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殖民地的本質就是為了賺錢,對奧地利政府來說,隻有兩種殖民地是有價值的:賺錢的和有戰略價值的。
毫無疑問,蘭芳自治省是賺錢的,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戰略價值。
蘭芳自治省加上奧屬南洋其它地區,共同奠定了奧地利在南洋地區的區域霸主地位。
維也納政府不是沒有直轄蘭芳自治省的呼聲,關鍵是誰也不能夠保證,直轄管理後能夠獲得更豐厚的收益。
蘭芳自治省對維也納政府的經濟價值,遠遠不隻是每年那376.4萬神盾。
自從加入奧地利體係後,沒有了安全上的威脅,蘭芳自治省很快就步入了發展快車道。
或許是西班牙、荷蘭兩個鄰居幹得太好了,早在十幾年前蘭芳自治省就成為了海外華商的大本營。
大量的資本湧入,自然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如果不是受地理條件的限製,蘭芳自治省發展的還會更好。
現在蘭芳自治省每年都要從奧地利進口上千萬神盾的工商業製品,同時又輸出橡膠、西米、椰子乾、卡奇染料、西穀粉、胡椒、金銀等原材料。
如果單獨列出來,進行貿易總量排名,蘭芳自治省足以在奧地利的所有貿易夥伴中排進前五。
牽扯到的利益越大,維也納政府就越謹慎。
萬一操作失誤,引發了局勢動蕩,被人撬了牆腳,喪失了南洋地區的霸權,那就血本無歸了。
在利益的推動下,蘭芳自治省的地位自然也不一樣了,現成了高於殖民地,又低於邦國的特殊存在。
如果不是當地的統治階級受傳統影響嚴重,不喜歡參合政治,現在帝國議會中已經增加了一個席位。
蘭芳自治省不是沒有有識之士,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提出修鐵路,怎奈傳統力量太強大,“祖墳”實在是繞不開。
加上蘭芳自治省是島嶼,海運發達,內陸地區開發的不多,對鐵路需求量不大,就擱置了下來。
這也從側麵說明了蘭芳自治省統治階級垃圾,原時空這些家夥都是荷蘭人的買辦,節操自然高不到那裏去。
弗朗茨沒有插手蘭芳內政的意思,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他可是有信譽的皇帝。
就算是看在每年進貢財貨的麵子上,弗朗茨也是蘭芳自治的支持者。
這不是弗朗茨貪財,主要是他了解東方的傳統文化。他這個皇帝要是不收錢,那些家夥會急得哭鼻子。
在這個比爛的年代,隻要不搞的天怒人怨、狼煙四起,那就算是合格的。
未來曆史書上會怎麽寫不知道,反正現在大家各取所需,合作的非常愉快。
……
見各方達成了一致,作為仲裁者的弗朗茨,提出了新的要求:“鐵路計劃就先這樣吧,不過這還是不夠。
這次經濟危機持續的時間,應該會比較長,想要擺脫危機,政府必須要在盡可能減少開支的情況下,製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減少開支和製造就業崗位都不難,要兩者兼顧就不容易了。
維也納政府的建設計劃,本質上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投資的項目也必須要考慮收益性。
如果時間推遲到二十年後,弗朗茨大可以對馬路升級,建設高速公路。
現在不行,汽車剛剛誕生沒多久,人們主要的代步工具還是馬車。
水泥路上跑馬車?
想想都很帶感,問題是廢馬啊!這麽硬碰硬,馬蹄子可撐不了多久。
興修水利工程?
