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興平村和興安村這樣兒的能被稱之為宗族勢力嗎?
很明顯,不能。
真正的宗族勢力,首先要有影響到官府的實力,而想要影響官府,要麽就是族裏有人在官府當官,要麽就是以前有族人在官府做官而且地位不低,門生故舊滿天下才行。
像興平村和興安村這種大部分都是同姓,再有個族長和幾個族長的宗族勢力,再怎麽團結,再怎麽聲勢洗大,也沒有資格被稱之為宗族勢力,充其量隻能算得上是肥羊,朝廷根本就不會擔心這些人,這些人也鬧不出什麽大動靜。
隻有那些跟朝堂和地方官府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的世家大族,才能稱之為宗族,這些人才有對抗朝廷和官府的資本以及勇氣,人們印象中或者影視劇中表現出來的那些宗族,其實是跟在他們後麵撿剩飯吃的。
說白了吧,宗族勢力的誕生,通常都是某些跟著皇帝打過天下但是不夠成為貴族的功臣,又或者是某些十年寒窗之後慢慢身居高位的大臣,這些人在朝堂上有地位和人脈,回到故鄉之後自然而然的就占據了一定的話語權,長此以往才慢慢形成的宗族勢力。
而在中原堂口幾千年的曆史當中,每一次的開國和亡國的過程,都是對一部分宗族勢力進行洗牌的過程,有的在這個過程中黯然落幕,有的粉墨登場,還有的穩居幕後。
大明也是一樣。
比如說曾誠這個大明首輔,他也有族人,雖說他不可能讓他的族人直接當上什麽官員或者直接擁有什麽,但是地方官府會不會看在曾誠的麵子上照拂一二?
哪怕在不違反大明律的情況下稍微給那麽一點兒照拂,都能省去普通人幾十甚至十幾年奮鬥的時間。
歸根到底,宗族問題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官場的存在,最大得益者也並不是什麽土財主而是這些官場上的官老爺們,他們希望的是還鄉以後還能有風光和權勢,萬一讓皇權下了鄉,這特麽不是給自個兒找麻煩麽!
這也正應了網上的那句屁話——“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麽輸給你十年寒窗。”
萬幸的是,農會以及錦衣衛、東廠、巡查禦史和監察禦史等多重交叉監管的存在,還有《大明日報》也能算得上是半個監管,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宗族勢力的問題,但是多少也能遏製一二。
所以,朱勁鬆雖然想要解決掉宗族勢力的問題,但是卻不會借助地方官員尤其是封疆大吏的手來解決。
更重要的是,朱勁鬆想到的問題其實遠比宗族問題更重要——興平村和興安村的周圍有大量的土地,但是這些土地上麵種的並不是糧食,而是桑麻!
尤其是仔細回憶了路上所見過的那些農田後,朱勁鬆才驚訝的發現,十畝農田當中居然有七畝甚至八畝都是種的桑麻,根本就沒有多少人種植水稻或者麥子一類的糧食!
這很不正常——把酒話桑麻這句詩寫的確實好,可是大量的農田都不種植糧食而是改種桑麻,這背後可能就沒那麽美好了。
大明現在距離工業化的社會水平還有相大當的距離,糧食也沒有高產的雜交水稻或者高產小麥之類的,而是以普通的小麥、玉米和大米為主。。
人多,糧食的產量不算太高,而種糧的地又大幅度減少,那糧食又該從哪兒來?
一想到大明年間的改稻為桑之事,朱勁鬆的臉色就先沉了下來,將柯誌明喊過來之後吩咐道:“派人去調取卷宗,看看江南這幾個布政使司當中,有多少百姓已經改稻為桑,還有那些官老爺們,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麽樣兒的角色。”
也實在是由不得朱勁鬆不擔心。
山東、陝西和山西的土地,在經過幾千年的開發耕種之後,早就已經不可避免的產生了退化現象,耕種出來的糧食隻能夠保證百姓自家所需,甚至都無力供應京城。
京城的糧食,更多的就得依靠外部輸入,比如遼東,江南,交趾等等產糧高的地區。
現在江南有一多半土地都種上了桑麻,這也就意味著江南一帶的糧食產量肯定會下降,要是出現糧食不夠吃的情況,那可是事關上億的江南百姓!
