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左手提刀,抱在懷裏,先做了個自我介紹了。他姓齊,叫齊東赫,在山東某縣的國術館裏學了兩年。剛從山東過來沒多久,在這邊有生意做。
齊東赫說,他在國術館裏學到的東西挺多的,除了拳腳,還學了不少器械,其中就有幾套刀。
挺說都是武術界很挺有名聲的刀法,卻從沒有見過刀法的用。
他也挺喜歡用刀的,所以請王洪看一下,他之前學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要是沒用,就不用天天舞來舞去的浪費時間了。
早期的拳場、拳社、拳館、拳房,都是傳統教武術的地方,還有很多江湖上的講究,師徒傳承,怕壞了名聲,一般不敢教花架子。
從1920年開始,從上往下推廣國術館,都是以這些老拳師們為首創辦,多數還是按師徒關係培養的。可這兩年國術館越來越多,就開始是按學校的方式教育學生了。
新開的國術館,有很多人是當成生意做,會上幾套拳腳就開了館。此外,在國術館學了幾年,返鄉後開國術館的也不少。這裏,就有不少武術教師並沒有實戰能力,隻是能教學生套路。自己不清醒,又教出來了很多糊塗人,到了後世卻又被徒子徒孫硬捧成了大師。
想分辨這些國術館的人是真大師還是假大師,比較簡單。查下1937年前的各省和全國的國術比賽、國術活動、國術名人記錄中有沒列入其中,就能知道其水平。因為這些活動,不少是硬性要求各國術館派代表參加。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連同道都不知道,那就有問題了。
所以,齊東赫這遇師不淑的現象很常見。
王洪見他說的誠懇,便讓他下場表演一下。
大家讓開了場地,齊東赫下場後,先是團團拱手,隨後靜立片候,練了兩趟刀法。
隻見他刀招沉猛、銀光閃閃、虎虎生風、大開大闔、舞動飛速、時防時擊,不時的跺腳與跳躍,地麵發出低沉的聲響,每個招式亮起相來英武逼人。
兩趟刀耍的都很利索,可王洪在心裏直搖頭。
齊東赫沒有遇到過明白人,他的刀法有兩個大問題:一個是身法因為那些亮相動作全都廢掉了,二個是因為追求好看,所以刀離開了身體。
俗話說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刀好象是比較好學的一種兵器。
但是,這話要精解時,最好拿來專指見識。學一個月棍法的人,見哪家棍法都沒有特別出奇的,缺的是自己沒練到、沒想到、用不出來;刀要練到一年,才有這個感覺;而真正的長槍名家,一輩子都在四處尋找更高明的槍法。
可真正說這三樣哪個最難練到頂的,卻還是刀劍這些短兵。
原因正是那句:短不接長。
三國時有很多用劍高人,可在這之後,劍術散佚的厲害,短兵走向了下坡路,周禮中所說的(持劍)虎賁士不複出現。
雙刃長劍成為了文人情懷,單刃長刀成為了佩身兵器與工具的結合體。
齊東赫練完刀,就站在那裏看向王洪。
王洪卻一時啞在那裏。
要說出齊東赫練的好不好,說真話打擊人也得罪人,可說假話?他還沒學會。
他在在心裏醞釀了半天,就換了個方式。拿起木棍,慢悠悠做了個花步纏頭裹腦的動作。
周圍的學刀的人覺得他的動作步法很大,刀卻很小很緊,總覺得不敞亮。
李帥就問:“這招我練過,怎麽你練的身子不直起來,刀還貼著身子哪?”
王洪直搖頭。他本身做出來,讓大家自己想去。可李帥這哥們一接話,他不得不多講兩句:“這招,幾乎每套刀法裏都有,是好招,用處也大。可用的時候,那步法是被大槍壓著走的,你能直著身子防槍走位,挺著身子往前使勁進攻嗎?”
大家齊齊的愣了下,而後個個有所思。
齊東赫有些喪氣,畢竟他在國術館學的那兩年還花了不少錢,就說:“原來我學的這些名刀都是假東西”。
王洪說:“真假難說,刀套子,是一招一招練出來後,才形成的,你這隻是學了趟演練架子,動手的東西沒有學到”。
大家就好奇的問刀套子幹什麽用的?
