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南直隸的拆分已經勢在必行,孤以為,此次叛軍合力,未嚐不是南直隸的勢要商賈合力。”


    “如此教訓,陛下親征南下數月不歸,孤以為應該吸收教訓,拆分南直隸之事,孤持讚同意見。”


    朱瞻墡的氣勢一變,坐直了身子說道:“眼下更重要的是貴州、湖廣土司之事。”


    朱瞻墡為和立刻就從襄陽府直奔北直隸了呢?


    他的嗅覺是極為靈敏的,他對湖廣、貴州了解極深。


    王驥用王振,而非王振用王驥,乃是安遠侯柳升南征回來的判斷,這事在朝堂上也不是什麽機密之事。


    湖廣、貴州、雲南、緬甸等地的宣慰司,一直是朝廷心腹大患。


    四次平定麓川,糧餉周轉半個大明,曆時十幾年的時間,這些宣慰司,如何治理,是擺在案頭急切的問題。


    廣通王謀反可是和三苗寨一起,號稱四十萬苗兵,雖然最後一個苗兵也沒響應,但是大明在這些地方的統治,太過薄弱了。


    難道僅僅憑借黔國公去鎮守嗎?


    大明的政令也應該跟進。


    朱瞻墡鄭重的問道:“手下那問題,陛下要讓改土司世官為流官,這些流官,誰去做?”


    “九溪十八洞之地,素來險惡,民風彪悍,治理不易。”


    “我們派過去文進士,手無縛雞之力,若是讓舉人、進士前往,他們願不願去?”


    朱瞻墡人在襄陽,太了解長江以南的土司世官,如何作威作福,而且人家作威作福了千餘年,對大明的朝政也是愛理不理。


    他從襄陽府逃跑,是因為他知道,跑的慢了,真的有可能會死。


    胡濙歎息的說道:“永樂十一年,太宗文皇帝廢思州、思南宣慰司,也不是沒想過讓流官去代替世官,但是朝中文進士多不願往,此事作罷。”


    強扭的瓜不甜,甚至可能是個生瓜蛋子。


    當初土司世官改製推行了一半,設立州府縣,但是並未形成實質性的管理,因為沒有流官願意去九溪十八洞之地。


    與其不情不願,還不如維持土司現狀。


    “派舉人前往吧。”朱瞻墡提到了另外一個想法,舉人在大明可以做官,但是一般也就是做到知府就到了天花板了。


    土司世官改流官,舉人前往,自然是撥開舉人做官的天花板。


    從朝廷選才這件事上來看,苗疆民風蠻橫,如果能從苗疆頗有建樹,其才情和能力,定然不會差。


    九溪十八洞擅長養蠱,從這地方養蠱養出來的官僚,那絕對稱得上蠱王了。


    江淵作為兵部尚書,開口說道:“我們應該給每位前往土司任流官的舉人,配一名掌令官,一正一佐貳,這樣一來,舉子內心對於安危也安心些,同樣,也更方便牧民之事。”


    胡濙眾人聽到這裏不住的點頭,這是個好去處。


    朱瞻墡忽然轉頭問道:“羅長史,若是有掌令官跟著,你願意去九溪十八洞為流官嗎?”


    羅炳忠認真的思考了半天說道:“臣願往九溪十八洞,但是得有兵,如果掌令官隻負責宣諭牧民,那也無用,沒有軍卒傍身,土人何懼流官、掌令官呢?”


    羅炳忠的這個意見,讓在廷文武思考了許久,最終朱瞻墡笑著說道:“這是國朝重事,還是上奏陛下定奪的好。”


    掌令官掌兵,治理當地土人,是掌義勇團練,還是掌管精銳,掌管多少戎兵,都要仔細商議。


    朱瞻墡開口說道:“本身都司有兵,具體掌兵幾何,還需因地製宜,有的地方熟苗多,生苗少,自然兵寡,有地方熟苗幾乎沒有,那自然需要兵眾。”


    諸多臣子俯首說道:“殿下高見。”


    朱瞻墡繼續說道:“那麽第二個問題,湖廣、南直隸要設立大規模的農莊法,陛下出了近六萬頃田畝,倒是夠用了,我們應該讓這些農莊在各省連成一片。”


    “這樣方便墾荒也方便吸納投效百姓,這件事需要府州縣通力配合,難辦啊。”


    王文想了想說道:“其實可以納入考成,一年之內,將這些莊子建起來,依舊采用京畿、靖安、山外九州、福建之法,以掌令官掌三到五裏為佳。”


    文淵閣和吏部共同執掌考成之法,吏部考察天下百官,文淵閣考察六部。


    王文以為以考成法為主,推廣政令最佳。


    “吏部沒問題。”王直直接表態點頭說道:“就以這次農莊法試行,全麵考成!”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朱瞻墡翻著奏疏忽然開口問道:“陛下在西安、太原、開封也有農莊先行,為了濟南府沒有啊?”


