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會議上的變故,傳遞到了弗朗茨手中,梅特涅說明了自己的看法,坐鎮維也納的政府高層也提出了建議。
總的來說就是見好就收,按照奧地利最初的計劃是吞並南德意誌地區,現在巴登保不住了,但是多了一個薩克森。
領土麵積上來看兩者都差不多,顯然薩克森地區對奧地利更重要一些,拋開工業不提,起碼人口比巴登公國要多上幾十萬。
三分德意誌計劃是奧地利統一計劃中的一部分,最早是梅特涅提出的,早在幾年前就開始著手布置的。
隻不過當初的理想計劃是把北德意誌地區的小邦國整合起來,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阻擋普魯士統一北德意誌地區。
毫無疑問,這份計劃要是由奧地利提出來,百分之百要失敗。普魯士政府估計想都不用想,就擼起袖子幹上去了。
所以這份大任,隻能交給英國人來完成。前期奧地利政府還必須要足夠的慫,讓普魯士政府認為在國際壓力下,奧地利會認輸退出德意誌地區。
一旦奧地利出局,普魯士王國統一德意誌地區就沒有了懸念,在這種誘惑下,腓特烈-威廉四世沒有忍住,錯過了兩分德意誌的機會。
弗朗茨沒有能耐指揮動英國人,隻能讓英國人認為三分德意誌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確切的說是讓倫敦的資本家們認為三分德意誌可以保住他們的市場。
幹涉倫敦政府的決議,奧地利還沒有這份兒能耐,最多也就是收買一些專家學者輿論造勢。
甚至還不能和奧地利扯上關係,從頭到尾這都是以巴伐利亞政府幹的,出錢出力的都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三分德意誌理論,最先忽悠的就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曆史上也是巴伐利亞王國提出三分德意誌理念的,隻不過實力不足沒有成功。
表麵上來看,奧地利外交部似乎什麽都沒有幹,實際上梅特涅幹了很多事。
為了讓巴伐利亞政府相信,隻要列強支持,三分德意誌就可以成功。奧地利政府每年都要砸上幾百萬盾的宣傳經費。
奧地利控製住了開頭,卻無法控製結尾。操控一國政府的決策本來就是不靠譜的,想要控製住節奏簡直就是在做夢。
沒有猶豫多久,弗朗茨做出了決定:“給維也納政府發電,可以做出讓步,但是不要做的太明顯,我們還需要利用各國的壓力,逼迫普魯士政府放棄萊茵蘭地區。”
本來成立一個新的國家,就是為了牽製普魯士王國,現在英國人居然異想天開的提出了戰略緩衝,讓普魯士王國和這個新生國家換地。
這必須要支持啊,縱觀曆史上大多數著名的外交典故,都是從異想天開開始的。如果沒有出乎意料,那麽這還能算經典麽?
萊茵蘭似乎不怎麽出名,換個名詞魯爾區,或者叫萊茵魯爾區,大家都知道了。
這裏有德國80%的硬煤、90%的焦炭、60%的鋼鐵,還是德意誌地區最重要的機械製造中心,號稱“德國工業心髒”。
沒有了萊茵蘭的普魯士王國,還是有可能像曆史上一樣崛起麽?
顯然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個年代萊茵蘭的重要性還沒有後世那麽大,當地的工業19世紀中期才剛剛起步。
不然的話,在奧地利侵吞南德意誌地區的時候,拿破侖三世早就不管不顧莽上去了。
就算是提議失敗,普魯士王國拒絕換地。沒有關係,等未來法國缺煤的時候,拿破侖三世肯定會挑起普法戰爭的。
就算是他不想打,法國資本家們也會想辦法發動戰爭的,實在不行奧地利還可以添一把火。
普魯士人贏了,奧地利就和他們瓜分這個新生國家;法國人贏了,那麽更好奧地利一口氣吞並這個新生國家,正好平衡侵吞萊茵蘭工業區的法國人啊!
……
柏林
自從英國人的提議一出來,普魯士政府就炸鍋了。腓特烈-威廉四世氣的破口大罵,誰都不是傻子,他們跟著英國人混,主要目的還不是為了利益麽?
