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天命
“嗯!招呼到了就行,別讓內侍等著急了。”崔慎行知道輕重,目的達到了就不糾纏。
身邊幾個官員主動打招呼,李誠一一見禮,這才告辭離開。
不用猜李誠都知道崔慎行是怎麽回事,有時候就是這樣,不喜歡歸不喜歡,該妥協還是要妥協。畢竟是讀過《太祖選集》的,知道什麽叫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今非昔比,李誠現在的情況,想躲在後麵都做不到,已經被李世民父子推到前台了。
李治的眼睛亮了,腳下步伐加快,奔著李誠過來,施禮道:“見過師傅!”直接忽略了姓,這讓邊上聽到這話的其他老師心裏不舒服,但是無可奈何。李誠在李治心中的地位無可替代的第一人,誰來都不好使。
“見過殿下!”李誠回禮後低聲道:“殿下,人前不必如此親熱。”
李治一愣,隨即頷首道:“孤記住了。”沒說知道了,而是說記住了。
這反應讓李誠的壓力有點大,李治對他的依賴根本就不加掩飾,東宮臣屬可不少呢。
算了,這事情先放一放,有空私下裏聊就是了。
這時候李世民那邊一陣喝彩聲,李治聽了笑道:“父皇又在作詩了。”
李誠很了解這個學生心裏想的是什麽,想必對那些喝彩者心生不屑吧?
“殿下,讓陛下開心,這是為人子的孝!此時此刻,為陛下喝彩,無傷大雅,不失為臣子的忠。難道一定要忠言逆耳,才顯得自己是忠臣麽?同樣的話,不同的方式和語氣來表達,聽者接受的效果則完全不一樣。”李誠下意識的上課。
李治聽了喜上眉梢道:“師傅言之有理,以後要多多教導孤。”
這孩子沒救了,至少暫時也沒啥好法子,他認定的人怎麽說都是對的。
“父皇讓其他人作詩,師傅也是露一手。”李治平時看著挺穩重,像個太子的樣子。在李誠跟前,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跟個孩子似得。這娃娃娘死的早了點,李二的雖然疼愛,但教導的時間總是少了點。方式也不是孩子喜歡的,這會李治是年輕人的真性情。
這還沒滿十六周歲的孩子,就開始學習治理國家了,也真是難為他了。
自己十六歲的時候,還啥都不懂呢,社會毒打還距離很遠。不像李治,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得麵對各種心機和威脅,真不容易啊。
“詩詞乃是小道,於治國並無大用。將來太子登基,記得用臣子的標準,應該是腳踏實地做事,並且能把事情做好的臣子為優先選擇。”李誠的聲音很低,隻有李治一個人能聽到。
足夠聰明的李治瞪圓了眼睛,點點頭,表示聽到了。
“走吧,過去為陛下祝賀。”李誠低聲交代一句:“等下看我眼色行事。”
“父皇,兒臣把師傅接來了。”李治到了李二跟前行禮回答,剛才是李世民問起李誠來沒來,李治表示去迎接,這是來複命的。
“哈哈哈,自成何來遲也?”李世民喝了不少酒,滿麵紅光,看見李誠心情很愉快。
“回陛下,臣可沒遲到,這不是還沒到午時麽?”李誠笑嘻嘻的回答,李世民沒有計較的意思,指著對麵的位子道:“去太子邊上坐下吧。”
這種宴席還是分席而坐,就是跪坐。不弄把椅子來坐下,原因是禮!這種正式的場合,禮就顯得很重要了,所以才是席地而坐。意思是地上鋪一張席子,然後跪坐,麵前有案,擺著吃的。這是分餐製,日本人學去了,現在還這麽幹。
李誠不喜歡跪坐,很幹脆的屁股落座,眾人見了紛紛露出笑容,並沒有說他失禮的意思。反倒是有人誇道:“自成有魏晉遺風。”
李誠看了一眼說話的人,竟然是杜淹,當即抱手道:“不敢當,魏晉遺風,誠竊惡之。”
杜淹一臉的尷尬,我在誇你啊,這麽不給麵子?
“魏晉遺風有何不妥?”有人看不下去了,出聲開懟。李誠一看就樂了,褚遂良居然還沒被懟夠麽?對著李誠可惡的笑容,褚遂良“哼”了一聲,把臉扭開。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這樣的遺風不要也罷。”李誠淡淡的回了一句,聊天終結者登場。眾人不知道該怎麽接話的時候,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自成率性之人!眾卿,喝酒!”
趕緊轉移話題,今天是高興的日子,李世民絕對不會讓他們懟起來的。
這世界上總不缺喜歡賣弄進而作死的人,一杯酒喝下去,有人拍案大聲道:“自成不喜魏晉遺風,提什麽五胡亂華,怕是讀書不精吧?”
