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求支持正版訂閱
宋驍飛聽說康有為和翁同龢要協助光緒皇帝變法,便建議李鴻章靜觀其變,與康有為所謂的“變法維新”劃清界限,宋驍飛說:“學生認為,康有為變法必定失敗,搞不好不隻翁同龢,連皇上都可能被搭進去”。
李鴻章也深以為“然”,說:“老夫曾致信給張南皮(張之洞),康有為曾多次找過他。張南皮也認為此人居心叵測,欺世盜名,不懂政事為何物,完全是以粵人做生意的投機心態來蠱惑人心,不值得支持。”
原來,康有為在光緒十七年拜訪宋驍飛,沒有受到賞識,便又去拜訪了湖廣總督張之洞,但亦不受待見,憤而回家鄉南海開辦萬木草堂學館,聚徒講學,兜售他托古改製的大同理想。
在講學之餘,康有為寫出兩本“異端邪說”的奇書:《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製考》。
《新學偽經考》指出,《周禮》、《尚書》、《左傳》、《毛詩》等都是西漢末年劉歆偽造的,都是為王莽的“新政”服務的,因此都是“偽經”。言下之意,以後大家該看什麽書呢?肯定是我“老康”的先進著作呀!
接著,康有為推出了《孔子改製考》,在這本書中,老康成了孔子的代言人,孔子成了供康有為任意打扮的花姑娘,他動不動就孔子曰,“人人生而平等”,讀書人一看就知道康有為這是雷死人不償命,孔子最講究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別,長幼有序,人人平等,豈不是無君無父?孔聖人怎麽會說出這種混賬話!
所以。這兩本書在廣州出版後,康有為一炮走紅!南海的鄉紳地主紛紛跳起腳來罵他大逆不道,帶人去刨老康家的祖墳!
康有為在家鄉實在呆不下去了。決定去北京碰碰運氣。當時,中國人的思想被儒家禁錮了好幾千年。突然跳出一個半桶水的康有人,也會覺得新鮮。他在北京恍如喪家之犬,也有一些官員同情他,救濟他。康有為便按照銀子數量的多寡,分封這些救濟他的人為“賢人”、“大賢人”。
康有為在結識了珍妃的表兄後,托他給帝師翁同龢送了一封毛遂自薦的的信,介紹維新變法。翁同龢一看。這康有為的書法不錯呀,大有漢魏六朝碑學之遺風,甚為欣賞,加上康有為當時在托古改製中。加入了李提摩太在《強國報》刊登的那篇文章中“開礦、設廠、修鐵路等”的務實內容,讓翁同龢大為欣賞。
當然,最讓從來都沒搞過實際洋務的翁同龢心動的,是康有為在信中說:“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後富強可駕萬國。”
這足以吹破母牛屁股的“三年可自立富強”騙不了熟悉國情的宋驍飛。但翁同龢此時已年過花甲,對他來說,這牛皮吹得很有吸引力,畢竟,再活二三十年沒把握,再活三年,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清國自立富強,正是翁同龢夢寐以求的。
翁同龢心想,李鴻章辦了二三十年洋務沒辦到的事,他或許變法三年就能做到,這對李鴻章來說,該是多大的打擊?於是興衝衝到乾清宮去找光緒皇帝,對二十出頭的光緒說:“康有為之才,過為師百倍,請皇上舉國以聽。”
在光緒皇帝眼中,翁同龢那是才華蓋世,康有為之才百倍於他,那就是大清國大救星呀,加上光緒皇帝沒有實際從政經驗,一聽三年能自立強國,比宋驍飛說的二三十年相比,時間大大縮短,於是馬上決定下詔接見。
翁同龢趕忙罷手阻止,“康有為現在還是一個舉人,按照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員不許皇帝召見,為師已經請康有為入我的幕僚,今年科舉為師是主考,一定讓康有為中進士,到時候皇上你封他為四品官,即可召見。”
康有為入了翁同龢的幕僚,積極籌備變法事宜,這期間編撰了《日本變政考》和《俄大彼得變政記》兩本書,介紹日本和俄國的經驗,還結識了刑部主事楊深秀、劉光第,內閣中書楊銳等帝黨大臣。當年九月,康有為果然提前中了進士,光緒皇帝任命康有為做“總理衙門章京”,提拔到四品京官,在頤和園勤政殿召見。
康有為敬獻了《日本變政考》和《俄大彼得變政記》兩本書,書的內容又是經過康有為精挑細選的,光緒皇帝看完脊梁骨直冒冷汗,感覺不馬上變法大清國就要完了,趕忙求教康有為:“如何變法?”
