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入的決定拍板以後,采集者們的工作任務變得更多了,而且開始計劃戰略資源的製造,恒星係統內的行星、衛星等天體,如果能直接對比它們體積的話就會驚異的發現,它們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水,持續每天一米的速度削減著半徑,有機生物體一波接著一波往返在行星與虛空中大型肉塊之間。


    “強壓巨構建設工作也不能落下,我們需要它們來為集群製造大量質子晶格體、固態氦之類的戰略資源,順便各項實彈的大規模生產也要提升日程……”


    “動作要加快,不能再向以前那樣悠閑,我們在趕時間。”


    一條條的指令下達,采集者根據頻道內這些指令,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工作,宇宙中大型肉塊已經顯露出圓筒狀的雛形,這些都是正在被孕育的強壓巨構,而在強壓巨構孕育完成後,將會大批量的生產質子晶格體、固態氦這樣的戰略資源。


    采集者們的發展用迅猛來形容就不為過,甚至很形象,因為真的就是非常‘迅猛’,這樣誇張的工業能力簡直就是魔法。


    不過,饒是這樣的建設進度,也是會有個體抱有質疑。


    “時間夠嗎?”


    “不然你以為五光年的距離,我們為什麽需要六十年才能抵達?”


    這樣的問題引起了其他同族的吐槽,如果不考慮建設所消耗的時間,采集者們抵達五光年的臨近恒星係統,也就需要五年的時間而已。


    詢問問題的個體也才反應過來,“呃,是我理解錯了。”


    個體錯以為是在製備大量反物質後,直接通過反物質進行加速,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在抵達目的地後進行減速。


    但是這樣一來,集群就必須及早的出發,同時又會麵臨各項武裝上的不足,采集者們當然不會這樣傻的去做這種事情。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建設完成後,用星軌加速的話,可以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完全可以彌補掉建設所消耗的時間,並且還能擁有完備的武裝能力。


    采集者們可不會傻到不知道該怎麽選。


    在將建設的工作安排好後,便是采集者們針對外星文明戰略事宜的討論。


    “那麽黑洞炸彈的話,要製造嗎?”


    “……製造一些吧,就數量定在百枚。”


    “星軌的建設,我認為可以直接定向在目標恒星建設,這樣一旦建成,不需要多少浪費變軌的時間,可以極大節約我們的時間成本。”


    星軌的校對是很花時間也很麻煩的事情,沒有十天半個月是沒辦法完成,如果變動過大,調整一次軌道需要幾年的時間都不奇怪,因此這個提議還是很有價值。


    “前往目標恒星係統的集群數量在多少比較好?”


    “去參與爭鬥嘛,當然是數量越多越好。”


    多就是好——這個主義一直被采集者們貫徹著,主要還是因為它們的社會結構,它們並不執著於個體的力量,而是提倡集體力量,而集體的力量當然是數量越多越強。


    當然,這是沒考慮‘科技’的概念在裏麵。


    龐大數量的集群提議很快遭到其他一些個體的質疑,它們倒不是質疑‘多就是好’主義,它們質疑的是這樣做的可行性。


    “星軌的一次性投送能力有上限。”


    “可以分幾批次來投,數量就定在上萬,對手坐擁一顆資源豐厚的恒星係統,至少在數量上我們不能吃虧。”


    “不行,時間太短,質子晶格體、固態氦、金屬氫這些倒還好說,可是反物質的製取量太少,沒辦法滿足在這樣短的時間裏滿足上萬的個體數量,反物質不僅僅是用於亞光速減速,像艦載亞光速炮彈、黑洞炸彈、伽馬射線炮這些都需要反物質供給。”


    這樣上萬數量的個體,采集者們是完全有能力孕育出來,當初和瑟琳人交戰的數量,可比這個要誇張地多,上萬數量已經是很保守了。


    可問題是,反物質的產量太感人了,在這樣短的時間裏想要滿足上萬躍進生物的反物質需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不是通過努力奮鬥就能解決的問題,是物理意義上的無解,除非從底層技術實現根本生產技術的提升。


    而這樣的提升,同樣也不是采集者們能短時間內完成的事情。


    正因為考慮到這些,便有采集者提議。


    “要拋棄質量增加數量嗎?”


    “不行,當質量擴大到一定程度時,數量就變得沒有意義有了。”


    想都沒想,多數個體便回絕了這個提議,采集者們是很明白質量的意義所在。


    於是,另外的一個觀點就被由此確定下來。


    “那就以保證質量為前提擴充數量,個體數量就定在數百。”


    “這個數量會不會太少?感覺很糟糕的樣子。”


    以數百的集群數量作戰,這在族群的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可要保證質量的話,就隻能是這樣。


    “那也好過武裝不齊的上萬數量。”


    針對這個問題,又有采集者提議,“我們呼叫距離我們最近的殖民恒星,讓它們派遣支援過來。”


    “這是個好主意,不過它們的反物質數量應該也不多,uu看書ww. 數量頂多能堆到兩三千左右,距離上萬還有很遠的距離,呼叫更遠距離的殖民恒星的話,恐怕就不止六十年的時間。”


    “兩三千就兩三千吧,能把這樣數量的集群打敗,那也就是族群應該鄭重對待的外星文明。”


    作戰的事情敲定下來,不過,還有一件事情尤為重要,必須要確定,由集群率領者提出來。


    “那……假若那過千數量的集群戰敗了,我們需要使用黑洞炸彈摧毀恒星嗎?”


    “當然要用,都已經決定製造並裝備了,為什麽不用?這本身就是屬於戰略的東西。”有些個體想都沒想便由此回複。


    但很快也有采集者意識到使用黑洞炸彈的問題。


    “可一旦使用,族群將一無所得,超新星的爆發可是連行星都能碾成等離子星雲體,另外,我們也不得不放棄當前身處的這個恒星係統,超新星爆發的殺傷距離是光年級別,五光年太近了,估計以爆發恒星為中心,25光年範圍內的恒星都不能殖民。”


    簡單點說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要被迫放棄殖民恒星,甚至威脅到星際航線的安全,最主要的是族群什麽都得不到還要浪費一堆資源,這才是最難受的一點。


    經過重重討論,最終,采集者們的意見達成一致。


    “視情況而定,如果戰敗了就嚐試遞送和平信息,對方不願意接受的話,再決定投放黑洞炸彈,囊括瑟琳人在內,族群已經發現了三個外星文明,以後還可以發現更多,不在乎這一個,考慮到威脅性,允許消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蟲族是怎樣煉成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政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政泓並收藏蟲族是怎樣煉成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