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三更送到,求訂閱
張之洞此前任的是湖廣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簡稱為湖北湖南總督,因湖南、湖北兩省在明朝時同屬湖廣省,因此又俗稱為湖廣總督,總管湖北和湖南的兩身軍民政務。
當時複明黨在湖北、湖南的負責人是唐才常,此時才二十七歲。唐才常是湖南瀏陽人,早年就讀於長沙校經書院、嶽麓書院及武昌兩湖書院,與譚嗣同時稱長沙時務學堂教習中的“瀏陽二傑”,對西洋的變法思想特別熱衷。
李鴻章剛成立共和國時,唐才常很興奮,期待國家能真正巨變,但很快就發現,一切如舊,共和國成立後,縣官還是老爺,地主還是地主,他很失望,組織“正氣會”,後易名“自立會”,組成自立軍,唐才常任督辦,號稱武裝了三千人,實際上裝備很差,武器多是一些鳥銃和大刀,少量的西洋火槍。
朱象帝的複明黨成立之後,唐才常加入了複明黨,並負責湖南、湖北兩地的黨務,很快發展黨員將近五千人,張之洞見安徽省長王之春被殺,就對複明黨動了殺心,他假意邀請唐才常到武昌的總督府作客,說想和複明黨談一談組建真正的共和國的事。
唐才常素知五十七歲的張之洞有“老狐狸”的外號,為官狡詐,接到張之洞的書信邀請,怕其中有詐,不想去武昌城。他電報請示複明黨黨魁朱象帝,朱象帝聞訊後大喜,電報回複:“張南皮多辦洋務,思想開明,是國內地位僅次於李鴻章的重要人物,在兩江總督任職期內,他就曾在徐州練過一萬江南自強軍,軍官全部用德國人擔任。采用西法操練,在湖廣總督任上,又練就新軍一萬五千人,如能拉攏他,我們複明黨的大業可成,汝切勿失此千載難逢之良機!”
唐才常回電報說,“如果張之洞出爾反爾,借機剿滅我們,怎麽辦?”
朱象帝回複唐才常說:“你先帶自立軍去武昌,我將親提五萬複明黨軍去支援你。”
唐才常沒有辦法。隻好將自己的三千自立軍乘船帶往武昌。此時。張之洞已經將五千洋槍洋炮武裝的新軍開進武昌城駐守,磨槍霍霍。
唐才常獨立船頭,漢水從北方流到這裏與長江交匯,武昌和漢口、漢陽組成了大武漢。日落時分。唐才常到達了漢口,腳下是滔滔的長江水,滾滾流向前方,他往西看去,夕陽照耀下的蛇山和龜山層巒疊翠,廊簷高飛的黃鶴樓曆曆在目,低空中漂浮著金色的雲彩,一切沒有什麽異樣。他往南看,則是炊煙嫋嫋的山村。船再往前走了一會,便看見了高牆矗立的武昌城了。
堅固的石牆圍住了巨大的城區,原來武昌老城區裏建滿了房屋,但武漢在太平天國的長毛作亂時,慘遭戰火的洗禮。武昌城四分之三的房屋被燒毀,盡管張之洞就任湖廣總督後有所恢複,但此時也隻是恢複了舊城區的一半。
唐才常帶著自立軍要進武昌城時,守衛城門的新軍說,總督大人有令,不許大隊人馬進城。
唐才常心中有點忐忑,趕緊讓人給朱象帝通風報信,然後問城門的守軍:“那允許我們帶武器進去嗎?”
守衛武昌的新軍說:“可以。”
唐才常這才稍微放心了一點,帶著二十七名自立軍骨幹,將毛瑟槍裏裝滿了子彈,進了武昌城。
到了總督府的會客廳,張之洞確認了唐才常的身份,寒暄了幾句,話鋒一轉,道:“中國現在已經建立了共和國,你們複明黨還鬧什麽自立?”
唐才常道:“現在的共和是假共和,假民主,社會到處都是官商勾結。”
張之洞輕蔑地說:“共和是真是假,都由你複明黨說了算?你們說的共和就是真共和?你們的民主就是真民主?真是豈有此理!老夫看,共和就是官商合作!老夫辦洋務這麽多年,官督商辦不是挺好的嗎?你看漢陽鐵廠,不是亞洲最大的嗎?當然,你信口雌黃,硬要說官商合作就是官商勾結,那老夫認為,共和就是官商勾結!”
