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在來的路上,就一直在想對策了。


    如何將這件事的影響力降到最低,並且轉移其重點,達到保密的效果。


    陛下是不想讓這六十一人被解救的消息暴露的,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麽圍繞這個目標,去製定策略。


    在陛下的生氣的時候,要為陛下積極獻策,這不是臣子的本分嗎?


    但是又有幾個,維持這種本分?


    朱祁鈺的餘怒未消,並不想談論任何事,他要知道,到底是誰,然後把他扔到解刳院裏,以解心頭之恨。


    長洲詩社,乃是以蘇州府長洲縣為名。


    在正統初年,由蔣主孝與蘇雪溪、劉草窗、沈崆峒、王金粟及其弟主忠結為詩社。


    在正統十四年,推劉溥為詩盟,其主要人員有湯胤勣、沈愚、蘇平、蘇正、晏鐸、王淮、蔣主忠、蔣主孝、王貞慶、鄒亮、徐震等人。


    湯胤勣是信國公湯和的曾孫。


    湯胤勣取了孫繼宗的女兒為繼室,但是在南衙喪亂的時候,湯胤勣並沒有選擇附逆作亂,得以保全。


    蘇平、蘇正,乃是寧海人,以不畏強權而聞名,具體來說,就是作為寧海人,蘇平和蘇正兩兄弟,總是為寧海方氏也就是方孝孺的宗族喊冤。


    晏鐸,永樂十六年的進士,被朱祁鈺派去了湖廣做巡按禦史,此人曾經在山東做過巡撫,平定響馬,彈劾孔府,最終被調任。


    孔府那是山東的一片天,晏鐸隨意指摘孔府,那不是找罪受嗎?


    一直到景泰年間才被舉薦。


    盧忠收到消息,立刻帶著提刑千戶,奔向長洲詩社。


    長洲詩社所在是宅院並不小,會昌伯府是正統年間和成化年間最大的外戚,甚至還有孫繼宗提領京營的事兒發生。


    雖然會昌伯府倒了,但是長洲詩社一直還在辦。


    而此時十幾位筆正,正在敲定這個月長洲詩刊《月旦評》的版麵。


    劉溥是盟主魁首,他坐在主位上,看著手中的版麵,瞪大了眼睛,拍著桌子說道:"怎麽回事?為什麽會有夜不收的消息?"


    "吃的太飽了,去打聽夜不收的消息,是嫌命長?"


    蘇正滿是不在乎的說道:"我可是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打聽到的消息,可是花了三十兩銀子呢!"


    "瓦剌人都跑了,這點事還不能說嗎?"


    蘇平附和的說道:"我們可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夜不收的遺孀,花了不少的功夫呢。"


    湯胤勣是勳戚之後,他本來還不在意,可是看他們說的煞有其事,便拿起來看。


    這一看不要緊,看完整個人愣在原地,好久都沒說話。


    他不知道說什麽,他隻知道大禍臨頭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沒事參加個詩社附庸風雅,居然惹了這麽大的麻煩。


    夜不收是什麽?


    夜不收就是老母雞身下的小雞仔,哪怕是老鷹來了,老母雞也要啄掉老鷹一顆眼珠子!


    蘇正誌得意滿的說道:"這次,咱們詩社一定會大出風頭!夜不收的事情,傳的神乎其神,咱們這可是京城獨一家!"


    "六十一個夜不收,居然能從瓦剌人那邊活著回來。"


    "這沒人配合?我不信。"


    湯胤勣打著哆嗦問道:"問題就出在了這有人配合的事兒上。"


    "這印了多少份了?賣了沒有?"


    蘇平搖頭說道:"沒呢。這不是剛寫完,印出來的頭幾份,先給禮部衙門送過去。"


