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料記載,維蘇威火山噴發時,炙熱的火山灰眨眼就吞沒了足足距離它十公裏遠的龐貝城。
如果地核外核的熱力爆發出來,地球上至少一半以上的麵積將陷入火海。地質學家預測,如果真有一天引潮力對地球造成如此致命的破壞,突破口一定會在海洋深處。”
簡言之,22世紀末的人類,既上不了天也下不了海,確實已隻敢在陸地上活動了。
韋德爾惆悵地說:“從水中進化而來的地球生命,再也無法在夜晚,靜心聆聽海浪奏響的眠歌。大海已成為人類想象中的禁地,他們隻盼望盡可能地遠離。”
“海的眠歌……”
海歌心頭微顫。三歲前的生活,如一道淡影,他看不清影子裏的內容,這一生卻再也無法將它揮去。
“可我能出海。”他說,對地核噴發論毫無懼意,“火伊人號,是救贖之光組織在地球表麵設立的唯一據點,我必須看好這個據點!”
“放心吧孩子,地球人對於海洋的擔憂,不過是杞人憂天。”韋德爾一揚手,不在意地說。
“您此話怎講?”海歌一愣。
韋德爾注視著遠方說:“地下植物王國位於地核內層,而在地核外層,確實存在高溫物質,這你早就知道了。”
海歌點頭。
他繼續道:“但認為高溫物質會因引潮力而大規模噴發的人,忽略了一項要素,由於缺乏這項要素,地核外核會一直處於穩定狀態,除非地球翻個個兒,否則就不會直接受到地表變化的影響。”
“哦?這項要素是什麽?”
“就是與引潮力相當的反作用力。”
“反作用力?”
“是的,正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地球人將其稱為牛頓第三定律。盡管我們的肉眼看不見,但不可否認,每當潮汐力作用在地球上,地球都會還給它一個相等的反作用力。地球被潮汐鎖定,並不是因為給出的反作用力不夠,而是它本身的質量與體積都遠小於太陽。太陽要想將引潮力的威力一直延伸至地球核心,那個力量必須比現在的作用力大上至少三到五個數量級,顯而易見,太陽做不到。更何況,它還正遭受u星黑洞吸附力的拖拽,很大一部分力量都分散去了那邊,又哪還有餘力將魔爪伸入地心?所以我得出的結論是,地球上的海域絕對安全,空域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原來如此!”海歌聽得心服口服。
韋德爾選擇用大海作為火伊人號的發射基地,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向往神秘的海洋,還是因為海洋在處於滅亡邊緣的地球上,是安全的。
話鋒一轉,韋德爾向海歌提出警告。
他將電子顯示屏上的海圖調整到太平洋區域,於是正對他們的玻璃就被太平洋覆蓋,海歌甚至能看清海中小島上的樹木,或散落在岸邊的礁石。
韋德爾的手也正指向那些島嶼。
“孩子,你知道在太平洋裏共有多少座海島嗎?”
海歌搖頭。
韋德爾說:“在這片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中,共分布著大小島嶼兩萬多座。要是把它們連起來,可丈量的麵積能達到440萬平方公裏。我給你的忠告是,遠離那些海島,一旦走進海洋,就永遠不要再登上陸地,直到火伊人號拖著地球離開太陽係。”
“那麽多海島,我一座也不能上嗎?”海歌頓時失望。韋德爾報出島嶼數目時,他還挺高興,暗想萬一在船上呆得悶了,至少還能找一處無人的荒島摘點野果或打幾隻小動物,甚至躺在草叢或沙灘上美美睡上一覺。
韋德爾卻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他的美夢:“太平洋雖然廣博,卻已不存在荒島,每一座島嶼都有人占領,隻要離開公海,你就一定會被卷入人類的戰爭,再也回不到火伊人號上。所以,決不能離開公海!”