    胡濙拿過了奏疏,看了許久,雖然山西、陝西、河南的規模不大,隻有不到百頃,但是的確都有試點先行。


    唯獨山東孤零零的一個試點都沒有。


    金濂滿是疑惑的說道:“不應該啊,李賓言不是山東巡撫嗎?他在南衙難道沒有為山東請旨嗎?”


    六部尚書、文淵閣看過之後,都變得沉默起來。


    陛下心裏擰著疙瘩,可能是太宗文皇帝當年在濟南府的那道千斤閘,也可能是陛下派李賓言前往山東,李賓言在水馬驛被倭寇明火執仗的圍殺。


    這個疙瘩在哪裏,群臣們不太清楚,但是陛下在徐州稍微安定之後,立刻擺駕徐州,並未在山東地界過多的停留。


    這疙瘩擰上了,而且沒人能解得開。


    幾乎可以預見,日後所有的新政,可能先行之事,都和山東無關了。


    “一幫蠢貨,獲罪於天,死了還讓山東跟著一起倒黴!”尹昱憤怒的說道,山東地界,每年有二十多名進士。


    陛下心裏擰了疙瘩,他們受的是無妄之災!


    尹昱罵的自然是衍聖公!


    衍聖公想當大明的另外一片天,可是尹昱這些士子們絕無二心!


    但是陛下心頭的疙瘩已經擰死了,至濟南府,根本不入府。


    “那就納入考成吧。”朱瞻墡繼續處理著國事。


    朱瞻墡為什麽不願意當這個監國,是因為他真的能把這個監國做好。


    他做得好就是望之似人君,做的不好,那不就是抗旨嗎?


    但是朱瞻墡處理國事,雖然無進取之處,但是守成有餘,陛下拿主意,他在北衙處理諸事也算安心。


    朱瞻墡開始處理國政,開口說道:“河套的景安渠已經動工一年有餘,今年徐禦史又請火藥炸河,防止淩汛,這件事就按舊製吧。”


    “韃靼汗脫脫不花請停辦宣府馬市,不理他,諸位以為呢?”


    ……


    北衙的朝臣處理的有條不紊,朱瞻墡看著群臣們離開,才頹然的靠在了椅子上。


    “陛下啥時候才能回來啊!”朱瞻墡靠在椅子上,看著天花板。


    “殿下啊,最近清瘦了許多,倒是英姿勃發了。”羅炳忠這次手沒摸到腰上,襄王這瘦了不少,越看越英氣了。


    朱瞻墡猛地坐直了身子,又癱在了椅子上說道:“呐,天天這麽忙活,孤吃再多,也胖不起來了,索性不吃了。”


    朱瞻墡認命了。


    他看著文華殿內的巨幅堪輿圖頹然無比的說道:“湖廣早點打完吧,打完了,陛下早點回來吧,是死是活給個準話!”


    羅炳忠猶豫了下說道:“若是陛下回京了,臣就去湖廣為流官了。”


    “啊?”朱瞻墡瞪大了眼睛說道:“孤待你不薄,你何必去做流官拚那個前途呢?”


    “孤到時候回了襄王府,你做你的長史,孤做孤的襄王,吃喝玩樂,豈不快哉?!”


    做個日子人多好,非要去搏命,那九溪十八洞,哪裏是那麽好混的?


    就是那世襲罔替四大家,朱瞻墡碰到他們也發怵。


    羅炳忠想了片刻,笑著說道:“殿下啊,臣食明祿,若是人人畏難畏險,臣有明祿可食,臣子孫可就沒有明祿可食了。”


    “現在大明有需,臣若是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大明何來大興呢?”


    朱瞻墡頗為無奈的揮了揮手,頗為不耐煩的說道:“去去去,你樂意自然可去!孤就是覺得換了個長史配合不好罷了。”


    “去!”


    朱瞻墡最後猛地站起來,大聲的說道:“去!”


    朱瞻墡不是個很難相處的人,他也不太擅長壓製自己的情緒,這通怒氣,在羅炳忠看來,朱瞻墡是不太想換長史,才會發脾氣。


    但是國朝有需,他不去,何嚐不是不忠呢?


