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寧越從寧揚初級藝術學院畢業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又是一年暑假,《大唐雙龍傳》選擇了在這樣的日子裏首播。
寧越的宣傳策略已經起效果了,起碼來說,江東人對這部劇至少都還是有些印象的,6000多積分不是白花的。
但是林靜之前有一點說的是對的,次級電視台的廣告的確是沒有一錘定音的效果,觀眾們本能地會覺得在大電視台做宣傳才是有實力的電視劇,才是好電視劇。
所以知道《大唐雙龍傳》的人很多,感興趣的也很多,但也僅僅是感興趣罷了。
真正決定生死的,還是首播劇集的質量。
誰都知道,隻有一開始就吸引到觀眾,這部劇才會有大熱的潛質。
觀眾們都是有點興趣,隨意看看的態度,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大唐雙龍傳》的首播成績是關係到他們的飯碗,乃至小命的。
路遠在下午的時候就提前下了班,回到家中,美美地泡了個澡,又小睡了一會養足精神,然後提前半個小時坐在沙發上,什麽都不想,靜靜等待首播開始。
路遠這是要保持最佳狀態。
三流劇評人自說自話,二流劇評人引經據典,一流劇評人誤導觀眾,神級劇評人引導觀眾。
三流劇評人,純屬自娛自樂,觀點模糊,東拉西扯,就是扯不到點子上。
二流劇評人,滿嘴的專業名詞,一說話就是一二三四五數項列舉,看似專業,其實說的都是空話,沒有半點實質內容。
一流劇評人,他們知道觀眾們想聽什麽,變著法子把劇評往觀眾們喜歡的方向去扯,雖然能博得一時的歡心,但其實隻是在誤導觀眾,因為要把劇評往觀眾喜歡的方向生拉硬扯,所以難免有時候會出錯被打臉。
神級劇評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的威信,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他們會引導觀眾去他們想要表達的方向,甚至明明說錯了,還能讓觀眾們覺得自己是對的。
這樣的劇評人,甚至能決定一部劇的生死。
當然,這也是看狀態的,需要劇評人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見識眼界以及足夠的激情,巔峰時期的路遠,偶爾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他現在就是在尋找那種久違的狀態。
關於《大唐雙龍傳》,關於寧越的負麵新聞已經夠多了,此時再從人品或者外圍層麵攻擊這部劇已經沒意義了,現在,觀眾們需要的是幹貨,是真正的藝術分析。
一部劇,即使開局還不錯,也很可能被劇評毀掉,觀眾們有時候真的很容易受外界影響。
本來,觀眾們看一部劇,可能覺得還行,但一看劇評,怎麽這麽多惡評?這麽多毛病?頓生惡感,乃至棄劇。
當然了,這需要劇評人本身的影響力夠大,也需要這部劇的成績停留在勉強不錯及以下,才能做到這一點。
劇評人想要挑刺總是能挑的出來的,尤其是神級劇評人,哪怕說的話有漏洞,哪怕被評價的那部劇本身還不錯,他們也能依靠語言的藝術黑掉它。
像《萬萬沒想到》那樣的神逆轉基本屬於天災,當一部劇的平均收視率過8,總評分達到數百萬的時候,再牛的劇評人也黑不了它了。
觀眾們又不是傻子,這樣的成績無論你說的再怎麽天花亂墜也是無法抹黑的。
還好,《萬萬沒想到》屬於十年難得一遇的奇葩,路遠覺得自己沒必要擔心那麽多。
他現在,需要的是集中精神,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把《大唐雙龍傳》打壓下去。
路遠完全可以說是代表了反寧越陣營的最高劇評水平,如果他不行的話,那其他人就更不行了。
路遠的身上,實際上寄托了無數反對寧越者,無數唐州武俠頑固粉絲的希望!
這一仗,他不能輸!
