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鳳原本按照黃閏的囑咐,前往庫拉行署駐迪山辦事處,去買當天的長途汽車票。


    剛到辦事處門口,就被一個看起來很斯文的年輕人攔住。


    那人聲稱,他也去庫拉,正在尋找同路人,而且他在另一個客運站買的車票比辦事處的車票便宜,辦事處的長途車到庫拉是120元,那邊的車票隻有80元,還是半臥。


    黎鳳看那人說話很坦誠,不像騙子,就跟他去了火車站廣場。果然,那裏有很多的長途車,發往西域各地。


    那人幫黎鳳把行李箱裝上一輛大巴車頂,帶她上了車,隨後就消失了。


    黎鳳一看,哪裏是臥鋪車,純粹就是最普通的排椅公共汽車。


    她不想坐這車了,準備下車去,可是,已經晚了。兩個滿臉絡腮胡須的人站在車門口,催促她買票。


    黎鳳說:“我要坐的是臥鋪大巴車,從這兒到庫拉市1500多公裏,這硬座怎麽受得了。”


    售票人說:“這就是半臥車。”


    黎鳳說:“明明是硬座,怎麽是半臥呢?”


    售票人說:“西域的長途車就兩種,能躺下睡覺的,叫全臥車;不能躺、隻能坐的,叫半臥車,這就是半臥。”


    黎鳳不想坐這車,但是她看到那兩人腰間掛著刀子晃來晃去,她就不敢多說什麽,乖乖地買了票坐下。


    第一次來西域,她的心裏惴惴不安,後悔自己不該為了省點錢,竟然上了“賊船”。


    車輛出發前,四十多個座位已坐滿,整個車內絕大多數是西域當地人。


    大巴車駛出迪山市,緩慢地在山穀中爬行。


    黎鳳開始有些緊張,後來她發現,那些少數民族同胞都挺好的,路上買了甜瓜,還分給她吃,慢慢地就不再害怕了。


    這輛車內的座椅設計很不合理,是那種長條革製的硬板座椅,坐一個多小時,屁股就難受。座椅的前後排空間極小,後排座上的人,膝蓋幾乎要頂在前排座椅的靠背上。


    就這樣,搖搖晃晃地走了一天。


    次日,大巴車在一個叫三岔口的地方停下了。司機說,他們不去庫拉市,隻去和金市。


    和金市與庫拉市在兩個方向,從三岔口分開,一個向東南走,一個向西南去。


    車上大部分乘客是往和金市去的,隻有五名乘客是去庫拉的。


    車主不願為這五個人繞行,他要將這幾名乘客轉手‘賣給’另一輛專門去庫拉的車主。


    但是,等了很長時間,過去了好幾輛車,乘客都是坐滿的,沒有車主願意接手。他們就一直在那裏等待。


    由於語言不通,黎鳳也不敢抱怨。直到半夜,才等到一輛前往庫拉的車。


    黎鳳從原來那輛車頂上取下行李,搬到另一輛車上。


    這輛車裏,人基本坐滿,隻有四個空位子,位置還不好。其他幾個轉車過來的人搶了座位。黎鳳沒地方坐,司機給她找了一個小板凳,讓她坐在過道中間。


    途中無謂地耽擱了七八個小時,淩晨才到庫拉。


    黎鳳講的故事,讓陳默想起自己當年第一次坐汽車到庫拉市,也是遭遇了一番波折。


    那時,陳默的經曆比黎鳳今天的經曆更曲折。


    一路上遭遇車輛故障、被車主“倒賣”、行李丟失等慘狀。從迪山市到庫拉市,整整走了三天。


    如今,陳默來民樂縣已經兩三年了,從迪山到庫拉的長途客運狀況仍沒有多少好轉。或許隻有等鐵路通了,才會有所改觀吧。


    黎鳳的遭遇,讓c團政治處的同事們虛驚一場。


    ……


    如果考慮時差,西域的除夕,或許比內地來得晚。


    盡管年味沒有內地那麽濃厚,但在軍營裏,戰士們還是想方設法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


    太陽還未落山,營區就開始歡騰。


    士兵們有的在插彩旗,有的在掛彩帶,有的貼春聯。


    政治處的軍官戰士齊上陣,早早就把電線、鐵絲拉好,從c團大門口到辦公樓,二百米長的柏油路兩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燈籠,全是戰士手工製作的。


    軍事體裁的最多,如坦克、大炮、軍艦、飛機、火箭等,也有民俗類的,如花木、屬相、飛禽等,還有寶塔、樓宇等,戰士們的聰明才智在藝術方麵得到充分發揮。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這些燈籠通上電,頓時就把營院的核心區妝扮得年味實足。


