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羲說兵壓縣衙,逼迫縣丞就範。
固然,劉備所擔憂的謀逆之名,在李孟羲開導之下,劉備明白謀逆之名,實則不必擔憂。
如今,涿州局勢,也誠如李孟羲所言,上上策便為征豪強之糧,行招撫之策。
不如此,發兵征剿,拖延時日,百姓遭災。
若糧不出於豪強之中,而反落於百姓頭上,則黃巾未滅,百姓又反,實為危局,百姓又遭災。
征豪強之糧,劉備倒不懼豪強樹大根深,不怕被群起而攻之,劉備隻是覺得,縱豪強有糧,也不該去強搶,行匪盜之事。
至於李孟羲所說,兵壓縣衙,劉備更是不敢下決斷。
劉備所不能理解之事,其原因為,一為,劉備受限於時代,看不到百姓與豪強天然之對立,若救百姓,就必與豪強為敵。
而不能兩不得罪者。
其二,劉備不能知封建時代,豪強實則為世世代代剝削百姓之大賊,故,劉備對強征豪強之糧之事,有道德上的壓力。
其三,劉備不敢兵壓縣衙,則是其膽薄,不敢反抗官府所代表的權威,不敢有半點反心。
要是,劉備真的鐵了心反他娘的,事情倒是好辦了。
與扶起一個枯朽的封建王朝的難度相比,再造乾坤反而簡單的多了。
至於造反成算幾何,若問李孟羲,李孟羲則嗬嗬回應。
土地革命都有一成勝算,又何論造反?
劉備不能下定決心,遲疑良久,看著李孟羲,歎息,“羲兒,征豪強大族之糧,確為兩全之策。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隻是,他人有糧,我等強取,與賊匪何異?
此背義之舉,不能為。”
李孟羲聞言,也頗感頭痛,一時沉默。
該如何說服劉備不擔任何道德壓力去搶大戶去呢。
李孟羲皺眉思索,一時無言。
好算李孟羲腦袋靈活,片刻後,他已有計較。
目視劉備,李孟羲目光沉靜,“玄德公說,豪強大族之糧,我等強取,與匪寇無異。
那我若說,豪強大族,本就無與匪寇無異呢?”
李孟羲麵帶從容笑意,緩緩說到。
“哼!你說,豪強如何就是匪寇,如何是匪寇?!”
劉備尚未答話,一旁張飛不滿了,厲聲問到。
李孟羲詫異之餘,立刻反應過來了,張飛這廝,也是豪強。
罵豪強,就等於罵他張翼德。
李孟羲怕觸怒張飛嗎,並不。
李孟羲嘴角一撇,暗笑。
不理會吹胡子瞪眼的張飛,李孟羲朝劉備拱手一禮,而後問到,“敢問玄德公,若趁人之危,巧取豪奪,是否為賊?”
劉備不知李孟羲是何意,沉思須臾,回到,“趁人之危,巧取豪奪,自然是賊。”
“關將軍以為,此是否為賊?”
李孟羲複問關羽。
關羽為人正派,毫不遲疑,點頭道,“君子不乘人之危,此為賊也!”
“三將軍又如何?”李孟羲笑問張飛。
“此是賊也!”張飛哼了一聲,此時張飛,依然不悅之中。
“那好!”李孟羲一拍桌子,“若一人,家中有美玉一隻,突逢家人重病,欲賣得錢財為家人治病。
值此急如水火之時,奸商知其急迫,知其無論如何,必要賣玉,於是,貨值百貫之玉,奸商狠壓為一貫。
試想,此人除舍玉救人以外,又能如何?
隻能含淚賣玉。
此奸商,是否為賊?”
李孟羲問劉關張三人。
“可惡之極!”劉備道。
“惡賊也!”關羽道。
“當殺!”張飛道。
李孟羲又問關羽,“將軍有寶刀青龍偃月,作價幾何?”
“非千貫不能取!”關羽擺手說到。
“那好,就作價千貫!”李孟羲點頭,“若將軍臨陣,有人拿千貫錢財來買將軍之刀,那此時,青龍偃月值千貫,有人千貫來買,將軍以為,此買賣,是否公道?”
關羽搖頭,“如何公道?有刀在手,某可殺敵斬將,無刀,某如何陷陣?
青龍偃月雖值千貫,然,縱萬貫之財,某如何肯舍!”
聞言,李孟羲拂掌大讚,“正是如此。”
而後,李孟羲目視劉備,“方才某言,豪強之所以為賊者,便如此理。豪強何以為豪強?土地多也。”
“豪強之地,皆奪之百姓,百姓之地日少,豪強之地日多,故,豪強為賊!”
