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院門下得峴山便到了雲夢大澤的邊上。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那是一片煙波浩淼的大湖。
時當夙夜。繁星點點不見月華;隻聞濤聲不見波浪。
兩人上了一葉扁舟任憑青衣漢子順風劃去。
扁舟忽上忽下起伏不定風聲響自耳邊空氣中泛起魚蝦水藻的氣息。
暗夜無光時間過了很久大約三四個時辰之後才見前方隱隱現出***兩側也出現了一些島嶼。島嶼有大有小大的一眼看不到邊小的隻有數十丈方圓。
山伯看得詫異歎道:“雲夢大澤古時極大聽說近年來縮小了不少想不到還有這麽大島礁遍布就像到了大海上一般。”
青衣漢子一直在默默地操舟此時忽然回頭笑道:“前麵就是七襄鬼市了。兩位是想走個近路?還是想先兜一圈?”
英台笑道:“兄台若是不急著回去就帶我們兜一圈吧。”
山伯拱手道:“還沒請教兄台貴姓呢。”
青衣漢子朗聲回答:“在下姓鄧單名一個香字先前便是羊工的屬下。兩位不要客氣直接叫我的名字既可。你們是頭回來這裏可能還不知七襄鬼市的來曆吧?”
英台搖頭:“鄧兄給我們講講好嗎?”
鄧香將操舟的度放緩下來好整以暇地道:“要說七襄鬼市就不能不提起一個人這人乃是昔年黃帝的名臣名叫鬼臾區。其人以鬼為姓實乃由鬼修成的神仙。七襄鬼市最早就是由他創建的。”
山伯吃了一驚:“鬼臾區?那不是醫術大家嗎?還會有這種事?”
鄧香無比欽佩地道:“鬼臾區悟透了逆順生死之道曾言‘陰陽之道不外順逆順則生逆則死也。陰陽之原即巔倒之術也。世人皆知順生不知順之有死;皆知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所以他以鬼身修成大羅金仙創下七襄鬼市。”
山伯聽得神往:“厲害!果不愧一代先賢!”
鄧香接著道:“七襄鬼市本是雲夢大澤正中央緊密相連的七個島嶼原本呈北鬥七星之像正是鬼臾區從黃帝那裏得了一丁半點的息壤配上北海戌地的玄陰土才將七島連在一起改造成適合鬼狐異類定居的聖地。”
英台聽得有趣笑道:“聖地?是不是說每個人到了這裏都不想離開?”
鄧香歎了口氣:“不想離開也不行啊!此地隻合遊覽逛上一天就走還行若想定居難呢!”
英台追問道:“為什麽?”
鄧香望她一眼:“姑娘有所不知此地寸土寸金若是居無定所就會被巡街夜叉趕出去。好在你們有了杜公贈與的房產暫時不用擔心。”說到這裏他將目光瞄向山伯又道:“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島上的苛捐雜稅太多要想生存不容易呢!”
山伯驚訝道:“怎麽?這裏也有苛捐雜稅?”
鄧香又歎了口氣:“好地方嘛人人都想來插一腿!天庭收一份稅佛宗收一份稅閻羅王那裏收一份稅七襄鬼市要想維持展下去自身還要收一筆稅。你說說這稅能少得了嗎?”
英台吃驚道:“為何閻羅王那裏還要收稅?”
鄧香道:“這不是鬼市嘛!雖說都是孤魂野鬼不在幽冥界內但是名義上也要歸閻君管理。誰敢不交稅?若是閻君想找麻煩人人都要倒黴!”
英台乍舌:“那麽佛宗呢?他們怎麽也收稅?”