海歌生硬地將韋德爾的話記在腦子裏,其實在暗自思忖,假如在北極圈的戰場上,發現了狼窩那幫人的蹤跡,自己真能忍住,不離開公海嗎?這樣想時,消失已久的仇恨又悄然爬進眼眸,他那雙因快樂而發光的眼睛,又變得陰狠起來。
韋德爾假裝什麽也沒看見,將海圖上的一點放大,那兒顯示的是澳大利亞的伯克敦,正對伯克敦的是莫寧頓島。
他指著莫寧頓島對海歌說:“這兒正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u看書.uukansu 也是變星一號宇宙飛船穿過地球大氣層後,迫降的地方。”
“七十年前,先生來到地球的第一站是澳大利亞而不是中國?”海歌驚訝地問。
韋德爾答道:“是的。通過導航圖,我見到在那個國家裏存在大片的沙漠,所以氣溫很高。最關鍵的是,沙漠中隻生活著土著,而人類居住的高科技化城市離沙漠很遠,是一個巨大的,圍起沙漠的圈環,簡直就象是將那片區域給保護了起來。這樣的地理條件,對我而言無疑最為理想,於是我就選擇了那裏。”
海歌從未去過澳大利亞,說實話他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國家,隻是聽說,那兒還有許多保持著原始生活狀態的土著人。土著人的另一個名稱是野蠻人,難道他們就沒為難突然從天而降的不速之客?
“當然有。”聽了海歌的疑問,韋德爾答道,“與一百年前一樣,澳大利亞中部的土著人分部落而居,相互之間友好往來,但很多時候也會發生局部戰爭。他們一直處於半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但早已不再是穿草裙拿棍棒的野蠻人。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現代化的通訊器材,一些部落裏還用上了可以協助耕種與收割的機器人。他們使用的武器,也不再僅是裝著石刀的矛或飛去來器,當然在打獵時用啞語互通消息的習俗,至今仍保留著。伴隨時代變遷,更多的土著人走出沙漠地帶,進入城市工作、學習與生活,在不同的領域功成名就。”
海歌笑問:“看來您對澳洲土著的生活十分了解,我想您在迫降後並未立即就離開,而是在那裏住過一段時間對嗎?”
如果地核外核的熱力爆發出來,地球上至少一半以上的麵積將陷入火海。地質學家預測,如果真有一天引潮力對地球造成如此致命的破壞,突破口一定會在海洋深處。”
簡言之,22世紀末的人類,既上不了天也下不了海,確實已隻敢在陸地上活動了。
韋德爾惆悵地說:“從水中進化而來的地球生命,再也無法在夜晚,靜心聆聽海浪奏響的眠歌。大海已成為人類想象中的禁地,他們隻盼望盡可能地遠離。”
“海的眠歌……”
海歌心頭微顫。三歲前的生活,如一道淡影,他看不清影子裏的內容,這一生卻再也無法將它揮去。
“可我能出海。”他說,對地核噴發論毫無懼意,“火伊人號,是救贖之光組織在地球表麵設立的唯一據點,我必須看好這個據點!”
“放心吧孩子,地球人對於海洋的擔憂,不過是杞人憂天。”韋德爾一揚手,不在意地說。
“您此話怎講?”海歌一愣。
韋德爾注視著遠方說:“地下植物王國位於地核內層,而在地核外層,確實存在高溫物質,這你早就知道了。”
海歌點頭。
他繼續道:“但認為高溫物質會因引潮力而大規模噴發的人,忽略了一項要素,由於缺乏這項要素,地核外核會一直處於穩定狀態,除非地球翻個個兒,否則就不會直接受到地表變化的影響。”
“哦?這項要素是什麽?”
“就是與引潮力相當的反作用力。”
“反作用力?”
