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海啊,怎麽辦你想好了沒,這老董去了京城怎麽也不回來了,這兩天,胡鎮長都快把咱家的門檻子踏破了,我這好不容易扛過去,總得想個辦法啊?”董曉海的嶽父蔣得勝一上班就把董曉海拉進了辦公室。


    “爸,我也沒辦法啊!”十一國慶的時候,董曉海和蔣麗訂了婚,因此,董曉海對蔣得勝的稱呼也改了過來。


    “年前,姐姐、姐夫那邊說在京城有事回不來,還說很多事情回頭要我上京城細說。前些日子,小義更是打電話來叫我去京城訓什麽練,我這天天跟著黃教授跑,哪有時間啊,就沒去。看來這兩天真要去趟京城了,黃教授也是催了我好久,關鍵這種子是小義提供的,很多事情還真得隻能找他!”董曉海想起這一段時間的忙碌,也是一陣的愁眉苦臉。


    這主要還是半年前董義離開家前留下的四種超級水稻種子惹的禍,當時董義留下了五十斤左右的普通超級水稻種子和各十斤左右的超級黃金稻、超級胭脂稻和超級紫米稻種子。


    當時董軍和董曉海見識了董義的神奇,又聽了董義關於這幾種超級水稻的介紹,很有信心地承包了近十畝稻田種植。


    開始一段時間,身為農技站站長的蔣得勝認為是年輕人好高騖遠,這工作剛穩定了沒幾天,竟然想著去研究什麽“高級水稻”,這東西就是華夏科學院的院士也沒研究出什麽成果啊。


    可是後來老聽女兒蔣麗在家裏說起,蔣得勝也起了好奇心,不說別的,單是這不插秧,直接種植種子的水稻,研究了一輩子水稻的蔣得勝還真沒聽說過。


    實地去看了幾次,蔣得勝更是驚訝不已,這水稻不僅不用插秧,竟然連水田都不用,比普通的水稻節水起碼90%以上。


    這一下子,蔣得勝也坐不住了,整天和董曉海、董軍三人一起奮鬥在了這十幾畝地裏,蔣得勝最後更是將自己的老同學省農科院的黃天明教授請了來。


    黃天明教授自然比三人更加專業,驚歎之餘笑嗬嗬地被老同學敲詐了一瓶好酒,然後就弄來了各種專業儀器進行研究,董曉海也趁此機會跟在黃天明教授身後學習。


    這一研究可不得了,這幾種水稻不僅是擺脫了育秧種植的限製,減少了對於水的需求,其抗旱、抗寒、抗澇、抗病蟲害等等性能更加的優秀,幾個月下來別說病蟲害了,田裏連顆雜草都沒有,對於二氧化碳的需求和吸收更是普通水稻的十幾倍,這一下子連黃天明都不淡定了。


    當即將實驗室裏的好多設備都搬來了潯城,同時帶來了三個研究生,加上董曉海三人,七八個人就天天呆在了田裏,對水稻的整個生長期特點、屬性,對各種氣候條件和要素等進行記錄,並對其成本、推廣價值等等條件進行研究。


    經過測算,這水稻的成本簡直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隻有種子、田地的成本,水、肥料、農藥等等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特別是農藥和化肥,根本就用不著,連農家肥都可以不用,可以說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啊。


    最終的產量更將幾人震的“外焦裏嫩”,五畝普通的超級水稻竟然收獲了近萬公斤稻米,出米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0%,而且全部是優質的粳米;三種特種水稻也種植了三畝多地,每種稻米都收獲了一千多公斤,出米率也都達到了85%以上。


    這是什麽概念啊,不說那幾種特種稻米,就是這普通的超級水稻畝產竟然是現在水稻產量的一倍多,出米率也高了近20%,還都是粳米,而且成本低廉,種植條件簡單,各種抗性優良,可以說達到了“隨便你種到哪塊地裏,基本上什麽都都不用管,隻要等著豐收就行了”。


    看著晶瑩雪白的米粒,顆顆飽滿,還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一看就是品質極高,黃天明、蔣得勝抓著一把大米感歎道,“這才是真正的超級水稻啊!”


