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鋨離子在軌道內的速度不斷提升,采集者們也在逐漸緩慢的給軌道內電場提升能級,用以保證鋨離子不會衝出電場撞擊軌道內壁。
提升能級是逐漸緩慢進行的,每進行一步,采集者們都是小心翼翼,謹慎無比。
逐漸的,這個圍繞著恒星公轉的環,出現了很明顯的引力效應,不過很微弱,人站在軌道上,感覺就像站在月球上一樣,每踏出一個腳步都是慢動作,而且不能用太大的力踩踏地麵,不然會飄到太空裏,好一會才會重新落在環的表麵。
如果人類的熊孩子在此時的環表麵,他們或許會因為這樣的低引力狀態而感到新奇,不斷地蹦蹦跳跳的做著遊戲,但這並非是什麽有意思的遊戲,而是很危險的行為。
環不是月球,跟月球的情況不能直接掛鉤,如果一口氣跳的太遠,跳起的人會被紅矮星的引力給捕獲,最終的結果就是無法落回環的表麵,而是墜落向紅矮星那赤紅色的等離子火海。
環的引力在繼續增加,鋨離子束的速度,不斷的增加、增加再增加,鋨離子的自我衰變速度指數級的在減慢,因為宏觀上的時間在不斷地減慢,對鋨離子來說,用‘眨眼即千年’的概念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
環的引力很快超越了地球的引力,慢慢朝著木星的引力靠攏,軌道環也在這個過程中,也在等比例的縮小自己的尺寸,就好比電腦構建起來,可以任意縮放的數據模型一般。
造成這樣效果的原因是引力,隨著引力的增強,環構成自身的物質密度在增加,更簡單點理解,就好比一坨棉花,不斷地給這坨棉花施加外部壓力,把它壓實,棉花的體積便會越來越小,但質量不變,環是差不多相同的情況,不過這些被壓縮的不是棉花,而是原子。
當環的引力大於木星的中心壓力後,環內部的隧道突然激增出一股電流,這股電流來源於被積壓的液態金屬氫。
液態金屬氫的原子結構是‘質子-電子-質子’,兩個質子共用一個電子,現在引力將兩個質子的距離拉得很近,一個質子擠占了電子原本的軌道,擠了出來,於是便形成了‘質子-質子’這樣的簡並態晶體固態結構,被擠出電子軌道的電子便形成了一股極強的電流。
隻是,由於質子被引力壓力給鎖死,因此這股電流形成的磁力不禁沒能破壞掉質子晶格體的結構,還反過來增強了電場強度。
最終,一個穩定,圍繞著恒星緩緩公轉,即便是恒星尺度也仍然能保證自身強度,更能夠源源不斷從恒星當中抽取出物質的的環,成型了。
此時的環比剛剛建造成型的時候,縮水了二分之一,環的直徑從原來的兩個天文單位下降到一個天文單位,環身距離紅矮星從一個天文單位下降到半個天文單位。
“完成了!”
“鬼斧神工!”
“多麽偉大啊……”
在引力成型的初期,便有恒星物質到達環那邊,不過這些都是恒星風吹拂出來的帶電粒子,隨著環引力的增強,並且距離的拉近,越來越多的恒星物質向著環的方向考慮,到了最終的時候,除了恒星南北兩極處的恒星風,其他部分的恒星風都向著環吹拂而去。
從宏觀上看,紅矮星加上環的整體結構,就好似一個圓形幽浮,中間非常圓潤,明亮猶如雲煙般的等離子物質,然後向外擴散,一直擴散到環的位置被接收。
形態為等離子雲的恒星物質,因為自身帶電,靠近環的時候,便會被安置在環麵垂直方向上的強磁場給偏轉到環上更加精確的位置,在這些位置上有一個導流口,這些等離子會被導入電場隧道內,反向加速,被固態氦降溫。
一切正如采集者們最初計劃的那樣。
“動作快點!降溫要跟上!”
“快點把這批用掉的氦氣到降溫巨構那邊!”
“冷卻後的恒星物質也快點帶走!”
