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故劍情深的精彩爭鬥,這一回合真愛勝利。我們的宣帝男神和平君小姐姐幸福的做了大漢的皇帝和皇後。


    雖然現在的宣帝在政治上還是個小白,但骨子裏的腹黑可是在血管就裏流淌著遺傳自高祖劉邦和孝武劉徹的血液。


    雖然,宣帝沒經驗,是個傀儡,但他是個天才。於是開始了後世曆史學家評價他最多的八字“濫賞”“重農”“核吏”“懷柔”中的第一點“濫賞”(瘋狂賞賜)


    他執政25年,本紀裏的全民厚賞高達20次還經常伴隨著大赦。小規模和針對性賞賜更是不計其數,如此頻繁和厚重,足稱一個“濫”字。


    宣帝的打賞在登基初年最頻繁,新帝初登皇位,地方上會有點祥瑞上報。宣帝幹脆就因為祥瑞(鳳凰,甘霖)而減免農業稅或者大赦天下。


    而且,宣帝最重大的四次全國規模的大賞都發生在霍光執政的那五年,很明顯,這麽做是為了迅速樹立威信、籠絡人心,減輕農民負擔、緩和社會矛盾和牽製霍光。


    當時所有的權利幾乎都在霍光手裏,而劉病已也隻有“賞賜”和“大赦”兩項特權是絕對不能被剝奪的帝王權利。而國家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命脈都掌握在霍光手裏的時候,花錢就不是宣帝需要頭疼的問題了。反正花的都不能算是自己的錢了,不花白不花,更何況好處多多穩賺不賠[吃瓜](男神你真腹黑[允悲])


    和自己老公一樣剛剛上位,母儀天下的許平君小姐姐又做了什麽呢?


    我們的平君還真是個全天下男人夢寐以求的老婆。做了皇後卻一點架子也沒有,依舊保持著在民間節儉樸素的生活作風。(賢妻中的賢妻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平君以身作則,車馬上不用金銀裝飾,長裙不用綢緞,甚至國家撥給皇後的生活開銷,用不完的也都分級打賞下人。


    還把值夜的宮人由兩班倒變成四班倒,體諒她們熬長夜太辛苦。對於宮女的處罰要慎重,不可以濫用私刑等等。


    她還特別孝順,雖說太皇太後上官氏年紀比平君都小,但是平君還是把她當成祖婆婆一樣尊敬。不僅每五日去朝見一次上官太後,還親自布菜,抹案侍奉。而上官氏也確實很喜歡她,名義上是孫媳婦,實際上兩個人是對年齡相仿的小姐妹。許平君也因此成為了千古賢後的典範,甚至現在故宮裏還掛著“許後奉案圖”,作為後世嬪妃學習的榜樣。


    雖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卻非常暖心。在百姓眼裏,陛下和皇後娘娘簡直是小天使,就差倆翅膀了。更何況帝後恩愛,夫妻感情特別好,吃瓜群眾天天吃狗糧都特開心??


    霍光的周公是當定了,這時候就算他想做皇帝都沒有劉賀作死時候那麽有利的輿論支持了。帝後恩愛,將相和,天下太平,看起來一切都很圓滿。


    這種時候,總會有一點小風波的= ̄w ̄=


    這件事吧,主要是巫蠱之禍的後續處理,說來也感歎,武帝都涼透了,這件事的影響居然還這麽大[汗]


    韋賢(大鴻儒,漢昭帝老師)給陛下上書“謀議安宗廟”,也就是要蓋棺定論,給宣帝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定諡號了。


    先可近的來,禮官們就討論說要給史皇孫劉進一個悼字做諡,劉病已也同意了。偏偏是後麵的稱謂,讓年輕氣盛的皇帝和一幫老學究杠上了,基本上是吵翻了天。


    按理說劉進是一個庶子,沒有為朝廷做過任何貢獻,他爹也沒上位所以自己還沒有皇族封號。大臣們覺得皇帝、藩王、公、侯、伯,子、男,能看他是宣帝親爹的麵子給個侯爵就不錯了,可宣帝為了這事偏偏和韋賢、邴吉他們吵翻了天。


    他要尊生父為“皇考”。本來吧,在我眼裏皇考在宋徽宗以前應該是不僅僅稱呼先皇的,比如歐陽修就曾在《瀧岡阡表》裏說: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


    漢書裏好多地方也都說劉進“皇考“的諡號於禮不正。而與聞的小說裏認為是因為皇考隻能用於稱呼先皇,這裏我不認同。


    我的猜測來說,原因應該和嘉靖皇帝一樣。宣帝繼承的是來自昭帝的皇位,他不能認自己的生父。(這麽一看公義理法還真惡心,連親爹都不讓認。)


    於理不合,在賴以儒教的大漢完全是頂風作案。滿朝文武,就算是曾經願意用生命保護次卿的邴吉(現在大家都不知道邴吉對宣帝的恩情)都不同意皇考的說法。宣帝的心都要碎了。


    最後沒辦法,各退一步吧。劉進沒有爵位在後頭跟著,就叫一個悼字??(合乎理法,不和邏輯,政治產物)他的妻子王翁媭稱悼後??(老公沒爵位居然成了後)然後這兩口子埋得地方叫“悼園”(這麽不倫不類,我都想悼念一下心疼一把【攤手】)


    雙方妥協完之後,也就這麽地了。宣帝跟這幫老臣暗暗較勁,一時妥協不代表以後不會找機會把皇考稱號加回來(他也確實這麽幹了,原來他從這時候就開始隱忍了啊)


    好吧,不愉快的皇考問題過去了,我們來看看鼎鼎有名的衛子夫和她兒子吧。衛子夫沒什麽好吵了,大家都覺得她挺可憐的,給了她一個“思”的諡號(“道德純一曰思”、“外內思索曰思”)。可到了劉據這,又出岔子了【攤手】


    本來吧劉據挺得人心的,昭宣中興一半官員的履曆都會寫“嚐侍戾太子”。可讀史的我卻對他的諡號奇怪萬分:帝初即位,下詔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號諡,歲時祠,其議諡,置園邑。”有司奏請故皇太子諡曰戾。


    戾,絕對的惡諡: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問題是,我們都知道,劉據,他是冤死的啊!


