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醜年八月底,王洪告別了家人,逆流回到了上海。


    雖然隨行的有幾十個人,但真正要跟王洪在一起的,隻有內弟小光一個。


    不是王洪不想要班底,而是這些人隻有一腔熱血,王洪不忍讓他們上陣就送命,隻答應了帶他們同去上海,而後,將他們送到軍隊裏訓練一番。


    英國郵船從長江口轉入上海的過程,沒有受到盤查和阻擋。


    眾人坐在郵船上,隻看到日軍軍艦就停在長江航道的邊上,一炮接一炮的往陸地上打著,而扭頭看過去,卻見遠城市之間,不時騰起數十米高的黑煙。


    連打過大仗的王洪見到都為之駭然。他在北方見到過的日軍炮兵,都是幾十毫米口徑的小炮,在陸地上也不是重炮,遠比不過艦炮的威力。


    在黃埔江的上遊,中日海軍也在戰鬥著,可是不遠的的碼頭上,外國船卻自由出入著。


    等到下船進了租界,隻見租界裏全是避難的人群。


    王洪這次來上海,沒有與忙成一團的軍中熟人聯係。


    他把一起來的人送到租界裏接待慰問的部門,跟接待的人多說了幾句,就帶著小光往租界外走。


    同船而來的熱血青年們,還想跟王洪一起殺敵,王洪不得不停住腳步。


    “各位,不管用槍支殺日本人,還是用剌刀、長劍殺日本人,要膽氣,也要技術,沒訓練過的人,很容易送命。”


    見眾人不太相信的樣子。


    王洪繼續說道:“殺日本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你們連槍都沒摸過,現在就急匆匆的上戰場,多數人連換命都做不到就以身殉國,太虧了。我已經跟這裏的人講了,你們會送到後方訓練一下,訓練的越好,保命的本事就越大,殺日本人的把握也越大,磨刀不誤砍柴功嗎。後麵還有大仗可打,別急在這一天兩天上。”


    甩開了這些熱血青年,兩人向租界外摸去。


    王洪執意回上海,卻是遭到家裏人的全體反對。


    報效國家,有很多種方式,家裏人給王洪列出了六七種,每種都不亞於他親自上戰場的效果,可王洪總覺得,躲在敵後,不正麵殺敵,那不是他的人生。


    有老有少,有子有女,有產業,不至自己迎敵家人受難,沒有後顧之憂的一戰,是王洪最為欣慰的。


    從人群中,走到租界出口,守在租界出口的巡捕和外國士兵都有些詫異的看著二人。


    出口處,幾乎沒有出去的人,卻有大量的想進卻進不來的各種人圍在那裏。


    王洪沒有猶豫的走了出去。


    在租界外,王洪帶著小光堅定和向日本人所謂的租界方向走去。


    他們兩個現在還空著手,得行從日本人手裏奪槍奪刀。


    至於回到軍隊裏歸建,王洪不是沒想過,小光卻反對,他對王洪說:“姐夫,進了部隊,就得硬頂著槍炮打,你的劍術用不上,我的槍法也用不上。不如我們單獨行動,在日本人的後麵,你近前,我掩護,專挑值個的軍官下手。”


    王洪細想,也是這麽回事,在正麵陣地上,他的武藝沒有什麽作用,小光的槍法,也不比機槍手的作用強上太多,真不如在敵後剌殺。


    吳淞江兩岸就是中日雙方的對戰前線,江上的橋已經被炸斷,更遠處火車站方向還有槍炮聲響起。


    這時的上海,闡北一帶,幾乎全是廢墟,死傷無法計數。


    因為王洪在上海與日本人交手過幾次,甚至還拿槍偷襲過日本人,所以他知道,日本人的大本營應該是日本海軍陸戰隊的駐地,那個船頭一樣的建築,也是這時候日軍的司令部。


    王洪帶著小光又轉了幾處,卻發現很難通過中方軍隊的防線,更難通過日本兵的防線。


    日本兵的大炮小炮步槍,不時的對中方軍隊的陣地打過來。


    而這一帶的中方軍隊,並不是主攻方向,又無法跨過吳淞江去攻擊,隻能被動的躲在陣地裏,任由日本兵猖狂。


    王洪走過去,拿出他那早就過了期的軍官證,跟中方軍隊洽談,麵前上百米的戰線,由一個排長負責。


    他狐疑的看著王洪那過期的證件,王洪歉意的說:“早就離開軍隊了。現在中日開戰,才從香港趕過來的。能不能告訴我哪裏能潛到日本人的陣地上?”


    那排長愣了下,潛過去?不會是日本人的間諜吧?


    要知道,中日作戰,除了武器不如對方,情報更是不如對方。


    中方軍隊還不知道對方的軍隊番號、人數、輕重武器數量時,日本人對進攻的中方軍隊連指揮官是誰,有什麽戰績,了解的一清二楚。


    這還不是日本間諜的功勞,而是用三五塊錢收買的那些貪圖錢財的中國人,得到的情況。同樣,也跟中方軍隊不知道什麽叫保密有關。很多時候,中方軍隊的駐地任由本地的老百姓出入。uu看書.


    有時,一個師級指揮部,搬一次家被轟炸一次,再搬家,再被炸。直到想明白了是中國人借著各種名義過來打探的情報,知道應該保密時,情況才稍好些。


    王洪見那排長緊皺著眉頭,看著他的證件,就對那排長說:“我可不是日本人的間諜,這樣吧,我坐在這裏,你給我那弟弟一把好槍,讓他先殺幾個日本人給你看看。”


    每章一說:在武俠小說中“掌門人”,不擔執掌一個武林門派諸般事物,還掌握著門人生殺予奪的至高無上權利。很多古典武俠小說中,這個門派掌門人、那個門派掌門人,號令江湖,馳騁天下,令人心馳神往。卻不知,“掌門人”這個詞,發明的很晚,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新派武俠小說中才有出現,金大俠的笑傲江湖是掌門人故事的經典。清末民初,隻有祖宗爺,卻沒有掌門人,因為流派技術不可能那麽統一。象形意拳就有河南、河北、山西幾大分枝,同是河北形意,郭雲深傳的和其他人傳的,在技術上就不一樣,他所說的翻浪勁兒,三層功夫,別的人就不一定遵從。技術上不統一,管理上怎麽能統一?再說武術這個行當,又怎麽能做到供養一眾門人以至隨意驅使的程度?現實中出現掌門人這種現象,大概在90年代之初,先是在武術雜誌上,給死去的前人安了個掌門人的稱呼。再後來,媒體上各種不顧語境、不顧場合,隨意的使用了這個詞,以至於素質爛了大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之國術宗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清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清談並收藏民國之國術宗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