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繼續繪聲繪色的講著故事,周圍的人都被他給吸引了過來。
“強盜觀察的久了,終於發現了這家人的秘密,於是便要搶他家的聚寶盆。可就在強盜準備破門而入的時候,被什麽東西絆了一跤,引起了這家人的警覺。這家人隔著窗戶一看,原來是強盜又來了,於是趕緊帶著聚寶盆從後門逃上了山。為了不讓強盜發現聚寶盆的秘密,這家人把聚寶盆埋在了地下,然後又種了一顆柏樹作為記號。”
“藏好了聚寶盆,這家人以為沒事了便回了家,誰知強盜就在他家裏等著,見這家人回來直接給抓了起來。這家人經不起拷打,隻好說出了聚寶盆的下落,可等強盜上山,卻發現原來光禿禿的山居然一夜間長滿了柏樹,從此聚寶盆的下落再也無人知曉。其他人因為不知道聚寶盆的事,便以為是神仙仙靈了,便把這裏改名叫做柏山!”
聽到這裏,張孝文不解的問:“可這跟漢武帝有什麽關係啊?”
老人嗬嗬一笑:“你聽我繼續講啊!”
“後來有一位修道的高人路過柏山,發現在這裏居然能夠藏靈納氣,斷定這裏肯定有什麽寶物。而且經過長時間的藏靈納氣,柏山已經非常適合修仙問道,於是他便決定留在這裏繼續修煉!這位高人見此山頭隆凸,四周撐開,山形宛若一把撐開的巨傘,於是便將這裏命名為金傘山,而他修葺的道觀便命名為萬壽觀!”
聽到這裏,張孝文眼前一亮:柏山村果然就是金傘山萬壽觀的遺址,沒想到民間傳說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由於高人法力超群,很快萬壽觀的名號便響徹神州,許多人慕名而來進行修煉,到了戰國時期萬壽觀的道人已經接近千人!可後來秦朝統一後下令坑殺術士,萬壽觀遭到了滅頂之災,往日的輝煌不複存在。直到漢武帝時期,萬壽觀又出了一位高人,太玄真人!”
說到這兒,老人故意頓了頓,然後問張孝文:“太玄真人,名曰自然,正是他的道學開啟了河上公的智慧之門,這河上公你知道是誰嗎?”
張孝文搖了搖頭,老人滿意的笑了笑,繼續說道:“河上公可不是一般人,他曾為《老子》所作的注《河上公章句》,在當時可是廣為流傳。而漢武帝正是跟著河上公學習了養生之術!”
“可漢武帝跟著河上公學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河上公便向漢武帝推薦了自己的師傅太玄真人!漢武帝想要長生,便親自到萬壽觀學習道法,當他見到太玄真人時吃驚不小,因為太玄真人看起來不過三十多歲的樣子,怎麽會是河上公的師傅?可經過詢問後才得知,當時的太玄真人已經119歲了!”
“於是漢武帝便在萬壽觀住下,而太玄真人也親自為漢武帝挑選了修煉的洞府供漢武帝修煉。漢武帝當時住過的洞府就是現在的龍洞,這也是現在龍洞寺的由來,當然這都是後話。漢武帝在萬壽觀學成道術之後,十分感謝太玄真人,便想賞賜金銀。但太玄真人卻什麽也不要,無奈之下,漢武帝便將萬壽觀周邊的6個小村莊賞賜給了萬壽觀,並賜太玄真人國姓:劉!而這6個村莊便是現如今的柏山村了!現在柏山村裏劉姓人家的族譜中還記載有此事!”
張孝文聽完心中興奮不已:老人講的傳說剛好把那個時間段囊括在內,而且其中似乎又包含了很多信息,自己得好好分析分析才是。於是張孝文對老人鞠了一躬:“大爺,你講的可真好,我今天算是受教了!不過您怎麽知道的這麽詳細啊?”
一旁執紅方的那個老人不屑的說道:“他懂什麽啊,他就是在小北頂支了個算卦攤,所以打聽的事情多一點而已,這個傳說俺們柏山村的人基本都知道!”
張孝文衝著諸位老人笑了笑:“不管如何,還是謝謝各位大爺了,我這就去龍洞寺,小北頂看看,你們繼續!”