唐才常與張之洞話不投機,感覺不對勁,正準備再說兩句,張之洞借口要去方便一下,走出會客廳,然後衝進來一百多端著洋槍的新兵,黑乎乎的槍口指著唐才常等人,唐才常等人意識到不妙,趕緊拔出手槍自衛,這時,太晚了,槍響了,他們被洋槍掃射,“砰砰”的槍聲在屋裏響個不停,唐才常身中二十幾槍,倒在了梨木椅子上,二十七人全部遇難。
與此同時,駐守武昌的新軍接到了命令,開始攻擊武昌城外的自立軍,自立軍慘敗,被屠殺兩千多人。張之洞下令在湖北湖南搜捕複明黨人,逮捕複明黨員三千餘人,立即槍決。
而此時,朱象帝所承諾前來支援的五萬複明黨軍,還在籌劃當中,因為軍餉不足,湊夠了不足二千人。
李鴻章也意識到,把舊事物換一個新名字,比如巡撫改名叫省長,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舊的官僚體製依然存在,行賄受賄、敲詐勒索都依然風行,中國社會根本無法擺脫家族和儒家文化而全盤西化。更為嚴重的是,西方的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被寫進了共和國憲法,民間報紙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北京和上海、廣州有一千百多家報紙出現,各地的哥老會等流氓團體,開始光明正大地組建各種政黨,各種民主亂象開始出現。李鴻章認為,由於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各省各自為政,新政的各項改革也舉步維艱,整個政府運轉效率甚至還不如滿清政府,開始考慮君主立憲製。
而各地隨後成立的議會,也舉步維艱,要麽被各地督撫架空,成為一個擺設,要麽就吵得一塌糊塗,一事無成!此時的中國,好比一間祖上傳下來的房子,已經殘破不堪,留洋回來的人想法是:“拆掉它,建一幢新的。”有些改良人士的意見:“房子還沒有完全坍塌,可以修補。”大多數鄉紳的意見卻是:“祖上傳下來的東西,決不能動。”
三更送到,求訂閱
張之洞此前任的是湖廣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簡稱為湖北湖南總督,因湖南、湖北兩省在明朝時同屬湖廣省,因此又俗稱為湖廣總督,總管湖北和湖南的兩身軍民政務。
當時複明黨在湖北、湖南的負責人是唐才常,此時才二十七歲。唐才常是湖南瀏陽人,早年就讀於長沙校經書院、嶽麓書院及武昌兩湖書院,與譚嗣同時稱長沙時務學堂教習中的“瀏陽二傑”,對西洋的變法思想特別熱衷。
李鴻章剛成立共和國時,唐才常很興奮,期待國家能真正巨變,但很快就發現,一切如舊,共和國成立後,縣官還是老爺,地主還是地主,他很失望,組織“正氣會”,後易名“自立會”,組成自立軍,唐才常任督辦,號稱武裝了三千人,實際上裝備很差,武器多是一些鳥銃和大刀,少量的西洋火槍。
朱象帝的複明黨成立之後,唐才常加入了複明黨,並負責湖南、湖北兩地的黨務,很快發展黨員將近五千人,張之洞見安徽省長王之春被殺,就對複明黨動了殺心,他假意邀請唐才常到武昌的總督府作客,說想和複明黨談一談組建真正的共和國的事。
唐才常素知五十七歲的張之洞有“老狐狸”的外號,為官狡詐,接到張之洞的書信邀請,怕其中有詐,不想去武昌城。他電報請示複明黨黨魁朱象帝,朱象帝聞訊後大喜,電報回複:“張南皮多辦洋務,思想開明,是國內地位僅次於李鴻章的重要人物,在兩江總督任職期內,他就曾在徐州練過一萬江南自強軍,軍官全部用德國人擔任。采用西法操練,在湖廣總督任上,又練就新軍一萬五千人,如能拉攏他,我們複明黨的大業可成,汝切勿失此千載難逢之良機!”
唐才常回電報說,“如果張之洞出爾反爾,借機剿滅我們,怎麽辦?”