這玩意兒,早就在前幾次經濟危機中建設的差不多了。現在還沒開工的,那都是沒有經濟價值的。
不光是這些工程做完了,就連城市升級改造,也基本上完成了,至少三十年內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奧地利的歐洲本土就這麽大點兒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了這麽多年,實在是沒什麽好折騰的了。
非洲本土麵積倒是夠大,可惜人口有限,沒有足夠的需要。政府投資也是要考慮經濟回報率的,不可能盲目建設。
這是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必然要麵臨的問題,隻是奧地利麵對的早了一些。
首相費利克斯:“國內的基礎設施日漸趨於完善,靠政府投資基礎設施拉動經濟的日子,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都會放緩,預計下一個經濟高速增長期,應該是非洲本土化戰略完成後。
出於長遠發展的考慮,現在我們必須要盡可能多的上馬具備長久性、可持續性發展的項目。”
這是事實,目前奧地利國內的大項目,就是運河計劃和水電站計劃,都已經啟動了,自然不可能再來一次。
停頓了一下,費利克斯首相繼續說道:“最近幾年內燃機技術發展的很快,在很多領域都表現出了不俗的潛力,甚至有可能取代蒸汽機。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那麽石油將取代煤,成為最重要的工業原材料。
唯一的問題是石油產量能否滿足需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世界的原油產量都很匱乏。
尤其是歐洲大陸,幾乎沒有發現大的油田。盡管我們擁有普洛耶什蒂這個傳統產油區,去年還是從俄羅斯帝國進口了十一萬噸的原油。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不起眼,以目前的國際油價來計算,不過區區幾十萬神盾。
可僅僅在三年前,我們還是原油出口國。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國內的原油需求量就增漲了至少二十萬噸。
按照科學家們的估計,五年後我們對石油的需求量就會翻倍,十年後還會再次翻倍,市場上的原油缺口將高達上百萬噸。
很多能源領域的科學家,都向政府發出了能源危機預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組織石油勘探隊。
總的來說還是收獲不錯的,本土發現了不少油田,可惜產量都不高。
收獲最大的還是在兩河流域下遊發現了一座大油田,儲量超過本土所有油田的總和。
經過地質學家分析,認為兩河流域可能埋藏著大量的石油,政府派出了勘探隊進行核實。
不久前在奧斯曼帝國和波斯交界處發現了石油,證實了這一猜測。由於該地區不在我們控製範圍內,出於安全上的考慮,沒有做進一步勘探。”
後麵的都不用說了,那意思非常明顯,不在控製範圍之內,就想辦法弄到自己的控製範圍之內。
石油埋在地下移動不了,那就隻能讓奧地利把控製範圍擴張過去了,這是列強的一貫作風。
坦率的說,弗朗茨從來都沒有想過奧地利會缺油,至始至終他沒有關心過這個問題。
皇帝的事情也很多,不重要的事情自然要忽略了。目前奧地利的勢力範圍已經覆蓋了全世界一半石油儲量的一半,缺油不是開玩笑麽?
然而這個笑話真的發生了。非洲的石油沒有發現,中東地區的石油才露出一角,u看書wuuknsu 覺察到了石油的重要性後,維也納政府未雨綢繆是必然的。
然後奧斯曼帝國就要悲劇了,本來就有血海深仇,現在又懷璧其罪,他們不倒黴誰倒黴?
弗朗茨欲言又止,對奧斯曼帝國動手是早晚的事情。能源危機隻是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政府中的反戰派閉嘴。
費利克斯首相沒有直接說要發動戰爭,不過“可持續性、長久性”的項目,加上後麵一再強調石油的重要性,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對比投資其它項目來說,發動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確實是最具經濟價值的。
最關鍵的是機會難得,歐洲大陸陷入了革命浪潮中,各國都忙著滅火。
都自顧不暇了,誰還顧得上奧斯曼帝國?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擋戰爭的腳步了。就算是沒有石油這個契機,也會有別的理由。
毫無疑問,蘭芳自治省是賺錢的,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戰略價值。
蘭芳自治省加上奧屬南洋其它地區,共同奠定了奧地利在南洋地區的區域霸主地位。
維也納政府不是沒有直轄蘭芳自治省的呼聲,關鍵是誰也不能夠保證,直轄管理後能夠獲得更豐厚的收益。
蘭芳自治省對維也納政府的經濟價值,遠遠不隻是每年那376.4萬神盾。
自從加入奧地利體係後,沒有了安全上的威脅,蘭芳自治省很快就步入了發展快車道。
或許是西班牙、荷蘭兩個鄰居幹得太好了,早在十幾年前蘭芳自治省就成為了海外華商的大本營。
大量的資本湧入,自然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如果不是受地理條件的限製,蘭芳自治省發展的還會更好。
現在蘭芳自治省每年都要從奧地利進口上千萬神盾的工商業製品,同時又輸出橡膠、西米、椰子乾、卡奇染料、西穀粉、胡椒、金銀等原材料。
如果單獨列出來,進行貿易總量排名,蘭芳自治省足以在奧地利的所有貿易夥伴中排進前五。
牽扯到的利益越大,維也納政府就越謹慎。
萬一操作失誤,引發了局勢動蕩,被人撬了牆腳,喪失了南洋地區的霸權,那就血本無歸了。
在利益的推動下,蘭芳自治省的地位自然也不一樣了,現成了高於殖民地,又低於邦國的特殊存在。
如果不是當地的統治階級受傳統影響嚴重,不喜歡參合政治,現在帝國議會中已經增加了一個席位。
蘭芳自治省不是沒有有識之士,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提出修鐵路,怎奈傳統力量太強大,“祖墳”實在是繞不開。
加上蘭芳自治省是島嶼,海運發達,內陸地區開發的不多,對鐵路需求量不大,就擱置了下來。
這也從側麵說明了蘭芳自治省統治階級垃圾,原時空這些家夥都是荷蘭人的買辦,節操自然高不到那裏去。
弗朗茨沒有插手蘭芳內政的意思,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他可是有信譽的皇帝。
就算是看在每年進貢財貨的麵子上,弗朗茨也是蘭芳自治的支持者。
這不是弗朗茨貪財,主要是他了解東方的傳統文化。他這個皇帝要是不收錢,那些家夥會急得哭鼻子。
在這個比爛的年代,隻要不搞的天怒人怨、狼煙四起,那就算是合格的。
未來曆史書上會怎麽寫不知道,反正現在大家各取所需,合作的非常愉快。
……
見各方達成了一致,作為仲裁者的弗朗茨,提出了新的要求:“鐵路計劃就先這樣吧,不過這還是不夠。
這次經濟危機持續的時間,應該會比較長,想要擺脫危機,政府必須要在盡可能減少開支的情況下,製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減少開支和製造就業崗位都不難,要兩者兼顧就不容易了。
維也納政府的建設計劃,本質上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投資的項目也必須要考慮收益性。
如果時間推遲到二十年後,弗朗茨大可以對馬路升級,建設高速公路。
現在不行,汽車剛剛誕生沒多久,人們主要的代步工具還是馬車。
水泥路上跑馬車?