說罷,李孟羲目光微妙的看了張飛一眼。
那目光簡直就是無言的在說,你張翼德,即是豪強,那便也是賊。
張飛一拍桌子,怒視李孟羲,“俺就是豪強,俺家地多,莫不是數代積累,一畝一畝買來的,怎地是賊?!”
張飛氣惱。
“奧,買的?怕不盡然。”
李孟羲搖頭。
“此節,便為豪強兼並土地症結,容某細細說來。”
“豪強地多,百姓地少。
豪族百人,有田萬畝,豐年萬畝產糧。
百姓地少,一家十人,隻十畝田,豐年十畝產糧,勉強夠活。
豐年自然無憂。
然,若遇災年,或洪或旱,收成銳減。
十畝之田,不能收二畝之糧。
豪族百人,有田萬畝,災年萬畝產糧,為兩千畝,依然無憂,且餘糧多矣。
百姓地少,一家十人,隻十畝田,災年十畝產糧,隻得二畝,此時如何能活?”
“百姓災年無糧度日,而豪強有糧,百姓為求活路,不得不賣田換糧,保一家老小不至餓斃。”
“正如,先前所言。
持美玉者,家逢急事,奸商知其急迫,知其不賣也得賣,故狠壓價錢。
百姓災年賣田,也正是如此。
百姓急而賣田,不賣絕無活路,豪強怎能不趁急謀奪?
故,每至災年,豪強必狠壓田價。
豐年百貫之田,逢災年,隻值十貫。百姓無有他選,含淚賤賣。”
“故,每遇災年,必是土地兼並劇烈之時。
於百姓,災年難度。
於豪強,逾是災年,其田畝家財逾倍增!”
“百姓之田,於是逾賣逾少,直至無田。
無田者,再遇災年,已無換糧之地。
無地欠糧者,豪強扒人房屋,牽人牲口,搶人妻女,可曾少見?”
“敢問玄德公,關將軍,這等豪強之輩,趁災年,賤買民田,是否是為強取豪奪,是否是為賊寇行徑?”
“是否,是賊寇行徑?!”李孟羲沉聲喝問。
此問,震耳發聵。
固然,劉備所擔憂的謀逆之名,在李孟羲開導之下,劉備明白謀逆之名,實則不必擔憂。
如今,涿州局勢,也誠如李孟羲所言,上上策便為征豪強之糧,行招撫之策。
不如此,發兵征剿,拖延時日,百姓遭災。
若糧不出於豪強之中,而反落於百姓頭上,則黃巾未滅,百姓又反,實為危局,百姓又遭災。
征豪強之糧,劉備倒不懼豪強樹大根深,不怕被群起而攻之,劉備隻是覺得,縱豪強有糧,也不該去強搶,行匪盜之事。
至於李孟羲所說,兵壓縣衙,劉備更是不敢下決斷。
劉備所不能理解之事,其原因為,一為,劉備受限於時代,看不到百姓與豪強天然之對立,若救百姓,就必與豪強為敵。
而不能兩不得罪者。
其二,劉備不能知封建時代,豪強實則為世世代代剝削百姓之大賊,故,劉備對強征豪強之糧之事,有道德上的壓力。
其三,劉備不敢兵壓縣衙,則是其膽薄,不敢反抗官府所代表的權威,不敢有半點反心。
要是,劉備真的鐵了心反他娘的,事情倒是好辦了。
與扶起一個枯朽的封建王朝的難度相比,再造乾坤反而簡單的多了。
至於造反成算幾何,若問李孟羲,李孟羲則嗬嗬回應。
土地革命都有一成勝算,又何論造反?
劉備不能下定決心,遲疑良久,看著李孟羲,歎息,“羲兒,征豪強大族之糧,確為兩全之策。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隻是,他人有糧,我等強取,與賊匪何異?
此背義之舉,不能為。”
李孟羲聞言,也頗感頭痛,一時沉默。
該如何說服劉備不擔任何道德壓力去搶大戶去呢。
李孟羲皺眉思索,一時無言。
好算李孟羲腦袋靈活,片刻後,他已有計較。
目視劉備,李孟羲目光沉靜,“玄德公說,豪強大族之糧,我等強取,與匪寇無異。
那我若說,豪強大族,本就無與匪寇無異呢?”
李孟羲麵帶從容笑意,緩緩說到。
“哼!你說,豪強如何就是匪寇,如何是匪寇?!”