大概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差不多相當於一顆地球質量被從紅矮星當中抽取出來,按照這樣的開采速率,如果不考慮紅矮星因為自身引力無法再繼續約束核聚變而引發的超新星爆炸的話,這顆紅矮星可以供采集者們開采13750年。
這還隻是紅矮星,質量僅為太陽的一半,如果是藍矮星,超巨星這些恒星,這可以開采出更大物質量。
許多的巨構被孕育出來,尤其是降溫巨構,因為對環而言,堆積熱是非常致命的問題,因此需要大量的降溫巨構,將氦氣降溫後,交由強壓巨構壓縮成固態氦資源。
隻需這些固態氦,自然是從紅矮星上獲取,恒星這類天體,尤其是質量小的恒星,氫、氦這類輕質量物質的資源非常豐富。
隨著一段時間的開采,這個恒星係統內的采集者們,忽然間發現,自己變得很‘富有’,開采的物質已經遠遠超出了它們所需要的程度,就好比一個窮鬼忽然間得到了幾百兆億美元的現金,uu看書.kanshco 當想買的東西全買完了之後,結果發現還剩下堆積如山的錢,給人一種‘怎麽花也花不完’的錯覺。
因此便有采集者提議。
“我們是不是該停一停?”
既然一時間花不完這樣巨量的現金,那就幹脆先不花,沒必要一口氣全部花完——這是提議者的想法。
這個想法很快引起了其他采集者們的共鳴,節儉一直是采集者們的傳統,隻在必要的時候進行資源開采便足夠了。
那麽該怎麽停下來呢?
方法很簡單,一方麵逆向運轉引力環,減弱軌道內圓周運動的鋨離子束的運動速度,從而將引力給降下來。
不過降的並不多,因為要考慮環本身宏觀尺度上的強度,所以引力仍然存在,隻不過是停留在相當於木星中心大氣壓的程度。
但這樣仍會有恒星物質被環所吸引,隻不過沒有之前的那樣瘋狂。
為此,采集者們依靠強磁場,將被引力所吸引的恒星物質偏轉到環麵的垂直方向,這些被磁場偏轉出去的恒星物質,由於紅矮星自身的引力,又會再一次的墜落到紅矮星當中,形成一個循環。
當然,采集者們是不會吃虧,更別提是為了節儉而采取的行動,偏轉恒星物質的強磁場能量,來源於紅矮星的光照,如此一來,便不需要采集者們采取添加額外的能量進來維持。
提升能級是逐漸緩慢進行的,每進行一步,采集者們都是小心翼翼,謹慎無比。
逐漸的,這個圍繞著恒星公轉的環,出現了很明顯的引力效應,不過很微弱,人站在軌道上,感覺就像站在月球上一樣,每踏出一個腳步都是慢動作,而且不能用太大的力踩踏地麵,不然會飄到太空裏,好一會才會重新落在環的表麵。
如果人類的熊孩子在此時的環表麵,他們或許會因為這樣的低引力狀態而感到新奇,不斷地蹦蹦跳跳的做著遊戲,但這並非是什麽有意思的遊戲,而是很危險的行為。
環不是月球,跟月球的情況不能直接掛鉤,如果一口氣跳的太遠,跳起的人會被紅矮星的引力給捕獲,最終的結果就是無法落回環的表麵,而是墜落向紅矮星那赤紅色的等離子火海。
環的引力在繼續增加,鋨離子束的速度,不斷的增加、增加再增加,鋨離子的自我衰變速度指數級的在減慢,因為宏觀上的時間在不斷地減慢,對鋨離子來說,用‘眨眼即千年’的概念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
環的引力很快超越了地球的引力,慢慢朝著木星的引力靠攏,軌道環也在這個過程中,也在等比例的縮小自己的尺寸,就好比電腦構建起來,可以任意縮放的數據模型一般。
造成這樣效果的原因是引力,隨著引力的增強,環構成自身的物質密度在增加,更簡單點理解,就好比一坨棉花,不斷地給這坨棉花施加外部壓力,把它壓實,棉花的體積便會越來越小,但質量不變,環是差不多相同的情況,不過這些被壓縮的不是棉花,而是原子。
當環的引力大於木星的中心壓力後,環內部的隧道突然激增出一股電流,這股電流來源於被積壓的液態金屬氫。
液態金屬氫的原子結構是‘質子-電子-質子’,兩個質子共用一個電子,現在引力將兩個質子的距離拉得很近,一個質子擠占了電子原本的軌道,擠了出來,於是便形成了‘質子-質子’這樣的簡並態晶體固態結構,被擠出電子軌道的電子便形成了一股極強的電流。
隻是,由於質子被引力壓力給鎖死,因此這股電流形成的磁力不禁沒能破壞掉質子晶格體的結構,還反過來增強了電場強度。
最終,一個穩定,圍繞著恒星緩緩公轉,即便是恒星尺度也仍然能保證自身強度,更能夠源源不斷從恒星當中抽取出物質的的環,成型了。
此時的環比剛剛建造成型的時候,縮水了二分之一,環的直徑從原來的兩個天文單位下降到一個天文單位,環身距離紅矮星從一個天文單位下降到半個天文單位。
“完成了!”
