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推薦票”


    有時候,能偷懶的時候,自然要偷懶。


    能者多勞,在趙薪這裏是行不通的,最多他隻會看著旁人多勞……然後在旁邊說一句“能者多勞嘛。”。


    毫無疑問包拯這個老頭子是能者,至少在這個時代是這樣,那些相公一天都極為忙碌,也不知道在忙些什麽。


    有些人,甚至能夠“三過家門而不入”。


    不能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坑了包拯一把,當然也給他在麵前吊上一根胡蘿卜。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拜托包公。”趙薪回過頭來,說道。


    之後,又朝著叫道:“趙九,進來吧!”


    看著趙九麵色柔和的抱著一個小姑娘,包拯便好奇的問道:“郡王所說何事?”


    趙薪從一旁抽出折扇,指著那小姑娘說道:“她叫…………”


    這才想起來,自己並不知道小姑娘的名字,但應當是姓梁不錯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他沉吟片刻之後,接著說道:“這是哪位紅姑娘的妹妹,我同她有過約定,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照顧這個她,直至小姑娘成年為止。包公也是清楚,本王現在住在宮中,並不適合養一個來路不明的孩子,也就隻能先寄存在旁人家中。”


    趙薪看著包拯,用折扇點了點腦袋,之後接著說道:“包公也是清楚了,本王對這汴京城並不熟悉,更不用說信任之人,因此就隻有拜托包公您了。”


    包拯皺起眉頭,第一時間感覺有些不妥,這孩子畢竟是那紅姑娘的妹妹,即便他們有約定,不在追究她之責任,但養著她妹妹,這有些不合規矩。


    “郡王為何不送她去慈幼院,而是要寄放於老夫家中?”包拯皺起眉頭問道。


    慈幼院就是大宋的福利院,專門用來收養孤兒的機構,一般在大宋境內的大型城市中,都有設立。


    但那地方,又豈能是什麽好地方?


    後世的福利院都有諸多醜聞,更不用這個一千多年前的慈善機構。


    “無他,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耳,想來包公不會拒絕本王的這點要求,再者說了包公府上最為合適,不是嗎?”趙薪在大堂上環視一圈,發現沒有坐的地方……這才笑著說道。


    這話不假,包拯府上現在不僅有他原配妻子,還有兒媳崔氏,顯得極為冷清,若是加上一個孩子,想來是會多出不少人味歡樂。


    至於,為何不在同族之中收養一個孩子,那則涉及的事情太多,包拯也不想去惹那一身的麻煩。


    “好,這件事情,老夫可以答應郡王。”包拯思量片刻之後,這才說道。


    “好,包公這般爽快,本王也可以告訴您一件密事。”趙薪收起折扇在手中一拍,高興的說道。


    眼前這老頭這幾年著實可憐,先是中年喪子,緊接著又是幼孫夭折。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向來是儒家士大夫思想的核心組成部分,自然這並非至聖先師的學說,而是後來被加上的。


    趙禎在這方麵,可謂同包拯這老頭兒同病相憐的病友了,隻是包拯則要幸運的多。


    “郡王有何事,直說無妨。”瞧著趙薪的眼光,包拯有些發慌,便忍不住開口道。


    趙薪所想,自然有些少兒不宜的。


    包拯過了今年,就正好六十了,也就是一個甲子的壽數了。


    但這老家夥精力還是旺盛的阿……不然在這個年紀,那裏還會有一個看來子,不至於讓老包家斷子絕孫。


    正史有記載。


    包綬,幼名包綖,生於北宋仁宗嘉祐二年,北宋名臣包拯次子,生母是包公身旁侍妾媵孫氏,但未出世,生母孫氏便被包公打發回娘家。


    多虧大嫂崔氏知悉孫氏懷有身孕,便背著包公夫婦,私底下不斷派人送錢財衣物等到孫家,孫氏生下一名男孩,崔氏又偷偷將男孩抱養在自己房裏,名為長嫂,實為養母,翌年,在包公六十歲大壽之際崔氏將還在繈褓之中的孩子送到包公麵前,包公夫婦大喜,遂將此子取名包綖。


    這是靠譜的正史記載,顯然不會出錯。


    這般計算而來,包綬大概也有半歲左右了,包拯的生日正史上沒有記載,多為野史傳說。


    來到大宋之後,趙薪倒是搞清楚了,這個老頑固生於九月十五。


    也就恰好還有三個月的樣子,便是其六十大壽了。


    這個時間段,包綬大概還沒有被崔氏抱回。


    畢竟這個時間段,還沒有奶粉,哺乳全憑母乳喂養,崔氏自然不可能喂奶。


    至於找一個奶媽,自然不可能瞞過包拯夫婦,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等那孩子斷奶之後,崔氏才會接回來。


    “郡王在想何事?如此出神?”這時候,包拯問道。


    “阿。”趙薪驚呼一聲,而後腦筋一轉說道:“本王幼年之時,常同道觀道士學,不僅僅是學習文字,並且還學到了一手相麵之法,今日我便為包公相看了一二,包公可願聽本王一說?”


    沒等包拯拒絕,趙薪便急著說道:“本王觀包公子女宮飽滿,不似沒有後人之相。”


    “郡王此話何意,難不成老夫在此事之上,還有隱瞞不成?”被人戳了痛處,包拯自然沒有什麽好臉色。


    沒有趕走他們,就已經是看他是郡王的麵子了。


    “包公勿要動怒,且聽本王把事情說完。”趙薪勸說道:“包公去年可是打發過一妾媵歸鄉?何不從那裏著手,uu看書 w.uukansh 並且您府中應當也有人知曉此時。”


    包拯陷入了沉思之中,去年他的確將妾媵孫氏放歸回家,那不過也是憐惜她罷了。


    畢竟孫氏還很年輕,他已經是花甲之年,又無後人繼承家業,到時候自己百年之後,隻怕包府會徹底沒落。


    她一個妾媵緣何能夠在這汴京生存下去,還不如早早的歸鄉,重新尋一門親事,遠比跟著他這個老頭子要強的多。


    “郡王可否明示?”涉及到子嗣方麵,由不得包拯不重視,隻要是萬一他都想試一試。


    “本王才疏學淺,隻能看出這些東西,在本王這裏浪費時間,還不如回去問府中之人。”趙薪自然不知具體情況。


    畢竟正史在此事的記載,也不過是一筆帶過而已,在說下去就真的露餡了。


    包拯則想歪了,他以為這事情是皇城司的諜報之一,趙薪也不好透露太多。


    因而也就沒有再追問,至於所謂相麵之術,玄學之法,他包拯是斷然不會相信的。


    遠處的朝陽已經升起,透過汴京巨大的城牆投射進來。


    趙薪伸了個懶腰,將小姑娘輕輕遞給包拯,說道:“她就拜托包公了,過幾日我會登門拜訪,再來看她。”


    說完,便喊道:“趙薪,走,我們回宮。”


    包拯兒子孫子都有,自然是會抱孩子的,再說小姑娘不大,又偏瘦,其實不大重。


    在趙薪走出大門的時候,小姑娘驟然睜開了雙眼,看著那個布滿金光的身影,有些出神。


    小姑娘覺得,那個人真的好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皇位是騙來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野臨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野臨商並收藏我的皇位是騙來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