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2月21日,在英法俄的外交壓力下,普魯士政府同丹麥王國在柏林簽訂了《普丹柏林條約》。


    普魯士政府承認丹麥王國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主權,普丹戰爭正式結束。


    在條約簽訂前,在俄國人的強勢壓力下,普魯士軍隊實際上已經撤出丹麥王國,包括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都被放棄了。


    條約簽訂過後,德意誌聯邦代表團憤怒離場,拒絕承認丹麥王國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的主權。


    普魯士政府被坑了,這次坑他們不光是德意誌地區各邦國,還有俄國人,顯然尼古拉一世在用實際行動警告普魯士人老實一點兒。


    談判的時候,剛開始德意誌聯邦代表團還支持普魯士,和俄國代表發生了激烈爭吵,在英法俄立場一致的態度下,很快代表團就慫了,認可了英法俄的調停。


    本來說好的大家一起簽訂條約,結果普魯士政府把條約簽訂過後,聯邦代表團就馬上開溜了,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普魯士政府。


    沒錯,就是開溜了。所謂的憤怒離場,那都是說給民眾們聽的,反正聯邦代表團沒有在條約上簽字,怎麽說都可以。


    普魯士人還以為英法俄會逼迫德意誌聯邦簽訂條約,一勞永逸的解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的問題,結果俄國代表滿意的離開了。


    沒有了俄國人,英法自然也懶得管了。


    反正德意誌聯邦就隻有普魯士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接壤,別的邦國不管口號喊的有多響,實際上都隻能放空炮。


    在這個問題上,德意誌聯邦的態度並不重要。甚至這個國際組織,實質上並不能算一個國家,各邦國的外交權都是自由的,他們本身就不具備替大家簽訂外交條約的權利。


    受《普丹柏林條約》的影響,普魯士王國在德意誌地區的威望大損,無力和奧地利爭奪德意誌地區的領導權。


    這個時候,德意誌地區各邦國的普魯士使館外麵,都圍滿了追討捐款的民眾,高舉著討債的牌子抗議示威,不時還有亂石飛入。


    輿論造勢成功了,當初募集捐款的時候,報紙可是刊登了普魯士政府的強勢表態。其中有一部分是真的,大部分都是編輯腦補的。


    這些都不重要,反正民眾們認為這是真的。說好的和俄國人死戰到底,結果仗都打起來就慫了,自認為受到欺騙的民眾正在用這種方式發泄著心中的憤怒。


    錢肯定是要不回來了,普魯士政府窮的叮當響,就算是罵的再狠十倍,他們一樣拿不出錢來。


    最後各國政府不得不派兵保衛普魯士的使館,給他們提供生活保障,在人人喊打的情況下,普魯士使館工作人員可不敢出去買菜。


    坑完了普魯士,奧地利和德意誌地區邦國的友好關係,也開始轉為冷淡。


    以巴伐利亞為首的德意誌邦國,可不願意看到德意誌地區統一,他們企圖在普奧兩個邦國之間玩兒平衡。


    這些邦國親近奧地利,除了宗教、政治上的影響力外,還和普魯士王國的吃相有關係。


    普魯士王國本來就是一個小邦國,壯大成為了德意誌地區第二大邦國,自然是少不了一路擴張了。


    在短短的數十年時間內,普魯士王國的領土麵積就擴大了三倍,領土的擴張黑曆史自然是少不了的,這就引起了大家的警惕。


    梅特涅時代的外交政策還是有價值的,至少讓德意誌邦國認為奧地利沒有統一德意誌地區的野心,忽視了奧地利的國策已經發生了改變。


    前不久的法蘭克福會議,普魯士政府參與的證據又被奧地利捅了出來,這就把大家給惡心壞了,奧地利政府振臂一呼才群起雲集。


    現在普魯士王國被打壓下去了,巴伐利亞王國的立場再次發生了改變,他們不願意看到普奧的實力失衡,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麵。


    正常的組合都是老二聯合老三對抗老大,奧地利能夠聯合老三打壓老二,在外交上已經是了不得的勝利了。


    現在回歸了正軌,巴伐利亞政府的外交態度再次發生了轉變。


    受1848年革命影響,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被迫退位。在退位前,路德維希一世於在3月6日發布了一項聲明,許諾巴伐利亞政府將致力於德意誌的自由和統一事業。