康有為胸有成竹地說:“宜變法律和官製為先,比如裁撤六部。”
六部,從隋唐開始,就是封建王朝中央行政機構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的總稱,六部是整個大清朝官製的基礎,康有為一開口,就要把六部撤掉,年輕的光緒皇帝很欣賞康有為的勇氣,讓他繼續說,康有為提了四條更大膽的建議:
第一條、設參謀部。仿效日本設立最高軍事領導機關,由光緒皇帝親自掌握,選天下虎賁甲士,不二心之臣,上親披甲胄而統之。
第二條、改變年號。建議把年號改為維新元年,已新天下耳目。
第三條、變更服製,易舊黨心誌。
第四條、遷都上海。理由是北京暮氣太沉,隻有遷都上海,才能有利於變法。
光緒皇帝果然是毫無政治經驗,心想這麽好的建議以前怎麽沒人提呢,“皆以為然”。不過,光緒皇帝還總算沒忘了慈禧太後還沒死,覺得變法這麽大的事,還是得“親爸爸”慈禧支持才行:因為第一條建議,九門提督、禁軍都是慈禧太後的人,天下之兵還有一半在李鴻章手裏,李鴻章雖然支持變法,但是不是二心之臣,難說。第二條,改變年號,可不是鬧著玩的,古代隻有發生重大變故或換了皇帝才會變更年號。第三條,太後可能會問,沒事換衣服幹嘛?換了一身衣服就能改變人心?幼稚!第四條更是了不得,遷都到上海,三宮六院,文武百官,得再造幾個紫禁城才夠住呀?修一個頤和園就花費上千萬兩白銀,遷都上海得花多少錢呀?
不過光緒皇帝此時腦袋發熱了,他覺得自己親政都快四五年了,還當個傀儡沒意思,現在有翁同龢、康有為等一幫人支持,應該要努力向慈禧太後爭取一下權力。不過光緒皇帝膽小,不敢直接去找慈禧太後,他找到了當時軍機處的領班大臣,慶親王奕劻,讓他轉告慈禧“太後若仍不給朕事權,朕願退讓此位,不甘作亡國之君。”
慶親王奕劻跑到頤和園,把這話原封不動轉告慈禧太後。
那日秋光明媚,慈禧太後當時正抱著一隻白色卷毛貴婦犬,坐在一張藤椅上曬太陽,和光緒皇帝的隆裕皇後聊天,太監總管李蓮英立在身後。
慈禧太後一聽奕劻說光緒皇帝以退位來要挾自己,她想起了當年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也是這麽做的,大怒,站起身把那隻貴婦犬狠狠摔在地上。慈禧身材修長,可憐那貴婦寵物犬腦袋撞在一個硬邦邦的石頭上,瞬間肝腦塗地,氣絕身亡。慈禧滿臉怒色,道:“變法維新,哀家不是命宋驍飛在山東試點了嗎?皇上為何如此迫不及待?他是想早日奪哀家的權嗎?你去轉告皇上,他不願坐此位,哀家還早不願他坐之。”
身後的李蓮英插嘴道:“老佛爺息怒,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最近這段時間,宮裏關於皇上準備維新變法的事,也傳得沸沸揚揚。據說康有為是通過珍妃的表兄見了翁同龢學士,才蠱惑了皇上。”
雖然自己也是後宮的女人,但慈禧太後掌權後,特別討厭“後宮幹政”!一聽這變法維新的事,竟然還跟珍妃有關,氣得渾身發抖,坐上十六人禮轎,帶著李蓮英、隆裕皇後和一群太監宮女就直奔光緒皇帝的住處——紫禁城的養心殿,去找珍妃算賬。
慈禧太後都沒讓太監稟報,就怒氣衝衝帶著一行人浩浩蕩蕩進了養心殿。進了蠡斯門,慈禧太後遠遠就看見了光緒皇帝和珍妃倆人在假山下的方亭裏,珍妃側著身子,坐在光緒皇帝的大腿上嘻笑,光緒皇帝手裏正拿著一粒深紫色的葡萄,捏往珍妃張開的嘴裏送。
光緒皇帝和珍妃兩人你儂我儂,根本沒注意到慈禧太後和皇後一幹人等已經立在了方亭之外,直到李蓮英叫了一聲:“老佛爺駕到!”