    長洲詩社是輪班的,就是一人負責一期《月旦評》。


    月旦評是東漢末年的一種雜談,由汝南郡人許劭兄弟主持,對人物、時政或詩、文、字、畫等品評、褒貶的一項活動,每月初一發一次。


    大多數詩社活動,都循此例。


    禮部負責審查之後,增補刪減核定之後,還給詩社。


    在長洲詩社還在討論的時候,盧忠已經帶著緹騎將長洲詩社團團圍住,一腳踹開了大門,闖了進去。


    盧忠沒有廢話,直接將人悉數帶走。


    蘇平、蘇正萬萬沒料到會被盧忠親自帶著人破門,雖然扛了一陣,但是最後還是交待的清清楚楚。


    蘇平家中很是富碩,這年頭,能玩得起詩社的,多數都是富貴子弟。


    蘇平、蘇正加入了長洲詩社後,一直想搞個大新聞出來,結果好巧不巧,真就給他們搞到了。


    不到一個時辰,盧忠就把案子辦完了,將案子的審查結果送到了皇帝的手中。


    朱祁鈺這段時間一直沒說話,坐在藤椅上,一言不發,眉頭緊皺若有所思。


    於謙和胡濙對視了好幾次,他們從來沒見過陛下這副模樣。


    夜不收在陛下心中很重要,因為夜不收的畫就掛在大明皇帝抬頭能看的地方。


    朱祁鈺在思考,到底是哪裏出了紕漏,到底誰走漏了風聲。


    他甚至把自己登基之後所有的政令都梳理了一遍,去思考其中的漏洞。


    不能隻有朝臣們上***,自己也需要反思。


    是誰?


    於謙和胡濙嗎?


    但是完全沒必要,這兩個人,一個為了大明把皇帝都廢了,這可是冒著天大的幹係。一個打算把自己埋在金山陵園,壓根不打算落葉歸根。


    石亨嗎?


    是因為沒有平定了南衙跟國公位懷恨在心嗎?


    但是石亨為什麽要廢掉自己的左右手?情報收集工作何其的重要,大明幾次動武,都是因為夜不收出色的情報工作,得到了巨大的勝利。


    朱祁鈺連給石亨的國公世券都準備好了,隻待再次動武,而且關於封爵之事,大家一直有溝通。


    盧忠?


    營救的接收工作是錦衣衛負責的,如果說泄露消息,的確是盧忠這裏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盧忠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看完了盧忠的調查報告,朱祁鈺嘴角抽動,自己懷疑了半天,但這次,船不是從船頂開始漏水。


    這個蘇平和蘇正,自己打聽出來的。


    朱祁鈺扔下了奏疏,用力的點了幾下說道:"蘇平和蘇正,必須送他們去解刳院!"


    這六十一人中,有一個陳長貴的夜不收死在了草原上,這個陳長貴的妻子,也是知情人。


    這個蘇平用的手段就是銀子。


    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多了,瓦剌人都已經西進快一年的時間了,這個蘇平找到了這個遺孀,金錢開路,套到了獨家新聞。


    蘇平和蘇正的確是搞到了大新聞,連皇帝都驚動了,這不是大新聞是什麽?


    蘇平和蘇正的目的不僅僅是針砭時弊,借著夜不收的辛苦,說皇帝不恤民力,窮兵黷武。


    除此之外,蘇平和蘇正將消息賣給了一個西行商賈,這個商賈人還在京師逗留,被盧忠逮了個正著。


    盧忠作為專業的錦衣衛指揮使,查清楚了這個商賈是何許人。


    蘇平和蘇正本就是被奸細收買的線人。


    韓政派來的奸細。


    就是那個安排了劉玉、韓陵刺王殺駕,在五原府外砍了渠家三兄弟車駕馬匹的韓政。


    <a id="wzsy" href="http://m.2kxs.la">2k小說</a>


    夜不收被營救的消息,被蘇平和蘇正賣了三百兩銀子,十倍利,還不知足,貪得無厭,還要在月旦評上發刊博得名聲!


    名利,名利,有名望就有利益。


    為了利益,投機者會出售絞死自己的繩索。


    蘇平和蘇正顯然也是如此的投機者。


    在他們的眼裏,夜不收?不過是一群丘八罷了,死了就死了,誰會在意?


    因為瓦剌西進,這個偽裝成商賈的奸細,並沒有及時把消息傳出去,事情沒有滑向不可收拾的地步。


    朱祁鈺思忖了片刻說道:"將蘇平、蘇正兩兄弟的問題審查清楚,兩次查補之後,和這個奸細一道送解刳院去!"


    "問問太醫院還有沒有雅座!"


    蘇平和蘇正這兄弟倆兒,若隻是吟詩作對,朱祁鈺來懶得理他們。


    結果他們倒好,給瓦剌人當線人,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必須要讓解刳院雅座伺候。


    "去把湯和的曾孫湯胤勣,給朕叫過來!"


    朱祁鈺靠在藤椅上,思考了許久說道:"日後這類涉及國朝戰略大事,要嚴格保密,即便是對家人也不能提起,胡尚書,擬個保密條例。"


    朱祁鈺雖然平日裏對王複總是罵罵咧咧,但他還是很擔心王複暴露。


    對於也先而言,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重要?還是從遙遠的大明京師,傳來一條似是而非的消息重要呢?


