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你是第一次來洛陽皇宮吧?”劉飛看著趙雲的神情,不由問道。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回主公,是的。”趙雲正色答道。
“都跟你說過多少遍了,在我麵前不用這麽多禮,我不喜歡這一套。”劉飛佯怒道。
“是,主公。”趙雲依舊正色答道。
唉......,看著趙雲那副英俊的冰塊臉,劉飛心中不由長歎了一口氣。
“主公,我有一事不明,還請主公賜教。”
“哦,子龍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我是第一次來這京都洛陽的,以前曾聽說洛陽繁華無比,怎麽如今卻發現這裏連陰館都不如?”趙雲指的是白天進洛陽的所見所聞。
“嗬嗬,子龍有所不知,十多年前,我和你大哥(趙風)來洛陽的時候,這裏確實很繁華,百姓安居樂業,可是這十多年來,天下連年戰亂,百姓苦不堪言,洛陽才日益蕭條。而就在這十多年裏,北疆在我和你大哥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迅速崛起,走向繁榮,所以你才會覺得洛陽有些蕭條。”
“原來如此。”趙雲聞言點了點頭。
“其實這也跟上層的管理者有關係,我們並州政通人和,而洛陽,嗬嗬,食餐露宿、魚肉百姓的官員實在太多了......”劉飛又補充道。
“王爺,未央宮已經到了。”小黃門低聲提醒道。
“好的,多謝小公公了。”
劉飛領著趙雲進入大廳,不由的有些吃驚,原本劉飛以為劉協宴請他,隻是請他一個人,沒想到的是劉協竟然宴請的是文武百官,其中還包括袁紹等諸侯......
也許有人要問,這兩者有區別嗎?
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是單獨宴請劉飛一個人或者少部分幾位重臣,那麽這就是小宴,能提高凝聚力,加強君臣關係等,要是向今晚這般,除了顯擺,劉飛想不出其他什麽理由......
“嗬,人還真多!”劉飛淡淡的說道。
“英王駕到。”這時候有個小黃門朝門內喊道。
隨著這聲音,未央宮大廳中的文武百官俱都一轉臉,齊齊看向了大門。
雖然今天白天他們也去迎接了劉飛等人,但卻隻是遠遠觀望,哪能像現在離得這麽近(咳咳,別跟我說什麽晚上光線不好哈,==)?
天子劉協連忙起身,準備上前迎接劉飛。
這個時候,坐在不遠處的王允低聲勸道:“陛下,不可再如此屈尊了,陛下乃天子,須有天子的威儀!”
劉協畢竟年少,聽了王允的話,頓時覺得也有道理,原本他想籠絡劉飛,也是出於他父皇劉宏的遺囑,現在自己身邊的股肱重臣這般勸說,想來也是為自己著想,而且劉協本來心裏就是這麽想的。
因此,劉協就這麽坐在首位沒有動。
“鵬舉,你可是來晚了。”盧植、蔡邕、喬玄三人走到劉飛麵前,喬玄笑著說道。
“嗬嗬,喬公恕罪,皇宮景致不錯,我不由多看了幾眼,有些耽擱了。”劉飛連忙告罪。
“嗬嗬,竟然讓陛下久候,英王真是好大的架子啊!”這個時候,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打斷了劉飛與盧植等人的談話。
“你是何人?”劉飛一看那人服飾,就知道那人是司徒王允,但既然人家不給麵子,劉飛自然也不會給他好臉色。
“你!”王允正要發怒,這劉飛竟然連自己都不認識,但看著劉飛那戲謔的眼神,頓時明白過來,感情這家夥是氣自己來者,於是冷聲道:“哼,老夫乃大漢司徒王允!”