珍妃見慈禧太後到了,趕緊從光緒皇帝的大腿上站了起來,紅著臉過來給一臉豬肝色的慈禧太後跪安,光緒皇帝也趕忙下跪行禮:“兒臣給親爸爸請安。”
慈禧太後本來就不喜歡珍妃,今日撞見珍妃坐在光緒皇帝大腿上,一肚子氣沒地方出,當即怒斥珍妃:“你身為貴妃,行為舉止如此輕佻,來人,拖下去杖打二十!”
不管光緒皇帝如何求饒,慈禧就是不鬆口,李蓮英命兩個太監把珍妃架出去,打得屁股血肉模糊才拖回來,慈禧還不解氣,立即發布懿旨,革去珍妃的貴妃頭銜,直接降為貴人。
然後,慈禧太後厲聲質問珍妃:“哀家聽人說,你常在皇上麵前妄議政事,有還是沒有?”
按照清朝祖製,後宮幹政,是殺頭的大罪,光緒皇帝一聽慈禧太後如此發問,感覺到慈禧太後要殺珍妃,嚇得兩腿發抖,一屁股癱坐到地上。
求支持正版訂閱
宋驍飛聽說康有為和翁同龢要協助光緒皇帝變法,便建議李鴻章靜觀其變,與康有為所謂的“變法維新”劃清界限,宋驍飛說:“學生認為,康有為變法必定失敗,搞不好不隻翁同龢,連皇上都可能被搭進去”。
李鴻章也深以為“然”,說:“老夫曾致信給張南皮(張之洞),康有為曾多次找過他。張南皮也認為此人居心叵測,欺世盜名,不懂政事為何物,完全是以粵人做生意的投機心態來蠱惑人心,不值得支持。”
原來,康有為在光緒十七年拜訪宋驍飛,沒有受到賞識,便又去拜訪了湖廣總督張之洞,但亦不受待見,憤而回家鄉南海開辦萬木草堂學館,聚徒講學,兜售他托古改製的大同理想。
在講學之餘,康有為寫出兩本“異端邪說”的奇書:《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製考》。
《新學偽經考》指出,《周禮》、《尚書》、《左傳》、《毛詩》等都是西漢末年劉歆偽造的,都是為王莽的“新政”服務的,因此都是“偽經”。言下之意,以後大家該看什麽書呢?肯定是我“老康”的先進著作呀!
接著,康有為推出了《孔子改製考》,在這本書中,老康成了孔子的代言人,孔子成了供康有為任意打扮的花姑娘,他動不動就孔子曰,“人人生而平等”,讀書人一看就知道康有為這是雷死人不償命,孔子最講究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別,長幼有序,人人平等,豈不是無君無父?孔聖人怎麽會說出這種混賬話!
所以。這兩本書在廣州出版後,康有為一炮走紅!南海的鄉紳地主紛紛跳起腳來罵他大逆不道,帶人去刨老康家的祖墳!