    每年春節,政治處都要組織優秀燈籠評比,還有豐厚的獎勵,所以每個連隊對製作燈籠都很重視。


    黃閏與政治處的同事一起忙著布置燈展,黎鳳一個人呆在宿舍,抱著自己心愛的琵琶彈了幾曲,覺得沒意思了,就出了門,在營區院子裏閑轉。


    黎鳳邊走邊看,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麽新奇。


    樸素的建築,幹淨的院落,土路兩邊的渠埂,用泥巴抹得棱角分明。


    一支小分隊從她身邊經過,戰士們步伐整齊,士氣高昂,響亮的口號“一、二、三、四”在營院內回蕩。


    偶爾見到零散的戰士走在路上,也是兩人成列,三人成行,很有規矩。


    她慶幸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她沒有告訴黃閏,她已經把老家的工作辭了,從一名藝術學校的老師變成一個失業者。


    她相信憑自己的本事在這裏可以找到工作。


    學校總是需要音樂老師的,即便不能應聘學校任教,她還可以在家裏招收學生,指導孩子們學樂器。隻要能陪伴在愛人身邊,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走著走著,黎鳳看到路邊有廁所,她就想方便一下。


    可是,這廁所的門口沒有標明“男”、“女”,她便站在路邊等著,想看看別人是進哪個門的,以此推斷男廁女廁。


    當她看到,有戰士從廁所左邊的門進去了,她就斷定,右邊的門應該是女廁,於是果斷地從右側門進去。


    進去之後,黎觀立馬發現不對勁。裏麵怎麽還有戰士,她嚇了一跳,滿臉通紅跑了出來。


    她搞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男女廁所是相通的??


    一名戰士看到她的窘迫,好心告訴她,因為c團沒有一個女兵,廁所就修得很特別,隻有男廁,沒有女廁,盡管廁所有兩個門,但裏麵是相通的。女性要上廁所,要去團辦公樓或者電影院。


    黎鳳被這囧事搞得羞愧不已。她在辦公樓前見到正在掛燈籠的黃閏,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下,黃閏笑得合不攏嘴。


    黃閏帶著黎鳳去辦公樓的女廁所認認路,從此解決了一個重要問題。


    ……


    夜幕降臨,年夜飯開始了。每個連隊都在組織會餐,菜品豐盛,氣氛熱烈,這是一年當中夥食最好的一頓飯,隻是不讓喝酒,啤酒也不能喝,隻能喝一些飲料。


    在這個特別的時段,團長、政委、參謀長、主任等領導同誌,不能回家跟自己家人團聚,必須去連隊與官兵同樂。


    一年到頭,總得陪基層的士兵吃一頓飯,打一次撲克,聽他們說一說心裏話。


    戰士們吃飽了,喝好了,有的去連隊俱樂部看春晚,有的去軍人服務社打電話,還有的三三兩兩去看燈展。


    這時候,c團的領導同誌仍然不能回家,他們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替哨兵站崗。


    這是c團堅持了多年的優良傳統。除夕夜全團所有的哨位,全部由軍官站崗,團領導率先垂範。


    一年365天,天天夜晚都是士兵們巡邏站哨,除夕之夜,該換一換讓他們好好放鬆放鬆。


    陳默早早在值班室查清了團領導站哨的時間。


    晚上八點,他背著相機準時來到團大門口。


    團長劉金昌上校、政委林國華上校全副武裝,u看書 .ukanshu精神抖擻地站在哨位上。


    看到陳默過來拍照,兩位領導的身板挺得更直了。陳默從不同角度給領導拍出神采奕奕的照片。


    明天的報紙上,又可以看到團長、政委的英姿了。


    拍完了領導,還得去拍那些特殊的崗位。衛生隊的病房裏有沒有生病的戰士,炊事班的操作間是否還有人在辛勞,應急分隊的戰士是不是隨時做好緊急出動的準備……


    拍完了這些,還沒完。陳默又去燈展現場,選取造型別致的燈籠拍下來留做資料。


    然後,他才放下相機,穿戴整齊去側門的哨位。那裏還有一班崗哨在等著他去站。


    側門出入的人不多,平時隻有一個哨兵,此刻,陳默孤零零地站在那裏。


    透過鐵柵欄門,可以看到恰爾希村星星點點的燈光。


    這樣的夜晚,阿孜姑麗,她會在哪裏,醫院?還是家裏?或者是在……


    這時,一陣腳步聲從營區外的小路上傳來。


    那條路沒有路燈,看不到人影。隨著腳步聲越來越近,陳默不由地提高了警惕。


    (下一章:《酒入愁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地疏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渭並收藏邊地疏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