劉備尚未答話,一旁張飛不滿了,厲聲問到。
李孟羲詫異之餘,立刻反應過來了,張飛這廝,也是豪強。
罵豪強,就等於罵他張翼德。
李孟羲怕觸怒張飛嗎,並不。
李孟羲嘴角一撇,暗笑。
不理會吹胡子瞪眼的張飛,李孟羲朝劉備拱手一禮,而後問到,“敢問玄德公,若趁人之危,巧取豪奪,是否為賊?”
劉備不知李孟羲是何意,沉思須臾,回到,“趁人之危,巧取豪奪,自然是賊。”
“關將軍以為,此是否為賊?”
李孟羲複問關羽。
關羽為人正派,毫不遲疑,點頭道,“君子不乘人之危,此為賊也!”
“三將軍又如何?”李孟羲笑問張飛。
“此是賊也!”張飛哼了一聲,此時張飛,依然不悅之中。
“那好!”李孟羲一拍桌子,“若一人,家中有美玉一隻,突逢家人重病,欲賣得錢財為家人治病。
值此急如水火之時,奸商知其急迫,知其無論如何,必要賣玉,於是,貨值百貫之玉,奸商狠壓為一貫。
試想,此人除舍玉救人以外,又能如何?
隻能含淚賣玉。
此奸商,是否為賊?”
李孟羲問劉關張三人。
“可惡之極!”劉備道。
“惡賊也!”關羽道。
“當殺!”張飛道。
李孟羲又問關羽,“將軍有寶刀青龍偃月,作價幾何?”
“非千貫不能取!”關羽擺手說到。
“那好,就作價千貫!”李孟羲點頭,“若將軍臨陣,有人拿千貫錢財來買將軍之刀,那此時,青龍偃月值千貫,有人千貫來買,將軍以為,此買賣,是否公道?”
關羽搖頭,“如何公道?有刀在手,某可殺敵斬將,無刀,某如何陷陣?
青龍偃月雖值千貫,然,縱萬貫之財,某如何肯舍!”
聞言,李孟羲拂掌大讚,“正是如此。”
而後,李孟羲目視劉備,“方才某言,豪強之所以為賊者,便如此理。豪強何以為豪強?土地多也。”
“豪強之地,皆奪之百姓,百姓之地日少,豪強之地日多,故,豪強為賊!”
說罷,李孟羲目光微妙的看了張飛一眼。
那目光簡直就是無言的在說,你張翼德,即是豪強,那便也是賊。
張飛一拍桌子,怒視李孟羲,“俺就是豪強,俺家地多,莫不是數代積累,一畝一畝買來的,怎地是賊?!”
張飛氣惱。
“奧,買的?怕不盡然。”
李孟羲搖頭。
“此節,便為豪強兼並土地症結,容某細細說來。”
“豪強地多,百姓地少。
豪族百人,有田萬畝,豐年萬畝產糧。
百姓地少,一家十人,隻十畝田,豐年十畝產糧,勉強夠活。
豐年自然無憂。
然,若遇災年,或洪或旱,收成銳減。
十畝之田,不能收二畝之糧。
豪族百人,有田萬畝,災年萬畝產糧,為兩千畝,依然無憂,且餘糧多矣。
百姓地少,一家十人,隻十畝田,災年十畝產糧,隻得二畝,此時如何能活?”
“百姓災年無糧度日,而豪強有糧,百姓為求活路,不得不賣田換糧,保一家老小不至餓斃。”
“正如,先前所言。
持美玉者,家逢急事,奸商知其急迫,知其不賣也得賣,故狠壓價錢。
百姓災年賣田,也正是如此。
百姓急而賣田,不賣絕無活路,豪強怎能不趁急謀奪?
故,每至災年,豪強必狠壓田價。
豐年百貫之田,逢災年,隻值十貫。百姓無有他選,含淚賤賣。”
“故,每遇災年,必是土地兼並劇烈之時。
於百姓,災年難度。
於豪強,逾是災年,其田畝家財逾倍增!”
“百姓之田,於是逾賣逾少,直至無田。
無田者,再遇災年,已無換糧之地。
無地欠糧者,豪強扒人房屋,牽人牲口,搶人妻女,可曾少見?”
“敢問玄德公,關將軍,這等豪強之輩,趁災年,賤買民田,是否是為強取豪奪,是否是為賊寇行徑?”
“是否,是賊寇行徑?!”李孟羲沉聲喝問。
此問,震耳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