    楊俊、吳寧、方瑛等人聚集在了荊州府的中軍大帳,隨時準備渡過長江,南下平定諸府叛亂。


    楊俊深吸了口氣說道:“四川總兵官方瑛,你領兵至德安府,渡江攻克武昌府後,至嶽州府,與我軍會師嶽州府。”


    “我領四勇團營至嶽州府。”


    “之後方總兵領兵順湘江南下,一路攻占長沙府、衡州府、永州府和寶慶府,與廣西桂林寧陽侯陳懋合兵一處。”


    “我四勇團營延沅江南下,攻占常德府、辰州府、銅仁府,兵逼貴州。”


    “三月內,攻克長江以南所有叛軍!”


    武昌府臨近南直隸,早已經風聲鶴唳,甚至連武昌府的知府等人早就獻出了降書,倒是不難打。


    整個湖廣地區都不是很難打。


    吳寧看著堪輿圖無奈的說道:“估計大軍一到,永順宣慰司、保靖宣慰司、施州衛,甚至貴州也是望風而降。”


    “他們反而會倒打一耙,說朝廷天兵不至,也是不得不附逆從賊,還要求咱們給人家補償的呢。”


    這些事不稀奇,正統年間,每次麓川作亂,他們立刻聞風而動,隨時可能從賊,但是朝廷贏了,他們又會跑到大軍討要封賞,說有他們平叛的功勞。


    而且這些人和王驥在麓川、雲貴地區配合了十幾年,什麽時候反叛,什麽時候歸順,都玩出了花。


    京營大軍平叛而已,他們投的快,但是複叛的也快。


    吳寧無不擔憂的說道:“陛下說要撤銷宣慰司設置州府縣,這事不難,但是他們肯定要讓土司任世官。”


    楊俊想了許久說道:“陛下的旨意已經到了,咱們先試試,如果不成,再向陛下陳情。”


    “從上而下,從下而上,我就不信他們是鐵打的一塊,就是隕鐵,也要給它敲碎了!”


    曆來無數次證明了,麓雲貴黔,打好打,治難治。


    治不了,這地方就是反反複複,是大明的一道巨大的傷口,始終流血不止。


    楊俊從鎮守太監手中拿過了火牌之後,就開拔了。


    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湖廣地界盡數平定,更換府州縣官,宣諭聖旨安民,一些比較遠的村寨,直到宣諭的時候,才知道,湖廣發生了叛亂。


    當然更偏僻的地方,這才知道,大明換了個皇帝,正統帝被貶為了稽戾王。


    楊俊乘勝追擊,打進了鎮遠府,進入了貴州地界,暫緩大軍前進征伐的腳步。


    楊俊之所以停下,是想知道,貴州土司,到底打算抵抗到底,還是直接望風而投。


    眼下大明叛軍僅剩下貴州省一地了。


    而此時李賢所說的播州楊、水東宋、水西安、思州田,齊聚播州海龍屯王宮。


    播州楊氏的宣慰司名叫楊愛,世代居住在在此。


    早在秦漢時期,播州楊氏就三次上奏朝廷,修海龍屯王宮。


    隨著時代的變遷,楊氏在唐朝的乾符三年受封播州宣慰使,世代為播州的土皇帝。


    海龍屯的宮殿群叫做王宮。


    海龍屯王宮在山上,山腳下,有角樓。


    角樓之後是銅柱關、鐵柱關、歇馬台,這時候來到了半山腰上,陡然變得陡峭起來。


    迎麵就是三十六步天梯,垂直二十餘丈,兩岸乃是懸崖峭壁。


    這天梯之上,就是飛虎關,號稱飛虎難渡。


    飛虎關後,是一段長達百步的龍虎大道,如同一線天,隻能供十餘人並行通過。


    兩側高約三十餘丈,設有碉堡、滾石、落木等等之物。


    龍虎道之後,又是飛龍關、飛鳳關。


    過了飛鳳關之後,才算是進了海龍屯王宮。


    海龍屯都是苗寨,這裏居住者播州楊氏核心族人。


    過了大門和角樓,就是海龍屯大殿。


    此時的大殿之內,聚集了一大群的人,除了播州楊、水東宋、水西安、思州田之外,還有向氏、令狐氏、成氏、趙氏、猶氏、婁氏、梁氏、韋氏、謝氏等等齊聚在大殿之內。


    這些都是九溪十八洞的土酋,今日都聚集在這裏,商量明軍至,應當如何應對。


    大殿之上,吵吵嚷嚷,喧鬧異常。


    播州宣慰使楊愛,深吸了口氣說道:“大家,靜一靜,聽我說!”


    等到了安靜一些後,楊愛才大聲的喊道:“自秦漢起,朝廷是朝廷,土司是土司!”


    “來來回回多少代了?他們改朝換代,是他們的事!誰又能製得了咱們呢?”


    “別人不行,他大明皇帝,也不行!”


    “想都不要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就是亡國之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朕就是亡國之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