但是等朱勁鬆從瑞金一路晃到了泉州,拿到了錦衣衛收集來的資料之後,朱勁鬆整個人卻有些懵。
問題居然出在了朕的身上?
改稻為桑這事兒,最開始是浙江布政使在征求了戶部的意見之後開始推行的。
浙江布政使的理由很簡單——大明種糧食的地方多了去了,尤其是交趾布政使司和象林布政使司那邊,更是一年能種三季稻,少一個浙江也不算什麽,但是從浙江開始推行改稻為桑那就不一樣了,最起碼能試著讓百姓先富起來不是?
後來戶部跟內閣一合計,覺得這事兒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就先挑一個地方試行,成了固然最好,不成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影響。
然後,戶部和內閣就把這事兒報給了朱勁鬆,而朱勁鬆也是點頭同意了的。
在得到朱勁鬆和朝廷的允許之後,浙江布政使就挑了一個地方開始試行,並且從地方的財政裏抽出來一部分錢糧,用來勸說百姓改稻為桑。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其他地方的百姓眼看著試點那裏的百姓變得富裕了,一個個的就有些坐不住了!
憑啥他們能改,我們就不能改?
改!
收完了去年的糧以後,大量的百姓都選擇了不再種植水稻和小麥、玉米之類的糧食,而是選擇了種桑。
更操蛋的是,這事兒是各個地方農會挑的頭,等江蘇布政使和廣東布政使知道的時候,桑樹苗都已經長的挺高,難道還能讓百姓把桑苗全毀了改種糧食?
這可把江蘇布政使和廣東布政使給愁壞了,隨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先怎麽解決問題——大量的百姓都改種了桑樹,會不會影響到來年絲綢的價格不太好說,但是這糧食的缺口卻是擺在眼前的。
要是再因為缺糧而鬧出來什麽亂子……
為了解決問題,江蘇布政使和廣東布政使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交趾和緬甸、象林等地,打算直接從這幾個地方大量采買糧食,經由海運運到這幾個地方之後再讓百姓錢購買。
這種情況多少有點兒操蛋——這幾個布政使司的百姓都能通過種植桑麻賺錢,賺到的錢用來買糧食也綽綽有餘,而海南幾個布政使司的百姓也通過賣糧食賺到了錢,兜裏也變得富裕起來。
裏外裏就沒有誰虧錢,朝廷甚至可以多收到一些稅。
這要是單純的從治政角度來說,改稻為桑這事兒不僅沒什麽問題,反而能算得上是好事兒——
大明現在有三十多個布政使司,幾個布政使司放棄種糧,全力往絲織方麵使勁,本質上就跟草原那邊幾個布政使司光放牧而不耕種的情況差不多。
草原的牛羊不值錢,這幾個布政使司的絲綢也不值錢,交趾的糧食同樣也不值錢,但是草原的牛羊運到江南諸省可以換成絲綢,運到交趾可以換糧食,這就等於是形成了一個循環,發展到最後就是誰也離不開誰。
但是,這事兒也不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正所謂前麵有車,後麵有轍,當其他地方的百姓看到了這四個布政使司的百姓通過種桑麻賺錢,其他地方的百姓會怎麽想?
如果有更多地方的百姓開始改稻為桑,那交趾的糧食還能不能供應的起?就算能,糧食的價格又會不會因此而一路高歌的上漲?
總之,改稻為桑的背後,絕對是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問題。
一想到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朱勁鬆就再也沒有晃悠的心情了。
而更讓朱勁鬆沒心情晃悠的事情還在後麵。
五軍都督府和鴻臚寺急報,大明右軍都督府的軍隊從廓爾喀去幹奧斯曼,但是在經過三哥的地盤時,現在還處於被英格蘭殖民的三哥膽子長毛,竟然搶先對大明軍隊發起了攻擊,理由是大明軍隊入侵了三哥家的地盤?
大明的軍隊哪兒能吃這種虧啊,當即就用最擅長的火炮洗地戰術把三哥給揍了。
而好死不死的是,挨揍的這夥兒三哥當中有幾個是英格蘭的軍官,而這幾個英格蘭的軍官又沒有搞清楚大明軍隊和大清軍隊的區別——這幾個英格蘭的軍官合計著幫大明揍大清這也是應該的吧?
