行冒險。奧斯曼帝國欠了英法的債務無法還清,奧地利又對耶路撒冷虎視眈眈。
大家留著奧斯曼帝國,就是讓他們牽製俄國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存在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不要看俄國人經常賴賬,那是他們有賴賬的底氣。除了這一個例外,剩下的敢賴賬的國家,有誰好過了?
比如說:墨西哥,上一屆政府就是因為賴賬完蛋的。為了討債,法國人才出兵墨西哥,並且擁立馬西米連諾一世繼位。
遠在美洲的墨西哥都沒能逃過一劫,近在咫尺奧斯曼帝國就更不用說了,武力討債是這個年代列強的本能。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回答道:“在英法的支持下,蘇丹政府已經發布了全國動員令。uu看書 wwuuanshu
目前,奧斯曼帝國已經集結了三十萬軍隊,不過他們並不準備進攻高加索地區,而是想要進攻君士坦丁堡。”
利令智昏!
弗朗茨腦海中,不由自主的蹦出了這個成語。
如果是進攻高加索地區,那麽還有可能趁機占點兒便宜。未來就算是俄國人要報複,他們利用地理上的優勢,還是有機會守住。
君士坦丁堡就不一樣了,這裏麵的政治利益太大,沙皇政府寧願丟掉波蘭,也不會放棄這裏。
一旦占領了這裏,亞曆山大二世隻能選擇死磕到底。不要看俄國人疲於奔命,內部矛盾重重,可是在保衛君士坦丁堡的時候,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弗朗茨冷笑著說:“既然蘇丹政府想要找死,那就隨他們去吧!正好檢驗一下他們改革的成果,如果表現不及格的話,奧斯曼帝國也就該壽終正寢了。”
哈布斯堡家族和奧斯曼帝國也是世仇,弗朗茨自然要繼承祖宗的優良傳統,拔掉這個東麵的隱患。
大功率發電機剛剛出現,電力在工業上的運用還沒有開啟。受弗朗茨蝴蝶效應的影響,這次工業革命從奧地利拉開了序幕。
原時空的主角,現在變得黯淡無光。建立德二帝國的普魯士還在和俄國人死磕,牛逼哄哄的美帝國正在舔內戰的傷口。
分裂後美國,內部市場已經無法支撐起一場產業革命。戰爭的慘重傷亡,與之相伴隨的高額撫恤金,各州間的內部矛盾,這些都製約了聯邦的發展。
原時空的,美國內戰過後的經濟繁榮,現在一點兒影子也看不到了。列強可不是做義工的,四國聯合幹預也是拿了好處的。
戰後,英法奧三國商品充斥整個美洲大陸,就是這次戰爭中大家的報酬。
西班牙因為內部矛盾,在工業革命當中掉隊了,這一福利他們沒有享受到。
莫斯科,自從亞曆山大二世廢除農奴製後,這座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作為俄羅斯帝國第二大工業區,莫斯科的工人數量已經突破了五十萬大關,城市總人口過百萬,歐洲人口第四大城市。
人多社會矛盾自然也多,這就給革命黨提供了發展的空間。沙皇政府的改革隻是進行到了一半,沒有來得及建立一套完整的體係。
新崛起的資產階級雖然從改革中獲利,但是他們還想要更大的權利。等待亞曆山大二世繼續改革?很遺憾,他們等不及了。
況且,亞曆山大二世的改革保護了他們的利益,卻沒有讓他們進入權利中心。
為了給政府施加壓力,這些人毫不猶豫的勾搭上了革命黨。當然,這隻是局限於暗中提供支持,造反他們還是不敢的。
在英國人的串聯下,革命黨領袖馬泰托爾斯基回國了。這次他們要在莫斯科發動起義,不選聖彼得堡,那是因為沙皇手中有兵。
亞曆山大二世一次軍隊換防,就讓國內的勢力安分了下來。俄羅斯不是法國,軍民魚水情沒有那麽濃厚。
既然如此,自然要選實力薄弱,影響力又足夠大的地方。莫斯科就是最佳的選擇,這個位置非常好,一旦起義成功就可以將俄羅斯東西兩分。
馬泰托爾斯基的心情很沉重,不要看現在他們的支持者似乎很多,實際上起義成功的幾率依然非常低。
最近兩年,革命黨人已經發動了五六次起義,均以失敗告終。最佳戰績,就是占據一座小城市,然後被沙皇軍隊鎮壓下去。
現在需要他們發動起義的人很多,英國人、法國人、普魯士人、瑞典人
除了國際上的後援團,還有國內的革命團體,對改革不滿的各方勢力集團,包括:激進改革派和利益受損的保守派,以及沒有拿到土地的農民
這些人希望他們發動起義,卻並不希望他們真的推翻沙皇政府。所謂的支持,僅限於讓他們給沙皇政府搗亂。
馬泰托爾斯基關心的問道:“奧古斯特,武器拿到了沒有?”