現在到好,奧地利是被踢出局了,可是人家還帶走了一大筆遺產。普魯士王國不但什麽好處都沒有撈到,也跟著被踢出了德意誌地區。
原因是什麽不用想,他也知道——利益。
新生的政權未來肯定會親英,在即比利時之後,倫敦政府又在歐洲大陸上紮下了一顆釘子。
美其名曰戰略緩衝,實際上這個緩衝,不僅僅隻是限製住了奧地利,同時還斷掉了普魯士王國的大國之路。
腓特烈-威廉四世憤怒的問道:“奧地利呢,他們有什麽反應,難道就縱容英國人胡作非為麽?”
外交大臣安德裏亞回答道:“陛下,奧地利的態度很矛盾,似乎是在猶豫不決,他們既不想放棄巴登公國,又不想因此致使談判破裂。
現在的壓力全部落到我們身上,無論我們是否同意換地,這個新生的國家都會誕生。”
簡單的來說,這個符合大國利益的國家會誕生,但是普魯士王國可以拒絕換地提議,各國並沒有強製他們同意。
“如果我們現在和奧地利聯手,瓜分德意誌地區成功率有多高?”腓特烈-威廉四世關心的問
什麽英國不英國,在利益麵前腓特烈-威廉四世還是提起了勇氣,想要放手一搏。
“陛下,前提條件是奧地利人願意和我們聯手,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除了巴登公國外奧地利這次幾乎拿到了想要的一切。
這個時候和我們聯手,他們有什麽利益呢?除非在利益分配上,我們做出重大讓步!”外交大臣安德裏亞回答道
腓特烈-威廉四世沉默了,要是既然讓步下去,奧地利一旦吞並了中部德意誌地區,普魯士王國的基本盤就太小了。
地盤小、人口少,這意味著在發展潛力受到了限製。大國夢,首先就必須要夠大啊!
按照最初奧地利的提議,吞並北德意誌地區的普魯士王國人口超過兩千萬,領土麵積接近38萬平方公裏,代價就是要得罪英法。
現在挑起戰爭,同樣是得罪英法,但是利益收獲就要小的多,腓特烈-威廉四世自然不甘心了。
“陛下,現在時機已經錯過了,不如等待下次機會吧!歐洲大陸是不可能永遠平衡下去的,隻要英俄法奧實力失衡,戰爭就不可避免。”約瑟夫-馮-拉多維茨想了想說
左右徘徊了一會兒,腓特烈-威廉四世才開口說:“那麽換地的問題呢,我們要不要拒絕?”
“陛下,從戰略上來說,我們交換萊茵蘭地區後,可以讓國土變得更加集中,國防安全更加有保障,還避免了和法國人接壤。
但是萊茵蘭地區的資源,對我們的作用也非常重要,那怕就是換到了經濟發達的漢堡地區,我們也吃虧了。”約瑟夫-馮-拉多維茨首相回答道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約瑟夫-馮-拉多維茨懷疑英國這個提議本來就是不安好心。當然這裏麵針對的未必是普魯士王國,更有可能是為了挑起法奧矛盾。
一旦萊茵蘭落入了這個新生國家手中,未來法國人打這裏的主意,奧地利肯定不能接受啊,英國人再加一把勁兒,雙方就打起來了。
如果普魯士政府拒絕換地,那麽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到時候頂上去的就可能不是奧地利,而是普魯士王國了。
這隻是他靠直覺的猜測,理智告訴他這並不靠譜。得益於拿破侖大帝的威名,現在法國人隻要對外擴張,就會引起大家的強烈反應,拿破侖三世不會如此不智。
……
正在普魯士人猶豫的時候,梅特涅也頭疼了。德意誌地區的眾多邦國,都等著奧地利的答複。
理論上現在德意誌聯邦還沒有解散,各邦國政府都等著奧地利表態,要不要解散聯邦議會。
英國人三分德意誌的提議,並沒有進行保密,現在幾乎是人盡皆知。對這些邦國政府來說,組建一個新的國家,他們的利益自然更有保障。
不過大家都是老油條了,不會在這個時候露出任何驚喜的表情,反而一個臉上都是愁雲慘淡,仿佛他們都在反對德意誌聯邦解散。
麵對一幫演技派,梅特涅隻感覺頭大。明知道他們是在做秀,梅特涅也必須要配合他們演下去。
不把戲份做足,怎麽給國內的民眾交代呢?
