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堅守在陶家莊的薛建國等人每天都躲在步行街的老房子裏麵艱難度日。雖然前些日子氣溫曾經一度回升道零下十度左右,但很快寒潮再度襲來,與上次的低溫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家都很擔心在首都的康強,猜測他可能會被凍傷,薛建國則更擔心首都以北的幸存者,既然陶家莊都如此寒冷,首都以北的地方氣溫不得降到零下五十度呀。
聯盟總部這邊的氣溫也比往年下降不少,專家們對此憂心忡忡,說這樣下去,很有可能會讓冰川時代提前到來,那樣的話人們將麵臨空前嚴峻的考驗,地麵上的文明成果可能被徹底摧毀,場景很有可能就像當年風靡一時的m國大片《後天》一樣。
李誌剛盡管心裏也很擔憂,不過還得裝出一副樂天派,給大家打氣,他說現在已經馬上就要到公曆元旦了,就在正常的冬季,這段日子也是最冷的時候,隻要將這段日子熬過去,明天春天冰雪肯定會融化的。
有人悲觀地說現在一切自然規律都被災難打亂了,明年春天氣溫能否正常回升還很難說,李誌剛說氣候的變化不僅是與生物有關,而且也與太陽的照射有關。雖然生物滅絕了,但地球的自轉軌道沒有變,太陽的能量也沒有變,所以即便現在的冬季漫長一些,也一定會過去的。
有人立即提出疑問,當年地球經曆冰川時代時,自轉軌道同樣也沒有變,那麽為何還要出現冰川呢?李誌剛解釋說地球曆史上的冰川期為什麽會出現,至今也是個迷,也許是與河流走向發生變化有關,也許也與天體撞擊有關,咱們一直就生活在冰河時代,隻不過是生活在間冰期而已,即便是冰川期真的來臨,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大家月討論越糊塗,也越悲觀,李誌剛說不要再討論下去了,還是等到兩個月後再見分曉,如果兩個月後氣溫比現在還要低,那麽冰川時代也就真的要到來了。
討論暫時告一段落,不過大家都被冰川一事攪和的非常鬧心,也紛紛關注這方麵的情況,李誌剛心裏也沒有底,在幾位專家的陪同下,他特意去了一次省城圖書館查閱這方麵的資料。
不料,不查不知道,一查下一跳,他們吃驚地發現,許多資料都不約而同底表明一個事實,那就是最近的那次冰川期與生物大滅絕有關係。
在一本書上事這麽寫的:距今6500萬年前白紀末期,發生了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滅絕事件,約75%--80%的物種滅絕,長達14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在此終結而聞名,這次生物大滅絕的最大“貢獻”在於消滅了地球上處於霸主地位的恐龍及其同類,並為哺乳動物及人類的最後登場提供了契機。
對於這次大滅絕,李誌剛此前有所了解,但他沒有想到恐龍的消失後會出現冰川,更沒有聯想到人類也會遭遇同樣的大滅絕,這本書提出當時的災難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地外空間和火山噴發,在白紀末期發生的一次或多次隕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態係統的崩潰,撞擊使大量的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層,以至於陽光不能穿透,全球溫度急劇下降,這種黑雲遮蔽地球長達數年之久,植物不能從陽光中獲得能量,海洋中的藻類和成片的森林逐漸死亡,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被破壞了,大批的動物因饑餓而死,其中就是恐龍。(.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據書中介紹,科學家們推斷這次撞擊相當於人類曆史上發生過最強烈地震的100萬倍,爆炸的能量相當於地球上核武器總量爆炸的l萬倍,導致了2.1萬立方公裏的物質進入了大氣中,由於大氣中高密度的塵埃,太陽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導致地球表麵溫度迅速降低,沒有了陽光,植物逐漸枯萎死亡;沒有了植物,植食性的恐龍也饑餓而死;沒有了植食性的動物,肉食性的恐龍也失去了食物來源,它們在絕望和相互殘殺中慢慢地消亡,幾乎所有的大型陸生動物都沒能幸免於難,在寒冷和饑餓中絕望地死去,小型的陸生動物,像一些哺乳動物依靠殘餘的食物勉強為生,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日,等到了古近紀陸生脊椎動物的再次大繁榮。
看到這一段文字後,李誌剛等人麵麵相覷,當時地球上的恐龍們是因為氣溫降低而相繼死亡,但這其實隻是猜測,會不會當時地球上同樣也發生了與目前相同的伽馬射線大爆發,結果在地表生活的恐龍全部死亡,而穴居動物則幸存了一些,從而走出恐龍稱霸的時代。
對這一大膽推測幾人都很興奮,忙查閱了一下生物發滅絕方麵的資料,這才知道,在此之前,地球上已經出現了五次生物發滅絕。
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發生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導致大約80%的物種絕滅,在距今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發生第二次生物大滅絕,海洋生物遭受了滅頂之災,在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第三次生物大滅絕,導致超過95%的地球生物滅絕,在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發生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爬行類動物遭遇重創,而恐龍大滅絕為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李誌剛很奇怪,恐龍大滅絕是第二大滅絕,那麽第一大滅絕是那一次呢?幾人又是翻閱了不少相關書籍,總算找到了。