終於,《大唐雙龍傳》的第一集開始了。
原劇裏,第一集最開始花了好幾分鍾的時間去介紹“邪帝舍利”。
這一段其實就是為了突出這部劇的武俠元素,本身亮點並不多,所以寧越把這一段縮減了一下,幾句話帶過了,算是跟觀眾們打了個招呼,告訴你們,這是一部武俠劇。
在路遠眼裏,這一段算是中規中矩吧,沒什麽亮點,也沒什麽可黑的地方。
接下來就出現了兩位主角,寇仲和徐子陵好心搭亭子為村民遮陰,結果亭子塌了,嚇到了村民,然後兩人被趕出了村子。
這一段略有些童趣,兩個頑皮而又倒黴的少年形象會讓觀眾們會心一笑,不過,也還停留在中規中矩的層麵。
接下來村民們往兩個主角扔東西,兩個主角卻覺得這是給他們送糧食,顯示出了兩人的樂觀。
再到後來,兩人在車上對話,因為沒錢,交不起學費,所以無法學武,想去廣陵找石龍道長學藝。
有趣的是,兩人一直互稱“仲少”和“陵少”,還不約而同地說“有我叫你少爺就行了”。
這樣的人物設計相當討喜,自信、頑皮、樂觀向上的少年誰不喜歡?沒有傳統武俠劇主角或淒苦,或高冷的屬性,很接地氣。
不過路遠還是沒有擔心,人物設計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等到李秀寧出場的時候,路遠終於開始來精神了。
《大唐雙龍傳》的賣點就是武俠和曆史結合,這麽做有利有弊。
最好的創新永遠都是舊瓶裝新酒,這是娛樂業內的鐵則。
模仿痕跡太重的話,觀眾們當然會討厭,同樣的東西,稍微改頭換麵一下就拿出來糊弄人,你是把觀眾當猴耍嗎?
於是,有些娛樂者,尤其是新人,就覺得要創新,要完全原創的東西。
沒有人願意去看生拉硬扯出來的所謂創新作品,弄出來一大堆新名詞,搞得觀眾們頭昏眼花。
偏偏這些所謂的創新者們還非常自以為是,你們不看我的劇是你們欣賞水平太低。
相比模仿作品而言,觀眾們往往更討厭這些所謂的“創新作品”,自以為是,不知所謂!
隻有將觀眾們熟悉的東西演繹出新的味道出來,那才是真正的好的創新。
武俠和曆史結合是一條好路子不假,但是需要強大的駕馭能力,路遠心內默默祈禱,希望寧越這個狂妄小輩也會犯那些新手常犯的錯誤。
寧越的宣傳策略已經起效果了,起碼來說,江東人對這部劇至少都還是有些印象的,6000多積分不是白花的。
但是林靜之前有一點說的是對的,次級電視台的廣告的確是沒有一錘定音的效果,觀眾們本能地會覺得在大電視台做宣傳才是有實力的電視劇,才是好電視劇。
所以知道《大唐雙龍傳》的人很多,感興趣的也很多,但也僅僅是感興趣罷了。
真正決定生死的,還是首播劇集的質量。
誰都知道,隻有一開始就吸引到觀眾,這部劇才會有大熱的潛質。
觀眾們都是有點興趣,隨意看看的態度,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大唐雙龍傳》的首播成績是關係到他們的飯碗,乃至小命的。
路遠在下午的時候就提前下了班,回到家中,美美地泡了個澡,又小睡了一會養足精神,然後提前半個小時坐在沙發上,什麽都不想,靜靜等待首播開始。
路遠這是要保持最佳狀態。
三流劇評人自說自話,二流劇評人引經據典,一流劇評人誤導觀眾,神級劇評人引導觀眾。
三流劇評人,純屬自娛自樂,觀點模糊,東拉西扯,就是扯不到點子上。
二流劇評人,滿嘴的專業名詞,一說話就是一二三四五數項列舉,看似專業,其實說的都是空話,沒有半點實質內容。
一流劇評人,他們知道觀眾們想聽什麽,變著法子把劇評往觀眾們喜歡的方向去扯,雖然能博得一時的歡心,但其實隻是在誤導觀眾,因為要把劇評往觀眾喜歡的方向生拉硬扯,所以難免有時候會出錯被打臉。
神級劇評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的威信,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他們會引導觀眾去他們想要表達的方向,甚至明明說錯了,還能讓觀眾們覺得自己是對的。
這樣的劇評人,甚至能決定一部劇的生死。