朱象帝回複唐才常說:“你先帶自立軍去武昌,我將親提五萬複明黨軍去支援你。”
唐才常沒有辦法。隻好將自己的三千自立軍乘船帶往武昌。此時。張之洞已經將五千洋槍洋炮武裝的新軍開進武昌城駐守,磨槍霍霍。
唐才常獨立船頭,漢水從北方流到這裏與長江交匯,武昌和漢口、漢陽組成了大武漢。日落時分。唐才常到達了漢口,腳下是滔滔的長江水,滾滾流向前方,他往西看去,夕陽照耀下的蛇山和龜山層巒疊翠,廊簷高飛的黃鶴樓曆曆在目,低空中漂浮著金色的雲彩,一切沒有什麽異樣。他往南看,則是炊煙嫋嫋的山村。船再往前走了一會,便看見了高牆矗立的武昌城了。
堅固的石牆圍住了巨大的城區,原來武昌老城區裏建滿了房屋,但武漢在太平天國的長毛作亂時,慘遭戰火的洗禮。武昌城四分之三的房屋被燒毀,盡管張之洞就任湖廣總督後有所恢複,但此時也隻是恢複了舊城區的一半。
唐才常帶著自立軍要進武昌城時,守衛城門的新軍說,總督大人有令,不許大隊人馬進城。
唐才常心中有點忐忑,趕緊讓人給朱象帝通風報信,然後問城門的守軍:“那允許我們帶武器進去嗎?”
守衛武昌的新軍說:“可以。”
唐才常這才稍微放心了一點,帶著二十七名自立軍骨幹,將毛瑟槍裏裝滿了子彈,進了武昌城。
到了總督府的會客廳,張之洞確認了唐才常的身份,寒暄了幾句,話鋒一轉,道:“中國現在已經建立了共和國,你們複明黨還鬧什麽自立?”
唐才常道:“現在的共和是假共和,假民主,社會到處都是官商勾結。”
張之洞輕蔑地說:“共和是真是假,都由你複明黨說了算?你們說的共和就是真共和?你們的民主就是真民主?真是豈有此理!老夫看,共和就是官商合作!老夫辦洋務這麽多年,官督商辦不是挺好的嗎?你看漢陽鐵廠,不是亞洲最大的嗎?當然,你信口雌黃,硬要說官商合作就是官商勾結,那老夫認為,共和就是官商勾結!”
唐才常與張之洞話不投機,感覺不對勁,正準備再說兩句,張之洞借口要去方便一下,走出會客廳,然後衝進來一百多端著洋槍的新兵,黑乎乎的槍口指著唐才常等人,唐才常等人意識到不妙,趕緊拔出手槍自衛,這時,太晚了,槍響了,他們被洋槍掃射,“砰砰”的槍聲在屋裏響個不停,唐才常身中二十幾槍,倒在了梨木椅子上,二十七人全部遇難。
與此同時,駐守武昌的新軍接到了命令,開始攻擊武昌城外的自立軍,自立軍慘敗,被屠殺兩千多人。張之洞下令在湖北湖南搜捕複明黨人,逮捕複明黨員三千餘人,立即槍決。
而此時,朱象帝所承諾前來支援的五萬複明黨軍,還在籌劃當中,因為軍餉不足,湊夠了不足二千人。
李鴻章也意識到,把舊事物換一個新名字,比如巡撫改名叫省長,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舊的官僚體製依然存在,行賄受賄、敲詐勒索都依然風行,中國社會根本無法擺脫家族和儒家文化而全盤西化。更為嚴重的是,西方的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被寫進了共和國憲法,民間報紙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北京和上海、廣州有一千百多家報紙出現,各地的哥老會等流氓團體,開始光明正大地組建各種政黨,各種民主亂象開始出現。李鴻章認為,由於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各省各自為政,新政的各項改革也舉步維艱,整個政府運轉效率甚至還不如滿清政府,開始考慮君主立憲製。
而各地隨後成立的議會,也舉步維艱,要麽被各地督撫架空,成為一個擺設,要麽就吵得一塌糊塗,一事無成!此時的中國,好比一間祖上傳下來的房子,已經殘破不堪,留洋回來的人想法是:“拆掉它,建一幢新的。”有些改良人士的意見:“房子還沒有完全坍塌,可以修補。”大多數鄉紳的意見卻是:“祖上傳下來的東西,決不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