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途中,也不好停車翻找木頭,還是到傍晚紮營時再說。
李孟羲又去巡視各處了。
有一件事,昨夜跟劉備關羽聊了很久,但是忘了問了。
那就是,為何會有民夫想逃走?
不應該啊,食物又不缺他們的,對民夫夠好了吧,然而,為何有人要逃。
帶著不解,李孟羲自去尋找答案了。
沒走多遠,李孟羲在民夫的行進隊列中,看到了一個老人。
老人一隻腳有鞋,一隻腳上沒鞋。
這個老人看著身體強健,但是,好像精神有點問題,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嘴裏喃喃自語,時不時不明意味連連搖頭。
“老人家,停下。”
李孟羲叫住老人。
李孟羲還有點害怕,他怕老人真的是精神病或者是個瘋子。
小時候,村子裏有個老瘋子,他家人把他拴在家裏。
有一次,聽小夥伴說,看到了老瘋子了。
年幼時的李孟羲好奇,就跟著也去看。
一群小夥伴在半途撞見了瘋子,大家都喊他“老瘋子”。
沒想到,瘋子生氣了,追著李孟羲就跑,把年幼的他嚇的哇哇哭,書包都扔了,哭著跑回家。
<a id="wzsy" href="http://www.lingdiankanshu.com">lingdiankanshu.com</a>
這是自小的童年陰影。
李孟羲很害怕精神有問題的人,怕被打。
精神病人打人是沒理由的,不可以常理度之。
李孟羲從馬背上下來,他往後退了兩步,站的遠一點,小心謹慎。
“小郎君何故叫我?”老人擦了擦眼淚,朝李孟羲施了一禮,
被李孟羲認為是有精神病的老人,竟然舉止文雅,回過神的老人神情一點都不像是精神病人了。
李孟羲的畏懼,去了大半。
不是精神病就好。
李孟羲便和老人攀談起來。
談話中,李孟羲問老者,為何悲戚莫名?
老人歎息著,不住抹淚,說起過往。
原來,老人家是跟兒子兒媳一起逃難的,兒子先死,懷著身孕的兒媳半路生了個娃娃,娃娃又胖又白,看著讓人歡喜的不行。
可兒媳生下孩兒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這老人家一個人,懷抱著個小繈褓,一邊跟著黃巾逃難,一邊到處找看誰家有奶,給尋一口奶吃。
可奶水又怎是那麽好尋的,沒多久,還沒滿月的小孫兒,喂點稀粥就又吐又寖的,活生生掂拉瘦,沒過去滿月,小孫兒就夭折了。
有人拿糧換走吃,老人當時就罵那人一頓。
尋了個地方,瞅沒人,把孫兒埋個土坑埋了。
老人說話時,語氣平靜,像是無有悲傷。
但李孟羲看到,老人的眼裏,是一片死寂與荒涼。
李孟羲大概懂了。
這老人家兒子兒子先後死了,留下的小孫兒本來是活下去的希望,可是眼睜睜的看著孫兒餓死,而無能為力。兒孫都死,一把年紀了,活著也沒盼頭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想活下去的。
這老人家腳上缺了一隻鞋,是沒有鞋嗎?這不是關鍵。
路邊都是草,真要是想要鞋,拽兩把草,不就能編好一隻鞋了。
不是能不能有沒有的問題,而是這個老人,已沒了活著的念頭。
活都不想活了,鞋沒了還管他幹嘛。
李孟羲聽完老人的講述,沉默半天。
“……老人家,我軍中不會缺你等民夫的口糧。且……跟著走吧。”也不知該如何勸解老人,李孟羲隻好如此說到。
李孟羲告辭時,老人口中不住誇讚,誇讚義軍仁義,好話說了不少。
爬上馬背,李孟羲在馬上拱手和老人道別。
李孟羲拍拍騎兵的肩膀,“往前再走。”他吩咐著。
“駕。”騎兵輕夾馬腹,慢慢的趕著馬往前走。
這往後接著再看,李孟羲就特地留意民夫們的雙腳,他這留心一觀察,還真發現了之前被忽略掉的細節。
真的有不少民夫,腳上缺鞋子,要麽缺一隻,要麽,兩隻鞋子都沒有,赤著雙腳。
若說別的物資,還得花錢沿途購買,草鞋嘛,草隨處可見,用不著花費什麽。
可是,那麽多人,那麽多人都沒鞋。
這又是為何?
總不能,這所有缺鞋的老人,都跟那個老人家一樣,心懷死誌,都不想活了嗎?