德意誌的統一夭折了,可是我們都盡力了,不信你看我們每天都在騷擾,不對是拜訪各國政要,雖然見不到人。
別人都可以不見這些人,唯獨梅特涅躲不過去。隻能硬著頭皮接待,大家一起感歎一遍,德意誌統一的艱辛,然後痛罵一頓這幫幹涉國,就各回各家。
總之,在這裏的都是德意誌地區統一的擁護者,絕對沒有自私自利的人,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在這種情況下,梅特涅還必須要天天拜訪各國代表,努力獲得大家的支持。
截止到目前為止,奧地利已經獲得了那不勒斯、教皇國、托斯卡納等國家的理解與支持。
就連瑞士、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考慮到宗教信仰的關係,大家承認奧地利和南德意誌地區邦國合並。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還沒有成立的幹涉聯軍,在大家不注意的情況下,已經被分化瓦解了。
1853年10月1日,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巴黎會議落下了帷幕,在梅特涅的堅持下,奧地利成功的兼並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法蘭克福、黑森達姆施踏特等地區。
增加土地麵積約12.2萬平方公裏土地,增加人口約九百五十萬,踏出了德意誌統一之路的第一步。
在大國立場一致的原則下,剩下的德意誌地區邦國除普魯士王國外合並為德意誌聯邦帝國,恢複古老的傳統選帝製。
普魯士王國和德意誌聯邦帝國的領土交換問題,目前陷入了僵持狀態,普魯士政府的胃口太大,遭到了眾多邦國的抵製,尤其是被交換地區的邦國政府,更是強烈反對。
如果僅僅隻是政府反對,那麽各國還可以強壓,問題是民間反應更加激烈。普魯士王國在德意誌地區絕大部分的使館,都遭到了民眾的圍攻。
這種激烈的反應,直接動搖了普魯士政府換地的決心。腓特烈-威廉四世可不想自己統治一幫暴民,柏林革命的教訓他還沒有忘。
和統治穩定相比,國家戰略都可以靠後,況且,萊茵蘭地區發展潛力真的很大,普魯士政府本來就舍不得丟出去。
如果利益實在是太大,那麽也不起不可以交換,顯然現在不可能了,德意誌聯邦政府隻是同意等麵積兌換,普魯士政府當然不答應了。
如果不是大家顧及列強的麵子,或許現在談判都結束了。
收到了巴黎會議的最終決議,弗朗茨深深的鬆了一口氣,當然他的欣喜,沒有表露出來。
再外界看來,弗朗茨大帝現在正是怒氣衝天。為了抗議巴黎會議的不公待遇,他還非常裝逼的寫下了一篇散文《昏暗的日子》。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昏暗的日子,德意誌地區被一幫無恥的強盜和一個國賊給強行分裂了。
上帝都皺起了眉頭,太陽光射到地麵上,也隻剩下了那稀薄的幾縷柔弱的光。
狂風呼嘯而至,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偉大的德意誌準備好了麽?