“佛宗算好的收的稅很少不說而且都用在大夥身上了。經常有菩薩不遠萬裏前來說法幫大家拔脫苦難。所以這個稅是一定要交的。”
說話間小船已經靠近岸邊。
鄧香一個箭步跳上岸順手將纜繩拴在木樁上隨即穩住船身招呼兩人上去。(.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英台不想驚世駭俗早在拜見羊祜時便收起了蝶衣因而看上去跟普通的女鬼沒什麽兩樣隻是因為吸收了大量的花露修煉略有所成所以看上去清晰得很雲鬢花容明眸皓齒身材纖細嫋嫋婷婷。
山伯見小船還有些搖晃連忙站起身來想上前攙扶一下誰知英台卻如風吹楊柳一般素體輕盈腳步輕移便上了岸反而站在岸邊伸出纖手做出拉他上去的姿勢。
山伯的修煉進步很慢不過卻因為吸收了維摩大師聶承遠一成的功力因而也不算太弱當下微微一笑跳上岸去
初一登陸便見光線大增不似深夜卻如日暮黃昏一般。不見夕陽隻餘昏黃一片。
“奇怪這些光線是從哪裏來的?”英台四處張望想找出其中的原因。
鄧香伸出粗壯的手指向著前方一指道:“那兒你看街後那排樹乃是本地特產名為‘鬼月喬’又叫鬼樹枝葉繁茂遮天蔽日白天能夠擋住太陽夜晚更能出微光。七襄鬼市的照明就靠它了!”
山伯放眼望去隻見前方不遠便有一條長街街後栽著數排高大的喬木葉子寬大仿佛梧桐樹一般枝葉之間掛滿鬆子一般的果實出淡淡的黃光照得天地一片昏黃。
“長汀細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陽。鬼樹夜分千炬火漁舟朝卷一蓬霜……原來那便是鬼樹!昏昏花花果然有些鬼氣。”英台一麵跟著鄧香向前走一麵感歎不已。
長街不寬青石鋪路木板嵌牆屋舍相對青磚牆、陶製瓦幾處簷牆上累積著苔蘚的暗綠感覺仿佛到了江南古鎮一般。
沿街走著山伯的目光被兩旁黢黑油亮的門板和堅實漫漶的牆麵所吸引一間間的雜貨鋪麵和鋪麵後的人臉閃過雖然看起來恍惚不清卻顯得韻味幽莽。街上也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有的包裹頭巾有的身著長袍麵目也很模糊都沒有什麽急事兒悠閑得很。也有人親切地打著招呼街麵愈顯得寧靜。
見此情景英台心裏頗有些失望:“這就是傳說中的七襄鬼市?不是說‘聖地’嗎?怎麽這樣寒酸還不如梅花穀清爽呢!”
想找個人問問卻見鄧香一言不隻知快步往前走。
於是英台隻好忍住不問。
大約行了半個時辰街道忽然消失了前麵現出一座又窄又長的小橋。
站在橋頭鄧香忽然回過頭來總結般地說道:“七襄鬼市仿佛七顆明珠鑲嵌在雲夢大澤之中七個島嶼連在一起一個比一個高級一個比一個華麗。剛才乃是第一島條件最差名為‘鹹水襄’就連喝的水都有些鹹味。不過比起地獄的潮濕陰冷也算是好地方了。更何況島上覆有一層息壤雖然極為稀薄也算有些靈氣非凡間之地可比所以雖然稅率高還是有很多人想擠進來住。”
英台回頭看了昏黃的街道一眼:“原來是這樣啊!杜公宅地在哪?是否還在前方?”
鄧香笑道:“還早呢!莫急我們慢慢走到時你們就知道了。”
過了小橋前麵又有街市。
果如鄧香所言不但街道變寬了不少路麵也顯得整潔多了街道兩旁雖然還是平房居多卻是紅磚綠瓦格外整齊。
最顯眼的還是那些“鬼月喬”出的光亮明顯增強了很多映得整個街市黃彤彤的。
店鋪的種類也變得多了不但有藥鋪茶館餐館還有一些古玩店文物字畫之類的東西惹得山伯時不時駐足察看。
他拿起一塊玉佩結果卻有種濕濕的感覺聞上去略有些黴味於是隻好又放下了。
鄧香也不說話隻是轉過頭去暗笑。
山伯知道其中必有道理於是不再多看。
直到走完整條街市才聽鄧香道:“那都是墳墓裏掘出來的!陰氣太重對修行不利。”
山伯乍舌:“誰掘的?自己掘自己的墓?還是偷偷掘人家的墓?搗鼓出那麽多寶貝可見做鬼也不老實!”