康有為在家鄉實在呆不下去了。決定去北京碰碰運氣。當時,中國人的思想被儒家禁錮了好幾千年。突然跳出一個半桶水的康有人,也會覺得新鮮。他在北京恍如喪家之犬,也有一些官員同情他,救濟他。康有為便按照銀子數量的多寡,分封這些救濟他的人為“賢人”、“大賢人”。
康有為在結識了珍妃的表兄後,托他給帝師翁同龢送了一封毛遂自薦的的信,介紹維新變法。翁同龢一看。這康有為的書法不錯呀,大有漢魏六朝碑學之遺風,甚為欣賞,加上康有為當時在托古改製中。加入了李提摩太在《強國報》刊登的那篇文章中“開礦、設廠、修鐵路等”的務實內容,讓翁同龢大為欣賞。
當然,最讓從來都沒搞過實際洋務的翁同龢心動的,是康有為在信中說:“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後富強可駕萬國。”
這足以吹破母牛屁股的“三年可自立富強”騙不了熟悉國情的宋驍飛。但翁同龢此時已年過花甲,對他來說,這牛皮吹得很有吸引力,畢竟,再活二三十年沒把握,再活三年,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清國自立富強,正是翁同龢夢寐以求的。
翁同龢心想,李鴻章辦了二三十年洋務沒辦到的事,他或許變法三年就能做到,這對李鴻章來說,該是多大的打擊?於是興衝衝到乾清宮去找光緒皇帝,對二十出頭的光緒說:“康有為之才,過為師百倍,請皇上舉國以聽。”
在光緒皇帝眼中,翁同龢那是才華蓋世,康有為之才百倍於他,那就是大清國大救星呀,加上光緒皇帝沒有實際從政經驗,一聽三年能自立強國,比宋驍飛說的二三十年相比,時間大大縮短,於是馬上決定下詔接見。
翁同龢趕忙罷手阻止,“康有為現在還是一個舉人,按照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員不許皇帝召見,為師已經請康有為入我的幕僚,今年科舉為師是主考,一定讓康有為中進士,到時候皇上你封他為四品官,即可召見。”
康有為入了翁同龢的幕僚,積極籌備變法事宜,這期間編撰了《日本變政考》和《俄大彼得變政記》兩本書,介紹日本和俄國的經驗,還結識了刑部主事楊深秀、劉光第,內閣中書楊銳等帝黨大臣。當年九月,康有為果然提前中了進士,光緒皇帝任命康有為做“總理衙門章京”,提拔到四品京官,在頤和園勤政殿召見。
康有為敬獻了《日本變政考》和《俄大彼得變政記》兩本書,書的內容又是經過康有為精挑細選的,光緒皇帝看完脊梁骨直冒冷汗,感覺不馬上變法大清國就要完了,趕忙求教康有為:“如何變法?”
康有為胸有成竹地說:“宜變法律和官製為先,比如裁撤六部。”
六部,從隋唐開始,就是封建王朝中央行政機構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的總稱,六部是整個大清朝官製的基礎,康有為一開口,就要把六部撤掉,年輕的光緒皇帝很欣賞康有為的勇氣,讓他繼續說,康有為提了四條更大膽的建議:
第一條、設參謀部。仿效日本設立最高軍事領導機關,由光緒皇帝親自掌握,選天下虎賁甲士,不二心之臣,上親披甲胄而統之。
第二條、改變年號。建議把年號改為維新元年,已新天下耳目。
第三條、變更服製,易舊黨心誌。
第四條、遷都上海。理由是北京暮氣太沉,隻有遷都上海,才能有利於變法。
光緒皇帝果然是毫無政治經驗,心想這麽好的建議以前怎麽沒人提呢,“皆以為然”。不過,光緒皇帝還總算沒忘了慈禧太後還沒死,覺得變法這麽大的事,還是得“親爸爸”慈禧支持才行:因為第一條建議,九門提督、禁軍都是慈禧太後的人,天下之兵還有一半在李鴻章手裏,李鴻章雖然支持變法,但是不是二心之臣,難說。第二條,改變年號,可不是鬧著玩的,古代隻有發生重大變故或換了皇帝才會變更年號。第三條,太後可能會問,沒事換衣服幹嘛?換了一身衣服就能改變人心?幼稚!第四條更是了不得,遷都到上海,三宮六院,文武百官,得再造幾個紫禁城才夠住呀?修一個頤和園就花費上千萬兩白銀,遷都上海得花多少錢呀?
