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


    大明皇帝進了天壇之後,便進入齋宮休息。


    按照禮製,皇帝壽典和祭天,本不應該在同一日舉行,而且在祭祀典禮之前,提前入齋宮齋戒三日,以表虔誠。可是,大明皇帝本身就是修道之人,而且二十多年未曾出宮,儀式流程都已簡化,所有程序都在一日內舉行完畢。


    皇帝壽典,十分繁瑣。


    連中途撒個尿,都要用上半天,更何況是要祭天。


    天壇內,蘸台搭起,四周是黃龍旗和大明日月旗,先前護衛的禁軍,進入天壇後,也都按計劃部署在四周,負責警戒和儀仗工作,而具體的安保防護,則交給了陸天碩的東廠。


    太子朱延,一大早就趕到了這裏。


    昨夜皇宮裏發生的事,沒有人提及,就如從未發生過一般,不過,朱延內心卻是無比的忐忑和惶恐。皇帝的態度,越是如此,他越是擔心秋後算賬,今日是特殊日子,不便發作,可以後的事,又有誰能知道?


    徐亭入宮麵聖,徐妙子退婚一事的消息,已經傳入太子府中。


    朱延對此有所耳聞,不過,他是皇帝壽典的操辦人,也沒有心思去過問此事。如今之際,隻有把眼前的壽典做好了,給皇帝留個好印象,才是正道。


    皇帝又一次沐浴、更衣。


    雖然早上在宮內已經洗過一次,但是禮製就是如此,皇帝也不例外,這些讓皇帝不自在的條條框框,是太祖皇帝流傳下來的規矩,他雖然我行我素,但還沒有強大到去對抗禮製。


    太子率領文武百官、王公勳貴早已等候在外。


    等到吉時一到,皇帝從齋宮緩緩踱步而出,百官跪下,山呼萬歲,在一陣中和的韶樂聲中,開始壽典和祭天。


    這是一套十分複雜而冗長的儀式。


    化繁為簡,就是舉行了一場大型演出以及會議。


    此次會議,規模盛大。


    本次會議地在天壇舉行,由太子和宗人府主辦,禮部承辦,出席本次會議的有大明皇帝朱聰,大明國師太平道長,內閣中全體成員,六部九卿的主要負責人,京城各衙門中層以上幹部,外國番邦使團的主要負責人,京城的百姓在天壇外旁聽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安保和後勤工作,由六扇門、東廠、禁軍、神機營等共同操辦。


    首先,大會進行第一項:點燔柴,迎帝神。


    祭祀口,有一處高爐,裏麵堆滿了柴火,有太監點燃了燔柴,頓時濃煙四起,火苗漸漸大,又有十幾個人,抬著一頭牛犢,將之投入火爐之中焚燒。


    大會進行第二項:由太子率文武百官,來給皇帝祝壽。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拜年的話,要說,還要變著花樣說,有的投其所好,寫讚美皇帝的青詞,這些祝壽的話,當然不會當著皇帝一一誦讀,皇帝也不會看,而是投入爐中焚燒——這玩意兒是給老天爺看的。


    當然,光說不做也不行。還要刷禮物,文武百官刷禮物,番邦使團刷禮物,還有各省的總督巡撫,也會刷禮物,都是些稀罕玩意兒,什麽白鹿白鶴、千年太歲、印`度神油、大宛名駒等等等等,除了大火箭,什麽都刷。


    這些禮物,當然不能焚燒,也不能擺上來。不然的話,整個天壇就成了潘家園,它們以一份清單的方式列明,再呈給皇帝陛下。最後皇帝會選出送禮最和心意的那一份,而送禮之人,也就名正言順的成了榜一大哥。


    會議進行第三項:祭天帝表,簡單來說,就是寫給老天爺的一封信。


    這一項就是皇帝的自我表彰大會,跟老天爺嘮嘮嗑,訴說一下自己當政二十多年來的豐功偉績,難得祭天一次,皇帝和老天爺,得好好掰扯掰扯,我做了什麽,我得告訴你,我不說,你怎麽知道,怎麽獎勵我?


    奏表以四六駢文寫成,大意是:


    當政廿年,海晏河清。


    萬邦來朝,天下承平。


    開疆拓土,文治武功。


    百姓安居,國運昌隆。


    怎麽樣?妥妥的千古一帝啊!


    老天爺,我幫你把天下管理的井井有條,你怎麽也得意思意思,不給個長生不老,你好意思嗎?