    宣帝男神為什麽非要給生父一個皇考名分,不惜於禮不正。卻又對劉據毫不留情,批下惡諡?


    也許他是想告訴別人,千萬別起兵。隻要有動亂,我不管你人緣多好,照樣蓋棺定論受詬病。(這個說法真腹黑)


    又或者他是因為巫蠱之禍才會失去親人,所以對劉據充滿埋怨,而對生父卻是無限的懷念。(突然好心疼)


    為啥說禮儀之爭這件事宣帝做錯了呢?是因為他的確是以漢昭帝嗣孫的身份承繼大統,所以沒資格管生父叫皇考。規則就是這樣,就像法律不講人情。


    可是宣帝後來掌權了之後,還是按照帝王規格(據說)重新埋了劉進,還給了皇考的稱號。這就等於告訴人們,隻要我有權,連禮儀理法都是為我服務的。這就是典型的現世權力玷汙了曆史的純潔。


    反正不管怎麽樣吧,雙方妥協退步之後,諡號這事就算翻篇了,接下來卻是大漢建國以來最大的貪汙弊案。


    貪墨案有點複雜~宣帝本紀裏就隻提到一句話:大司農陽城侯田延年有罪,自殺。


    但其實,這事還挺有說頭的。這裏麵表現出了宣帝作為一個政治家應有的敏銳度。說明他天生就是一個當皇帝的料子。


    田延年是霍光的心腹,但是他這個人吧,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學不會他上司的謹慎重名,反而是囂張跋扈、恣意妄為,最後也死於貪心。


    這事得從給漢昭帝修陵說,昭帝死的時候太年輕,很多東西都來不及準備。


    茂陵的富戶焦氏、賈氏等人,曾經花費了幾千萬錢,收購木炭、蘆葦等修造墳墓的物資,蓄積起來,想賣個高價。但是田延年身為大司農(財政部長)卻並不想從商人的手裏買建材,而是打算在先帝爺的墳頭揩油,撈他一筆。


    替漢昭帝修建陵墓,要用大量的沙土,運輸沙土,又需要大量租用民間的牛車。拉一車沙土,要付給百姓一千錢的租金。田延年報虛賬,一車沙土算兩千錢。前後共拉了三萬車沙土,在大司農府報銷了六千萬,其中三千萬,就裝進了田延年自己的口袋。


    但是吧,這三千萬的貪汙屬於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他得想辦法把這窟窿補上,於是主意就打到了上文的那兩個富商身上。


    他向皇帝上奏,說焦氏賈氏等商人蓄積建陵物資是非法的,應該全部沒收。漢宣帝同意了。焦氏賈氏等商人,賠了個血本無歸。


    焦家和賈家可不是好惹的,你讓我們破產,老子就挖你的黑底!他們想盡辦法找到了田延年貪汙的證據,一封舉報信就告了上去。


    一石激起千層浪,先帝爺墳頭上揩油啊。你先不說於法理如何,就是昭帝老師、士子領袖,德高望重的大鴻儒韋賢把你滅了的心都有!


    本來吧,他好歹也算是霍光的狗,霍光有意替他遮掩一下。結果這貨死要麵子,在主子讓他說實話的時候硬是抵賴自己沒幹過,那就是你自己作死了。uu看書 w.uukansu 連霍光都不管了,放手讓別人把這事一查到底。


    霍光自己不管了,可是別人不知道啊。田廣明覺得也許可以扇扇風點個火,就陰了一把杜延年。他讓杜延年去探霍光的口風,就攛掇他去上書陛下,說是可以考慮一下讓官府出錢替田延年贖罪(夠不要臉的)


    霍光的話卻耐人尋味:“田延年廢劉賀的那番話把我嚇壞了,至今心口還疼”(擺明了是不想保了)


    這個時候笑的最歡的是誰呢?——我們的第一男主宣帝啊!他做了一件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事。劉病已居然願意用水衡錢(皇帝私房錢)給田延年還貪汙的爛賬!(這一手玩的真陰,陛下你敢再腹黑點嗎?)


    這個時候,全天下都覺得皇帝太委屈了。大臣貪汙犯罪,竟然無恥地提出要皇帝老子買單,而皇帝竟然答應了!


    這一下,田延年是死定了。本該由國家財政修建的皇陵出問題了,有貪汙犯把錢黑了,宣帝為盡孝心居然要自掏腰包,帶頭買單。彈劾你的詔書還不跟雪花似的往那未央宮一撒(那時候好像還沒發明白紙??)


    用三千萬買了一個天大的好名聲,還做的不留痕跡。讓別人被賣了,還幫著自己數錢,你的骨子裏絕對是老劉家的流氓屬性!(而且,後來大臣們覺得皇帝太委屈,軍隊又湊錢還了這三千萬水衡錢,woc,空手套白狼!)


    韓增帶兵把田延年的家一圍,他自殺了,可悲的是到死這個蠢貨都不明白真正玩死他的人是誰。(惹誰都不要惹宣帝,連骨頭你都找不回來[允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孝宣治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央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央詢並收藏孝宣治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