王洪便講了套子的作用。
套子最開始是幾個連續的刀勢組成,後來就成了記錄招法和練習體力的手段。
原本的教拳教刀槍的方式,是一招一招的練,練成了,才自己串起來形成了個刀套子,可後來,後人懶,也沒有本事超過前人,就老師教什麽,自己練什麽,形成了固定的套子。
套子加上帶有本門本脈特有的起式收式,表明自己來路,就稱為套路。
順便,王洪又講了什麽是演練架子。
武術圈裏有些門派因為種種原因,把拳械的練法拆成了多種,分別傳授學生。
教一般門徒的,是漂亮的演練架子,表演性遠大於本身的格殺和功力積累。
專門培養隻會一兩種基本架子,卻在私下裏練實戰打殺的東西的人,稱頂門徒弟,用來應對上門踢館或者出去打拚的事情。到後世人嘴裏,都會說:你看某某某,人家專門練些最基本的東西,可那功夫大的,誰也弄不住。
功夫大是沒的說,但專項培養才是真相。
最後一種是嫡傳弟子,是接師父班的人,要全麵培養,得把門派所有的東西都學到手。
王洪說到後麵,講了幾句大實話:
其實古人練的很簡單實用,隻是後人練著練著就成了花梢架子。套子越來越多,可追到起源時,也許隻有那麽幾手。
比如少林棍法五虎攔,就是一打一挑,uu看書w.uukanhu.m打到地,挑到頭,日久功深,無人可攔。
這時,王清還沒接觸到內家拳,所以沒能說出那句:“萬法皆出三體式,劈崩二拳打天下”這句入門名言,更深奧的東西更是聞所未聞。
可這幾句,也把這些求套路多、求架式漂亮的常人習武心態,打擊的體無完膚。
------
晚上,他回到了家裏,之之小媳婦已經收拾妥當,倆人準備借著夜色回門。
雖然結婚那天沒說這事,可回去看上一眼,待上一會,總是能讓之之小媳婦安心,讓嶽父一家高興。
月亮掛在枝頭,倆人出了家門兒,王洪站在門邊,眼睛四處一掃,卻發現山邊隱隱有人影晃動。
他讓趙婧之先退回屋裏,提著剌刀從牆頭翻了出去,躲在黑暗中躲看了半天,這才發現,九道溝的山邊有人來回走動。
等找了個空隙再轉到了正街邊上,卻看到正街上也有幾個閑人在路上轉來轉去。
王洪籲口氣,沒叫上趙婧之,而是自己躲著這些人,慢慢潛到了趙家附近,可同樣也有人圍著趙家,在前後胡同來回轉著。
見實在回不了門,王洪隻好回到家裏,安慰了一下趙婧之,準備第二天找時間跟嶽父說一聲,讓趙家人注意周圍這些打探、盯梢、跟蹤的人,出入也小心些。
第二天一大早,他打扮了下裝束,裝成有些駝背的樣子,從正街上走到了李辰家裏。四裏路,他卻看到有五六個人,躲在不起眼的地方,打量著每一個過路的行人。
李辰正在家裏著急的等他過來。
齊東赫說,他在國術館裏學到的東西挺多的,除了拳腳,還學了不少器械,其中就有幾套刀。
挺說都是武術界很挺有名聲的刀法,卻從沒有見過刀法的用。
他也挺喜歡用刀的,所以請王洪看一下,他之前學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要是沒用,就不用天天舞來舞去的浪費時間了。
早期的拳場、拳社、拳館、拳房,都是傳統教武術的地方,還有很多江湖上的講究,師徒傳承,怕壞了名聲,一般不敢教花架子。
從1920年開始,從上往下推廣國術館,都是以這些老拳師們為首創辦,多數還是按師徒關係培養的。可這兩年國術館越來越多,就開始是按學校的方式教育學生了。
新開的國術館,有很多人是當成生意做,會上幾套拳腳就開了館。此外,在國術館學了幾年,返鄉後開國術館的也不少。這裏,就有不少武術教師並沒有實戰能力,隻是能教學生套路。自己不清醒,又教出來了很多糊塗人,到了後世卻又被徒子徒孫硬捧成了大師。
想分辨這些國術館的人是真大師還是假大師,比較簡單。查下1937年前的各省和全國的國術比賽、國術活動、國術名人記錄中有沒列入其中,就能知道其水平。因為這些活動,不少是硬性要求各國術館派代表參加。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連同道都不知道,那就有問題了。
所以,齊東赫這遇師不淑的現象很常見。
王洪見他說的誠懇,便讓他下場表演一下。
大家讓開了場地,齊東赫下場後,先是團團拱手,隨後靜立片候,練了兩趟刀法。
隻見他刀招沉猛、銀光閃閃、虎虎生風、大開大闔、舞動飛速、時防時擊,不時的跺腳與跳躍,地麵發出低沉的聲響,每個招式亮起相來英武逼人。
兩趟刀耍的都很利索,可王洪在心裏直搖頭。
齊東赫沒有遇到過明白人,他的刀法有兩個大問題:一個是身法因為那些亮相動作全都廢掉了,二個是因為追求好看,所以刀離開了身體。
俗話說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刀好象是比較好學的一種兵器。
但是,這話要精解時,最好拿來專指見識。學一個月棍法的人,見哪家棍法都沒有特別出奇的,缺的是自己沒練到、沒想到、用不出來;刀要練到一年,才有這個感覺;而真正的長槍名家,一輩子都在四處尋找更高明的槍法。
可真正說這三樣哪個最難練到頂的,卻還是刀劍這些短兵。
原因正是那句:短不接長。
三國時有很多用劍高人,可在這之後,劍術散佚的厲害,短兵走向了下坡路,周禮中所說的(持劍)虎賁士不複出現。
雙刃長劍成為了文人情懷,單刃長刀成為了佩身兵器與工具的結合體。
齊東赫練完刀,就站在那裏看向王洪。
王洪卻一時啞在那裏。
要說出齊東赫練的好不好,說真話打擊人也得罪人,可說假話?他還沒學會。
他在在心裏醞釀了半天,就換了個方式。拿起木棍,慢悠悠做了個花步纏頭裹腦的動作。
周圍的學刀的人覺得他的動作步法很大,刀卻很小很緊,總覺得不敞亮。
李帥就問:“這招我練過,怎麽你練的身子不直起來,刀還貼著身子哪?”