準備好迎接這風和雨,迎接這昏暗的時刻。
這是一個強者的世界,我的子民們啊,你們一定要堅強。狂風吹不倒我們,暴雨壓不跨我們。
能夠擊倒我們的永遠隻有我們自己!隻有堅強起來,勇敢的麵對這一切,昏暗的日子總會過去,風雨之後總是能見彩虹。
……”
人還沒有返回維也納,uu看書 ww.uanshu 弗朗茨的文章先傳遞到了德意誌地區,那怕這個年代的電報費是一個天價,他也吝嗇半分。
輿論宣傳自然要搶占先機了,這方麵弗朗茨可是很有經驗的。這個時候德意誌地區的民眾,估計就沒有幾個心情好受的,弗朗茨自然要和民眾站在一起了。
為了未來打算,這個時候他還必須要號召大家堅持住,絕對不能夠向現實屈服,分裂隻是暫時的,德意誌地區統一是早晚的問題。
忽悠一個算一個,隻要統一的旗幟不倒,就相當於為未來奧地利的擴張開了一個後門。
受弗朗茨的影響,維也納政府也取消了原本準備的慶典活動,政府上下都在為德意誌地區的分裂而悲傷。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總的來說就是見好就收,按照奧地利最初的計劃是吞並南德意誌地區,現在巴登保不住了,但是多了一個薩克森。
領土麵積上來看兩者都差不多,顯然薩克森地區對奧地利更重要一些,拋開工業不提,起碼人口比巴登公國要多上幾十萬。
三分德意誌計劃是奧地利統一計劃中的一部分,最早是梅特涅提出的,早在幾年前就開始著手布置的。
隻不過當初的理想計劃是把北德意誌地區的小邦國整合起來,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阻擋普魯士統一北德意誌地區。
毫無疑問,這份計劃要是由奧地利提出來,百分之百要失敗。普魯士政府估計想都不用想,就擼起袖子幹上去了。
所以這份大任,隻能交給英國人來完成。前期奧地利政府還必須要足夠的慫,讓普魯士政府認為在國際壓力下,奧地利會認輸退出德意誌地區。
一旦奧地利出局,普魯士王國統一德意誌地區就沒有了懸念,在這種誘惑下,腓特烈-威廉四世沒有忍住,錯過了兩分德意誌的機會。
弗朗茨沒有能耐指揮動英國人,隻能讓英國人認為三分德意誌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確切的說是讓倫敦的資本家們認為三分德意誌可以保住他們的市場。
幹涉倫敦政府的決議,奧地利還沒有這份兒能耐,最多也就是收買一些專家學者輿論造勢。
甚至還不能和奧地利扯上關係,從頭到尾這都是以巴伐利亞政府幹的,出錢出力的都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三分德意誌理論,最先忽悠的就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曆史上也是巴伐利亞王國提出三分德意誌理念的,隻不過實力不足沒有成功。
表麵上來看,奧地利外交部似乎什麽都沒有幹,實際上梅特涅幹了很多事。
為了讓巴伐利亞政府相信,隻要列強支持,三分德意誌就可以成功。奧地利政府每年都要砸上幾百萬盾的宣傳經費。
奧地利控製住了開頭,卻無法控製結尾。操控一國政府的決策本來就是不靠譜的,想要控製住節奏簡直就是在做夢。
沒有猶豫多久,弗朗茨做出了決定:“給維也納政府發電,可以做出讓步,但是不要做的太明顯,我們還需要利用各國的壓力,逼迫普魯士政府放棄萊茵蘭地區。”
本來成立一個新的國家,就是為了牽製普魯士王國,現在英國人居然異想天開的提出了戰略緩衝,讓普魯士王國和這個新生國家換地。
這必須要支持啊,縱觀曆史上大多數著名的外交典故,都是從異想天開開始的。如果沒有出乎意料,那麽這還能算經典麽?
萊茵蘭似乎不怎麽出名,換個名詞魯爾區,或者叫萊茵魯爾區,大家都知道了。
這裏有德國80%的硬煤、90%的焦炭、60%的鋼鐵,還是德意誌地區最重要的機械製造中心,號稱“德國工業心髒”。
沒有了萊茵蘭的普魯士王國,還是有可能像曆史上一樣崛起麽?
顯然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個年代萊茵蘭的重要性還沒有後世那麽大,當地的工業19世紀中期才剛剛起步。
不然的話,在奧地利侵吞南德意誌地區的時候,拿破侖三世早就不管不顧莽上去了。
就算是提議失敗,普魯士王國拒絕換地。沒有關係,等未來法國缺煤的時候,拿破侖三世肯定會挑起普法戰爭的。
就算是他不想打,法國資本家們也會想辦法發動戰爭的,實在不行奧地利還可以添一把火。
普魯士人贏了,奧地利就和他們瓜分這個新生國家;法國人贏了,那麽更好奧地利一口氣吞並這個新生國家,正好平衡侵吞萊茵蘭工業區的法國人啊!
……
柏林
自從英國人的提議一出來,普魯士政府就炸鍋了。腓特烈-威廉四世氣的破口大罵,誰都不是傻子,他們跟著英國人混,主要目的還不是為了利益麽?
