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的想法很多,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落到一個民身上,不知道於老師父以為如何?”朱祁鈺稍微琢磨了下,低聲說道。


    戶部尚書金濂滿是訝異的看了一眼吏部尚書王直,王直眼觀鼻,鼻觀心,沒有絲毫的表情,但是眼神中卻閃過了一些驚訝。


    這庶出子的朱祁鈺,居然能有這番見識。


    於謙坐直了身子,十分鄭重的說道:“聽聞郕王殿下少有才名,洞察世事,臣以前隻當是奇聞姑且一聽,百聞不如一見,郕王殿下名不虛傳。”


    “那於老師父,說一說這應對之策吧。”朱祁鈺稍微鬆了口氣,果然喊出君為輕,社稷為重的於謙,和自己的思路上是一致的。


    於謙站起身來,站在了堪輿圖麵前,大聲的說道:“眼下順天府內,披甲之士兩萬有餘,而瓦剌騎卒精兵三萬有餘,裹挾民夫號稱十萬大軍。”


    “但這僅是西路軍,如果連中路軍脫脫不花,東路軍孛羅都算上,瓦剌人最少有六萬精騎,十五萬步戰。盈二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這麽多人?


    朱祁鈺轉過頭看著堪輿圖,瓦剌人三路並進攻打大明。


    瓦剌西路軍劍指大同宣府的山外九州地區,瓦剌中路軍則是以攻打北古口,及關外喀喇沁草原為主,而東路軍則是遼東的廣寧為主戰場,意圖通過遼西走廊,進逼京師。


    東路軍推進不力,已經和也先西路軍會合一處。


    三路並進!


    “京師圍七十二裏,城高三丈三有餘,臣前幾日查點了武庫守城之物,守城綽綽有餘,瓦剌不可能攻下京師。”


    於謙說的底氣十足,別說京師了,就是宣府重鎮,瓦剌人,想啃下來都是難上加難。


    朱祁鈺點了點頭,然後他有些疑惑的說道:“瓦剌人二十萬大軍直撲京師,可我大明僅有二萬京營。”


    號稱二十萬大軍的京師三大營,哪去了?


    被朱祁鎮帶到土木堡,葬送在了瓦剌人手中。


    於謙繼續說道:“眼下當務之急,乃是重建京營。”


    “應該調集南北直隸與河南等地的備操軍、沿海的備倭軍進京,人數約有二十餘萬人,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可以守住京城,還能擊退瓦剌!”


    “都察院的監察禦史,派向京畿、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招募義勇,進行訓練,以備不患。”


    朱祁鈺十分確定的是,於謙不僅僅是打算擊退也先,而且他最主要的打算是恢複京營的戰鬥力。


    京營強大的戰鬥力,除了保障京師的安全以外,更是政令通達的保證。


    於謙的以備不患,絕對不僅僅是瓦剌部,甚至還包括了大明內部。


    “南京武庫有盔、甲、神槍、神銃、神箭、火炮、弓、弩、箭簇、戰服、戰旗約190餘萬件,殿下,隻需運抵京師126萬件,此戰萬無一失。”


    <a id="wzsy" href="http://www.slkslk.com">slkslk.com</a>


    朱祁鈺用力的眨了眨眼,他強忍著內心的驚駭,接過了於謙遞過來的武備誌,裏麵是南京武庫的儲備。


    他看著那琳琅滿目的武器清單,盔甲戰服戰旗大約有二十多萬件,神槍、神銃約有十餘萬,神箭居然有四十餘萬,火炮近千門。


    這就是大明朝的實力嗎?