    其實朱祁鈺不知道,僅憑這麽一條似是而非的消息,也先已經殺不死王複了。


    王複已經組建了四個團營,共計八萬餘人的烏軍。


    日後此類的事,要嚴格保密,需要設立保密等級,依據不同的等級進行保密。


    胡濙點頭稱是。


    湯胤勣連滾帶爬的爬進了禦書房,一抬頭看到於謙、石亨、胡濙、興安和大皇帝都盯著他。


    他跪在地上,俯首帖耳的說道:"陛下,容臣陳情,都是蘇正和蘇平幹的啊,我也不比陛下早知道多久啊。"


    朱祁鈺看著湯胤勣,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瓦剌南下的時候,搖唇鼓舌的鳳陽詩社跟他沒關係,大明抓奸細跟他沒關係,削太上皇帝號、廢太子跟他沒關係,殺稽戾王跟他沒關係,會昌伯府鼓噪南衙造反跟他沒關係。


    湯胤勣的繼室是孫繼宗的女兒,但是湯胤勣就硬是沒摻和南衙謀叛。


    孫繼宗的那個女兒被族誅一同坐罪給斬了,因為那個女兒鼓噪湯胤勣前往南衙,被錦衣衛查到了書信。


    這麽多大風大浪,死了多少外戚?死了多少勳臣?連親王都死了三個,皇帝都死了一個。


    湯胤勣都依靠著絕佳的站隊技巧,活到了現在。


    結果偏偏在這陰溝裏翻了船。


    朱祁鈺怒其不爭的說道:"你說你,一個勳臣後裔,跟這幫讀書人走這麽近幹什麽?是打算幹點壞事?那倒是幹啊,朕一刀砍了你便是。"


    "馬上過年了,過完年,進講武堂,別在外麵飄著了。"


    湯和對朱明的建立有功,當初湯和給還在皇覺寺的朱元璋寫信,相約造反,隨後朱元璋到了軍中,還成為了湯和的上司。


    這一點上,湯和幾近於泰伯讓王位的功德,所以湯和因此封公。


    但是湯和死後,因為子、孫、曾孫三代均早逝,無法襲爵,導致信國公爵位至今空懸。


    湯胤勣和他的大侄子湯傑爭爵,鬧得沸沸揚揚。


    國公位很重,湯胤勣無論是取了孫繼宗的女兒,還是和文人走的那麽近,其實都是一個原因,想要獲得支持,然後奪得爵位。


    "這什麽長洲詩社,不要再辦了,夜不收六十一人獲救的消息,不得流傳坊間,隻要被錦衣衛風聞,朕絕不寬宥!"朱祁鈺看著湯胤勣就來氣。


    好好的勳臣後代,行軍打仗,建功立業多好,撫寧伯朱謙之子朱永,甚至奪得了大明第一杆冠軍旗,何其的威風?


    整日裏跟一群讀書人廝混在一起,還爭信國公國爵位?


    連讀書人都知道軍功值錢了,王複、王悅直接棄筆從戎了。


    湯胤勣還跟讀書人廝混,他能爭到爵位才是怪事。


    "滾回府去閉門思過,別再有下次。"朱祁鈺示意湯胤勣可以走了。


    湯胤勣重重的鬆了口氣,俯首帖耳的大聲喊道:"臣領旨!"


    他還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了。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盧忠,其餘人等,一並送到雲南滇銅廠苦役三年吧。"


    "臣領旨。"盧忠領命而去。


    朱祁鈺其實一直以為胡濙拿過來的這份社論,已經發出去了。


    但其實並沒有。


    這讓朱祁鈺有點疑惑的說道:"這些詩社發月旦評之類的東西,還要過胡尚書的手?"


    新聞審查機製,這麽早就建立了嗎?


    盧忠的查補顯示,六十一名夜不收被救的消息,依舊是長洲詩社內打轉,並沒有散出去。


    也就是說,在發《月旦評》的時候,居然要被禮部先審查一遍。


    胡濙點頭說道:"是的,這是禮法。"


    "這也是禮法?"朱祁鈺滿是奇怪的說道。


    於謙附和的說道:"鳳陽詩社的那片《布仁行惠疏》社論,是私發刊印,所以陛下在砍那鳳陽詩社十四人的時候,沒有人為他們喊冤。"


    "因為他們本身就壞了規矩。"


    "胡尚書,這個為什麽是禮法呢?"朱祁鈺滿是疑惑的問道。


    胡濙摸了摸下巴說道:"臣想想,從何說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就是亡國之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朕就是亡國之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