現在到好,奧地利是被踢出局了,可是人家還帶走了一大筆遺產。普魯士王國不但什麽好處都沒有撈到,也跟著被踢出了德意誌地區。
原因是什麽不用想,他也知道——利益。
新生的政權未來肯定會親英,在即比利時之後,倫敦政府又在歐洲大陸上紮下了一顆釘子。
美其名曰戰略緩衝,實際上這個緩衝,不僅僅隻是限製住了奧地利,同時還斷掉了普魯士王國的大國之路。
腓特烈-威廉四世憤怒的問道:“奧地利呢,他們有什麽反應,難道就縱容英國人胡作非為麽?”
外交大臣安德裏亞回答道:“陛下,奧地利的態度很矛盾,似乎是在猶豫不決,他們既不想放棄巴登公國,又不想因此致使談判破裂。
現在的壓力全部落到我們身上,無論我們是否同意換地,這個新生的國家都會誕生。”
簡單的來說,這個符合大國利益的國家會誕生,但是普魯士王國可以拒絕換地提議,各國並沒有強製他們同意。
“如果我們現在和奧地利聯手,瓜分德意誌地區成功率有多高?”腓特烈-威廉四世關心的問
什麽英國不英國,在利益麵前腓特烈-威廉四世還是提起了勇氣,想要放手一搏。
“陛下,前提條件是奧地利人願意和我們聯手,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除了巴登公國外奧地利這次幾乎拿到了想要的一切。
這個時候和我們聯手,他們有什麽利益呢?除非在利益分配上,我們做出重大讓步!”外交大臣安德裏亞回答道
腓特烈-威廉四世沉默了,要是既然讓步下去,奧地利一旦吞並了中部德意誌地區,普魯士王國的基本盤就太小了。
地盤小、人口少,這意味著在發展潛力受到了限製。大國夢,首先就必須要夠大啊!
按照最初奧地利的提議,吞並北德意誌地區的普魯士王國人口超過兩千萬,領土麵積接近38萬平方公裏,代價就是要得罪英法。
現在挑起戰爭,同樣是得罪英法,但是利益收獲就要小的多,腓特烈-威廉四世自然不甘心了。
“陛下,現在時機已經錯過了,不如等待下次機會吧!歐洲大陸是不可能永遠平衡下去的,隻要英俄法奧實力失衡,戰爭就不可避免。”約瑟夫-馮-拉多維茨想了想說
左右徘徊了一會兒,腓特烈-威廉四世才開口說:“那麽換地的問題呢,我們要不要拒絕?”
“陛下,從戰略上來說,我們交換萊茵蘭地區後,可以讓國土變得更加集中,國防安全更加有保障,還避免了和法國人接壤。
但是萊茵蘭地區的資源,對我們的作用也非常重要,那怕就是換到了經濟發達的漢堡地區,我們也吃虧了。”約瑟夫-馮-拉多維茨首相回答道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約瑟夫-馮-拉多維茨懷疑英國這個提議本來就是不安好心。當然這裏麵針對的未必是普魯士王國,更有可能是為了挑起法奧矛盾。
一旦萊茵蘭落入了這個新生國家手中,未來法國人打這裏的主意,奧地利肯定不能接受啊,英國人再加一把勁兒,雙方就打起來了。
如果普魯士政府拒絕換地,那麽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到時候頂上去的就可能不是奧地利,而是普魯士王國了。
這隻是他靠直覺的猜測,理智告訴他這並不靠譜。得益於拿破侖大帝的威名,現在法國人隻要對外擴張,就會引起大家的強烈反應,拿破侖三世不會如此不智。
……
正在普魯士人猶豫的時候,梅特涅也頭疼了。德意誌地區的眾多邦國,都等著奧地利的答複。
理論上現在德意誌聯邦還沒有解散,各邦國政府都等著奧地利表態,要不要解散聯邦議會。
英國人三分德意誌的提議,並沒有進行保密,現在幾乎是人盡皆知。對這些邦國政府來說,組建一個新的國家,他們的利益自然更有保障。
不過大家都是老油條了,不會在這個時候露出任何驚喜的表情,反而一個臉上都是愁雲慘淡,仿佛他們都在反對德意誌聯邦解散。
麵對一幫演技派,梅特涅隻感覺頭大。明知道他們是在做秀,梅特涅也必須要配合他們演下去。
不把戲份做足,怎麽給國內的民眾交代呢?