英台聽得渾身難受催促道:“快走了!看看下麵還有什麽!”
鄧香卻不急笑道:“這第二島也有個名字叫做‘濕地襄’就是說鬼氣很重濕漉漉的。”
英台不想多聽幹脆捂住耳朵往前走將兩人拋在後麵。
到了第三島街道更寬了不說開始出現二層小樓簷牙高啄勾心鬥角雖然不是很華麗卻也幹淨古樸適於人居。
看到那麽小巧的房子英台開始有點喜歡鬼市了。
鄧香卻道:“這裏住的都是平民因而喚作‘平泰襄’。”
“平泰襄”比較大幾乎比“鹹水襄”大了一倍。走完街市幾乎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看來縱然是在鬼市最多的還是平民。
到了第四島房屋變得華麗了很多店鋪也顯得很寬敞就連幹活的夥計也眉目比較清晰顯然都是些修行有素的小鬼。
“這裏住的多是富商因而喚作‘富康襄’取其富裕而又安康的意思。”鄧香照樣在走完街市時才說出這番話。
“怎麽杜公的房舍還沒到?究竟在哪裏呀?”英台走累了有些著急起來。
“就快到了過了這座橋再走不遠就是!”鄧香一麵邁步一麵回答。
眼前已經是第五島了街道兩旁的鬼月喬愈高大出明靚瑰麗的黃光將街道映成金黃色。
街道兩旁亭台樓榭參差起伏店鋪卻變得比較稀疏。鳥雀鳴於林梢秋菊散芳於苑圃。
“那兒那家‘春秋茶館’就是杜公開的。想當年他有十餘家鋪子現如今這是碩果僅存的一家了。”
鄧香停在茶館前推門走了進去同時口中叫道:“周旨你家新主人到了!”
那是一片煙波浩淼的大湖。
時當夙夜。繁星點點不見月華;隻聞濤聲不見波浪。
兩人上了一葉扁舟任憑青衣漢子順風劃去。
扁舟忽上忽下起伏不定風聲響自耳邊空氣中泛起魚蝦水藻的氣息。
暗夜無光時間過了很久大約三四個時辰之後才見前方隱隱現出***兩側也出現了一些島嶼。島嶼有大有小大的一眼看不到邊小的隻有數十丈方圓。
山伯看得詫異歎道:“雲夢大澤古時極大聽說近年來縮小了不少想不到還有這麽大島礁遍布就像到了大海上一般。”
青衣漢子一直在默默地操舟此時忽然回頭笑道:“前麵就是七襄鬼市了。兩位是想走個近路?還是想先兜一圈?”
英台笑道:“兄台若是不急著回去就帶我們兜一圈吧。”
山伯拱手道:“還沒請教兄台貴姓呢。”
青衣漢子朗聲回答:“在下姓鄧單名一個香字先前便是羊工的屬下。兩位不要客氣直接叫我的名字既可。你們是頭回來這裏可能還不知七襄鬼市的來曆吧?”
英台搖頭:“鄧兄給我們講講好嗎?”
鄧香將操舟的度放緩下來好整以暇地道:“要說七襄鬼市就不能不提起一個人這人乃是昔年黃帝的名臣名叫鬼臾區。其人以鬼為姓實乃由鬼修成的神仙。七襄鬼市最早就是由他創建的。”
山伯吃了一驚:“鬼臾區?那不是醫術大家嗎?還會有這種事?”
鄧香無比欽佩地道:“鬼臾區悟透了逆順生死之道曾言‘陰陽之道不外順逆順則生逆則死也。陰陽之原即巔倒之術也。世人皆知順生不知順之有死;皆知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所以他以鬼身修成大羅金仙創下七襄鬼市。”
山伯聽得神往:“厲害!果不愧一代先賢!”