然後就特麽亂套了。
英格蘭的軍隊有火炮,大明的軍隊也同樣不缺火炮,英格蘭的軍隊敢玩排隊槍斃戰術,大明軍隊反手就用神機箭和手榴彈洗地的戰術來教他們做人。
這一下可就把英格蘭的軍隊給打懵逼了。
不是說大清的軍隊挺廢物的?怎麽這麽能打?
直到英格蘭的軍隊被揍的鼻青臉腫,派人找到大明的軍隊請求和談之後,英格蘭軍隊才發現自己是被大明的軍隊給揍了,大明的軍隊也才發現自己揍的是英格蘭的軍隊。
而這個時候,也恰好到了一年一度的小破鍋大會,喬治三世也差不多該到大明了。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這事兒該怎麽辦?
要是按照鴻臚寺那邊的說法,當然是把責任全甩到三哥的身上,畢竟是三哥先發起的攻擊,大明軍隊屬於被迫還擊,怎麽看都不是大明軍隊的責任。
當然,揍了揍完了,這事兒差不多也該過去了,畢竟還要去揍奧斯曼,不宜分心——總之就是這事兒以後再說,先別急。
但是五軍都督府不這麽認為。
在五軍都督府想來,正所謂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放,在揍奧斯曼之前有個開胃菜似乎也挺不錯的?
摟草打兔子嘛,多揍一個三哥跟英格蘭也不耽擱啥事兒,就是你們鴻臚寺得給力一點兒,爭取能把死的說成活的,把責任全推到三哥跟英格蘭那邊兒才行。
然後五軍都督府就跟鴻臚寺吵起來了,鴻臚寺指責五軍都督府光知道打打殺殺的,萬一把三哥那邊兒給打爛了,回頭不還得大明來收拾爛攤子?人家戶部劉老摳能舍得拿錢出來?
五軍都督府也指責鴻臚寺太慫,明明就是多砸幾輪炮彈的事兒,順手還能把大唐故土給收回來——王玄策幹掉了印度,就相當於是大唐幹掉了印度,那這裏當然就是大唐故地,難道不應該收回來?
現在,官司打到了朱勁鬆這裏。
很明顯,不能。
真正的宗族勢力,首先要有影響到官府的實力,而想要影響官府,要麽就是族裏有人在官府當官,要麽就是以前有族人在官府做官而且地位不低,門生故舊滿天下才行。
像興平村和興安村這種大部分都是同姓,再有個族長和幾個族長的宗族勢力,再怎麽團結,再怎麽聲勢洗大,也沒有資格被稱之為宗族勢力,充其量隻能算得上是肥羊,朝廷根本就不會擔心這些人,這些人也鬧不出什麽大動靜。
隻有那些跟朝堂和地方官府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的世家大族,才能稱之為宗族,這些人才有對抗朝廷和官府的資本以及勇氣,人們印象中或者影視劇中表現出來的那些宗族,其實是跟在他們後麵撿剩飯吃的。
說白了吧,宗族勢力的誕生,通常都是某些跟著皇帝打過天下但是不夠成為貴族的功臣,又或者是某些十年寒窗之後慢慢身居高位的大臣,這些人在朝堂上有地位和人脈,回到故鄉之後自然而然的就占據了一定的話語權,長此以往才慢慢形成的宗族勢力。
而在中原堂口幾千年的曆史當中,每一次的開國和亡國的過程,都是對一部分宗族勢力進行洗牌的過程,有的在這個過程中黯然落幕,有的粉墨登場,還有的穩居幕後。
大明也是一樣。
比如說曾誠這個大明首輔,他也有族人,雖說他不可能讓他的族人直接當上什麽官員或者直接擁有什麽,但是地方官府會不會看在曾誠的麵子上照拂一二?
哪怕在不違反大明律的情況下稍微給那麽一點兒照拂,都能省去普通人幾十甚至十幾年奮鬥的時間。
歸根到底,宗族問題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官場的存在,最大得益者也並不是什麽土財主而是這些官場上的官老爺們,他們希望的是還鄉以後還能有風光和權勢,萬一讓皇權下了鄉,這特麽不是給自個兒找麻煩麽!