“哦,原來是王司徒,失敬失敬。”劉飛口中這麽說著,但他的表現哪有什麽“犯錯”的樣子。
對與王允,劉飛也算是了解,當然,這個了解並不是因為《三國演義》的連環計,而是劉飛在並州推行新政的時候,驅逐了一個世家,那就是並州王氏。
王允就是出身並州王氏,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門望族,世代擔任州郡的重要官職,在當地影響很大,威望頗高。王允天資聰穎,獨具慧質,深受上輩們的喜愛和賞識。在他們的影響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氣非凡,立誌長大後不僅要繼承和發揚父輩的傳統,而且還要心憂國家,有益於東漢社會。
為了實現這一誌向和目標,王允時時刻刻注意自身素質的修養。雖出生豪門世族,但他並不迷戀奢侈的生活和舒適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裏的優越環境,飽讀詩書和泛閱經傳。少年時期,王允就已經成為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才子,遠近文人學士都對他刮目相看。習文章、閱經典之餘,王允還堅持習武強身。他崇慕衛青、霍去病的威猛和氣度,同時也佩服他們誓死衛國的精神。認真不懈的文修武練不到數年,王允便出落為一名文韜武略無不精通的全才。
由於出生上層士族世家,平日除了習文練武之外,王允也經常跟隨父輩們出入官場,結交許多世家名士。而且,王允更願意與下層人民接觸,因為這樣更能接近生活,體驗生活,積累豐富的經驗。一時之間,少年王允不僅在同輩中間脫穎而出,而且在整個山西也已經小有名氣。
一次,同郡名士郭林宗因事拜訪王允的父親,正好逢上父親有事外出,王允便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他講究禮節,大方自然。隨後,又與客人讀文論武,商討切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不僅條理清晰,而且見解深刻。[.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在與王允短暫的接觸過程中,郭林宗見他舉止有度,談吐非凡,不禁深深嘖歎,對他如此年紀便具有如此非凡的學識和涵養而大感吃驚,當場拱手稱讚王允說:“王相公可謂是一日千裏,曠世奇才啊!今後一定能成為天子的肱股、國家的棟梁!”之後,郭林宗還主動與王允交好,結為朋友。從此,並州士人便習慣稱王允為“一日千裏,王佐之才”。
19歲那年,王允被推舉為郡吏。任職不久,便遇上一件極其複雜棘手的事情:山西晉陽地區有一名叫趙津的小黃門,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當權宦官,便在當地橫行霸道,為所欲為。百姓懾於趙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王允真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當他得知這一情況後,氣憤地對手下衙吏們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此為非作歹,貪贓枉法,格殺勿論!”隨即下令逮捕趙津,並立即將他解押東市,斬首示眾,以慰民心。晉陽百姓見他們深惡痛絕的禍害已除,個個拍手叫好,他們還紛紛前往王允所在官署,感謝慰問王允,稱讚他是為民作主,不畏強暴的好父母官。王允首次經受世事的考驗,並贏得眾人的稱讚和擁護,由衷地感到高興,更堅定了秉公為官的信心。
後來,由於朝廷腐敗,導致中央和地方買官鬻爵的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地方官僚權錢交易極為普遍。與王允同郡的同鄉中有一個名叫路佛的遊混無賴,從小嬌生慣養,既無學識,也無德行,他仗著家裏有錢,向太守王球行賄,要王球給他個官當。財迷心竅的王球是個見錢眼開的昏官,收下路佛的賂賄後,便給了他一個補吏的職位。王允對這種肮髒交易十分忿恨,當眾揭露路佛的醜行,並與王球變顏爭辯,指責他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王球惱羞成怒,利用手中權力,立即將王允捉拿起來,投入牢中,準備隨時殺掉。刺史鄧盛很早就聽說過王允的事跡,很是欽佩他的才識和性格。當他得知王球要殺掉王允的消息後,立即親自騎上快馬,前往太守衙門,保釋王允,並且請他做自己府中的別駕從事。王允很感激鄧盛的救命之恩,同時也為鄧盛的正義行為所感動,於是一心一意為鄧盛效勞,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鄧盛深感滿意。在鄧盛的提拔和宣揚下,王允的名聲越來越大,為他日後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礎。
