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說走就走,動如雷霆。
第二天一大早,全軍開拔,除了王維本部十三萬兵將悍勇,外加個典韋郭嘉之外,餘者盡數返回兗州,當然,曹操也是挺夠意思的——至少他給王維留下了足夠大軍用度十日的糧草。
這個量,並不多……
而且現在王維對比徐州城內的兵力優勢也不大……
王維當前麾下兵馬13w,猛將有典韋、樂進、李典算半個。
而徐州城內糧草充足,有陶謙兵馬5w,孔融2w,田楷1w,劉備5k,總計8.5w,猛將有關,張,趙。若再算上徐州堅城……
這一仗你別說,可算是有得打了……
送別曹操之後,王維當即占據了中軍大帳,招來典韋,郭嘉,樂進,李典,李三等人議事。
一道道命令被王維快速下達。
“傳我命令,通知所有黑暗追獵者出營,在徐州城周遭構築情報網,嚴密監督徐州城內外的一切動靜!”
“郭嘉,我命你寫手書三封,分別給孔融,田楷,劉備,限他們三日之內退兵!否則我大軍轉向,定然前往青州,北海,平原三地,親自拜會一下他們的族人親眷!”
“這個……將軍我的措辭用不用委婉一點兒?”
“當然要委婉,此事軍師去辦,王某肯定放心!”
“下官領命!”
“李三,待軍師寫好手書之後,你親自前往徐州城一趟,將書信交給孔田劉三人,同時跟陶謙說一聲,我想收斂將士們的屍骨入土為安,請陶謙應允。”
“末將領命!”
“王兄弟高義啊……”
典韋不由讚歎一句,卻引得其他人等的無語。
在場的除了典韋這莽夫,恐怕任誰都知道王維想要屍體來做些什麽。
“樂進,你親領兩萬大軍,先出發前往北海,隻需要抵近北海即可,沒我命令,切記不可擅動!”
“末將領命!”
“李典,你親率兩萬大軍,先出發前往青州,圍住田楷的老窩!”
“末將領命!”
“好了,都下去吧。”
王維話說完,眾將紛紛離去,但最後王維卻叫住了郭嘉,直到帳內僅剩下兩人之時,王維方才對著郭嘉一抱拳。
“這一仗,可就仰仗軍師了,不知軍師剛才聽我命令,可有所糾正之處?”
“並無!王將軍的命令之中並無破綻,郭某佩服!然要挾孔融、田楷之事,將軍不妨做得再絕一點兒,一來可以說明將軍之決心。二來,也能沿途搜集糧草,為我軍增添補給。三來,也能得到屍體,為將軍練兵平添一點兒助力。”
以郭嘉的才智,他自然隱約察覺到王維手下那些精銳究竟是怎麽得來的,此刻聽郭嘉這麽一說,王維短暫沉吟,終是點了點頭。
曹操“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言論似乎回蕩在耳邊。而王維從本質上講,絕對是一個對自己負責遠大於對他人負責的人,眼看著自己一方急需兵力戰力,現在的王維,的確不得不收斂起內心的良知和惻隱。
該保王維會保,但涉及到自己的生死問題之時,這事兒就要換一種解決方案了。
沒錯,很多時候王維都是“真小人”,怎麽對自己有利,他就會怎麽去做……
“此事的具體安排,就交給軍師去辦吧。”
“下官聽令,寫完了書信之後,我便將此事告訴給李典和樂進兩位將軍。”
……
當天下午,李三便已經趕到了徐州城當中,按照郭嘉的吩咐,李三並未將書信第一時間遞交給孔田劉三人,而是率先對陶謙開口道。
“我家將軍愛兵如子,希望陶公應允我們為同僚收斂屍首。”
這句話,不僅惹得劉備,關羽,張飛捋須長歎王維之仁義,更讓陶謙大喜過望。
古代戰爭當中,屍體一直是個大麻煩,雖然古人講究入土為安,但一戰之後留下的諸多屍體,實在沒人有那個精力和體力為他們收斂入葬。
且這情況在守城戰時更甚!
城中的空地本就不多,而火油之類的本就是守城利器,若是任由屍體腐爛,還會滋生疫病,事實上當李三這個提議一出口之時,陶謙已經拿定了主意,要將自己麾下戰死的軍士一同“贈送給”王維。
你們能幫我處理更好,省的我費功夫了……
眼見陶謙答應了下來,李三方才從懷中掏出書信,他將書信分給孔融、田楷、劉備三人,三人打開書信短暫一觀,登時大怒!
“王維小兒欺我太甚!”