鄧香接著道:“七襄鬼市本是雲夢大澤正中央緊密相連的七個島嶼原本呈北鬥七星之像正是鬼臾區從黃帝那裏得了一丁半點的息壤配上北海戌地的玄陰土才將七島連在一起改造成適合鬼狐異類定居的聖地。”
英台聽得有趣笑道:“聖地?是不是說每個人到了這裏都不想離開?”
鄧香歎了口氣:“不想離開也不行啊!此地隻合遊覽逛上一天就走還行若想定居難呢!”
英台追問道:“為什麽?”
鄧香望她一眼:“姑娘有所不知此地寸土寸金若是居無定所就會被巡街夜叉趕出去。好在你們有了杜公贈與的房產暫時不用擔心。”說到這裏他將目光瞄向山伯又道:“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島上的苛捐雜稅太多要想生存不容易呢!”
山伯驚訝道:“怎麽?這裏也有苛捐雜稅?”
鄧香又歎了口氣:“好地方嘛人人都想來插一腿!天庭收一份稅佛宗收一份稅閻羅王那裏收一份稅七襄鬼市要想維持展下去自身還要收一筆稅。你說說這稅能少得了嗎?”
英台吃驚道:“為何閻羅王那裏還要收稅?”
鄧香道:“這不是鬼市嘛!雖說都是孤魂野鬼不在幽冥界內但是名義上也要歸閻君管理。誰敢不交稅?若是閻君想找麻煩人人都要倒黴!”
英台乍舌:“那麽佛宗呢?他們怎麽也收稅?”
“佛宗算好的收的稅很少不說而且都用在大夥身上了。經常有菩薩不遠萬裏前來說法幫大家拔脫苦難。所以這個稅是一定要交的。”
說話間小船已經靠近岸邊。
鄧香一個箭步跳上岸順手將纜繩拴在木樁上隨即穩住船身招呼兩人上去。(.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英台不想驚世駭俗早在拜見羊祜時便收起了蝶衣因而看上去跟普通的女鬼沒什麽兩樣隻是因為吸收了大量的花露修煉略有所成所以看上去清晰得很雲鬢花容明眸皓齒身材纖細嫋嫋婷婷。
山伯見小船還有些搖晃連忙站起身來想上前攙扶一下誰知英台卻如風吹楊柳一般素體輕盈腳步輕移便上了岸反而站在岸邊伸出纖手做出拉他上去的姿勢。
山伯的修煉進步很慢不過卻因為吸收了維摩大師聶承遠一成的功力因而也不算太弱當下微微一笑跳上岸去
初一登陸便見光線大增不似深夜卻如日暮黃昏一般。不見夕陽隻餘昏黃一片。
“奇怪這些光線是從哪裏來的?”英台四處張望想找出其中的原因。
鄧香伸出粗壯的手指向著前方一指道:“那兒你看街後那排樹乃是本地特產名為‘鬼月喬’又叫鬼樹枝葉繁茂遮天蔽日白天能夠擋住太陽夜晚更能出微光。七襄鬼市的照明就靠它了!”
山伯放眼望去隻見前方不遠便有一條長街街後栽著數排高大的喬木葉子寬大仿佛梧桐樹一般枝葉之間掛滿鬆子一般的果實出淡淡的黃光照得天地一片昏黃。
“長汀細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陽。鬼樹夜分千炬火漁舟朝卷一蓬霜……原來那便是鬼樹!昏昏花花果然有些鬼氣。”英台一麵跟著鄧香向前走一麵感歎不已。
長街不寬青石鋪路木板嵌牆屋舍相對青磚牆、陶製瓦幾處簷牆上累積著苔蘚的暗綠感覺仿佛到了江南古鎮一般。
沿街走著山伯的目光被兩旁黢黑油亮的門板和堅實漫漶的牆麵所吸引一間間的雜貨鋪麵和鋪麵後的人臉閃過雖然看起來恍惚不清卻顯得韻味幽莽。街上也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有的包裹頭巾有的身著長袍麵目也很模糊都沒有什麽急事兒悠閑得很。也有人親切地打著招呼街麵愈顯得寧靜。
見此情景英台心裏頗有些失望:“這就是傳說中的七襄鬼市?不是說‘聖地’嗎?怎麽這樣寒酸還不如梅花穀清爽呢!”