王允為官初露鋒芒,不僅贏得了州郡官吏和當地百姓的讚賞和欽佩,而且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鑒於他的才能和表現,王允不久被朝廷三公同時征召,以司徒高第征為侍禦史。從地方州郡遷到中央朝廷,這是王允人生道路的重大轉折,也為他實現忠心為國的政治抱負提供了廣泛的政治舞台。
中平元年,即王允征為侍禦史不久,全國各地便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軍農民起義。為了迅速鎮壓起義,東漢政府特別選拜王允為豫州刺史,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擔任王允的從事,率領重兵討伐黃巾軍。王允初次領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韜武略。預先,王允廣泛征求從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見,設計了周密的作戰方案;戰鬥過程中,王允親自披掛上陣,大顯身手,徹底擊潰豫州一帶的黃巾軍。
但不知為何,王允得罪了張讓,使得張讓對王允心懷忿恨,一心想伺機打擊報複王允。第二年,張讓終於找到一個借口,將王允逮捕下獄。不久,正好趕上朝廷大赦,王允免罪釋放,還複刺史原職。可是,睚眥必報的張讓並沒就此罷休,沒出十天,他又以另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王允治罪,王允再度入獄。
司徒楊賜素知王允的為人和品性,知道張讓是有意想置王允於死地,為了替王允開罪,讓他免受痛苦和屈辱,楊賜派手下人勸告王允說:“你因事得罪宦官張讓,一月之內,兩次下獄,很明顯他是有意和你過不去。如今你是凶多吉少,性命都難保。為了成就自己的誌向,你又何必不先退讓一下,忍一忍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隻一味好強,恐怕他不會放過你,請你仔細思量思量吧!”王允手下的從事也對王允的再次入獄深感憂慮,他們想方設法營救王允。
有一名好鬥氣的下屬去獄中探望王允時,痛哭流涕,勸王允向張讓認錯賠罪,求他網開一麵,被王允怒斥拒絕。下屬找來一杯酒,氣憤地對王允說:“你既然如此保全自己,不如喝下這杯毒酒算了,又何必還在獄中受別人的折磨呢?”可是,出乎下屬的意料,王允一把奪過酒杯,厲聲說道:“我是堂堂天子的臣民,君王賜罪於我,我應當接受懲罰,按照王法在街頭斬首示眾,而且天下人都應以我為戒,不再違反法律,維護社會的安定,哪有私自吞喝**,以死逃避法律製裁的道理?你們不用再勸我了,我意已決!”說完,便把酒潑倒在地上,自己走近囚車,又重新被關進監獄。
由於王允一直又沒有向張讓賠罪認錯,張讓又進一步渲染他的所謂的罪行情節。不久,王允的案件被提審,王允的手下官員和朋友以及朝中許多官員都十分著急,想製止張讓對王允的陷害。大將軍何進、太尉袁隗,司徒楊賜聯名向皇帝上書,替王允求情,希望皇上能夠赦免王允。
他們在奏章中寫道:王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官盡忠盡誠,寬宏賢能,具有君子的風範和氣節。過去晉悼公和先朝孝文皇帝能明辨是非,赦免大臣的罪行,陛下就不能仿效嗎?如此王允受命於朝廷,誅討逆賊,安撫良民,本應論功行賞,加官進爵;難道就因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就定他死罪嗎?陛下如此不公平地給予他處罰,恐怕有負眾望,百官有所不服吧。”靈帝劉宏看完奏章後,便赦免了王允的死罪,但仍下獄重新定罪。
這年冬天,又逢朝廷大赦。由於張讓始終從中作梗,王允仍不在赦免之列。何進、袁隗、楊賜等三公要員繼續上書皇上,要求赦免王允。等到第二年,王允才被免罪釋放。當時,朝中宦官當權,張讓閹黨憑借權勢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剛剛出獄的王允雖對張讓等人的行徑深惡痛絕,但因力量有限,隻得改名換姓,離開都城洛陽,輾轉於河內、陳留之間。
所以說,王允是一位君子,是一位剛正不阿的幹才,這一點,跟一個人很像,那個人就是田豐。
對於這種人,劉飛向來是敬重的,哪怕他是世家出身!
