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材在鎮南關痛殺法國佬,得勝回鄉,受到兩廣父老鄉親的夾道歡迎,當時有詩為讚:“南人鼓舞鹹嗟歎,數十年來無此戰。獻果焚香夾道迎,痛飲黃龍何足算!”
鎮南關一戰,確實是晚清帝國對列強絕無僅有的大勝仗,各國駐華公使紛紛對李鴻章表示祝賀,赫德甚至說:“自此以後,中國在外交場中,將不再被認為‘不足道’了。”
西方國家,在文藝複興後,普遍把國民個人的生命看得至高無上。政治家出兵打仗最怕死人,因為士兵家屬可以到議.會和王宮附近隨便遊行示威,表達自己的憤怒。
鎮南關慘敗,法國兵戰死兩千多人,早就對戰爭不滿的數千名法國民眾衝到法國國民議.會所在的波旁宮門前,高呼:“打倒費茹理!打死費茹理!消滅費茹理”。法國議.會當晚就召開了緊急會議,罷免了總理費茹理和他的整個內閣。
這時,有一位大清高官最先跳了出來,上奏朝廷,呼籲朝廷要趕緊抓住這有利時機,跟法國人議和。你絕對想不到,這位可能被很多五毛罵為“愛國賊”的大清高官,不是李鴻章,而是駐法公使曾紀澤,曾國藩的二兒子,他之前一直是主戰派的代表,這時為什麽會突然要求議和呢?
身為駐法公使,曾紀澤明白,法國當時畢竟還是工業強國,中國可以一戰打敗法國,也可能再戰打敗法國,但絕不可能三戰還打敗法國!所以,打贏之後,趕緊議和,割地賠款什麽的都可以免了。他深知對法國而言,內閣總理不像中國皇帝,內閣倒台就是屁大點的事,馬上就會有新內閣上台,甚至政府關門都沒啥問題,這是很多中國人永遠無法理解的事。就像很多中國人永遠也理解不了李鴻章的外交思想,給他貼上“投降”、“賣國”的標簽。
李鴻章此時的想法,和曾紀澤是一樣的,見好就收。因為這一戰,李鴻章幾乎把淮軍的老本都賭上了,最後鎮南關大捷還有運氣的成分,不能再打了,也沒錢再打了。打仗是要燒錢的,這是清流們永遠不會明白的道理。中法開戰,中國以廣東海防、福建海防、援台規越、滇桂借款等名義向匯豐銀行等洋行所借的外債共計七次,總數約為庫平銀一千二百六十萬兩。這還是直接用於軍費的數目,如果算上淮軍傷亡要發的撫恤金和損失的戰艦船廠,大清國庫空虛,耗不起了。
法國當時跟中國開戰時,還進行著侵略馬達加斯加的戰爭,李鴻章提出停戰,雙方一拍即合,講和了。這次法國敗得太慘,別無所求,李鴻章象征性地開放了雲南和廣西的四個通商口岸,這也正是李鴻章想做的事。因為到這時,李鴻章已經通過官督商辦的方法,創辦了河北磁州煤鐵礦、江西興國煤礦、湖北廣濟煤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山東嶧縣煤礦、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上海電報總局、津沽鐵路、漠河金礦、熱河四道溝銅礦、三山鉛銀礦、上海華盛紡織總廠等一大批民用企業,他需要跟洋人做生意,並不願閉關鎖國,正如他對宋驍飛說的那樣:“房子門窗關久了,裏麵容易發臭”,李鴻章從來不覺得跟外國人通商喪權辱國。
中法一戰,慈禧太後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聽從李鴻章的建議,在台灣設置行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宋驍飛因戰功,封為武功將軍,從二品,淡水大捷後他就帶兵趕回了朝鮮。
這一戰,清廷內部也發生了大地震。李鴻章的聲譽日隆,他和慈禧太後這對“黃金搭檔”相互配合,把親光緒皇帝的軍機大臣和“清流”大臣全部扳倒。因為光緒皇帝已經快到親政的年紀,再等兩年,慈禧太後就hold不住了。
慈禧太後先是以“委靡因循”的罪名,把恭親王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黜,然後硬說恭親王有病,讓他安心在家養病;軍機大臣寶?原品退休,李鴻藻、景廉降二級調用;翁同?革職留任,退出軍機處,依然去毓慶宮教年幼的光緒皇帝讀書。這樣一來,實際上解散了整個軍機處,太後大權獨攬。
