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倒還罷了,這個年代火銃的射程當然不能跟現代的槍械相比,但是比這個年代的弓箭最遠射程和有效射程都要遠的多,三五十米不成問題。


    有了這個三五十米的先機,火器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我可以打到你,你卻打不到我,等終於進入弓箭射程的時候,你已經損兵折將嚴重了,此時我再及時後撤拉開距離,在遊戲裏麵就是典型的放風箏……


    精度是個問題。


    這個年代的火銃技術有限, 都是滑膛槍, 滑膛槍的射擊精度本來就有限, 並不是士兵訓練不足,而是滑膛槍固有缺陷,射擊精度先天不足。


    要想提高火銃精度,必須有膛線才可以,膛線是槍管的靈魂,膛線可以使子彈在擊發後高速旋轉,使得子彈頭保持既定的方向一直朝前。


    不過,朱平安並非理科生,隻是知道膛線可以提高射擊精度,至於膛線是什麽樣子的,圓的直的還是螺旋的,朱平安是不清楚的, 怎麽在槍管刻畫膛線,朱平安也是不知道的:另外膛線畫好後,子彈需不需要調整, 火銃槍管鋼材需不需要調整等等,朱平安也是一概不知的。


    但是,這些都不影響, 我可以把思路提出來,由裝備營的兩位火器匠師來研發。有了這個思路方向,多摸索摸索,應該可以做出來。嗯,待會就去找兩位匠師,至於膛線理論。用陀螺就可以說服,陀螺轉的越快,站的越直,一直圍繞軸線轉的。


    隻是線膛間世的時間就不敢保證了,畢竟是劃時代的東西,估計兩位匠師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做出來,一兩年、兩三年、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也說不定。


    可是眼下剿倭之戰馬上就要開始了,卻是沒有時間等待線膛問世了。 I


    射擊精度的問題必須得解決才行,除了特別優秀的神射手之外,一般士兵七十米的命中率才隻有百分之五十五,差不多一半的射中概率,也就是說敵人站在那不動讓你瞄準,也隻有一半的概率能射中, 跟拋硬市一樣;至於一百五十米的命中率更是隻有三分之三十五, 差不多三成的射中概率,戰場殺敵是你死我活的殘酷,要百分百才可以,可不能寄托在概率上。


    可是怎麽解決呢?


    其實要嚴格說起來,弓箭的射擊精度還不如火神槍呢,現在的武舉考試,一百米左右的靶子,三箭中一箭就合格了……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當然弩的射擊精度要高的多,不過弩的裝填、連發速度遠低於弓和火銃,這個另當別論。


    弓箭的射擊精度是如何解決的……朱平安摸著下巴沉思了起來,大片《英雄》裏麵那經典而震撼的一幕箭雨,第一時間便浮現在了腦海中。


    然後朱平安便眼睛一亮,弓箭是集中弓箭手,萬箭齊發,火銃亦可如此。


    精度不足,那就數量來湊,一發火銃的命中率是百分之五十五,兩發火銃呢,三發呢……


    再接著,近代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排隊槍斃戰術便出現在了朱平安的腦海中。


    排隊槍斃戰術,看似簡單而愚蠢,實則極為殘酷和有效。這是最適合火繩槍的戰術,甚至在燧發槍時代也是極為合適的。


    隻有當槍械的精度、效率提升到一定程度後,排隊槍斃戰術才落伍。


    排隊槍斃戰術,確切的名字是線列戰術,排隊槍斃戰術隻是後人調侃。


    所謂排隊槍斃戰術,是指士兵不拍排成寬而淺的最密集線列,一條線列有二至四排士兵,然後齊射,力求最大的火力密度,以保證殺傷力。


    這是火繩槍時代人類能想到的最先進戰術了,在歐洲風靡了上百年,英格蘭不列顛人龍蝦兵憑借此戰術橫掃了印度和美洲,在全球橫行無忌,打出了一個跨越全球七大洲的第一大殖民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當年,英國對我國發動罪惡的鴉片戰爭時,所用的就是這種戰術。


    現在這個戰術還沒有被人開發出來,至少還要一百多年時間才會問世,不過,現在是時候讓它提前問世了。


    不過,線列戰術的名字適合西方習慣,卻不適合大明的命名習慣,線列戰大最考驗勇氣和紀律,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日後此戰術便命名為勇紀陣好了。


    印象中英國人的排隊槍斃戰術,一般是排成三列橫隊,第一列跪著,第二排彎腰,第三排站著,一聲令下,三排士兵一起開火,一輪齊射。


    記得曆史上,大明立國之初,沐英平定雲南時,為了對付叛軍的大象等野獸,使用了火器,有感於火器裝填太慢,而研發了三段擊,即第一排火銃手射擊後,退至隊後進行專心裝填彈藥,第二排火銃手上前開火,然後退後裝彈藥,第三排火銃手上前射擊,三排輪流裝彈開火,彌補了火銃裝彈用時長的缺點,保持火器相對持續射擊,最後大獲全勝。


    再過數二三十年,倭國的織田信長也研發了另一種三段擊,他是安排士兵三人一組,讓其中射擊精度最高的士兵充當射手,射擊後,第二名士兵接過火槍並從前端裝入火藥,搗實之後裝入槍彈,第三名士兵則從後麵調整火繩的位置,將扳機移至原位,然後將火槍遞給射手,如此輪流各司其職來達到相對持續射擊的目的,其在長筱合戰中憑此三段擊,擊潰了武田家騎兵。


    勇紀陣采用英式,還是三段擊?


    朱平安摸著下巴思索了起來。


    還是看實踐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手段。


    明天就開始推行勇紀陣,在實踐中檢驗,探索最適合浙軍的射法,朱平安下定了決心。


    閱兵也在進入了尾聲。


    朱平安兌現了承諾,將十名最優秀的士兵叫到台上,當眾勉勵了一番並賞賜了營長級指揮刀,這是裝備營新近打造出來的腰刀,是朱平安按照印象中戚家軍軍刀,提了想法,由裝備營打造的,命名為浙軍軍刀。


    有倭刀的風格,刀刃弧度加大,寬度縮小,但是跟倭刀不同的是,浙軍軍刀更長更硬實,刀刃中間和刀背上分別加了一條鎬線和一條棟線,刀尖也保留著刀身基本的厚度,采用V字形開鋒,便得具有強大的切割力,具有強大的砍削能力,這是標準的中國軍刀血統,比倭刀更勝一籌。


    朱平安做過測試,用改良後的浙軍軍刀與倭刀對砍,數次硬碰硬之後,倭刀出現缺口乃至斷裂。


    由於裝備營人力有限,浙軍在慢慢換裝這種軍刀,優先供應軍官,軍官的指揮刀比普通浙軍軍刀更加精良,也華麗幾分,說是裝逼利器也毫不為過。


    閱兵最優的三伍也受到了朱平安的表彰,每人賞銀三兩,伍長記功。


    閱兵表現最優的一哨是由義鳥陳大成率領的一哨,讓朱平安有些意料,不過細想卻又在情理之中,義烏天生兵種嘛,陳大成又是義烏人中的人傑,朱平安大力表揚了他們一番,令人記錄在案,日後擴軍,陳大成他們哨所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金聖權。


    最後,殺豬宰羊,肉香滿營,在一眾將士興奮大呼中結束了閱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郎才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郎才盡並收藏寒門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