“是的,正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地球人將其稱為牛頓第三定律。盡管我們的肉眼看不見,但不可否認,每當潮汐力作用在地球上,地球都會還給它一個相等的反作用力。地球被潮汐鎖定,並不是因為給出的反作用力不夠,而是它本身的質量與體積都遠小於太陽。太陽要想將引潮力的威力一直延伸至地球核心,那個力量必須比現在的作用力大上至少三到五個數量級,顯而易見,太陽做不到。更何況,它還正遭受u星黑洞吸附力的拖拽,很大一部分力量都分散去了那邊,又哪還有餘力將魔爪伸入地心?所以我得出的結論是,地球上的海域絕對安全,空域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原來如此!”海歌聽得心服口服。
韋德爾選擇用大海作為火伊人號的發射基地,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向往神秘的海洋,還是因為海洋在處於滅亡邊緣的地球上,是安全的。
話鋒一轉,韋德爾向海歌提出警告。
他將電子顯示屏上的海圖調整到太平洋區域,於是正對他們的玻璃就被太平洋覆蓋,海歌甚至能看清海中小島上的樹木,或散落在岸邊的礁石。
韋德爾的手也正指向那些島嶼。
“孩子,你知道在太平洋裏共有多少座海島嗎?”
海歌搖頭。
韋德爾說:“在這片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中,共分布著大小島嶼兩萬多座。要是把它們連起來,可丈量的麵積能達到440萬平方公裏。我給你的忠告是,遠離那些海島,一旦走進海洋,就永遠不要再登上陸地,直到火伊人號拖著地球離開太陽係。”
“那麽多海島,我一座也不能上嗎?”海歌頓時失望。韋德爾報出島嶼數目時,他還挺高興,暗想萬一在船上呆得悶了,至少還能找一處無人的荒島摘點野果或打幾隻小動物,甚至躺在草叢或沙灘上美美睡上一覺。
韋德爾卻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他的美夢:“太平洋雖然廣博,卻已不存在荒島,每一座島嶼都有人占領,隻要離開公海,你就一定會被卷入人類的戰爭,再也回不到火伊人號上。所以,決不能離開公海!”
海歌生硬地將韋德爾的話記在腦子裏,其實在暗自思忖,假如在北極圈的戰場上,發現了狼窩那幫人的蹤跡,自己真能忍住,不離開公海嗎?這樣想時,消失已久的仇恨又悄然爬進眼眸,他那雙因快樂而發光的眼睛,又變得陰狠起來。
韋德爾假裝什麽也沒看見,將海圖上的一點放大,那兒顯示的是澳大利亞的伯克敦,正對伯克敦的是莫寧頓島。
他指著莫寧頓島對海歌說:“這兒正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u看書.uukansu 也是變星一號宇宙飛船穿過地球大氣層後,迫降的地方。”
“七十年前,先生來到地球的第一站是澳大利亞而不是中國?”海歌驚訝地問。
韋德爾答道:“是的。通過導航圖,我見到在那個國家裏存在大片的沙漠,所以氣溫很高。最關鍵的是,沙漠中隻生活著土著,而人類居住的高科技化城市離沙漠很遠,是一個巨大的,圍起沙漠的圈環,簡直就象是將那片區域給保護了起來。這樣的地理條件,對我而言無疑最為理想,於是我就選擇了那裏。”
海歌從未去過澳大利亞,說實話他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國家,隻是聽說,那兒還有許多保持著原始生活狀態的土著人。土著人的另一個名稱是野蠻人,難道他們就沒為難突然從天而降的不速之客?
“當然有。”聽了海歌的疑問,韋德爾答道,“與一百年前一樣,澳大利亞中部的土著人分部落而居,相互之間友好往來,但很多時候也會發生局部戰爭。他們一直處於半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但早已不再是穿草裙拿棍棒的野蠻人。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現代化的通訊器材,一些部落裏還用上了可以協助耕種與收割的機器人。他們使用的武器,也不再僅是裝著石刀的矛或飛去來器,當然在打獵時用啞語互通消息的習俗,至今仍保留著。伴隨時代變遷,更多的土著人走出沙漠地帶,進入城市工作、學習與生活,在不同的領域功成名就。”
海歌笑問:“看來您對澳洲土著的生活十分了解,我想您在迫降後並未立即就離開,而是在那裏住過一段時間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