但劉飛也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他同人交往,始終貫徹一個原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因此,對於王允的挑選,劉飛是毫不客氣的反駁的。
“你!小子無禮!”王允看著劉飛那種嘲諷的表情,不由怒火中燒,大聲罵道。
“哦?感溫王司徒,到底是本王無禮還是你司徒大人無禮,這可要說清楚。本王來的確實是有些晚,沒趕上你們的宴會,但是也沒人告訴我是什麽時候開宴啊?再者,即便本王來晚了,陛下也沒有出言怪罪,反倒是司徒大人你口出狂言,指者本王,難道欲代天子行事乎?”劉飛不由怒喝道。
劉飛最後一句話說的有些重了,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你王允難道有謀反之心嗎?
劉飛這句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勃然變色,這時候還是劉協感念剛剛王允對自己的體諒,心生好感,不由站出來為王允解圍道:“皇叔言重了,皇叔和司徒都是我大漢肱骨,豈可因這等小事傷了和氣,皇叔請入座。”
“多謝陛下體諒,不過臣今日身體不適,不宜飲酒,就請告辭。”劉飛不冷不熱的說道,他對劉協真的是有些失望了,這個時候怎麽也不應該是劉協來出麵為王允解圍的,現在劉協既然出麵了,也就意味著他和王允的想法是一樣的。
本來劉飛就對這場“大宴”心中不滿,現在又出了這檔子事情,劉飛哪裏還有什麽心情喝酒?再說,這裏大宴賓客的酒都是自己進貢給靈帝的,現在竟然被用來宴請這些人,劉飛心裏怎麽能高興的起來?
“皇兄啊,皇位我可以不要,可是,權利我是不會交還給你兒子的,小弟也隻能保他們一生平安來報答皇兄的大恩了,因為這個大漢,已經不需要一位天子了!”劉飛深深的忘了一眼劉協,帶著趙雲飄然而去......
ps:祝各位書友聖誕快樂。
“回主公,是的。”趙雲正色答道。
“都跟你說過多少遍了,在我麵前不用這麽多禮,我不喜歡這一套。”劉飛佯怒道。
“是,主公。”趙雲依舊正色答道。
唉......,看著趙雲那副英俊的冰塊臉,劉飛心中不由長歎了一口氣。
“主公,我有一事不明,還請主公賜教。”
“哦,子龍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我是第一次來這京都洛陽的,以前曾聽說洛陽繁華無比,怎麽如今卻發現這裏連陰館都不如?”趙雲指的是白天進洛陽的所見所聞。
“嗬嗬,子龍有所不知,十多年前,我和你大哥(趙風)來洛陽的時候,這裏確實很繁華,百姓安居樂業,可是這十多年來,天下連年戰亂,百姓苦不堪言,洛陽才日益蕭條。而就在這十多年裏,北疆在我和你大哥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迅速崛起,走向繁榮,所以你才會覺得洛陽有些蕭條。”
“原來如此。”趙雲聞言點了點頭。
“其實這也跟上層的管理者有關係,我們並州政通人和,而洛陽,嗬嗬,食餐露宿、魚肉百姓的官員實在太多了......”劉飛又補充道。
“王爺,未央宮已經到了。”小黃門低聲提醒道。
“好的,多謝小公公了。”
劉飛領著趙雲進入大廳,不由的有些吃驚,原本劉飛以為劉協宴請他,隻是請他一個人,沒想到的是劉協竟然宴請的是文武百官,其中還包括袁紹等諸侯......
也許有人要問,這兩者有區別嗎?
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是單獨宴請劉飛一個人或者少部分幾位重臣,那麽這就是小宴,能提高凝聚力,加強君臣關係等,要是向今晚這般,除了顯擺,劉飛想不出其他什麽理由......
