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董賊完了!”
劉辯聽到李昊的講述,不禁喜極而泣。
他雙手緊扣李昊的手臂,指骨因為太過用力而發白。
此時劉辯已經顧不得什麽君臣禮節之類,臉上滿是異樣的紅暈。他等著猩紅的雙眼,期待無比地看向李昊,好似在質問他是不是欺騙自己,又好似在期待著什麽。
李昊完全能夠理解劉辯現在激動的心情。
因為當初劉辯剛被帶出皇宮的時候,李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堂堂大漢天子居然麵頰消瘦可見顴骨,雙眼無神一片死寂,且滿臉菜色營養不良,猶如逃難來的難民。唐姬雖然稍微好點,但也明顯非常的憔悴,精神更是充滿了緊張與不安。
兩人剛剛離開皇宮的時候,劉辯身體虛弱的見風就倒。
雖然李昊不知道劉辯在皇宮中到底經曆了什麽,但也能從他當初的狀態猜到一些。
不過想想也知道,一個被權臣廢掉的皇帝,又怎麽可能過得安詳?
尤其是董卓這種心狠手辣的人,沒有當場殺了劉辯估計還是因為不想徹底激起眾怒。
李昊道:“臣不敢妄言。”
“好,好,太好了,太好了。”
劉辯淚眼朦朧,臉上滿是悲喜交加之色。
他失神地坐在石凳上,回想起曾經受到的苦楚,竟是控製不住心情地哭了起來。
唐姬見此,小心地拿出錦娟,想要為劉辯抹去臉上的淚痕。
但劉辯好似驚醒過來,不自覺地躲開唐姬削蔥般的纖纖玉指,眼中閃過明顯的厭惡。
唐姬感受到劉辯的厭惡,動作不禁僵在了空中。
她眼中閃過不易察覺的哀怨與悲憤,露出勉強的笑容,欠身道:“妾身去準備些茶水。”
李昊眼眸微眯,對此早已經見怪不怪。
自從劉辯被帶出皇宮後,一舉一動都受到他的監視。所以關於劉辯與唐姬的那點事情,李昊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大致就是劉辯被幽禁期間,兩人產生了些不好解釋的矛盾。
當然,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劉辯的身體出了問題。
劉辯自小身體就不太好,經過這長達數月的幽禁與折磨,身體近乎徹底崩潰。
如今劉辯經過調養雖然好了許多,但某些地方卻出現了重大問題。
簡單的說法,就是劉辯不能人道了!
對一個男人來說,再也沒有什麽比這更尷尬與痛苦的事情了。
正因為這種種原因,讓劉辯對唐姬產生了極大的厭惡。
其他人不知其中底細,見到劉辯對唐姬的態度,不免想到一些其他的東西。他們眼中閃過些許的疑慮,但到底都是官場老油子,一副仿若無事發生的模樣。
劉辯從傷心往事清醒過來,咬牙切齒地痛恨道:“董賊如今在何處,朕要將他淩遲處死!”
“董賊已被看押,至於陛下的要求。”
李昊說到這裏,無奈地苦笑道:“臣雖擒住了賊首董卓,但他的諸多心腹大多領軍在外。如今都城附近有至少二十萬西涼軍,陛下此時殺了董卓固然痛快,但若是其黨羽領軍複仇,臣擔心勢單力薄無法護的陛下安危。”
劉辯聽到這裏,頓時被嚇得臉色煞白。
他緊握著張誠的手,聲音帶著些許的顫栗,艱難地咽了口唾沫:“那,那依呂廷尉之見,如今朕該當如何?”
“依臣之見,董賊罪該萬死,但卻並非此時。眼下最重要的是勸降董賊的諸多幫凶,以免再次危害到陛下的安全。其次。”李昊突然停頓,露出為難的神色。
劉辯到底隻是十五六歲的少年人,看到李昊的神色忍不住急聲問道:“呂廷尉為何欲言又止。”
不待李昊開口,荀攸不動神色地踢了劉善一腳。
劉善也是個聰明人,馬上悲憤地哭訴道:“陛下有所不知,廷尉剛抓住董卓,張司空就迫不及待地前往長安迎接偽帝去了。他不給廷尉解釋的機會,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痛斥了廷尉一頓。”
劉善說到這裏,好似擔心劉辯不信,道:“此事滿朝文武皆可做證。”
劉辯聞言麵容扭曲,目露凶光。
要說他這輩子最恨的人,首推差點將他害死的董卓,其次就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劉協。
至於其中的原因,還要牽扯到他們的父親漢靈帝了。
漢靈帝在世的時候就非常不喜歡劉辯,一直想要立劉協為大漢太子。
隻是因為朝中阻力甚大,讓他至死都沒有完成這個目標。不過也因為如此,漢靈帝生前沒有明確立過太子。
雖說此事與小屁孩劉協沒有直接的關聯,但在劉辯看來,若非劉協的原因,自己的日子至少不會那麽艱難。
故而此時他聽聞張溫前去迎接劉協,不由咬牙切齒地罵道:“老賊,可恨,可怒。”
李昊身後的眾人見此,心中滿是喜悅。
成了!