想想都很帶感,問題是廢馬啊!這麽硬碰硬,馬蹄子可撐不了多久。
興修水利工程?
這玩意兒,早就在前幾次經濟危機中建設的差不多了。現在還沒開工的,那都是沒有經濟價值的。
不光是這些工程做完了,就連城市升級改造,也基本上完成了,至少三十年內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奧地利的歐洲本土就這麽大點兒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了這麽多年,實在是沒什麽好折騰的了。
非洲本土麵積倒是夠大,可惜人口有限,沒有足夠的需要。政府投資也是要考慮經濟回報率的,不可能盲目建設。
這是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必然要麵臨的問題,隻是奧地利麵對的早了一些。
首相費利克斯:“國內的基礎設施日漸趨於完善,靠政府投資基礎設施拉動經濟的日子,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都會放緩,預計下一個經濟高速增長期,應該是非洲本土化戰略完成後。
出於長遠發展的考慮,現在我們必須要盡可能多的上馬具備長久性、可持續性發展的項目。”
這是事實,目前奧地利國內的大項目,就是運河計劃和水電站計劃,都已經啟動了,自然不可能再來一次。
停頓了一下,費利克斯首相繼續說道:“最近幾年內燃機技術發展的很快,在很多領域都表現出了不俗的潛力,甚至有可能取代蒸汽機。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那麽石油將取代煤,成為最重要的工業原材料。
唯一的問題是石油產量能否滿足需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世界的原油產量都很匱乏。
尤其是歐洲大陸,幾乎沒有發現大的油田。盡管我們擁有普洛耶什蒂這個傳統產油區,去年還是從俄羅斯帝國進口了十一萬噸的原油。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不起眼,以目前的國際油價來計算,不過區區幾十萬神盾。
可僅僅在三年前,我們還是原油出口國。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國內的原油需求量就增漲了至少二十萬噸。
按照科學家們的估計,五年後我們對石油的需求量就會翻倍,十年後還會再次翻倍,市場上的原油缺口將高達上百萬噸。
很多能源領域的科學家,都向政府發出了能源危機預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組織石油勘探隊。
總的來說還是收獲不錯的,本土發現了不少油田,可惜產量都不高。
收獲最大的還是在兩河流域下遊發現了一座大油田,儲量超過本土所有油田的總和。
經過地質學家分析,認為兩河流域可能埋藏著大量的石油,政府派出了勘探隊進行核實。
不久前在奧斯曼帝國和波斯交界處發現了石油,證實了這一猜測。由於該地區不在我們控製範圍內,出於安全上的考慮,沒有做進一步勘探。”
後麵的都不用說了,那意思非常明顯,不在控製範圍之內,就想辦法弄到自己的控製範圍之內。
石油埋在地下移動不了,那就隻能讓奧地利把控製範圍擴張過去了,這是列強的一貫作風。
坦率的說,弗朗茨從來都沒有想過奧地利會缺油,至始至終他沒有關心過這個問題。
皇帝的事情也很多,不重要的事情自然要忽略了。目前奧地利的勢力範圍已經覆蓋了全世界一半石油儲量的一半,缺油不是開玩笑麽?
然而這個笑話真的發生了。非洲的石油沒有發現,中東地區的石油才露出一角,u看書wuuknsu 覺察到了石油的重要性後,維也納政府未雨綢繆是必然的。
然後奧斯曼帝國就要悲劇了,本來就有血海深仇,現在又懷璧其罪,他們不倒黴誰倒黴?
弗朗茨欲言又止,對奧斯曼帝國動手是早晚的事情。能源危機隻是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政府中的反戰派閉嘴。
費利克斯首相沒有直接說要發動戰爭,不過“可持續性、長久性”的項目,加上後麵一再強調石油的重要性,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對比投資其它項目來說,發動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確實是最具經濟價值的。
最關鍵的是機會難得,歐洲大陸陷入了革命浪潮中,各國都忙著滅火。
都自顧不暇了,誰還顧得上奧斯曼帝國?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擋戰爭的腳步了。就算是沒有石油這個契機,也會有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