說完,張孝文朝著老人指的那條小路走去。一邊走,張孝文一邊琢磨著這個傳說:傳說裏那位太玄真人應該就是雪婆的小師弟‘自然’了,而且許多內容與雪婆說的情況都一一對上了,說明這個傳說還是有些可信度的。但秦朝之前的傳說有些神乎其神了,難道這柏山村就是由一個聚寶盆引來的?
想到這兒,張孝文忽然想起古人都是喜歡誇張和神話的,尤其是那些他們理解不了的事情。這聚寶盆會不會是哪個修煉者的法器,就想自己葫蘆裏的陰間水霧一樣?
這麽轉念一想,張孝文立馬又聯想到了另一件事情:不管是神仙塚還是福窟,在傳說中都是可以提高人們的修煉速度的,按照這樣的思路來想,那太玄真人替漢武帝選擇的洞府會不會就是和神仙塚、福窟一樣的洞府?如果自己的猜測是對的,那嬴政豈不是就在現如今的龍洞中嗎?
張孝文越想越覺得有可能,於是不自覺的加快了步伐,因為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龍洞寺了!
沿著老人指的小路,很快就到了山腳下。一條蜿蜒的台階小路向山上延伸而去,張孝文看了看四下無人,於是運功提氣,噌噌噌的向山上竄去,不一會便到了半山腰。
半山腰處又一座佛塔,從佛塔這裏變成了兩條路,一條繼續蜿蜒向上,另一條卻向下到了山溝之中。
張孝文雖然不知道路,但剛才老人曾說過,山腰是龍洞寺,山頂是小北頂,所以龍洞寺的路應該就是向下進入山溝裏的路。
於是張孝文沿路下行,果然看到了一座院子,院子的中央還有一尊觀音菩薩像。
說是寺廟,其實就隻有兩座大殿和一排房子,規模並不算很大。張孝文在寺廟中掃視一圈,卻沒發現一個人,於是便決定進屋裏看看。
張孝文選擇了離自己最近的那座大殿,可進去一看張孝文便皺起了眉頭:這寺廟之中怎麽會供奉三清祖師?
“強盜觀察的久了,終於發現了這家人的秘密,於是便要搶他家的聚寶盆。可就在強盜準備破門而入的時候,被什麽東西絆了一跤,引起了這家人的警覺。這家人隔著窗戶一看,原來是強盜又來了,於是趕緊帶著聚寶盆從後門逃上了山。為了不讓強盜發現聚寶盆的秘密,這家人把聚寶盆埋在了地下,然後又種了一顆柏樹作為記號。”
“藏好了聚寶盆,這家人以為沒事了便回了家,誰知強盜就在他家裏等著,見這家人回來直接給抓了起來。這家人經不起拷打,隻好說出了聚寶盆的下落,可等強盜上山,卻發現原來光禿禿的山居然一夜間長滿了柏樹,從此聚寶盆的下落再也無人知曉。其他人因為不知道聚寶盆的事,便以為是神仙仙靈了,便把這裏改名叫做柏山!”
聽到這裏,張孝文不解的問:“可這跟漢武帝有什麽關係啊?”
老人嗬嗬一笑:“你聽我繼續講啊!”
“後來有一位修道的高人路過柏山,發現在這裏居然能夠藏靈納氣,斷定這裏肯定有什麽寶物。而且經過長時間的藏靈納氣,柏山已經非常適合修仙問道,於是他便決定留在這裏繼續修煉!這位高人見此山頭隆凸,四周撐開,山形宛若一把撐開的巨傘,於是便將這裏命名為金傘山,而他修葺的道觀便命名為萬壽觀!”
聽到這裏,張孝文眼前一亮:柏山村果然就是金傘山萬壽觀的遺址,沒想到民間傳說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由於高人法力超群,很快萬壽觀的名號便響徹神州,許多人慕名而來進行修煉,到了戰國時期萬壽觀的道人已經接近千人!可後來秦朝統一後下令坑殺術士,萬壽觀遭到了滅頂之災,往日的輝煌不複存在。直到漢武帝時期,萬壽觀又出了一位高人,太玄真人!”