這也正應了網上的那句屁話——“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麽輸給你十年寒窗。”
萬幸的是,農會以及錦衣衛、東廠、巡查禦史和監察禦史等多重交叉監管的存在,還有《大明日報》也能算得上是半個監管,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宗族勢力的問題,但是多少也能遏製一二。
所以,朱勁鬆雖然想要解決掉宗族勢力的問題,但是卻不會借助地方官員尤其是封疆大吏的手來解決。
更重要的是,朱勁鬆想到的問題其實遠比宗族問題更重要——興平村和興安村的周圍有大量的土地,但是這些土地上麵種的並不是糧食,而是桑麻!
尤其是仔細回憶了路上所見過的那些農田後,朱勁鬆才驚訝的發現,十畝農田當中居然有七畝甚至八畝都是種的桑麻,根本就沒有多少人種植水稻或者麥子一類的糧食!
這很不正常——把酒話桑麻這句詩寫的確實好,可是大量的農田都不種植糧食而是改種桑麻,這背後可能就沒那麽美好了。
大明現在距離工業化的社會水平還有相大當的距離,糧食也沒有高產的雜交水稻或者高產小麥之類的,而是以普通的小麥、玉米和大米為主。。
人多,糧食的產量不算太高,而種糧的地又大幅度減少,那糧食又該從哪兒來?
一想到大明年間的改稻為桑之事,朱勁鬆的臉色就先沉了下來,將柯誌明喊過來之後吩咐道:“派人去調取卷宗,看看江南這幾個布政使司當中,有多少百姓已經改稻為桑,還有那些官老爺們,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麽樣兒的角色。”
也實在是由不得朱勁鬆不擔心。
山東、陝西和山西的土地,在經過幾千年的開發耕種之後,早就已經不可避免的產生了退化現象,耕種出來的糧食隻能夠保證百姓自家所需,甚至都無力供應京城。
京城的糧食,更多的就得依靠外部輸入,比如遼東,江南,交趾等等產糧高的地區。
現在江南有一多半土地都種上了桑麻,這也就意味著江南一帶的糧食產量肯定會下降,要是出現糧食不夠吃的情況,那可是事關上億的江南百姓!
但是等朱勁鬆從瑞金一路晃到了泉州,拿到了錦衣衛收集來的資料之後,朱勁鬆整個人卻有些懵。
問題居然出在了朕的身上?
改稻為桑這事兒,最開始是浙江布政使在征求了戶部的意見之後開始推行的。
浙江布政使的理由很簡單——大明種糧食的地方多了去了,尤其是交趾布政使司和象林布政使司那邊,更是一年能種三季稻,少一個浙江也不算什麽,但是從浙江開始推行改稻為桑那就不一樣了,最起碼能試著讓百姓先富起來不是?
後來戶部跟內閣一合計,覺得這事兒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就先挑一個地方試行,成了固然最好,不成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影響。
然後,戶部和內閣就把這事兒報給了朱勁鬆,而朱勁鬆也是點頭同意了的。
在得到朱勁鬆和朝廷的允許之後,浙江布政使就挑了一個地方開始試行,並且從地方的財政裏抽出來一部分錢糧,用來勸說百姓改稻為桑。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其他地方的百姓眼看著試點那裏的百姓變得富裕了,一個個的就有些坐不住了!
憑啥他們能改,我們就不能改?
改!
收完了去年的糧以後,大量的百姓都選擇了不再種植水稻和小麥、玉米之類的糧食,而是選擇了種桑。
更操蛋的是,這事兒是各個地方農會挑的頭,等江蘇布政使和廣東布政使知道的時候,桑樹苗都已經長的挺高,難道還能讓百姓把桑苗全毀了改種糧食?