而清流“牛角”張佩綸,盡管榮壽公主一再哀求慈禧太後不要治罪,但上書要治他罪的人從乾清宮排到了午門外,人人皆曰“要殺”,李鴻章說情,張佩綸最後才沒死,被流放到察哈爾戍邊三年。
至此,慈禧太後才算一人獨攬朝廷大權,再也沒有大臣敢在她的耳邊唧唧歪歪。而李鴻章,在朝堂上的對手,也就隻剩下左宗棠了。
偏偏左宗棠,年過七十了,還是那臭牛脾氣,在朝堂上公開指責李鴻章是“軟骨頭”,批評李鴻章和法國人議和“有傷國體”,碰到大臣便拉過來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聽,大談自己的高見:“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
李鴻章才剛過六十歲,正是幹“政治.局.常.委”的年紀,他是還要幹實事幹大事的人,惱怒之餘,下決心搬掉左宗棠這最後一塊絆腳石。
左宗棠創辦的福建船政局,已在中法戰爭中毀於一旦,所以李鴻章的第一刀,砍向了左宗棠的左膀――湘軍大將王德榜。
李鴻章以王德榜的“定邊軍”在越南潰逃為由,完全無視他在鎮南關大捷中的作用,解除了王德榜的軍權。這一事也充分說明,在官僚體製的大環境中,跟對領導有多重要,一旦大老虎要被打,先死傷的,肯定是小老虎和蒼蠅。
緊接著,李鴻章把打擊的目光投向了“大清首富”胡雪岩。此時的胡雪岩已經年過六十,正躲在金碧輝煌的嬌樓裏摟著十二位年輕漂亮的姨太太過著皇帝般的生活,他讓姬妾分室而居,每晚隨手拈牌招姬妾入寢,過著荒淫而奢靡的生活。
當時的胡雪岩有那樣生活的資本,他依仗左宗棠的權勢,已由當年一個錢莊的夥計,白手起家,一躍成為家產超過兩千萬兩白銀的紅頂商人,富可敵國。胡雪岩曾協助左宗棠開辦企業,主持上海采運局,經手購買外商機器、軍火及邀聘外國技術人員,從中收取大量回扣,還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二十多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
李鴻章除掉胡雪岩,左宗棠就既無兵權,又無錢了。這對於一生狂傲的左宗棠來說,無疑會要他一半的老命。
不過,李鴻章不僅想要治胡雪岩的罪,還要抄他的家,因為李鴻章急需一筆錢,來籌建宋驍飛建議的“北洋武備學堂”。但胡雪岩畢竟是大清國的“首富”,左宗棠雖然不再是軍機大臣,但還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不那麽容易對付,李鴻章便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宋驍飛。
李鴻章修書一封,命人送去身在朝鮮的宋驍飛,讓他火速趕回,還命先前提出過“倒左先倒胡”的盛宣懷協助宋驍飛來辦此事,強調“務必周全,讓國人無異議”,一場權力絞殺金錢的大戲,即將在大清帝國上演。在中國,這種權和錢的較量,結局無疑會“天注定”,到今天,依然如此!
鎮南關一戰,確實是晚清帝國對列強絕無僅有的大勝仗,各國駐華公使紛紛對李鴻章表示祝賀,赫德甚至說:“自此以後,中國在外交場中,將不再被認為‘不足道’了。”
西方國家,在文藝複興後,普遍把國民個人的生命看得至高無上。政治家出兵打仗最怕死人,因為士兵家屬可以到議.會和王宮附近隨便遊行示威,表達自己的憤怒。
鎮南關慘敗,法國兵戰死兩千多人,早就對戰爭不滿的數千名法國民眾衝到法國國民議.會所在的波旁宮門前,高呼:“打倒費茹理!打死費茹理!消滅費茹理”。法國議.會當晚就召開了緊急會議,罷免了總理費茹理和他的整個內閣。
這時,有一位大清高官最先跳了出來,上奏朝廷,呼籲朝廷要趕緊抓住這有利時機,跟法國人議和。你絕對想不到,這位可能被很多五毛罵為“愛國賊”的大清高官,不是李鴻章,而是駐法公使曾紀澤,曾國藩的二兒子,他之前一直是主戰派的代表,這時為什麽會突然要求議和呢?