應當不至於。
問題可能是在於主觀能動性方麵。
這些民夫,讓幹啥幹啥,不說幹啥,真的就,什麽都不主動幹,整個精神狀態就是麻木與茫然,如同木頭。
除此以外,應該還有管理問題。
不管是行軍時,還是紮營時,都不讓民夫亂走。
其實,紮營後,可以允許民夫散出去活動片刻。
這樣,有了收集材料的時間,拔點草,也有東西編鞋了。
不然,行軍時,管的又嚴,往邊上走一點,想薅兩根草,就被鄉勇吼個不停,手裏一根草都沒有,還編個錘子的草鞋。
問題就在這裏。
大問題是,民夫主觀能動性問題。
小問題是,民夫管理方式可以改變一下。
至於,懸而未決的那個問題,為何有民夫要逃呢?
回想現在軍中的民夫和涿州招募的流民有何不同,一比較,答案就明顯了。
涿州那些流民,是實在活不下去了,才往涿州相投。
自然,涿州的那些流民,全都是走投無路,當有了活路,就自然不會再跑了。
而現在軍中民夫,是文安縣城破之後,抓到的俘虜。
俘虜們可不是沒有活路的流民,甚至,這些流民會覺得前途渺茫,會覺得跟著軍隊走,指不定啥時候就被送到官府殺了,還擔憂說不定還會被強逼著攻城。
因此,呆在軍中,部分民夫認為很危險,逃走才是生路。
於是,也就容易解釋,為何軍中口糧不缺,而屢屢有人夜逃。
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具體問題,可具體分析。
民夫逃走的心理原因大概有幾個?
其一,民夫懼怕雖然現在劉備沒動手,但就怕以後早晚有一天,劉備會痛下殺手。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打消部分人的顧慮,讓部分人相信,劉備不再把他們當俘虜了。
讓民夫認為自己也是義軍的一員,就不會再害怕被屠殺。
這就是解決的辦法。
隨便給流民一些旗幟,讓民夫拿著,就說,以後是我劉玄德麾下了。
這樣,流民就不再自認是俘虜了,也就不再擔憂被殺,更不會擔憂被扭送官府,而屢屢想逃了。
至於第二個民夫主要逃跑的原因,怕被強驅攻城。
這個就沒辦法解決了。
哪怕給民夫發了旗幟,哪怕民夫自認也是義軍,怕被強驅攻城送死,該怕還是怕。
李孟羲又去巡視各處了。
有一件事,昨夜跟劉備關羽聊了很久,但是忘了問了。
那就是,為何會有民夫想逃走?
不應該啊,食物又不缺他們的,對民夫夠好了吧,然而,為何有人要逃。
帶著不解,李孟羲自去尋找答案了。
沒走多遠,李孟羲在民夫的行進隊列中,看到了一個老人。
老人一隻腳有鞋,一隻腳上沒鞋。
這個老人看著身體強健,但是,好像精神有點問題,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嘴裏喃喃自語,時不時不明意味連連搖頭。
“老人家,停下。”
李孟羲叫住老人。
李孟羲還有點害怕,他怕老人真的是精神病或者是個瘋子。
小時候,村子裏有個老瘋子,他家人把他拴在家裏。
有一次,聽小夥伴說,看到了老瘋子了。
年幼時的李孟羲好奇,就跟著也去看。
一群小夥伴在半途撞見了瘋子,大家都喊他“老瘋子”。
沒想到,瘋子生氣了,追著李孟羲就跑,把年幼的他嚇的哇哇哭,書包都扔了,哭著跑回家。
<a id="wzsy" href="http://www.lingdiankanshu.com">lingdiankanshu.com</a>
這是自小的童年陰影。
李孟羲很害怕精神有問題的人,怕被打。
精神病人打人是沒理由的,不可以常理度之。
李孟羲從馬背上下來,他往後退了兩步,站的遠一點,小心謹慎。
“小郎君何故叫我?”老人擦了擦眼淚,朝李孟羲施了一禮,
被李孟羲認為是有精神病的老人,竟然舉止文雅,回過神的老人神情一點都不像是精神病人了。
李孟羲的畏懼,去了大半。
不是精神病就好。
李孟羲便和老人攀談起來。
談話中,李孟羲問老者,為何悲戚莫名?