    當然,也不全都是歌功頌德,人無完人,我也偶爾犯點小錯誤,比如在長生之道的追尋路上,一直沒有突破,還懇請老天爺,能夠指點迷津,最好不用修行那種,賜給我個長生不老藥,然後我就飛升了,跟你一起在天庭鬥`地主。


    表彰大會完畢,用時將近一個時辰。


    爐火中的牛犢,已燒得差不多,整個天壇之內,彌漫著一股肉香味。


    會議進行第四項,開恩令。


    就是皇帝會在壽誕這一日,頒布一係列的法令,由於大多都是賞賜性質的,所以叫做開恩令。比如,今年哪裏發大水,哪裏大旱,免去他們三年的賦稅和徭役,還有就是大赦天下,對天下的監獄實行動態清零政策,畢竟每年囚犯們的開支也是不小的一筆費用等等。


    整個會議,進行的異常順利。


    主持人朱延妙語連珠,現場禮部教坊司dj烘托氣氛,表現的無懈可擊,配合的十分默契。


    天壇內充滿著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


    而會議的最後一項,則是登長生塔,點長生燈。


    這一項,需要由皇帝親自主持,十二層的長生塔,皇帝一層層踏上去,然後一層層點亮。十二層,每一層,都住著一個飛升的神仙,裏麵有這些神仙的介紹,還有他們飛升之時的壁畫。


    皇帝登塔之旅,正是求道問長生。


    而最後一層正是為皇帝飛升準備的。


    皇帝要在這裏點燃最後一盞等,跟老天爺說一說悄悄話。


    這個創意,來自東廠的廠督,司禮監第三號人物陸天碩陸公公,為了討皇帝歡心,他算是無所不用其極,而陛下在聽到這個點子時,也是讚不絕口,金口玉言,就這麽辦。


    這個創意,白銀百萬兩。


    出資人:朝廷、內廷各五十萬兩。


    承辦人:工部。


    墊資人及大怨種:春風夜雨樓。


    在此之前,儀式需要暫停片刻,皇帝回到齋宮,再次沐浴更衣,不再穿冕服,而是換上了皇帝特供版的服裝,登天袍。身穿大紅白鶴絳綃衣,鑲金邊,九梁冠,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皇帝照了照銅鏡,對這一身裝束十分滿意,他坐下來,享用桌前的一些小食,冗長的議事,從辰時折騰到現在,再加上先前跟老天爺嘮了半天,著實有些口幹舌燥,趁機歇息片刻,等待一個時辰後的登天問道。


    太平國師和十二死士,寸步不離。


    齋宮外,擺著一些長條案幾。


    上麵也放著一些小食、果盤、糕點,這些是給文武百官和王公勳貴、番邦使臣們準備的。這些人中,有些已是七老八十,經不住折騰,皇帝需要休息,他們也需要休息。


    太子朱延,則在外麵,與群臣寒暄著幾分。


    隻是不知為何,平日裏對他十分客氣的臣子們,今日卻刻意的保持著幾分疏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盡管宮中封鎖了消息,但這件事依舊不脛而走。


    太子臉上感覺一陣火辣辣的,仿佛遠處竊竊私語的大臣們,都是在議論他的醜事。


    皇後那邊已經去過了,對方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對於這對名存實亡的大明第一夫妻,他們每年能見麵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不過,這些流言蜚語,絲毫沒有影響到聖典的順利進行,甚至遠超預期。


    朱延沒有聯係太平公主,當然,對方也沒有聯係她。


    這時候再聯係,無異於落人口實。


    現在都是捕風捉影而已。


    再說了,這些都是皇族的家事,你們一介外臣,有什麽好議論的?小心給您們一個妄議之罪。


    朱延如此做心理建設。


    隻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朱延來到禮部老大趙煥麵前,對方正在與國子監祭酒大人閑聊,兩人有說有笑,看到太子殿下過來,兩人連打了個哈哈,向太子問好。


    朱延問,“趙尚書與老師在聊什麽呢,這麽熱鬧。”


    國子監祭酒徐茂乃當朝大儒,年輕時曾做過太子侍讀,朱延對他一直執弟子禮。


    徐茂道,“我們在聊,今天的天氣哈哈哈……”


    趙煥道:“這幾個月,為了這場壽典,太子殿下操心操力,是真的盡心盡力,看得出來,陛下對殿下的安排,還是很滿意的。”


    連當臣子的,都看出來了。


    朱延心中暗想,看來陛下是不是不準備過問此事了。


    皇帝不表態,猜來猜去,勞心費神,朱延的小心髒,一直懸在半空之中,就那麽吊吊著。


    天壇外,傳來一陣躁動聲。


    不多時,有人來報,“啟稟太子殿下,六扇門登聞司範小刀、趙行正在門外,手持登聞令,說是有緊急要事求見。”


    這時候有緊急事項?


    太子心中一緊,那指定不是好事兒啊。


    趙煥聞言,眉頭也皺了起來。


    他知道趙行和範小刀這兩日的職責是保護京城和陛下的安全,他們說的要事,那肯定不是小事。


    太子道:“快些請他們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當捕快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觀猶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觀猶在並收藏我當捕快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