李誠看過去,頓時又樂了,這哥們不愧是作死小能手。柴令武這家夥,上次被收拾後,老實了好一陣子,估計心裏一直憋著一股火,總算是找到機會了。
人杜淹剛才被懟一句都沒吭聲,是怕李誠麽?恐怕未必,應該是從李誠不願意提這個話題,聯想到了另外一個要命的話題。
“哦,襄陽郡公何以教我?”李誠多壞啊,笑眯眯的反問一句,這是坑人不吐骨頭的節奏。柴令武以為拿住了李誠的把柄,得意洋洋的站起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你坐下吧!”邊上有人一把拽的柴令武坐下,柴令武扭頭一看,是長孫衝。
“姐夫你……”柴令武剛說就被長孫衝冷笑喝止:“不想死就閉嘴!”
李二一直冷眼旁觀,見長孫衝及時阻止柴令武作死,滿意的點點頭後,狠狠的瞪李誠一眼。那意思,豎子,別作妖。李誠想幹啥,李世民一眼就看明白了。
這坑是啥呢?四個字“得位不正”。這是李世民的心頭一根刺啊!
兩晉司馬氏得位不正,所以才有竹林七賢裝瘋賣傻。剛才柴令武要賣弄的就是這個,李誠都準備好誇他讀書讀的多,請他繼續分析衣冠南渡的原因了。
嗯,然後先得罪皇帝,後得罪士族門閥,柴令武就算是犯眾怒了。剛才杜淹就是因為聯想到這些,這才閉嘴不言了。心裏還有點感謝李誠呢,什麽魏晉遺風,以後打死都不說了。
李治在一旁安靜的旁觀,時而蹙眉,時而微笑。一直在觀察他的李誠,放下酒杯時低聲問:“殿下可有所得?”
李治低聲道:“回師傅,弟子以為,父皇威壓全場,師傅大巧不工,杜執禮知進退,柴令武……”說著搖搖頭,李誠低聲淡淡道:“柴令武最大的問題,沒有自知之明。”
兩人直呼其名,根本沒把柴令武當一回事,由此克製柴令武為何在曆史上要參與到謀反裏去了。這種人說的好聽一點,誌大才疏。難聽一點很簡單——蠢!
“凡有看似不合理者,都應設身處地的想想,想來可以避免不少錯漏之處。”李治根本不關心正在熱鬧的人群,繼續低頭與李誠交流。此刻李治心裏一陣雀躍,師傅上課就是這麽生趣盎然,隨時隨地都能勾起學習的興趣。
“嗯,殿下長進了很多。身為太子,其實不用學習太多經典,也不用過多的去琢磨人。為上者,凡事當就事論事,不以人好惡為標準。事情對國家有利就去做,反之則否。至於是否對國家有利的標準,應該是綜合國力的升降。”
“要善於從錯綜複雜的情況中找到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迎刃而解。”
李治點頭入小雞啄米,今天這場宴會,李治有很明顯的感覺,李誠拿自己當大人看待了。
別人看到這對師徒時,羨慕的眼神都要冒火了。李治已經離開了自己的席位,一屁股坐在李誠的席子上。好在這時候有人站出來高聲說話,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李治也縮回了自己的位子上,這可不比剛才了。
師徒二人竊竊私語的一幕,李世民看的很清楚,心裏還是很滿意的。李誠進入角色很快!這就對了,有才華的人,就該為帝皇所用。李誠以前還是年輕了,沒法給太高的位子。所以放在外麵去折騰,除了避免被眾矢之的,也有積累資曆的意思。
“……貞觀之治,可為盛世。陛下功業,可追秦皇漢武。可知陛下天命在身,當效法秦漢,登高封禪……”正在抑揚頓挫的人是許敬宗,這貨果然夠不要臉的。
大概是李義府文采稍遜,這會沒有搶先站出來,等許敬宗長揖之時,緊隨其後:“臣附議,陛下文治武功,超越秦漢,此即天命。受命於點,封禪則理所當然。”
泰山封禪的本質就是四個字“天命在身”,傳國玉璽上麵有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有人因為得到玉璽,覺得自己受命於天,所以就自己封自己當了皇帝,然後被群毆致死。這一類的典型代表是袁術。
總而言之,“天命”這個說法,在這個時代很重要。意味著大位正還是不正。泰山封禪就是去泰山祭拜,向上天匯報工作。表示自己幹的很好,沒有辜負上天的垂青。
李世民麵帶肅然的看著兩個“奸臣”,李誠看了李治一眼,起身站了起來。
“嗯!招呼到了就行,別讓內侍等著急了。”崔慎行知道輕重,目的達到了就不糾纏。
身邊幾個官員主動打招呼,李誠一一見禮,這才告辭離開。
不用猜李誠都知道崔慎行是怎麽回事,有時候就是這樣,不喜歡歸不喜歡,該妥協還是要妥協。畢竟是讀過《太祖選集》的,知道什麽叫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今非昔比,李誠現在的情況,想躲在後麵都做不到,已經被李世民父子推到前台了。
李治的眼睛亮了,腳下步伐加快,奔著李誠過來,施禮道:“見過師傅!”直接忽略了姓,這讓邊上聽到這話的其他老師心裏不舒服,但是無可奈何。李誠在李治心中的地位無可替代的第一人,誰來都不好使。
“見過殿下!”李誠回禮後低聲道:“殿下,人前不必如此親熱。”
李治一愣,隨即頷首道:“孤記住了。”沒說知道了,而是說記住了。
這反應讓李誠的壓力有點大,李治對他的依賴根本就不加掩飾,東宮臣屬可不少呢。
算了,這事情先放一放,有空私下裏聊就是了。
這時候李世民那邊一陣喝彩聲,李治聽了笑道:“父皇又在作詩了。”
李誠很了解這個學生心裏想的是什麽,想必對那些喝彩者心生不屑吧?