“鬼斧神工!”
“多麽偉大啊……”
在引力成型的初期,便有恒星物質到達環那邊,不過這些都是恒星風吹拂出來的帶電粒子,隨著環引力的增強,並且距離的拉近,越來越多的恒星物質向著環的方向考慮,到了最終的時候,除了恒星南北兩極處的恒星風,其他部分的恒星風都向著環吹拂而去。
從宏觀上看,紅矮星加上環的整體結構,就好似一個圓形幽浮,中間非常圓潤,明亮猶如雲煙般的等離子物質,然後向外擴散,一直擴散到環的位置被接收。
形態為等離子雲的恒星物質,因為自身帶電,靠近環的時候,便會被安置在環麵垂直方向上的強磁場給偏轉到環上更加精確的位置,在這些位置上有一個導流口,這些等離子會被導入電場隧道內,反向加速,被固態氦降溫。
一切正如采集者們最初計劃的那樣。
“動作快點!降溫要跟上!”
“快點把這批用掉的氦氣到降溫巨構那邊!”
“冷卻後的恒星物質也快點帶走!”
大概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差不多相當於一顆地球質量被從紅矮星當中抽取出來,按照這樣的開采速率,如果不考慮紅矮星因為自身引力無法再繼續約束核聚變而引發的超新星爆炸的話,這顆紅矮星可以供采集者們開采13750年。
這還隻是紅矮星,質量僅為太陽的一半,如果是藍矮星,超巨星這些恒星,這可以開采出更大物質量。
許多的巨構被孕育出來,尤其是降溫巨構,因為對環而言,堆積熱是非常致命的問題,因此需要大量的降溫巨構,將氦氣降溫後,交由強壓巨構壓縮成固態氦資源。
隻需這些固態氦,自然是從紅矮星上獲取,恒星這類天體,尤其是質量小的恒星,氫、氦這類輕質量物質的資源非常豐富。
隨著一段時間的開采,這個恒星係統內的采集者們,忽然間發現,自己變得很‘富有’,開采的物質已經遠遠超出了它們所需要的程度,就好比一個窮鬼忽然間得到了幾百兆億美元的現金,uu看書.kanshco 當想買的東西全買完了之後,結果發現還剩下堆積如山的錢,給人一種‘怎麽花也花不完’的錯覺。
因此便有采集者提議。
“我們是不是該停一停?”
既然一時間花不完這樣巨量的現金,那就幹脆先不花,沒必要一口氣全部花完——這是提議者的想法。
這個想法很快引起了其他采集者們的共鳴,節儉一直是采集者們的傳統,隻在必要的時候進行資源開采便足夠了。
那麽該怎麽停下來呢?
方法很簡單,一方麵逆向運轉引力環,減弱軌道內圓周運動的鋨離子束的運動速度,從而將引力給降下來。
不過降的並不多,因為要考慮環本身宏觀尺度上的強度,所以引力仍然存在,隻不過是停留在相當於木星中心大氣壓的程度。
但這樣仍會有恒星物質被環所吸引,隻不過沒有之前的那樣瘋狂。
為此,采集者們依靠強磁場,將被引力所吸引的恒星物質偏轉到環麵的垂直方向,這些被磁場偏轉出去的恒星物質,由於紅矮星自身的引力,又會再一次的墜落到紅矮星當中,形成一個循環。
當然,采集者們是不會吃虧,更別提是為了節儉而采取的行動,偏轉恒星物質的強磁場能量,來源於紅矮星的光照,如此一來,便不需要采集者們采取添加額外的能量進來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