他們雖然知道張溫此舉犯了忌諱,但也沒有料到這個消息竟會讓劉辯如此的失態。
不過劉辯的表現雖然意外的激烈,但他們可沒興趣猜測劉辯失態的原因,心中隻剩下歡喜與興奮。
因為他們知道,張溫已經完了。
惡了在陛下心中的形象,張溫未來的仕途完全可以想象。最重要的是張溫此行還帶著為數不少的心腹與朝臣,他們無不是朝堂上顯赫的人物。
朝堂上的位子就那麽多,這些人跟著張溫倒黴,必然會空出不少職位。對他們來說,這可是關乎自身利益的大事,如何能夠不高興。
有人似是還嫌張溫死的不夠慘,也是看出了劉善話中的漏洞,站出來看似安慰地補刀道:“董賊勢大,呂廷尉為了陛下的安危,並沒有廣而告之。
如今朝堂上知道陛下還在人世的朝臣隻是少數,故而張司空等人或許隻是因為鏟除董賊太過高興,所以一時心急才沒有給廷尉解釋的機會。”
心急!
劉辯冷笑一聲,沒有說話。
他年紀不大,但畢竟生在帝王家。
劉辯如何不知道,平亂之後迎接帝王歸朝,對朝廷與朝臣意味著什麽。
這是滔天功勞,無上富貴!
劉辯心中對張溫等人越發厭惡,但也知道現在不是追究這些過錯的時候。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拉攏人心,穩定朝堂秩序。
劉辯起身,鄭重地對李昊等人拱手拜道:“辯重登大寶之日,定不忘諸公功績。”
眾人滿臉喜色,紛紛避開劉辯的大禮。
在經過短暫的討論後,劉辯最終采納了李昊的建議,繼續在這裏躲避幾日等待時局明朗。
之後兩天,李昊在洛陽統籌全局。
因為有董卓的勸降手書,以及李儒的幫助,李昊對駐紮洛陽附近的西涼軍的收編工作,進行的異常順利。
第三天,李昊帶著荀攸、李儒與少數騎兵趕向虎牢關。
劉辯聽到李昊的講述,不禁喜極而泣。
他雙手緊扣李昊的手臂,指骨因為太過用力而發白。
此時劉辯已經顧不得什麽君臣禮節之類,臉上滿是異樣的紅暈。他等著猩紅的雙眼,期待無比地看向李昊,好似在質問他是不是欺騙自己,又好似在期待著什麽。
李昊完全能夠理解劉辯現在激動的心情。
因為當初劉辯剛被帶出皇宮的時候,李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堂堂大漢天子居然麵頰消瘦可見顴骨,雙眼無神一片死寂,且滿臉菜色營養不良,猶如逃難來的難民。唐姬雖然稍微好點,但也明顯非常的憔悴,精神更是充滿了緊張與不安。
兩人剛剛離開皇宮的時候,劉辯身體虛弱的見風就倒。
雖然李昊不知道劉辯在皇宮中到底經曆了什麽,但也能從他當初的狀態猜到一些。
不過想想也知道,一個被權臣廢掉的皇帝,又怎麽可能過得安詳?
尤其是董卓這種心狠手辣的人,沒有當場殺了劉辯估計還是因為不想徹底激起眾怒。
李昊道:“臣不敢妄言。”
“好,好,太好了,太好了。”
劉辯淚眼朦朧,臉上滿是悲喜交加之色。
他失神地坐在石凳上,回想起曾經受到的苦楚,竟是控製不住心情地哭了起來。
唐姬見此,小心地拿出錦娟,想要為劉辯抹去臉上的淚痕。
但劉辯好似驚醒過來,不自覺地躲開唐姬削蔥般的纖纖玉指,眼中閃過明顯的厭惡。
唐姬感受到劉辯的厭惡,動作不禁僵在了空中。
她眼中閃過不易察覺的哀怨與悲憤,露出勉強的笑容,欠身道:“妾身去準備些茶水。”
李昊眼眸微眯,對此早已經見怪不怪。
自從劉辯被帶出皇宮後,一舉一動都受到他的監視。所以關於劉辯與唐姬的那點事情,李昊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大致就是劉辯被幽禁期間,兩人產生了些不好解釋的矛盾。
當然,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劉辯的身體出了問題。
劉辯自小身體就不太好,經過這長達數月的幽禁與折磨,身體近乎徹底崩潰。
如今劉辯經過調養雖然好了許多,但某些地方卻出現了重大問題。
簡單的說法,就是劉辯不能人道了!