原來,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也就是第三次大滅絕,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這本書裏麵估計更加可怕,說地球上有96%的物種被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三葉蟲、海蠍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這次大滅絕使得占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讓位於新生物種類,生態係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曆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裏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那麽,這次大滅絕的成因是什麽呢?書中介紹,這次大滅絕是由氣候突變、沙漠範圍擴大、火山爆發等一係列原因造成,科學家認為,在二疊紀曾經發生海平麵下降和大陸漂移,這造成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那時,所有的大陸聚集成了一個聯合的古陸,富饒的海岸線急劇減少,大陸架也縮小了,生態係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物種的滅絕是因為失去了生存空間,更嚴重的是,當淺層的大陸架暴露出來後,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機質被氧化,這個過程消耗了氧氣,釋放也二氧化碳,大氣中氧的含量有可能減少了這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非常不利,隨著氣溫升高,海平麵上升,又使許多陸地生物遭到滅頂之災,海洋裏也成了缺氧地帶,地層中大量沉積的富含有機質的頁岩是這場災難的證明。
李誌剛看了半天,覺得這次大滅絕可能真與伽馬射線沒有關係,不過,讓他最為擔心的是這種自然變化對生物的威脅的確是存在的,從這五次生物滅絕來看,都是外界因素導致生物滅絕的,而外界因素中有不少都是氣候因素,現在需要弄清楚的是生物滅絕對氣候有無反作用,如果有,那麽幸存者將來的日子就不是很妙。
一位專家安慰李誌剛,說現在的嚴寒可能與全球植物死亡後季風方向發生變化有關,沒準現在南半球正在遭遇酷暑呢?
李誌剛好好奇,又問季風與氣候有什麽關係呢?那位專家解釋,季風是由海陸分布、大氣環流、大陸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周期的大範圍對流現象,亞洲地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風區,其季風特征主要表現為存在兩支主要的季風環流,即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風,現在植物的死亡特別是海洋表層生物的死亡對氣流可能產生影響,導致季風攜帶的較多的低溫氣流,所在才導致北方遭遇嚴重寒潮。
李誌剛覺得這一解釋有些牽強,但他也弄不懂現在北方為什麽會如此寒冷,這種可怕的寒冷究竟會預示著什麽?先前自己擔憂的生物鏈問題此時已經不算什麽問題了,幸存者究竟能否會遭遇新一輪冰川,將是一個更加非常嚴峻的問題,
大家都很擔心在首都的康強,猜測他可能會被凍傷,薛建國則更擔心首都以北的幸存者,既然陶家莊都如此寒冷,首都以北的地方氣溫不得降到零下五十度呀。
聯盟總部這邊的氣溫也比往年下降不少,專家們對此憂心忡忡,說這樣下去,很有可能會讓冰川時代提前到來,那樣的話人們將麵臨空前嚴峻的考驗,地麵上的文明成果可能被徹底摧毀,場景很有可能就像當年風靡一時的m國大片《後天》一樣。
李誌剛盡管心裏也很擔憂,不過還得裝出一副樂天派,給大家打氣,他說現在已經馬上就要到公曆元旦了,就在正常的冬季,這段日子也是最冷的時候,隻要將這段日子熬過去,明天春天冰雪肯定會融化的。
有人悲觀地說現在一切自然規律都被災難打亂了,明年春天氣溫能否正常回升還很難說,李誌剛說氣候的變化不僅是與生物有關,而且也與太陽的照射有關。雖然生物滅絕了,但地球的自轉軌道沒有變,太陽的能量也沒有變,所以即便現在的冬季漫長一些,也一定會過去的。
有人立即提出疑問,當年地球經曆冰川時代時,自轉軌道同樣也沒有變,那麽為何還要出現冰川呢?李誌剛解釋說地球曆史上的冰川期為什麽會出現,至今也是個迷,也許是與河流走向發生變化有關,也許也與天體撞擊有關,咱們一直就生活在冰河時代,隻不過是生活在間冰期而已,即便是冰川期真的來臨,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大家月討論越糊塗,也越悲觀,李誌剛說不要再討論下去了,還是等到兩個月後再見分曉,如果兩個月後氣溫比現在還要低,那麽冰川時代也就真的要到來了。
討論暫時告一段落,不過大家都被冰川一事攪和的非常鬧心,也紛紛關注這方麵的情況,李誌剛心裏也沒有底,在幾位專家的陪同下,他特意去了一次省城圖書館查閱這方麵的資料。
不料,不查不知道,一查下一跳,他們吃驚地發現,許多資料都不約而同底表明一個事實,那就是最近的那次冰川期與生物大滅絕有關係。
在一本書上事這麽寫的:距今6500萬年前白紀末期,發生了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滅絕事件,約75%--80%的物種滅絕,長達14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在此終結而聞名,這次生物大滅絕的最大“貢獻”在於消滅了地球上處於霸主地位的恐龍及其同類,並為哺乳動物及人類的最後登場提供了契機。