王洪直搖頭。他本身做出來,讓大家自己想去。可李帥這哥們一接話,他不得不多講兩句:“這招,幾乎每套刀法裏都有,是好招,用處也大。可用的時候,那步法是被大槍壓著走的,你能直著身子防槍走位,挺著身子往前使勁進攻嗎?”
大家齊齊的愣了下,而後個個有所思。
齊東赫有些喪氣,畢竟他在國術館學的那兩年還花了不少錢,就說:“原來我學的這些名刀都是假東西”。
王洪說:“真假難說,刀套子,是一招一招練出來後,才形成的,你這隻是學了趟演練架子,動手的東西沒有學到”。
大家就好奇的問刀套子幹什麽用的?
王洪便講了套子的作用。
套子最開始是幾個連續的刀勢組成,後來就成了記錄招法和練習體力的手段。
原本的教拳教刀槍的方式,是一招一招的練,練成了,才自己串起來形成了個刀套子,可後來,後人懶,也沒有本事超過前人,就老師教什麽,自己練什麽,形成了固定的套子。
套子加上帶有本門本脈特有的起式收式,表明自己來路,就稱為套路。
順便,王洪又講了什麽是演練架子。
武術圈裏有些門派因為種種原因,把拳械的練法拆成了多種,分別傳授學生。
教一般門徒的,是漂亮的演練架子,表演性遠大於本身的格殺和功力積累。
專門培養隻會一兩種基本架子,卻在私下裏練實戰打殺的東西的人,稱頂門徒弟,用來應對上門踢館或者出去打拚的事情。到後世人嘴裏,都會說:你看某某某,人家專門練些最基本的東西,可那功夫大的,誰也弄不住。
功夫大是沒的說,但專項培養才是真相。
最後一種是嫡傳弟子,是接師父班的人,要全麵培養,得把門派所有的東西都學到手。
王洪說到後麵,講了幾句大實話:
其實古人練的很簡單實用,隻是後人練著練著就成了花梢架子。套子越來越多,可追到起源時,也許隻有那麽幾手。
比如少林棍法五虎攔,就是一打一挑,uu看書w.uukanhu.m打到地,挑到頭,日久功深,無人可攔。
這時,王清還沒接觸到內家拳,所以沒能說出那句:“萬法皆出三體式,劈崩二拳打天下”這句入門名言,更深奧的東西更是聞所未聞。
可這幾句,也把這些求套路多、求架式漂亮的常人習武心態,打擊的體無完膚。
------
晚上,他回到了家裏,之之小媳婦已經收拾妥當,倆人準備借著夜色回門。
雖然結婚那天沒說這事,可回去看上一眼,待上一會,總是能讓之之小媳婦安心,讓嶽父一家高興。
月亮掛在枝頭,倆人出了家門兒,王洪站在門邊,眼睛四處一掃,卻發現山邊隱隱有人影晃動。
他讓趙婧之先退回屋裏,提著剌刀從牆頭翻了出去,躲在黑暗中躲看了半天,這才發現,九道溝的山邊有人來回走動。
等找了個空隙再轉到了正街邊上,卻看到正街上也有幾個閑人在路上轉來轉去。
王洪籲口氣,沒叫上趙婧之,而是自己躲著這些人,慢慢潛到了趙家附近,可同樣也有人圍著趙家,在前後胡同來回轉著。
見實在回不了門,王洪隻好回到家裏,安慰了一下趙婧之,準備第二天找時間跟嶽父說一聲,讓趙家人注意周圍這些打探、盯梢、跟蹤的人,出入也小心些。
第二天一大早,他打扮了下裝束,裝成有些駝背的樣子,從正街上走到了李辰家裏。四裏路,他卻看到有五六個人,躲在不起眼的地方,打量著每一個過路的行人。
李辰正在家裏著急的等他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