“嗬,人還真多!”劉飛淡淡的說道。
“英王駕到。”這時候有個小黃門朝門內喊道。
隨著這聲音,未央宮大廳中的文武百官俱都一轉臉,齊齊看向了大門。
雖然今天白天他們也去迎接了劉飛等人,但卻隻是遠遠觀望,哪能像現在離得這麽近(咳咳,別跟我說什麽晚上光線不好哈,==)?
天子劉協連忙起身,準備上前迎接劉飛。
這個時候,坐在不遠處的王允低聲勸道:“陛下,不可再如此屈尊了,陛下乃天子,須有天子的威儀!”
劉協畢竟年少,聽了王允的話,頓時覺得也有道理,原本他想籠絡劉飛,也是出於他父皇劉宏的遺囑,現在自己身邊的股肱重臣這般勸說,想來也是為自己著想,而且劉協本來心裏就是這麽想的。
因此,劉協就這麽坐在首位沒有動。
“鵬舉,你可是來晚了。”盧植、蔡邕、喬玄三人走到劉飛麵前,喬玄笑著說道。
“嗬嗬,喬公恕罪,皇宮景致不錯,我不由多看了幾眼,有些耽擱了。”劉飛連忙告罪。
“嗬嗬,竟然讓陛下久候,英王真是好大的架子啊!”這個時候,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打斷了劉飛與盧植等人的談話。
“你是何人?”劉飛一看那人服飾,就知道那人是司徒王允,但既然人家不給麵子,劉飛自然也不會給他好臉色。
“你!”王允正要發怒,這劉飛竟然連自己都不認識,但看著劉飛那戲謔的眼神,頓時明白過來,感情這家夥是氣自己來者,於是冷聲道:“哼,老夫乃大漢司徒王允!”
“哦,原來是王司徒,失敬失敬。”劉飛口中這麽說著,但他的表現哪有什麽“犯錯”的樣子。
對與王允,劉飛也算是了解,當然,這個了解並不是因為《三國演義》的連環計,而是劉飛在並州推行新政的時候,驅逐了一個世家,那就是並州王氏。
王允就是出身並州王氏,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門望族,世代擔任州郡的重要官職,在當地影響很大,威望頗高。王允天資聰穎,獨具慧質,深受上輩們的喜愛和賞識。在他們的影響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氣非凡,立誌長大後不僅要繼承和發揚父輩的傳統,而且還要心憂國家,有益於東漢社會。
為了實現這一誌向和目標,王允時時刻刻注意自身素質的修養。雖出生豪門世族,但他並不迷戀奢侈的生活和舒適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裏的優越環境,飽讀詩書和泛閱經傳。少年時期,王允就已經成為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才子,遠近文人學士都對他刮目相看。習文章、閱經典之餘,王允還堅持習武強身。他崇慕衛青、霍去病的威猛和氣度,同時也佩服他們誓死衛國的精神。認真不懈的文修武練不到數年,王允便出落為一名文韜武略無不精通的全才。
由於出生上層士族世家,平日除了習文練武之外,王允也經常跟隨父輩們出入官場,結交許多世家名士。而且,王允更願意與下層人民接觸,因為這樣更能接近生活,體驗生活,積累豐富的經驗。一時之間,少年王允不僅在同輩中間脫穎而出,而且在整個山西也已經小有名氣。
一次,同郡名士郭林宗因事拜訪王允的父親,正好逢上父親有事外出,王允便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他講究禮節,大方自然。隨後,又與客人讀文論武,商討切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不僅條理清晰,而且見解深刻。[.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在與王允短暫的接觸過程中,郭林宗見他舉止有度,談吐非凡,不禁深深嘖歎,對他如此年紀便具有如此非凡的學識和涵養而大感吃驚,當場拱手稱讚王允說:“王相公可謂是一日千裏,曠世奇才啊!今後一定能成為天子的肱股、國家的棟梁!”之後,郭林宗還主動與王允交好,結為朋友。從此,並州士人便習慣稱王允為“一日千裏,王佐之才”。