    於謙深吸了口氣,站直了身子說道:“殿下,臣任兵部右侍郎、左侍郎、兵部管主,巡河南、山西、湖廣、浙江等地,已十九年有餘。”


    “北京武庫臣剛去過點驗,南京武庫這126萬件,在十月初,即可到京,絕不遲滯。”


    “好說。”朱祁鈺將手中的奏疏遞給了戶部尚書等幾位老師父看了下。


    “召集備操軍、運軍械至京,這都是應有之意,之前於老師父所言,京中缺糧,糧價飛漲,一石就四兩?”他問了一個核心的問題。


    常言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沒糧食,再堅固的城池、再多的兵力、再強大的武備,都會是甕中之鱉,最後的結果還是戰敗。


    戶部尚書金濂趕忙俯首說道:“殿下,京中糧食不足十日,皇上出京,調走了京倉所有的糧草。”


    “通州有糧。”於謙立刻說道:“通州有八百多萬石糧食,雖有些陳糧,但足以京中食用一年有餘。”


    金濂立刻搖了搖頭,他是戶部尚書,怎麽可能不知道通州有糧八百餘萬呢?他頗為肯定的說道:“於老師父,這些糧草,鋪上火油付之一炬的好。”


    這是何等的道理?朱祁鈺的眼神帶著審視看著金濂,這個戶部尚書他是幹到頭了,不想幹了嗎?


    八百萬石糧食說燒就燒?!那京城的百姓吃什麽?這不是開玩笑嗎?


    於謙俯首說道:“殿下,臣請監國旨意。”


    “臣自請,提督各營軍馬,在京各營將校受臣節製。以全權調糧入京。”


    “臣以項上人頭作保,十月前,八百萬石糧草,隻多不少!”


    幾個大臣的目光都看向了朱祁鈺,這是一個很大膽的舉動,於謙乃是文職,按照大明律,兵部尚書等文官是不能指揮軍隊的,而五軍都護府才能指揮。


    可惜五軍都護府連中軍左都督,英國公張輔,都戰死在了土木堡之變之中。


    朱祁鈺卻是有些玩味的看著幾個大臣期待的目光,這種感覺很奇怪,按理說他這個監國,應該是有名無實才對,自己說話,真的管用嗎?


    坐在珠簾後的那個皇太後,會不會幹涉呢?


    他點了點頭說道:“準。”


    他拿起了桌上的朱筆勾了於謙請命的奏疏,從袖子裏摸出一塊很小的玉章,輕輕按在了奏疏之上。


    於謙收起了奏疏,至此他終於鬆了口氣,郕王監國,是無奈之舉。


    先帝朱瞻基走的時候,就留下了倆兒子,一個朱祁鎮,現在已經在瓦剌人手中。


    隻有一個朱祁鈺被趕鴨子上架了,目前看來,這個鴨子,算不上英明,但是絕對不是一個庸人。


    這就夠了,於謙心中的擔憂,略微放下了一些,心氣稍微鬆懈,他就覺得陣陣炫目,略微站的有些不穩當。


    自從朱祁鎮這個皇帝被俘之後,他一直寢食難安,國朝風雨飄搖,他殫心竭慮,勉強維持住了局麵。


    “咳咳,咳咳!”於謙用力的咳嗽了幾聲,他有痰疾,平日多注意修養還會咳嗽,更別提連軸轉,忙忙碌碌了幾日,咳嗽的愈加厲害了。


    朱祁鈺看著咳嗽的於謙,想要上前,但是想到自己營造的郕王與於謙不和的計劃,止住了自己詢問的打算。


    於謙扶著堪輿圖,咳嗽聲減緩,他才繼續說道:“殿下所言,這國事最後都要落到一個民字的身上,臣以為大善。”


    “無論是運軍械至京,還是調糧入京還是京師防務,亦或者是備操軍入京、招募義勇,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民夫。”


    “殿下實乃真知灼見,一言以蔽之,則是民可載舟。”


    朱祁鈺不住的點頭,他和於謙的意見,不謀而合,曆史也證明了,於謙的做法是有效的。


    坐在珠簾後一言不發的孫若微孫太後,終於開口問道:“於老師父的應對之策,可謂是盡善盡美,可是本宮也聽了這麽久,本宮想問一句,我兒如何?”


    朱祁鎮是孫太後的親生兒子。


    朱祁鈺是貴妃吳氏所出,庶出,而且這貴妃兒子,還得打上一個小小的問號。


    親疏有別,她當然要問問,她的兒子朱祁鎮怎麽辦。


    現在她的兒子被俘了,朝臣們商議來商議去,都是在商議著如何擊退瓦剌也先,卻沒有商量如何營救皇上,朱祁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就是亡國之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朕就是亡國之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