身為駐法公使,曾紀澤明白,法國當時畢竟還是工業強國,中國可以一戰打敗法國,也可能再戰打敗法國,但絕不可能三戰還打敗法國!所以,打贏之後,趕緊議和,割地賠款什麽的都可以免了。他深知對法國而言,內閣總理不像中國皇帝,內閣倒台就是屁大點的事,馬上就會有新內閣上台,甚至政府關門都沒啥問題,這是很多中國人永遠無法理解的事。就像很多中國人永遠也理解不了李鴻章的外交思想,給他貼上“投降”、“賣國”的標簽。
李鴻章此時的想法,和曾紀澤是一樣的,見好就收。因為這一戰,李鴻章幾乎把淮軍的老本都賭上了,最後鎮南關大捷還有運氣的成分,不能再打了,也沒錢再打了。打仗是要燒錢的,這是清流們永遠不會明白的道理。中法開戰,中國以廣東海防、福建海防、援台規越、滇桂借款等名義向匯豐銀行等洋行所借的外債共計七次,總數約為庫平銀一千二百六十萬兩。這還是直接用於軍費的數目,如果算上淮軍傷亡要發的撫恤金和損失的戰艦船廠,大清國庫空虛,耗不起了。
法國當時跟中國開戰時,還進行著侵略馬達加斯加的戰爭,李鴻章提出停戰,雙方一拍即合,講和了。這次法國敗得太慘,別無所求,李鴻章象征性地開放了雲南和廣西的四個通商口岸,這也正是李鴻章想做的事。因為到這時,李鴻章已經通過官督商辦的方法,創辦了河北磁州煤鐵礦、江西興國煤礦、湖北廣濟煤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山東嶧縣煤礦、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上海電報總局、津沽鐵路、漠河金礦、熱河四道溝銅礦、三山鉛銀礦、上海華盛紡織總廠等一大批民用企業,他需要跟洋人做生意,並不願閉關鎖國,正如他對宋驍飛說的那樣:“房子門窗關久了,裏麵容易發臭”,李鴻章從來不覺得跟外國人通商喪權辱國。
中法一戰,慈禧太後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聽從李鴻章的建議,在台灣設置行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宋驍飛因戰功,封為武功將軍,從二品,淡水大捷後他就帶兵趕回了朝鮮。
這一戰,清廷內部也發生了大地震。李鴻章的聲譽日隆,他和慈禧太後這對“黃金搭檔”相互配合,把親光緒皇帝的軍機大臣和“清流”大臣全部扳倒。因為光緒皇帝已經快到親政的年紀,再等兩年,慈禧太後就hold不住了。
慈禧太後先是以“委靡因循”的罪名,把恭親王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黜,然後硬說恭親王有病,讓他安心在家養病;軍機大臣寶?原品退休,李鴻藻、景廉降二級調用;翁同?革職留任,退出軍機處,依然去毓慶宮教年幼的光緒皇帝讀書。這樣一來,實際上解散了整個軍機處,太後大權獨攬。
而清流“牛角”張佩綸,盡管榮壽公主一再哀求慈禧太後不要治罪,但上書要治他罪的人從乾清宮排到了午門外,人人皆曰“要殺”,李鴻章說情,張佩綸最後才沒死,被流放到察哈爾戍邊三年。
至此,慈禧太後才算一人獨攬朝廷大權,再也沒有大臣敢在她的耳邊唧唧歪歪。而李鴻章,在朝堂上的對手,也就隻剩下左宗棠了。
偏偏左宗棠,年過七十了,還是那臭牛脾氣,在朝堂上公開指責李鴻章是“軟骨頭”,批評李鴻章和法國人議和“有傷國體”,碰到大臣便拉過來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聽,大談自己的高見:“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
李鴻章才剛過六十歲,正是幹“政治.局.常.委”的年紀,他是還要幹實事幹大事的人,惱怒之餘,下決心搬掉左宗棠這最後一塊絆腳石。
左宗棠創辦的福建船政局,已在中法戰爭中毀於一旦,所以李鴻章的第一刀,砍向了左宗棠的左膀――湘軍大將王德榜。
李鴻章以王德榜的“定邊軍”在越南潰逃為由,完全無視他在鎮南關大捷中的作用,解除了王德榜的軍權。這一事也充分說明,在官僚體製的大環境中,跟對領導有多重要,一旦大老虎要被打,先死傷的,肯定是小老虎和蒼蠅。
緊接著,李鴻章把打擊的目光投向了“大清首富”胡雪岩。此時的胡雪岩已經年過六十,正躲在金碧輝煌的嬌樓裏摟著十二位年輕漂亮的姨太太過著皇帝般的生活,他讓姬妾分室而居,每晚隨手拈牌招姬妾入寢,過著荒淫而奢靡的生活。
當時的胡雪岩有那樣生活的資本,他依仗左宗棠的權勢,已由當年一個錢莊的夥計,白手起家,一躍成為家產超過兩千萬兩白銀的紅頂商人,富可敵國。胡雪岩曾協助左宗棠開辦企業,主持上海采運局,經手購買外商機器、軍火及邀聘外國技術人員,從中收取大量回扣,還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二十多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
李鴻章除掉胡雪岩,左宗棠就既無兵權,又無錢了。這對於一生狂傲的左宗棠來說,無疑會要他一半的老命。
不過,李鴻章不僅想要治胡雪岩的罪,還要抄他的家,因為李鴻章急需一筆錢,來籌建宋驍飛建議的“北洋武備學堂”。但胡雪岩畢竟是大清國的“首富”,左宗棠雖然不再是軍機大臣,但還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不那麽容易對付,李鴻章便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宋驍飛。
李鴻章修書一封,命人送去身在朝鮮的宋驍飛,讓他火速趕回,還命先前提出過“倒左先倒胡”的盛宣懷協助宋驍飛來辦此事,強調“務必周全,讓國人無異議”,一場權力絞殺金錢的大戲,即將在大清帝國上演。在中國,這種權和錢的較量,結局無疑會“天注定”,到今天,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