德意誌的統一夭折了,可是我們都盡力了,不信你看我們每天都在騷擾,不對是拜訪各國政要,雖然見不到人。
別人都可以不見這些人,唯獨梅特涅躲不過去。隻能硬著頭皮接待,大家一起感歎一遍,德意誌統一的艱辛,然後痛罵一頓這幫幹涉國,就各回各家。
總之,在這裏的都是德意誌地區統一的擁護者,絕對沒有自私自利的人,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在這種情況下,梅特涅還必須要天天拜訪各國代表,努力獲得大家的支持。
截止到目前為止,奧地利已經獲得了那不勒斯、教皇國、托斯卡納等國家的理解與支持。
就連瑞士、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考慮到宗教信仰的關係,大家承認奧地利和南德意誌地區邦國合並。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還沒有成立的幹涉聯軍,在大家不注意的情況下,已經被分化瓦解了。
1853年10月1日,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巴黎會議落下了帷幕,在梅特涅的堅持下,奧地利成功的兼並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法蘭克福、黑森達姆施踏特等地區。
增加土地麵積約12.2萬平方公裏土地,增加人口約九百五十萬,踏出了德意誌統一之路的第一步。
在大國立場一致的原則下,剩下的德意誌地區邦國除普魯士王國外合並為德意誌聯邦帝國,恢複古老的傳統選帝製。
普魯士王國和德意誌聯邦帝國的領土交換問題,目前陷入了僵持狀態,普魯士政府的胃口太大,遭到了眾多邦國的抵製,尤其是被交換地區的邦國政府,更是強烈反對。
如果僅僅隻是政府反對,那麽各國還可以強壓,問題是民間反應更加激烈。普魯士王國在德意誌地區絕大部分的使館,都遭到了民眾的圍攻。
這種激烈的反應,直接動搖了普魯士政府換地的決心。腓特烈-威廉四世可不想自己統治一幫暴民,柏林革命的教訓他還沒有忘。
和統治穩定相比,國家戰略都可以靠後,況且,萊茵蘭地區發展潛力真的很大,普魯士政府本來就舍不得丟出去。
如果利益實在是太大,那麽也不起不可以交換,顯然現在不可能了,德意誌聯邦政府隻是同意等麵積兌換,普魯士政府當然不答應了。
如果不是大家顧及列強的麵子,或許現在談判都結束了。
收到了巴黎會議的最終決議,弗朗茨深深的鬆了一口氣,當然他的欣喜,沒有表露出來。
再外界看來,弗朗茨大帝現在正是怒氣衝天。為了抗議巴黎會議的不公待遇,他還非常裝逼的寫下了一篇散文《昏暗的日子》。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昏暗的日子,德意誌地區被一幫無恥的強盜和一個國賊給強行分裂了。
上帝都皺起了眉頭,太陽光射到地麵上,也隻剩下了那稀薄的幾縷柔弱的光。
狂風呼嘯而至,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偉大的德意誌準備好了麽?
準備好迎接這風和雨,迎接這昏暗的時刻。
這是一個強者的世界,我的子民們啊,你們一定要堅強。狂風吹不倒我們,暴雨壓不跨我們。
能夠擊倒我們的永遠隻有我們自己!隻有堅強起來,勇敢的麵對這一切,昏暗的日子總會過去,風雨之後總是能見彩虹。
……”
人還沒有返回維也納,uu看書 ww.uanshu 弗朗茨的文章先傳遞到了德意誌地區,那怕這個年代的電報費是一個天價,他也吝嗇半分。
輿論宣傳自然要搶占先機了,這方麵弗朗茨可是很有經驗的。這個時候德意誌地區的民眾,估計就沒有幾個心情好受的,弗朗茨自然要和民眾站在一起了。
為了未來打算,這個時候他還必須要號召大家堅持住,絕對不能夠向現實屈服,分裂隻是暫時的,德意誌地區統一是早晚的問題。
忽悠一個算一個,隻要統一的旗幟不倒,就相當於為未來奧地利的擴張開了一個後門。
受弗朗茨的影響,維也納政府也取消了原本準備的慶典活動,政府上下都在為德意誌地區的分裂而悲傷。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