說到這兒,老人故意頓了頓,然後問張孝文:“太玄真人,名曰自然,正是他的道學開啟了河上公的智慧之門,這河上公你知道是誰嗎?”
張孝文搖了搖頭,老人滿意的笑了笑,繼續說道:“河上公可不是一般人,他曾為《老子》所作的注《河上公章句》,在當時可是廣為流傳。而漢武帝正是跟著河上公學習了養生之術!”
“可漢武帝跟著河上公學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河上公便向漢武帝推薦了自己的師傅太玄真人!漢武帝想要長生,便親自到萬壽觀學習道法,當他見到太玄真人時吃驚不小,因為太玄真人看起來不過三十多歲的樣子,怎麽會是河上公的師傅?可經過詢問後才得知,當時的太玄真人已經119歲了!”
“於是漢武帝便在萬壽觀住下,而太玄真人也親自為漢武帝挑選了修煉的洞府供漢武帝修煉。漢武帝當時住過的洞府就是現在的龍洞,這也是現在龍洞寺的由來,當然這都是後話。漢武帝在萬壽觀學成道術之後,十分感謝太玄真人,便想賞賜金銀。但太玄真人卻什麽也不要,無奈之下,漢武帝便將萬壽觀周邊的6個小村莊賞賜給了萬壽觀,並賜太玄真人國姓:劉!而這6個村莊便是現如今的柏山村了!現在柏山村裏劉姓人家的族譜中還記載有此事!”
張孝文聽完心中興奮不已:老人講的傳說剛好把那個時間段囊括在內,而且其中似乎又包含了很多信息,自己得好好分析分析才是。於是張孝文對老人鞠了一躬:“大爺,你講的可真好,我今天算是受教了!不過您怎麽知道的這麽詳細啊?”
一旁執紅方的那個老人不屑的說道:“他懂什麽啊,他就是在小北頂支了個算卦攤,所以打聽的事情多一點而已,這個傳說俺們柏山村的人基本都知道!”
張孝文衝著諸位老人笑了笑:“不管如何,還是謝謝各位大爺了,我這就去龍洞寺,小北頂看看,你們繼續!”
說完,張孝文朝著老人指的那條小路走去。一邊走,張孝文一邊琢磨著這個傳說:傳說裏那位太玄真人應該就是雪婆的小師弟‘自然’了,而且許多內容與雪婆說的情況都一一對上了,說明這個傳說還是有些可信度的。但秦朝之前的傳說有些神乎其神了,難道這柏山村就是由一個聚寶盆引來的?
想到這兒,張孝文忽然想起古人都是喜歡誇張和神話的,尤其是那些他們理解不了的事情。這聚寶盆會不會是哪個修煉者的法器,就想自己葫蘆裏的陰間水霧一樣?
這麽轉念一想,張孝文立馬又聯想到了另一件事情:不管是神仙塚還是福窟,在傳說中都是可以提高人們的修煉速度的,按照這樣的思路來想,那太玄真人替漢武帝選擇的洞府會不會就是和神仙塚、福窟一樣的洞府?如果自己的猜測是對的,那嬴政豈不是就在現如今的龍洞中嗎?
張孝文越想越覺得有可能,於是不自覺的加快了步伐,因為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龍洞寺了!
沿著老人指的小路,很快就到了山腳下。一條蜿蜒的台階小路向山上延伸而去,張孝文看了看四下無人,於是運功提氣,噌噌噌的向山上竄去,不一會便到了半山腰。
半山腰處又一座佛塔,從佛塔這裏變成了兩條路,一條繼續蜿蜒向上,另一條卻向下到了山溝之中。
張孝文雖然不知道路,但剛才老人曾說過,山腰是龍洞寺,山頂是小北頂,所以龍洞寺的路應該就是向下進入山溝裏的路。
於是張孝文沿路下行,果然看到了一座院子,院子的中央還有一尊觀音菩薩像。
說是寺廟,其實就隻有兩座大殿和一排房子,規模並不算很大。張孝文在寺廟中掃視一圈,卻沒發現一個人,於是便決定進屋裏看看。
張孝文選擇了離自己最近的那座大殿,可進去一看張孝文便皺起了眉頭:這寺廟之中怎麽會供奉三清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