    這句話黃天明、蔣得勝隻感歎了不足半個小時,三種特種水稻直接將幾人的眼睛看呆滯了。


    金色、紫色、紅色,華貴、高貴、富貴,三種顏色的大米表現出了三種特有的氣質。


    紅色的米幾人還聽說過,就是傳說中的“胭脂稻”,聽說以前是“貢品”,就是皇帝也舍不得吃幾回,如今整個華夏更是僅剩下了不足一百畝的規模,幾近絕種,年產量也隻有幾百斤。


    價格更是貴的離譜,據說特級的胭脂稻可達四五千元一公斤,而且還沒地方買,就是普通的也要四五百元一公斤,而麵前這種明顯顏色更好品質更高的胭脂稻要賣多少錢一斤啊?


    更不要說旁邊還有相同品質的金色和紫色的大米,若真如傳說中能賣到四五千元一公斤,這已經不能稱作大米了,簡直就是黃金啊。


    回到蔣得勝家,每樣米蒸了一鍋,外觀再好看,最終都要看吃到嘴裏的感覺。


    什麽感覺呢,幾人都說不清,隻知道蒸了沒幾分鍾便滿屋清香,讓人聞了食欲大增,待米飯好了,幾人更是連菜都沒顧得上幾口,隻吃米飯,都吃了至少兩大碗,那感覺軟硬適中,滿口清香,米香之醇厚,讓人回味不已。


    不僅如此,有些高血壓的黃天明,每晚會發作一下,但是這日卻沒有任何不適,甚至晚上睡得出奇的香甜,這對很多老人來講,很是難得。


    一輩子和水稻、大米打交道的黃天明立刻意識到了也許會是這超級大米的原因,當即帶了一些樣本,帶著學生和董曉海去了省城,找相關機構進行鑒定。


    幾人走了,超級大米的消息卻不知怎麽就傳了出去,特別是三種特種大米的消息,更是穿的神乎其神,鎮上的胡鎮長天天跑到蔣得勝家詢問相關情況。


    這胡鎮長也是蔣得勝的老朋友,對這老蔣也不客氣,這段時間很多人鎮上很多人都聽說了蔣得勝過高產水稻的事情,都想著詢問種子的事情,胡鎮長就代表一些老鄉詢問下直蔣得勝準備怎麽操作。


    蔣得勝此時也鬱悶,心說我能操作啥,東西是好東西,可關鍵這東西也不是自己的啊,種子怎麽來的自己都不知道,董軍一家也跑到京城瀟灑去了,董曉海還陪著黃天明在省城進行一些研究,正主都找不到一個,自己能有什麽想法啊!


    好說歹說將事情推到了年後,這天正是董曉海從省城回來,並帶回了省城權威機構對這種大米的一係列堅定成果。


    此種大米經鑒定,營養價值是普通大米的四至五倍,並且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長期食用不僅有益於身體健康,而且對緩解“三高”等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三種特種米的效果更加好,是普通超級大米的一到兩倍。


    這個鑒定成果別說黃天明和董曉海了,就是連鑒定機構的人都震住了,搞了這麽多年農產品的鑒定,還沒見過這麽牛的產品,一時間也是在省城圈子裏傳的紛紛揚揚。


    這幾天特別是董曉海著實是被煩惱壞了,嶽父這邊整天詢問該怎麽辦,眼看過了年也許就可以再播種了,經過黃天明幾人的研究,由於這水稻的高抗寒性,很可能在潯城這種氣候條件下實現一年三熟。


    而起黃天明研究顯示,這收獲的稻米竟然是絕育的,無法再種植,但是這種絕育的表現非常奇特,並不是常見的依靠轉基因或染色體數量差異造成的絕育,這些稻米無論染色體數量還是基因表現都沒有任何問題,隻是其生長發育的基因仿佛被抑製了,才造成了稻米的絕育,這實在是太奇特的,黃天明等人研究了幾個月都沒有任何效果,隻能催著董曉海再去找些稻種來。


    還有就是這收獲的一萬來斤稻米到底該怎麽處理,怎麽去打開市場和知名度,這麽優質的大米總不能就這麽默默無聞吧,更重要的是董曉海幾人都意識到了這種稻米將帶來的巨大契機。


    潯城雖說地處江南,區位優勢也很明顯,但是這麽多年來的發展並沒有什麽特色,整個城市綜合實力也非常滯後。便是其所在的整個贛省,在整個華夏來講,恐怕也隻有一些山水的資源和優勢,不管是經濟建設還是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國來講都算是比較靠後的。此種水稻如果能夠廣泛種植,不能不說也許會為潯城,甚至整個贛省找到一個發展的契機,其實這也是董義當初留下稻種的初衷。


    太多的事情讓董曉海不得不在春節剛過,便坐上了前往京城的火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係統之文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有二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有二喵並收藏超級係統之文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