老人歎息著,不住抹淚,說起過往。
原來,老人家是跟兒子兒媳一起逃難的,兒子先死,懷著身孕的兒媳半路生了個娃娃,娃娃又胖又白,看著讓人歡喜的不行。
可兒媳生下孩兒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這老人家一個人,懷抱著個小繈褓,一邊跟著黃巾逃難,一邊到處找看誰家有奶,給尋一口奶吃。
可奶水又怎是那麽好尋的,沒多久,還沒滿月的小孫兒,喂點稀粥就又吐又寖的,活生生掂拉瘦,沒過去滿月,小孫兒就夭折了。
有人拿糧換走吃,老人當時就罵那人一頓。
尋了個地方,瞅沒人,把孫兒埋個土坑埋了。
老人說話時,語氣平靜,像是無有悲傷。
但李孟羲看到,老人的眼裏,是一片死寂與荒涼。
李孟羲大概懂了。
這老人家兒子兒子先後死了,留下的小孫兒本來是活下去的希望,可是眼睜睜的看著孫兒餓死,而無能為力。兒孫都死,一把年紀了,活著也沒盼頭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想活下去的。
這老人家腳上缺了一隻鞋,是沒有鞋嗎?這不是關鍵。
路邊都是草,真要是想要鞋,拽兩把草,不就能編好一隻鞋了。
不是能不能有沒有的問題,而是這個老人,已沒了活著的念頭。
活都不想活了,鞋沒了還管他幹嘛。
李孟羲聽完老人的講述,沉默半天。
“……老人家,我軍中不會缺你等民夫的口糧。且……跟著走吧。”也不知該如何勸解老人,李孟羲隻好如此說到。
李孟羲告辭時,老人口中不住誇讚,誇讚義軍仁義,好話說了不少。
爬上馬背,李孟羲在馬上拱手和老人道別。
李孟羲拍拍騎兵的肩膀,“往前再走。”他吩咐著。
“駕。”騎兵輕夾馬腹,慢慢的趕著馬往前走。
這往後接著再看,李孟羲就特地留意民夫們的雙腳,他這留心一觀察,還真發現了之前被忽略掉的細節。
真的有不少民夫,腳上缺鞋子,要麽缺一隻,要麽,兩隻鞋子都沒有,赤著雙腳。
若說別的物資,還得花錢沿途購買,草鞋嘛,草隨處可見,用不著花費什麽。
可是,那麽多人,那麽多人都沒鞋。
這又是為何?
總不能,這所有缺鞋的老人,都跟那個老人家一樣,心懷死誌,都不想活了嗎?
應當不至於。
問題可能是在於主觀能動性方麵。
這些民夫,讓幹啥幹啥,不說幹啥,真的就,什麽都不主動幹,整個精神狀態就是麻木與茫然,如同木頭。
除此以外,應該還有管理問題。
不管是行軍時,還是紮營時,都不讓民夫亂走。
其實,紮營後,可以允許民夫散出去活動片刻。
這樣,有了收集材料的時間,拔點草,也有東西編鞋了。
不然,行軍時,管的又嚴,往邊上走一點,想薅兩根草,就被鄉勇吼個不停,手裏一根草都沒有,還編個錘子的草鞋。
問題就在這裏。
大問題是,民夫主觀能動性問題。
小問題是,民夫管理方式可以改變一下。
至於,懸而未決的那個問題,為何有民夫要逃呢?
回想現在軍中的民夫和涿州招募的流民有何不同,一比較,答案就明顯了。
涿州那些流民,是實在活不下去了,才往涿州相投。
自然,涿州的那些流民,全都是走投無路,當有了活路,就自然不會再跑了。
而現在軍中民夫,是文安縣城破之後,抓到的俘虜。
俘虜們可不是沒有活路的流民,甚至,這些流民會覺得前途渺茫,會覺得跟著軍隊走,指不定啥時候就被送到官府殺了,還擔憂說不定還會被強逼著攻城。
因此,呆在軍中,部分民夫認為很危險,逃走才是生路。
於是,也就容易解釋,為何軍中口糧不缺,而屢屢有人夜逃。
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具體問題,可具體分析。
民夫逃走的心理原因大概有幾個?
其一,民夫懼怕雖然現在劉備沒動手,但就怕以後早晚有一天,劉備會痛下殺手。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打消部分人的顧慮,讓部分人相信,劉備不再把他們當俘虜了。
讓民夫認為自己也是義軍的一員,就不會再害怕被屠殺。
這就是解決的辦法。
隨便給流民一些旗幟,讓民夫拿著,就說,以後是我劉玄德麾下了。
這樣,流民就不再自認是俘虜了,也就不再擔憂被殺,更不會擔憂被扭送官府,而屢屢想逃了。
至於第二個民夫主要逃跑的原因,怕被強驅攻城。
這個就沒辦法解決了。
哪怕給民夫發了旗幟,哪怕民夫自認也是義軍,怕被強驅攻城送死,該怕還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