“殿下,讓陛下開心,這是為人子的孝!此時此刻,為陛下喝彩,無傷大雅,不失為臣子的忠。難道一定要忠言逆耳,才顯得自己是忠臣麽?同樣的話,不同的方式和語氣來表達,聽者接受的效果則完全不一樣。”李誠下意識的上課。
李治聽了喜上眉梢道:“師傅言之有理,以後要多多教導孤。”
這孩子沒救了,至少暫時也沒啥好法子,他認定的人怎麽說都是對的。
“父皇讓其他人作詩,師傅也是露一手。”李治平時看著挺穩重,像個太子的樣子。在李誠跟前,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跟個孩子似得。這娃娃娘死的早了點,李二的雖然疼愛,但教導的時間總是少了點。方式也不是孩子喜歡的,這會李治是年輕人的真性情。
這還沒滿十六周歲的孩子,就開始學習治理國家了,也真是難為他了。
自己十六歲的時候,還啥都不懂呢,社會毒打還距離很遠。不像李治,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得麵對各種心機和威脅,真不容易啊。
“詩詞乃是小道,於治國並無大用。將來太子登基,記得用臣子的標準,應該是腳踏實地做事,並且能把事情做好的臣子為優先選擇。”李誠的聲音很低,隻有李治一個人能聽到。
足夠聰明的李治瞪圓了眼睛,點點頭,表示聽到了。
“走吧,過去為陛下祝賀。”李誠低聲交代一句:“等下看我眼色行事。”
“父皇,兒臣把師傅接來了。”李治到了李二跟前行禮回答,剛才是李世民問起李誠來沒來,李治表示去迎接,這是來複命的。
“哈哈哈,自成何來遲也?”李世民喝了不少酒,滿麵紅光,看見李誠心情很愉快。
“回陛下,臣可沒遲到,這不是還沒到午時麽?”李誠笑嘻嘻的回答,李世民沒有計較的意思,指著對麵的位子道:“去太子邊上坐下吧。”
這種宴席還是分席而坐,就是跪坐。不弄把椅子來坐下,原因是禮!這種正式的場合,禮就顯得很重要了,所以才是席地而坐。意思是地上鋪一張席子,然後跪坐,麵前有案,擺著吃的。這是分餐製,日本人學去了,現在還這麽幹。
李誠不喜歡跪坐,很幹脆的屁股落座,眾人見了紛紛露出笑容,並沒有說他失禮的意思。反倒是有人誇道:“自成有魏晉遺風。”
李誠看了一眼說話的人,竟然是杜淹,當即抱手道:“不敢當,魏晉遺風,誠竊惡之。”
杜淹一臉的尷尬,我在誇你啊,這麽不給麵子?
“魏晉遺風有何不妥?”有人看不下去了,出聲開懟。李誠一看就樂了,褚遂良居然還沒被懟夠麽?對著李誠可惡的笑容,褚遂良“哼”了一聲,把臉扭開。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這樣的遺風不要也罷。”李誠淡淡的回了一句,聊天終結者登場。眾人不知道該怎麽接話的時候,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自成率性之人!眾卿,喝酒!”
趕緊轉移話題,今天是高興的日子,李世民絕對不會讓他們懟起來的。
這世界上總不缺喜歡賣弄進而作死的人,一杯酒喝下去,有人拍案大聲道:“自成不喜魏晉遺風,提什麽五胡亂華,怕是讀書不精吧?”