當然,這也是看狀態的,需要劇評人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見識眼界以及足夠的激情,巔峰時期的路遠,偶爾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他現在就是在尋找那種久違的狀態。
關於《大唐雙龍傳》,關於寧越的負麵新聞已經夠多了,此時再從人品或者外圍層麵攻擊這部劇已經沒意義了,現在,觀眾們需要的是幹貨,是真正的藝術分析。
一部劇,即使開局還不錯,也很可能被劇評毀掉,觀眾們有時候真的很容易受外界影響。
本來,觀眾們看一部劇,可能覺得還行,但一看劇評,怎麽這麽多惡評?這麽多毛病?頓生惡感,乃至棄劇。
當然了,這需要劇評人本身的影響力夠大,也需要這部劇的成績停留在勉強不錯及以下,才能做到這一點。
劇評人想要挑刺總是能挑的出來的,尤其是神級劇評人,哪怕說的話有漏洞,哪怕被評價的那部劇本身還不錯,他們也能依靠語言的藝術黑掉它。
像《萬萬沒想到》那樣的神逆轉基本屬於天災,當一部劇的平均收視率過8,總評分達到數百萬的時候,再牛的劇評人也黑不了它了。
觀眾們又不是傻子,這樣的成績無論你說的再怎麽天花亂墜也是無法抹黑的。
還好,《萬萬沒想到》屬於十年難得一遇的奇葩,路遠覺得自己沒必要擔心那麽多。
他現在,需要的是集中精神,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把《大唐雙龍傳》打壓下去。
路遠完全可以說是代表了反寧越陣營的最高劇評水平,如果他不行的話,那其他人就更不行了。
路遠的身上,實際上寄托了無數反對寧越者,無數唐州武俠頑固粉絲的希望!
這一仗,他不能輸!
終於,《大唐雙龍傳》的第一集開始了。
原劇裏,第一集最開始花了好幾分鍾的時間去介紹“邪帝舍利”。
這一段其實就是為了突出這部劇的武俠元素,本身亮點並不多,所以寧越把這一段縮減了一下,幾句話帶過了,算是跟觀眾們打了個招呼,告訴你們,這是一部武俠劇。
在路遠眼裏,這一段算是中規中矩吧,沒什麽亮點,也沒什麽可黑的地方。
接下來就出現了兩位主角,寇仲和徐子陵好心搭亭子為村民遮陰,結果亭子塌了,嚇到了村民,然後兩人被趕出了村子。
這一段略有些童趣,兩個頑皮而又倒黴的少年形象會讓觀眾們會心一笑,不過,也還停留在中規中矩的層麵。
接下來村民們往兩個主角扔東西,兩個主角卻覺得這是給他們送糧食,顯示出了兩人的樂觀。
再到後來,兩人在車上對話,因為沒錢,交不起學費,所以無法學武,想去廣陵找石龍道長學藝。
有趣的是,兩人一直互稱“仲少”和“陵少”,還不約而同地說“有我叫你少爺就行了”。
這樣的人物設計相當討喜,自信、頑皮、樂觀向上的少年誰不喜歡?沒有傳統武俠劇主角或淒苦,或高冷的屬性,很接地氣。
不過路遠還是沒有擔心,人物設計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等到李秀寧出場的時候,路遠終於開始來精神了。
《大唐雙龍傳》的賣點就是武俠和曆史結合,這麽做有利有弊。
最好的創新永遠都是舊瓶裝新酒,這是娛樂業內的鐵則。
模仿痕跡太重的話,觀眾們當然會討厭,同樣的東西,稍微改頭換麵一下就拿出來糊弄人,你是把觀眾當猴耍嗎?
於是,有些娛樂者,尤其是新人,就覺得要創新,要完全原創的東西。
沒有人願意去看生拉硬扯出來的所謂創新作品,弄出來一大堆新名詞,搞得觀眾們頭昏眼花。
偏偏這些所謂的創新者們還非常自以為是,你們不看我的劇是你們欣賞水平太低。
相比模仿作品而言,觀眾們往往更討厭這些所謂的“創新作品”,自以為是,不知所謂!
隻有將觀眾們熟悉的東西演繹出新的味道出來,那才是真正的好的創新。
武俠和曆史結合是一條好路子不假,但是需要強大的駕馭能力,路遠心內默默祈禱,希望寧越這個狂妄小輩也會犯那些新手常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