對一個男人來說,再也沒有什麽比這更尷尬與痛苦的事情了。
正因為這種種原因,讓劉辯對唐姬產生了極大的厭惡。
其他人不知其中底細,見到劉辯對唐姬的態度,不免想到一些其他的東西。他們眼中閃過些許的疑慮,但到底都是官場老油子,一副仿若無事發生的模樣。
劉辯從傷心往事清醒過來,咬牙切齒地痛恨道:“董賊如今在何處,朕要將他淩遲處死!”
“董賊已被看押,至於陛下的要求。”
李昊說到這裏,無奈地苦笑道:“臣雖擒住了賊首董卓,但他的諸多心腹大多領軍在外。如今都城附近有至少二十萬西涼軍,陛下此時殺了董卓固然痛快,但若是其黨羽領軍複仇,臣擔心勢單力薄無法護的陛下安危。”
劉辯聽到這裏,頓時被嚇得臉色煞白。
他緊握著張誠的手,聲音帶著些許的顫栗,艱難地咽了口唾沫:“那,那依呂廷尉之見,如今朕該當如何?”
“依臣之見,董賊罪該萬死,但卻並非此時。眼下最重要的是勸降董賊的諸多幫凶,以免再次危害到陛下的安全。其次。”李昊突然停頓,露出為難的神色。
劉辯到底隻是十五六歲的少年人,看到李昊的神色忍不住急聲問道:“呂廷尉為何欲言又止。”
不待李昊開口,荀攸不動神色地踢了劉善一腳。
劉善也是個聰明人,馬上悲憤地哭訴道:“陛下有所不知,廷尉剛抓住董卓,張司空就迫不及待地前往長安迎接偽帝去了。他不給廷尉解釋的機會,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痛斥了廷尉一頓。”
劉善說到這裏,好似擔心劉辯不信,道:“此事滿朝文武皆可做證。”
劉辯聞言麵容扭曲,目露凶光。
要說他這輩子最恨的人,首推差點將他害死的董卓,其次就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劉協。
至於其中的原因,還要牽扯到他們的父親漢靈帝了。
漢靈帝在世的時候就非常不喜歡劉辯,一直想要立劉協為大漢太子。
隻是因為朝中阻力甚大,讓他至死都沒有完成這個目標。不過也因為如此,漢靈帝生前沒有明確立過太子。
雖說此事與小屁孩劉協沒有直接的關聯,但在劉辯看來,若非劉協的原因,自己的日子至少不會那麽艱難。
故而此時他聽聞張溫前去迎接劉協,不由咬牙切齒地罵道:“老賊,可恨,可怒。”
李昊身後的眾人見此,心中滿是喜悅。
成了!
他們雖然知道張溫此舉犯了忌諱,但也沒有料到這個消息竟會讓劉辯如此的失態。
不過劉辯的表現雖然意外的激烈,但他們可沒興趣猜測劉辯失態的原因,心中隻剩下歡喜與興奮。
因為他們知道,張溫已經完了。
惡了在陛下心中的形象,張溫未來的仕途完全可以想象。最重要的是張溫此行還帶著為數不少的心腹與朝臣,他們無不是朝堂上顯赫的人物。
朝堂上的位子就那麽多,這些人跟著張溫倒黴,必然會空出不少職位。對他們來說,這可是關乎自身利益的大事,如何能夠不高興。
有人似是還嫌張溫死的不夠慘,也是看出了劉善話中的漏洞,站出來看似安慰地補刀道:“董賊勢大,呂廷尉為了陛下的安危,並沒有廣而告之。
如今朝堂上知道陛下還在人世的朝臣隻是少數,故而張司空等人或許隻是因為鏟除董賊太過高興,所以一時心急才沒有給廷尉解釋的機會。”
心急!
劉辯冷笑一聲,沒有說話。
他年紀不大,但畢竟生在帝王家。
劉辯如何不知道,平亂之後迎接帝王歸朝,對朝廷與朝臣意味著什麽。
這是滔天功勞,無上富貴!
劉辯心中對張溫等人越發厭惡,但也知道現在不是追究這些過錯的時候。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拉攏人心,穩定朝堂秩序。
劉辯起身,鄭重地對李昊等人拱手拜道:“辯重登大寶之日,定不忘諸公功績。”
眾人滿臉喜色,紛紛避開劉辯的大禮。
在經過短暫的討論後,劉辯最終采納了李昊的建議,繼續在這裏躲避幾日等待時局明朗。
之後兩天,李昊在洛陽統籌全局。
因為有董卓的勸降手書,以及李儒的幫助,李昊對駐紮洛陽附近的西涼軍的收編工作,進行的異常順利。
第三天,李昊帶著荀攸、李儒與少數騎兵趕向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