對於這次大滅絕,李誌剛此前有所了解,但他沒有想到恐龍的消失後會出現冰川,更沒有聯想到人類也會遭遇同樣的大滅絕,這本書提出當時的災難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地外空間和火山噴發,在白紀末期發生的一次或多次隕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態係統的崩潰,撞擊使大量的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層,以至於陽光不能穿透,全球溫度急劇下降,這種黑雲遮蔽地球長達數年之久,植物不能從陽光中獲得能量,海洋中的藻類和成片的森林逐漸死亡,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被破壞了,大批的動物因饑餓而死,其中就是恐龍。(.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據書中介紹,科學家們推斷這次撞擊相當於人類曆史上發生過最強烈地震的100萬倍,爆炸的能量相當於地球上核武器總量爆炸的l萬倍,導致了2.1萬立方公裏的物質進入了大氣中,由於大氣中高密度的塵埃,太陽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導致地球表麵溫度迅速降低,沒有了陽光,植物逐漸枯萎死亡;沒有了植物,植食性的恐龍也饑餓而死;沒有了植食性的動物,肉食性的恐龍也失去了食物來源,它們在絕望和相互殘殺中慢慢地消亡,幾乎所有的大型陸生動物都沒能幸免於難,在寒冷和饑餓中絕望地死去,小型的陸生動物,像一些哺乳動物依靠殘餘的食物勉強為生,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日,等到了古近紀陸生脊椎動物的再次大繁榮。
看到這一段文字後,李誌剛等人麵麵相覷,當時地球上的恐龍們是因為氣溫降低而相繼死亡,但這其實隻是猜測,會不會當時地球上同樣也發生了與目前相同的伽馬射線大爆發,結果在地表生活的恐龍全部死亡,而穴居動物則幸存了一些,從而走出恐龍稱霸的時代。
對這一大膽推測幾人都很興奮,忙查閱了一下生物發滅絕方麵的資料,這才知道,在此之前,地球上已經出現了五次生物發滅絕。
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發生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導致大約80%的物種絕滅,在距今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發生第二次生物大滅絕,海洋生物遭受了滅頂之災,在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第三次生物大滅絕,導致超過95%的地球生物滅絕,在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發生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爬行類動物遭遇重創,而恐龍大滅絕為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李誌剛很奇怪,恐龍大滅絕是第二大滅絕,那麽第一大滅絕是那一次呢?幾人又是翻閱了不少相關書籍,總算找到了。
原來,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也就是第三次大滅絕,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這本書裏麵估計更加可怕,說地球上有96%的物種被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三葉蟲、海蠍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這次大滅絕使得占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讓位於新生物種類,生態係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曆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裏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那麽,這次大滅絕的成因是什麽呢?書中介紹,這次大滅絕是由氣候突變、沙漠範圍擴大、火山爆發等一係列原因造成,科學家認為,在二疊紀曾經發生海平麵下降和大陸漂移,這造成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那時,所有的大陸聚集成了一個聯合的古陸,富饒的海岸線急劇減少,大陸架也縮小了,生態係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物種的滅絕是因為失去了生存空間,更嚴重的是,當淺層的大陸架暴露出來後,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機質被氧化,這個過程消耗了氧氣,釋放也二氧化碳,大氣中氧的含量有可能減少了這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非常不利,隨著氣溫升高,海平麵上升,又使許多陸地生物遭到滅頂之災,海洋裏也成了缺氧地帶,地層中大量沉積的富含有機質的頁岩是這場災難的證明。
李誌剛看了半天,覺得這次大滅絕可能真與伽馬射線沒有關係,不過,讓他最為擔心的是這種自然變化對生物的威脅的確是存在的,從這五次生物滅絕來看,都是外界因素導致生物滅絕的,而外界因素中有不少都是氣候因素,現在需要弄清楚的是生物滅絕對氣候有無反作用,如果有,那麽幸存者將來的日子就不是很妙。
一位專家安慰李誌剛,說現在的嚴寒可能與全球植物死亡後季風方向發生變化有關,沒準現在南半球正在遭遇酷暑呢?
李誌剛好好奇,又問季風與氣候有什麽關係呢?那位專家解釋,季風是由海陸分布、大氣環流、大陸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周期的大範圍對流現象,亞洲地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風區,其季風特征主要表現為存在兩支主要的季風環流,即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風,現在植物的死亡特別是海洋表層生物的死亡對氣流可能產生影響,導致季風攜帶的較多的低溫氣流,所在才導致北方遭遇嚴重寒潮。
李誌剛覺得這一解釋有些牽強,但他也弄不懂現在北方為什麽會如此寒冷,這種可怕的寒冷究竟會預示著什麽?先前自己擔憂的生物鏈問題此時已經不算什麽問題了,幸存者究竟能否會遭遇新一輪冰川,將是一個更加非常嚴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