19歲那年,王允被推舉為郡吏。任職不久,便遇上一件極其複雜棘手的事情:山西晉陽地區有一名叫趙津的小黃門,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當權宦官,便在當地橫行霸道,為所欲為。百姓懾於趙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王允真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當他得知這一情況後,氣憤地對手下衙吏們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此為非作歹,貪贓枉法,格殺勿論!”隨即下令逮捕趙津,並立即將他解押東市,斬首示眾,以慰民心。晉陽百姓見他們深惡痛絕的禍害已除,個個拍手叫好,他們還紛紛前往王允所在官署,感謝慰問王允,稱讚他是為民作主,不畏強暴的好父母官。王允首次經受世事的考驗,並贏得眾人的稱讚和擁護,由衷地感到高興,更堅定了秉公為官的信心。
後來,由於朝廷腐敗,導致中央和地方買官鬻爵的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地方官僚權錢交易極為普遍。與王允同郡的同鄉中有一個名叫路佛的遊混無賴,從小嬌生慣養,既無學識,也無德行,他仗著家裏有錢,向太守王球行賄,要王球給他個官當。財迷心竅的王球是個見錢眼開的昏官,收下路佛的賂賄後,便給了他一個補吏的職位。王允對這種肮髒交易十分忿恨,當眾揭露路佛的醜行,並與王球變顏爭辯,指責他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王球惱羞成怒,利用手中權力,立即將王允捉拿起來,投入牢中,準備隨時殺掉。刺史鄧盛很早就聽說過王允的事跡,很是欽佩他的才識和性格。當他得知王球要殺掉王允的消息後,立即親自騎上快馬,前往太守衙門,保釋王允,並且請他做自己府中的別駕從事。王允很感激鄧盛的救命之恩,同時也為鄧盛的正義行為所感動,於是一心一意為鄧盛效勞,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鄧盛深感滿意。在鄧盛的提拔和宣揚下,王允的名聲越來越大,為他日後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礎。
王允為官初露鋒芒,不僅贏得了州郡官吏和當地百姓的讚賞和欽佩,而且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鑒於他的才能和表現,王允不久被朝廷三公同時征召,以司徒高第征為侍禦史。從地方州郡遷到中央朝廷,這是王允人生道路的重大轉折,也為他實現忠心為國的政治抱負提供了廣泛的政治舞台。
中平元年,即王允征為侍禦史不久,全國各地便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軍農民起義。為了迅速鎮壓起義,東漢政府特別選拜王允為豫州刺史,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擔任王允的從事,率領重兵討伐黃巾軍。王允初次領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韜武略。預先,王允廣泛征求從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見,設計了周密的作戰方案;戰鬥過程中,王允親自披掛上陣,大顯身手,徹底擊潰豫州一帶的黃巾軍。
但不知為何,王允得罪了張讓,使得張讓對王允心懷忿恨,一心想伺機打擊報複王允。第二年,張讓終於找到一個借口,將王允逮捕下獄。不久,正好趕上朝廷大赦,王允免罪釋放,還複刺史原職。可是,睚眥必報的張讓並沒就此罷休,沒出十天,他又以另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王允治罪,王允再度入獄。
司徒楊賜素知王允的為人和品性,知道張讓是有意想置王允於死地,為了替王允開罪,讓他免受痛苦和屈辱,楊賜派手下人勸告王允說:“你因事得罪宦官張讓,一月之內,兩次下獄,很明顯他是有意和你過不去。如今你是凶多吉少,性命都難保。為了成就自己的誌向,你又何必不先退讓一下,忍一忍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隻一味好強,恐怕他不會放過你,請你仔細思量思量吧!”王允手下的從事也對王允的再次入獄深感憂慮,他們想方設法營救王允。