這可把江蘇布政使和廣東布政使給愁壞了,隨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先怎麽解決問題——大量的百姓都改種了桑樹,會不會影響到來年絲綢的價格不太好說,但是這糧食的缺口卻是擺在眼前的。
要是再因為缺糧而鬧出來什麽亂子……
為了解決問題,江蘇布政使和廣東布政使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交趾和緬甸、象林等地,打算直接從這幾個地方大量采買糧食,經由海運運到這幾個地方之後再讓百姓錢購買。
這種情況多少有點兒操蛋——這幾個布政使司的百姓都能通過種植桑麻賺錢,賺到的錢用來買糧食也綽綽有餘,而海南幾個布政使司的百姓也通過賣糧食賺到了錢,兜裏也變得富裕起來。
裏外裏就沒有誰虧錢,朝廷甚至可以多收到一些稅。
這要是單純的從治政角度來說,改稻為桑這事兒不僅沒什麽問題,反而能算得上是好事兒——
大明現在有三十多個布政使司,幾個布政使司放棄種糧,全力往絲織方麵使勁,本質上就跟草原那邊幾個布政使司光放牧而不耕種的情況差不多。
草原的牛羊不值錢,這幾個布政使司的絲綢也不值錢,交趾的糧食同樣也不值錢,但是草原的牛羊運到江南諸省可以換成絲綢,運到交趾可以換糧食,這就等於是形成了一個循環,發展到最後就是誰也離不開誰。
但是,這事兒也不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正所謂前麵有車,後麵有轍,當其他地方的百姓看到了這四個布政使司的百姓通過種桑麻賺錢,其他地方的百姓會怎麽想?
如果有更多地方的百姓開始改稻為桑,那交趾的糧食還能不能供應的起?就算能,糧食的價格又會不會因此而一路高歌的上漲?
總之,改稻為桑的背後,絕對是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問題。
一想到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朱勁鬆就再也沒有晃悠的心情了。
而更讓朱勁鬆沒心情晃悠的事情還在後麵。
五軍都督府和鴻臚寺急報,大明右軍都督府的軍隊從廓爾喀去幹奧斯曼,但是在經過三哥的地盤時,現在還處於被英格蘭殖民的三哥膽子長毛,竟然搶先對大明軍隊發起了攻擊,理由是大明軍隊入侵了三哥家的地盤?
大明的軍隊哪兒能吃這種虧啊,當即就用最擅長的火炮洗地戰術把三哥給揍了。
而好死不死的是,挨揍的這夥兒三哥當中有幾個是英格蘭的軍官,而這幾個英格蘭的軍官又沒有搞清楚大明軍隊和大清軍隊的區別——這幾個英格蘭的軍官合計著幫大明揍大清這也是應該的吧?
然後就特麽亂套了。
英格蘭的軍隊有火炮,大明的軍隊也同樣不缺火炮,英格蘭的軍隊敢玩排隊槍斃戰術,大明軍隊反手就用神機箭和手榴彈洗地的戰術來教他們做人。
這一下可就把英格蘭的軍隊給打懵逼了。
不是說大清的軍隊挺廢物的?怎麽這麽能打?
直到英格蘭的軍隊被揍的鼻青臉腫,派人找到大明的軍隊請求和談之後,英格蘭軍隊才發現自己是被大明的軍隊給揍了,大明的軍隊也才發現自己揍的是英格蘭的軍隊。
而這個時候,也恰好到了一年一度的小破鍋大會,喬治三世也差不多該到大明了。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這事兒該怎麽辦?
要是按照鴻臚寺那邊的說法,當然是把責任全甩到三哥的身上,畢竟是三哥先發起的攻擊,大明軍隊屬於被迫還擊,怎麽看都不是大明軍隊的責任。
當然,揍了揍完了,這事兒差不多也該過去了,畢竟還要去揍奧斯曼,不宜分心——總之就是這事兒以後再說,先別急。
但是五軍都督府不這麽認為。
在五軍都督府想來,正所謂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放,在揍奧斯曼之前有個開胃菜似乎也挺不錯的?
摟草打兔子嘛,多揍一個三哥跟英格蘭也不耽擱啥事兒,就是你們鴻臚寺得給力一點兒,爭取能把死的說成活的,把責任全推到三哥跟英格蘭那邊兒才行。
然後五軍都督府就跟鴻臚寺吵起來了,鴻臚寺指責五軍都督府光知道打打殺殺的,萬一把三哥那邊兒給打爛了,回頭不還得大明來收拾爛攤子?人家戶部劉老摳能舍得拿錢出來?
五軍都督府也指責鴻臚寺太慫,明明就是多砸幾輪炮彈的事兒,順手還能把大唐故土給收回來——王玄策幹掉了印度,就相當於是大唐幹掉了印度,那這裏當然就是大唐故地,難道不應該收回來?
現在,官司打到了朱勁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