郭嘉寫的書信文采自然是不俗的,但無論再怎麽修飾,也避免不了其中的真正意思。
說得簡單一點兒……
“趕緊滾,不滾老子就掏了你們的老巢!”
陶謙從孔融手上接過書信,短暫看完,亦是氣的渾身發抖,他指著李三,卻見李三巍然不懼,隻是笑著說道。
“我家將軍說到做到,望幾位慎重!”
話畢,李三腰杆挺得溜直,絲毫不懼自己現在的生死,完全握於陶謙手中。
而事實上,陶謙和劉備在此,也的確不可能殺了李三。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話其實是個屁話,但對於陶謙劉備這等人而言,這話卻被奉為真理!
哪怕是打仗,uu看書 ww.uashu 也要行仁義之風不是?
等了半天,李三的確沒等到陶謙開口,他微微一笑,卻見一旁的劉備起身開口道。
“我曾與王將軍在汜水關下有過交集,王將軍此人,在下認為乃是當世之英豪,卻不想竟是這等無信無義之輩。”
聽罷,李三卻笑了,他看向劉備,拱手一施禮。
“不知劉縣令此話怎講?”
而劉備,隻是歎息著搖了搖頭。
“這天下之大,唯徐州刺史陶謙最是寬厚,愛民如子,將軍您想,若是連陶恭祖這等仁義之士都無法生存,那這個國家還有什麽指望?”
“此次吾等前來相助,為的不是何物,隻是為了救徐州。因為救徐州,救的就是這世道良心,也就是救我大漢天下與大漢子民,也就是救這天下的正義與道德!”
這番話,劉備說得是鏗鏘有力。
然,李三聽罷,卻悠悠一笑。
“劉縣令,我家將軍來時,便料定你會說出這番話來,在此,在下向劉縣令轉述我家將軍的話。”
說罷,李三清了清嗓子,學著王維的語氣對劉備開口道。
“劉縣令之仁義,乃是仁義,但莫非我王某人的仁義就不是仁義了?主公親令王某奪徐州,王某身為人臣,主公的話大於天,你有你的仁義,我也有我的仁義……而忠於主公,便是在下之仁義,也是普世之道德。劉縣令,將軍以為,您的仁義道德都是假的,此次若是免不了刀兵相見,那麽,自然就是手底下見個真章。”
“劉縣令,請速回平原,如若不然,將軍與您,必在此地分個生死!”
第二天一大早,全軍開拔,除了王維本部十三萬兵將悍勇,外加個典韋郭嘉之外,餘者盡數返回兗州,當然,曹操也是挺夠意思的——至少他給王維留下了足夠大軍用度十日的糧草。
這個量,並不多……
而且現在王維對比徐州城內的兵力優勢也不大……
王維當前麾下兵馬13w,猛將有典韋、樂進、李典算半個。
而徐州城內糧草充足,有陶謙兵馬5w,孔融2w,田楷1w,劉備5k,總計8.5w,猛將有關,張,趙。若再算上徐州堅城……
這一仗你別說,可算是有得打了……
送別曹操之後,王維當即占據了中軍大帳,招來典韋,郭嘉,樂進,李典,李三等人議事。
一道道命令被王維快速下達。
“傳我命令,通知所有黑暗追獵者出營,在徐州城周遭構築情報網,嚴密監督徐州城內外的一切動靜!”
“郭嘉,我命你寫手書三封,分別給孔融,田楷,劉備,限他們三日之內退兵!否則我大軍轉向,定然前往青州,北海,平原三地,親自拜會一下他們的族人親眷!”
“這個……將軍我的措辭用不用委婉一點兒?”
“當然要委婉,此事軍師去辦,王某肯定放心!”
“下官領命!”
“李三,待軍師寫好手書之後,你親自前往徐州城一趟,將書信交給孔田劉三人,同時跟陶謙說一聲,我想收斂將士們的屍骨入土為安,請陶謙應允。”
“末將領命!”
“王兄弟高義啊……”
典韋不由讚歎一句,卻引得其他人等的無語。
在場的除了典韋這莽夫,恐怕任誰都知道王維想要屍體來做些什麽。
“樂進,你親領兩萬大軍,先出發前往北海,隻需要抵近北海即可,沒我命令,切記不可擅動!”
“末將領命!”
“李典,你親率兩萬大軍,先出發前往青州,圍住田楷的老窩!”
“末將領命!”
“好了,都下去吧。”
王維話說完,眾將紛紛離去,但最後王維卻叫住了郭嘉,直到帳內僅剩下兩人之時,王維方才對著郭嘉一抱拳。
“這一仗,可就仰仗軍師了,不知軍師剛才聽我命令,可有所糾正之處?”