想找個人問問卻見鄧香一言不隻知快步往前走。
於是英台隻好忍住不問。
大約行了半個時辰街道忽然消失了前麵現出一座又窄又長的小橋。
站在橋頭鄧香忽然回過頭來總結般地說道:“七襄鬼市仿佛七顆明珠鑲嵌在雲夢大澤之中七個島嶼連在一起一個比一個高級一個比一個華麗。剛才乃是第一島條件最差名為‘鹹水襄’就連喝的水都有些鹹味。不過比起地獄的潮濕陰冷也算是好地方了。更何況島上覆有一層息壤雖然極為稀薄也算有些靈氣非凡間之地可比所以雖然稅率高還是有很多人想擠進來住。”
英台回頭看了昏黃的街道一眼:“原來是這樣啊!杜公宅地在哪?是否還在前方?”
鄧香笑道:“還早呢!莫急我們慢慢走到時你們就知道了。”
過了小橋前麵又有街市。
果如鄧香所言不但街道變寬了不少路麵也顯得整潔多了街道兩旁雖然還是平房居多卻是紅磚綠瓦格外整齊。
最顯眼的還是那些“鬼月喬”出的光亮明顯增強了很多映得整個街市黃彤彤的。
店鋪的種類也變得多了不但有藥鋪茶館餐館還有一些古玩店文物字畫之類的東西惹得山伯時不時駐足察看。
他拿起一塊玉佩結果卻有種濕濕的感覺聞上去略有些黴味於是隻好又放下了。
鄧香也不說話隻是轉過頭去暗笑。
山伯知道其中必有道理於是不再多看。
直到走完整條街市才聽鄧香道:“那都是墳墓裏掘出來的!陰氣太重對修行不利。”
山伯乍舌:“誰掘的?自己掘自己的墓?還是偷偷掘人家的墓?搗鼓出那麽多寶貝可見做鬼也不老實!”
英台聽得渾身難受催促道:“快走了!看看下麵還有什麽!”
鄧香卻不急笑道:“這第二島也有個名字叫做‘濕地襄’就是說鬼氣很重濕漉漉的。”
英台不想多聽幹脆捂住耳朵往前走將兩人拋在後麵。
到了第三島街道更寬了不說開始出現二層小樓簷牙高啄勾心鬥角雖然不是很華麗卻也幹淨古樸適於人居。
看到那麽小巧的房子英台開始有點喜歡鬼市了。
鄧香卻道:“這裏住的都是平民因而喚作‘平泰襄’。”
“平泰襄”比較大幾乎比“鹹水襄”大了一倍。走完街市幾乎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看來縱然是在鬼市最多的還是平民。
到了第四島房屋變得華麗了很多店鋪也顯得很寬敞就連幹活的夥計也眉目比較清晰顯然都是些修行有素的小鬼。
“這裏住的多是富商因而喚作‘富康襄’取其富裕而又安康的意思。”鄧香照樣在走完街市時才說出這番話。
“怎麽杜公的房舍還沒到?究竟在哪裏呀?”英台走累了有些著急起來。
“就快到了過了這座橋再走不遠就是!”鄧香一麵邁步一麵回答。
眼前已經是第五島了街道兩旁的鬼月喬愈高大出明靚瑰麗的黃光將街道映成金黃色。
街道兩旁亭台樓榭參差起伏店鋪卻變得比較稀疏。鳥雀鳴於林梢秋菊散芳於苑圃。
“那兒那家‘春秋茶館’就是杜公開的。想當年他有十餘家鋪子現如今這是碩果僅存的一家了。”
鄧香停在茶館前推門走了進去同時口中叫道:“周旨你家新主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