李誠看過去,頓時又樂了,這哥們不愧是作死小能手。柴令武這家夥,上次被收拾後,老實了好一陣子,估計心裏一直憋著一股火,總算是找到機會了。
人杜淹剛才被懟一句都沒吭聲,是怕李誠麽?恐怕未必,應該是從李誠不願意提這個話題,聯想到了另外一個要命的話題。
“哦,襄陽郡公何以教我?”李誠多壞啊,笑眯眯的反問一句,這是坑人不吐骨頭的節奏。柴令武以為拿住了李誠的把柄,得意洋洋的站起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你坐下吧!”邊上有人一把拽的柴令武坐下,柴令武扭頭一看,是長孫衝。
“姐夫你……”柴令武剛說就被長孫衝冷笑喝止:“不想死就閉嘴!”
李二一直冷眼旁觀,見長孫衝及時阻止柴令武作死,滿意的點點頭後,狠狠的瞪李誠一眼。那意思,豎子,別作妖。李誠想幹啥,李世民一眼就看明白了。
這坑是啥呢?四個字“得位不正”。這是李世民的心頭一根刺啊!
兩晉司馬氏得位不正,所以才有竹林七賢裝瘋賣傻。剛才柴令武要賣弄的就是這個,李誠都準備好誇他讀書讀的多,請他繼續分析衣冠南渡的原因了。
嗯,然後先得罪皇帝,後得罪士族門閥,柴令武就算是犯眾怒了。剛才杜淹就是因為聯想到這些,這才閉嘴不言了。心裏還有點感謝李誠呢,什麽魏晉遺風,以後打死都不說了。
李治在一旁安靜的旁觀,時而蹙眉,時而微笑。一直在觀察他的李誠,放下酒杯時低聲問:“殿下可有所得?”
李治低聲道:“回師傅,弟子以為,父皇威壓全場,師傅大巧不工,杜執禮知進退,柴令武……”說著搖搖頭,李誠低聲淡淡道:“柴令武最大的問題,沒有自知之明。”
兩人直呼其名,根本沒把柴令武當一回事,由此克製柴令武為何在曆史上要參與到謀反裏去了。這種人說的好聽一點,誌大才疏。難聽一點很簡單——蠢!
“凡有看似不合理者,都應設身處地的想想,想來可以避免不少錯漏之處。”李治根本不關心正在熱鬧的人群,繼續低頭與李誠交流。此刻李治心裏一陣雀躍,師傅上課就是這麽生趣盎然,隨時隨地都能勾起學習的興趣。
“嗯,殿下長進了很多。身為太子,其實不用學習太多經典,也不用過多的去琢磨人。為上者,凡事當就事論事,不以人好惡為標準。事情對國家有利就去做,反之則否。至於是否對國家有利的標準,應該是綜合國力的升降。”
“要善於從錯綜複雜的情況中找到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迎刃而解。”
李治點頭入小雞啄米,今天這場宴會,李治有很明顯的感覺,李誠拿自己當大人看待了。
別人看到這對師徒時,羨慕的眼神都要冒火了。李治已經離開了自己的席位,一屁股坐在李誠的席子上。好在這時候有人站出來高聲說話,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李治也縮回了自己的位子上,這可不比剛才了。
師徒二人竊竊私語的一幕,李世民看的很清楚,心裏還是很滿意的。李誠進入角色很快!這就對了,有才華的人,就該為帝皇所用。李誠以前還是年輕了,沒法給太高的位子。所以放在外麵去折騰,除了避免被眾矢之的,也有積累資曆的意思。
“……貞觀之治,可為盛世。陛下功業,可追秦皇漢武。可知陛下天命在身,當效法秦漢,登高封禪……”正在抑揚頓挫的人是許敬宗,這貨果然夠不要臉的。
大概是李義府文采稍遜,這會沒有搶先站出來,等許敬宗長揖之時,緊隨其後:“臣附議,陛下文治武功,超越秦漢,此即天命。受命於點,封禪則理所當然。”
泰山封禪的本質就是四個字“天命在身”,傳國玉璽上麵有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有人因為得到玉璽,覺得自己受命於天,所以就自己封自己當了皇帝,然後被群毆致死。這一類的典型代表是袁術。
總而言之,“天命”這個說法,在這個時代很重要。意味著大位正還是不正。泰山封禪就是去泰山祭拜,向上天匯報工作。表示自己幹的很好,沒有辜負上天的垂青。
李世民麵帶肅然的看著兩個“奸臣”,李誠看了李治一眼,起身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