“並無!王將軍的命令之中並無破綻,郭某佩服!然要挾孔融、田楷之事,將軍不妨做得再絕一點兒,一來可以說明將軍之決心。二來,也能沿途搜集糧草,為我軍增添補給。三來,也能得到屍體,為將軍練兵平添一點兒助力。”
以郭嘉的才智,他自然隱約察覺到王維手下那些精銳究竟是怎麽得來的,此刻聽郭嘉這麽一說,王維短暫沉吟,終是點了點頭。
曹操“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言論似乎回蕩在耳邊。而王維從本質上講,絕對是一個對自己負責遠大於對他人負責的人,眼看著自己一方急需兵力戰力,現在的王維,的確不得不收斂起內心的良知和惻隱。
該保王維會保,但涉及到自己的生死問題之時,這事兒就要換一種解決方案了。
沒錯,很多時候王維都是“真小人”,怎麽對自己有利,他就會怎麽去做……
“此事的具體安排,就交給軍師去辦吧。”
“下官聽令,寫完了書信之後,我便將此事告訴給李典和樂進兩位將軍。”
……
當天下午,李三便已經趕到了徐州城當中,按照郭嘉的吩咐,李三並未將書信第一時間遞交給孔田劉三人,而是率先對陶謙開口道。
“我家將軍愛兵如子,希望陶公應允我們為同僚收斂屍首。”
這句話,不僅惹得劉備,關羽,張飛捋須長歎王維之仁義,更讓陶謙大喜過望。
古代戰爭當中,屍體一直是個大麻煩,雖然古人講究入土為安,但一戰之後留下的諸多屍體,實在沒人有那個精力和體力為他們收斂入葬。
且這情況在守城戰時更甚!
城中的空地本就不多,而火油之類的本就是守城利器,若是任由屍體腐爛,還會滋生疫病,事實上當李三這個提議一出口之時,陶謙已經拿定了主意,要將自己麾下戰死的軍士一同“贈送給”王維。
你們能幫我處理更好,省的我費功夫了……
眼見陶謙答應了下來,李三方才從懷中掏出書信,他將書信分給孔融、田楷、劉備三人,三人打開書信短暫一觀,登時大怒!
“王維小兒欺我太甚!”
郭嘉寫的書信文采自然是不俗的,但無論再怎麽修飾,也避免不了其中的真正意思。
說得簡單一點兒……
“趕緊滾,不滾老子就掏了你們的老巢!”
陶謙從孔融手上接過書信,短暫看完,亦是氣的渾身發抖,他指著李三,卻見李三巍然不懼,隻是笑著說道。
“我家將軍說到做到,望幾位慎重!”
話畢,李三腰杆挺得溜直,絲毫不懼自己現在的生死,完全握於陶謙手中。
而事實上,陶謙和劉備在此,也的確不可能殺了李三。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話其實是個屁話,但對於陶謙劉備這等人而言,這話卻被奉為真理!
哪怕是打仗,uu看書 ww.uashu 也要行仁義之風不是?
等了半天,李三的確沒等到陶謙開口,他微微一笑,卻見一旁的劉備起身開口道。
“我曾與王將軍在汜水關下有過交集,王將軍此人,在下認為乃是當世之英豪,卻不想竟是這等無信無義之輩。”
聽罷,李三卻笑了,他看向劉備,拱手一施禮。
“不知劉縣令此話怎講?”
而劉備,隻是歎息著搖了搖頭。
“這天下之大,唯徐州刺史陶謙最是寬厚,愛民如子,將軍您想,若是連陶恭祖這等仁義之士都無法生存,那這個國家還有什麽指望?”
“此次吾等前來相助,為的不是何物,隻是為了救徐州。因為救徐州,救的就是這世道良心,也就是救我大漢天下與大漢子民,也就是救這天下的正義與道德!”
這番話,劉備說得是鏗鏘有力。
然,李三聽罷,卻悠悠一笑。
“劉縣令,我家將軍來時,便料定你會說出這番話來,在此,在下向劉縣令轉述我家將軍的話。”
說罷,李三清了清嗓子,學著王維的語氣對劉備開口道。
“劉縣令之仁義,乃是仁義,但莫非我王某人的仁義就不是仁義了?主公親令王某奪徐州,王某身為人臣,主公的話大於天,你有你的仁義,我也有我的仁義……而忠於主公,便是在下之仁義,也是普世之道德。劉縣令,將軍以為,您的仁義道德都是假的,此次若是免不了刀兵相見,那麽,自然就是手底下見個真章。”
“劉縣令,請速回平原,如若不然,將軍與您,必在此地分個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