有一名好鬥氣的下屬去獄中探望王允時,痛哭流涕,勸王允向張讓認錯賠罪,求他網開一麵,被王允怒斥拒絕。下屬找來一杯酒,氣憤地對王允說:“你既然如此保全自己,不如喝下這杯毒酒算了,又何必還在獄中受別人的折磨呢?”可是,出乎下屬的意料,王允一把奪過酒杯,厲聲說道:“我是堂堂天子的臣民,君王賜罪於我,我應當接受懲罰,按照王法在街頭斬首示眾,而且天下人都應以我為戒,不再違反法律,維護社會的安定,哪有私自吞喝**,以死逃避法律製裁的道理?你們不用再勸我了,我意已決!”說完,便把酒潑倒在地上,自己走近囚車,又重新被關進監獄。
由於王允一直又沒有向張讓賠罪認錯,張讓又進一步渲染他的所謂的罪行情節。不久,王允的案件被提審,王允的手下官員和朋友以及朝中許多官員都十分著急,想製止張讓對王允的陷害。大將軍何進、太尉袁隗,司徒楊賜聯名向皇帝上書,替王允求情,希望皇上能夠赦免王允。
他們在奏章中寫道:王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官盡忠盡誠,寬宏賢能,具有君子的風範和氣節。過去晉悼公和先朝孝文皇帝能明辨是非,赦免大臣的罪行,陛下就不能仿效嗎?如此王允受命於朝廷,誅討逆賊,安撫良民,本應論功行賞,加官進爵;難道就因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就定他死罪嗎?陛下如此不公平地給予他處罰,恐怕有負眾望,百官有所不服吧。”靈帝劉宏看完奏章後,便赦免了王允的死罪,但仍下獄重新定罪。
這年冬天,又逢朝廷大赦。由於張讓始終從中作梗,王允仍不在赦免之列。何進、袁隗、楊賜等三公要員繼續上書皇上,要求赦免王允。等到第二年,王允才被免罪釋放。當時,朝中宦官當權,張讓閹黨憑借權勢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剛剛出獄的王允雖對張讓等人的行徑深惡痛絕,但因力量有限,隻得改名換姓,離開都城洛陽,輾轉於河內、陳留之間。
所以說,王允是一位君子,是一位剛正不阿的幹才,這一點,跟一個人很像,那個人就是田豐。
對於這種人,劉飛向來是敬重的,哪怕他是世家出身!
但劉飛也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他同人交往,始終貫徹一個原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因此,對於王允的挑選,劉飛是毫不客氣的反駁的。
“你!小子無禮!”王允看著劉飛那種嘲諷的表情,不由怒火中燒,大聲罵道。
“哦?感溫王司徒,到底是本王無禮還是你司徒大人無禮,這可要說清楚。本王來的確實是有些晚,沒趕上你們的宴會,但是也沒人告訴我是什麽時候開宴啊?再者,即便本王來晚了,陛下也沒有出言怪罪,反倒是司徒大人你口出狂言,指者本王,難道欲代天子行事乎?”劉飛不由怒喝道。
劉飛最後一句話說的有些重了,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你王允難道有謀反之心嗎?
劉飛這句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勃然變色,這時候還是劉協感念剛剛王允對自己的體諒,心生好感,不由站出來為王允解圍道:“皇叔言重了,皇叔和司徒都是我大漢肱骨,豈可因這等小事傷了和氣,皇叔請入座。”
“多謝陛下體諒,不過臣今日身體不適,不宜飲酒,就請告辭。”劉飛不冷不熱的說道,他對劉協真的是有些失望了,這個時候怎麽也不應該是劉協來出麵為王允解圍的,現在劉協既然出麵了,也就意味著他和王允的想法是一樣的。
本來劉飛就對這場“大宴”心中不滿,現在又出了這檔子事情,劉飛哪裏還有什麽心情喝酒?再說,這裏大宴賓客的酒都是自己進貢給靈帝的,現在竟然被用來宴請這些人,劉飛心裏怎麽能高興的起來?
“皇兄啊,皇位我可以不要,可是,權利我是不會交還給你兒子的,小弟也隻能保他們一生平安來報答皇兄的大恩了,因為這個大漢,已經不需要一位天子了!”劉飛深深的忘了一眼劉協,帶著趙雲飄然而去......
ps:祝各位書友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