奧古斯特欣喜的回答道:“放心吧先生,已經拿到了。我還親自檢察過,一百八十條步槍全都是來自奧地利的進口貨。”
馬泰托爾斯基點了點頭,從近東戰爭開始,俄國人就習慣使用奧地利裝備了。
這次起義使用奧地利進口武器,除了好用之外,也要栽贓嫁禍的意思。
這是英國人慣用的手法,成功了就是大賺,失敗了也無妨。他們和俄國人的矛盾由來已久,現在是債多不壓身。
作為執行者,馬泰托爾斯基自然沒有意見了。盡管他個人並不反奧,甚至還是俄奧同盟的支持者,但並不妨礙他接受英國人的援助。
相比之前,現在倫敦政府已經開始注意吃相了,沒有明火執仗的支持他們,反而經過了普魯士王國中轉。
這不是英國人改邪歸正,主要是身份發生了轉變。在此之前,英俄兩強爭霸世界,雙方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
現在俄羅斯帝國暫時退出世界霸權之爭,獲得了勝利的英國人就必須要收斂一下,保持一個良好的國際聲譽。
世界霸主不能夠全靠武力,更多的還是需要利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這個時期倫敦政府自然要隱藏一下。
暗流在俄羅斯帝國湧動,英國人提議和談也在倫敦開始。
談判非常的不順利,俄國代表要求英國人解除對波羅地海的封鎖,遭到了拒絕,談判陷入僵局。
談判並沒有影響到戰場上,戰爭依然在繼續中。在毛奇的指揮下,普魯士軍隊且戰且退,波蘭起義軍被當做炮灰丟給了俄國人。
接連不斷的勝利,讓俄軍士氣大振,這場戰爭似乎就要結束了。
看著軍事地圖,弗朗茨歎了一口氣。看似占據了上風的俄軍,實際上已經危險了。
在收縮防線的同時,普魯士王國的軍隊數量也正在集中,俄軍不斷的向前推進,兵力也不可避免的在分散。
戰場已經從白俄羅斯地區轉移到了波蘭地區,俄國人的本土作戰優勢也不複存在。
盡管現在波蘭還算是他們的本土,然而波蘭人卻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麵,這和深入敵國沒有任何區別。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匯報道:“陛下,剛剛收到消息,在兩個月前遠東戰爭爆發了,俄國人又增加了一條戰線。”
弗朗茨心中一驚,隨及又恢複了正常。時間提前了,不過這也正常。
一方麵是英國人的外交手段,另一方麵是俄國人現在正處於最虛弱的狀態,落井下石誰都會。
相對於歐洲和中亞來說,遠東地區對俄國人的重要性最低,同時也是力量最薄弱的地方。
現在歐洲和中亞兩處戰場,已經牽製住了俄國人大量的兵力,就算是沙皇政府想要增援遠東地區,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不是亞曆山大二世沒兵,也不是他手中沒錢。關鍵是中亞地區已經淪陷戰場,要增援遠東必須要經過西伯利亞繞道,從歐洲派兵過去,大約要走上一年時間。
並且軍隊數量還不能多,不然後勤無法解決。這些限製條件,幾乎可以直接宣布,俄國人在遠東地區失敗成為了定局。
弗朗茨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問道:“奧斯曼人要動手了麽?”
為了讓奧斯曼帝國參戰,英法奧地利三國都在給他們施加壓力。蘇丹政府害怕俄國人,同樣也怕這三個觀戰的大流氓。
英法海軍時常在奧斯曼帝國港口出沒,借口自然是讓他們還錢。奧地利也在西奈半島磨刀霍霍,大有收複聖地的意思。
當然明麵上,維也納政府從來沒有要求奧斯曼帝國對俄宣戰,隻是在進行軍事演習。
這不演習結束後,就從西奈半島撤離了麽?半島上麵就留下了一個團的軍隊駐守,足以證明奧地利沒有挑起戰爭的意思。
蘇丹政府怎麽想就不知道了,反正英法給他們下達了最後通牒。要麽和俄國人打一仗,要麽就和英法奧地利三國幹一場。
這裏麵威脅的成分居多,然而蘇丹政府不敢進行冒險。奧斯曼帝國欠了英法的債務無法還清,奧地利又對耶路撒冷虎視眈眈。
大家留著奧斯曼帝國,就是讓他們牽製俄國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存在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不要看俄國人經常賴賬,那是他們有賴賬的底氣。除了這一個例外,剩下的敢賴賬的國家,有誰好過了?
比如說:墨西哥,上一屆政府就是因為賴賬完蛋的。為了討債,法國人才出兵墨西哥,並且擁立馬西米連諾一世繼位。
遠在美洲的墨西哥都沒能逃過一劫,近在咫尺奧斯曼帝國就更不用說了,武力討債是這個年代列強的本能。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回答道:“在英法的支持下,蘇丹政府已經發布了全國動員令。uu看書 wwuuanshu
目前,奧斯曼帝國已經集結了三十萬軍隊,不過他們並不準備進攻高加索地區,而是想要進攻君士坦丁堡。”
利令智昏!
弗朗茨腦海中,不由自主的蹦出了這個成語。
如果是進攻高加索地區,那麽還有可能趁機占點兒便宜。未來就算是俄國人要報複,他們利用地理上的優勢,還是有機會守住。
君士坦丁堡就不一樣了,這裏麵的政治利益太大,沙皇政府寧願丟掉波蘭,也不會放棄這裏。
一旦占領了這裏,亞曆山大二世隻能選擇死磕到底。不要看俄國人疲於奔命,內部矛盾重重,可是在保衛君士坦丁堡的時候,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弗朗茨冷笑著說:“既然蘇丹政府想要找死,那就隨他們去吧!正好檢驗一下他們改革的成果,如果表現不及格的話,奧斯曼帝國也就該壽終正寢了。”
哈布斯堡家族和奧斯曼帝國也是世仇,弗朗茨自然要繼承祖宗的優良傳統,拔掉這個東麵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