不過光緒皇帝此時腦袋發熱了,他覺得自己親政都快四五年了,還當個傀儡沒意思,現在有翁同龢、康有為等一幫人支持,應該要努力向慈禧太後爭取一下權力。不過光緒皇帝膽小,不敢直接去找慈禧太後,他找到了當時軍機處的領班大臣,慶親王奕劻,讓他轉告慈禧“太後若仍不給朕事權,朕願退讓此位,不甘作亡國之君。”
慶親王奕劻跑到頤和園,把這話原封不動轉告慈禧太後。
那日秋光明媚,慈禧太後當時正抱著一隻白色卷毛貴婦犬,坐在一張藤椅上曬太陽,和光緒皇帝的隆裕皇後聊天,太監總管李蓮英立在身後。
慈禧太後一聽奕劻說光緒皇帝以退位來要挾自己,她想起了當年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也是這麽做的,大怒,站起身把那隻貴婦犬狠狠摔在地上。慈禧身材修長,可憐那貴婦寵物犬腦袋撞在一個硬邦邦的石頭上,瞬間肝腦塗地,氣絕身亡。慈禧滿臉怒色,道:“變法維新,哀家不是命宋驍飛在山東試點了嗎?皇上為何如此迫不及待?他是想早日奪哀家的權嗎?你去轉告皇上,他不願坐此位,哀家還早不願他坐之。”
身後的李蓮英插嘴道:“老佛爺息怒,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最近這段時間,宮裏關於皇上準備維新變法的事,也傳得沸沸揚揚。據說康有為是通過珍妃的表兄見了翁同龢學士,才蠱惑了皇上。”
雖然自己也是後宮的女人,但慈禧太後掌權後,特別討厭“後宮幹政”!一聽這變法維新的事,竟然還跟珍妃有關,氣得渾身發抖,坐上十六人禮轎,帶著李蓮英、隆裕皇後和一群太監宮女就直奔光緒皇帝的住處——紫禁城的養心殿,去找珍妃算賬。
慈禧太後都沒讓太監稟報,就怒氣衝衝帶著一行人浩浩蕩蕩進了養心殿。進了蠡斯門,慈禧太後遠遠就看見了光緒皇帝和珍妃倆人在假山下的方亭裏,珍妃側著身子,坐在光緒皇帝的大腿上嘻笑,光緒皇帝手裏正拿著一粒深紫色的葡萄,捏往珍妃張開的嘴裏送。
光緒皇帝和珍妃兩人你儂我儂,根本沒注意到慈禧太後和皇後一幹人等已經立在了方亭之外,直到李蓮英叫了一聲:“老佛爺駕到!”
珍妃見慈禧太後到了,趕緊從光緒皇帝的大腿上站了起來,紅著臉過來給一臉豬肝色的慈禧太後跪安,光緒皇帝也趕忙下跪行禮:“兒臣給親爸爸請安。”
慈禧太後本來就不喜歡珍妃,今日撞見珍妃坐在光緒皇帝大腿上,一肚子氣沒地方出,當即怒斥珍妃:“你身為貴妃,行為舉止如此輕佻,來人,拖下去杖打二十!”
不管光緒皇帝如何求饒,慈禧就是不鬆口,李蓮英命兩個太監把珍妃架出去,打得屁股血肉模糊才拖回來,慈禧還不解氣,立即發布懿旨,革去珍妃的貴妃頭銜,直接降為貴人。
然後,慈禧太後厲聲質問珍妃:“哀家聽人說,你常在皇上麵前妄議政事,有還是沒有?”
按照清朝祖製,後宮幹政,是殺頭的大罪,光緒皇帝一聽慈禧太後如此發問,感覺到慈禧太後要殺珍妃,嚇得兩腿發抖,一屁股癱坐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