    這就給他繼承王位的兒子馬克西米一世埋下了政治炸彈。


    沒有辦法,和普魯士統一德意誌相比,巴伐利亞國內的民族統一派,更希望宗教信仰和他們一樣的奧地利能夠統一德意誌地區。


    曆史上馬克西米因為支持法蘭克福會議的憲法,主張將奧地利排斥在德意誌地區之外,站在了民眾的對立麵。為了穩定統治,1851年又轉為親奧。


    無論是傾向於誰,巴伐利亞政府最高的追求還是建立奧普巴的三巨頭並立模式,顯然巴伐利亞王國的實力距離普奧太遠了,做不到這一點。


    巴伐利亞王國向普魯士靠攏,這是奧地利西進派樂見其成的。對盟友下狠手,那個影響太壞了,奧地利政府也是要臉的。


    如果不能下狠手的話,就算是奧地利統一了南德意誌地區,這些邦國依然會獨立存在,會影響到奧地利的中央集權。


    這些邦國主要就是巴伐利亞,別的小邦國都實力弱小,沒有了這個帶頭大哥,也不敢給中央政府添亂。


    馬克西米一世這個作死的親普國王出現,無疑是給奧地利政府提供了一個兼並巴伐利亞王國的機會。


    現在就要看他的表演,能不能給製造出一個,讓奧地利名正言順廢除巴伐利亞王室的借口了。


    奧地利首相辦公室中,費利克斯沉聲說道:“奧地利同巴伐利亞的盟友關係,已經成為了我們統一德意誌地區的阻礙。


    解除這個盟約勢在必行,但是奧地利不能背盟,最好是讓巴伐利亞政府主動背叛。解除這個盟約的時間也必須要選擇好,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


    這個度很難把握,如果盟友關係提前終止,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那麽奧地利在德意誌聯邦中的影響力將大受影響,神聖羅馬同盟也可能受到影響。


    要是在奧地利發起統一戰爭時,雙方依然保持著盟友關係,搞不好馬克西米一世直接就宣布巴伐利亞王國易幟了。


    巴伐利亞誰當帶路黨都可以,唯獨讓國王當帶路黨不行,這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了。


    真要是發生了這種情況,奧地利政府就要哭了。


    參考一下曆史上的德意誌帝國,巴伐利亞王國保留獨立的政治權利,還可以自行招募軍隊。


    拉著其它幾個邦國,在德意誌帝國的最高權利機構聯邦議會上,還擁有著否決對他們不利條款的權利,中央政府拿他們這個國中之國根本就無可奈何。


    梅特涅皺著眉頭說道:“借口找一找總是會有的,問題是我們的計劃能成功麽?要是玩兒崩了,奧地利帝國的大好局麵就沒有了。”


    他不喜歡冒險,對俄奧密約也不認同。可是胳膊拗不過大腿,現在的奧地利政府中,已經不是他的一言堂了。


    費利克斯想了想說:“梅特涅先生,奧地利統一南德意誌地區的風險不在軍事上。


    我們要是打著統一德國的旗號出兵,這些邦國軍隊倒戈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支持德意誌統一的。


    敵人兵無戰心,我們在軍事上失敗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真正風險來自於外交上,在這方麵你最有發言權。


    俄奧密約已經簽訂了,在沒有發生意外的情況下,俄國人會站在我們這邊。


    英國人鞭長莫及,危險來自於兩個方向,西邊的法蘭西和北邊的普魯士,隻要能夠搞定其中一家,我們就勝利了。


    如果奧地利政府可以在其它地區做出讓步,你認為有沒有可能說服法國人支持我們?


    不需要他們支持,隻是讓法國政府默認就可以了。


    甚至是讓法國政府內部搖擺不定,拖延一下他們的決策的時間,我們都可以聯合俄國人壓服普魯士!”


    梅特涅陷入了沉思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影響外交結果的因素有很多,必須要考慮周全,尤其是涉及到了國家命運的。


    梅特涅想了想後,皺著眉頭說道:“在意大利地區大出血,承諾割讓萊茵河以西的全部領土,換取法國人支持我們的幾率有三層,中立的可能性有六層。


    至於拖延法國政府的決策時間,如果是現在的法國政府,就算是什麽都不做,他們也要爭議上幾個月。u看書 .uanshu.om ”


    在他看來費利克斯這是走火入魔了,和法國人做鄰居很好麽?


    未來奧地利大量的國防預算,都要花費在防備法國人身上,這也是俄國人放任奧地利吞並南德意誌的原因。


    況且,現在所謂的戰略預估根本就不靠譜,誰知道法國政府什麽時候又換了?


    財政大臣卡爾不滿的說:“首相,這個問題能不能到了後麵再討論,不要忘了我們現在的任務,在沒有理順國內之前,我是反對任何擴張行動的。”


    本來奧地利政府的財政是很寬裕的,1848年沒收了大量的貴族產業,又在奧撒戰爭中敲詐回來了一筆巨款。


    自從俄奧密約過後,看到俄國人的戰爭準備,奧地利政府就判斷歐洲大陸的格局即將被打破,為了應對突發情況,這些錢就變成了戰爭儲備金。


    然後,財政部就不得不精打細算,量入而出。


    前不久在皇宮中就爆發了路線之爭,沒有討論出結果來,皇帝陛下提出了整肅官場隊伍,終止了爭議。


    本來現在議題是整肅官場風氣,現在因為巴伐利亞外交政策發生轉變的消息傳來,又被帶偏了話題。


    毫無疑問,這是費利克斯首相想要讓內閣支持他的西進戰略了,可惜大家很有主見,不是所有人都對擴張有興趣的。


    費利克斯哈哈一笑說:“抱歉,這是我的錯!最近滿腦子都是關於南德意誌地區的問題,情不自禁的就跑題了。


    我們還繼續今天的話題,關於整肅官場風氣的具體方案。”


    。m.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唐三中文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聖羅馬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神聖羅馬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