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望
李誠擺擺手就表示回禮了,蕭未央也不介意,隻是坦然一笑便上前來。李誠遞過來一張馬紮,蕭未央坐下看看邊上的桶裏,一條魚都沒有,忍不住樂了。
初夏的午後,春天的尾巴還在呢,坐在柳樹陰涼下,和風拂麵,心頭陰鬱盡去。
“先生倒是悠閑!”蕭未央沒話找話,感激的話說多了,人家懷疑你別有用心。救命的事情總是掛在嘴邊,聰明人會擔心恩大成仇的。接下來的事情是看行動的,嘴上總是念叨,會有很假的感覺。
“都是聰明人,說這話就沒意思了。這當口在長安,安靜一點不是壞事。”李誠顯得很平淡,一點都不關心長安熱點的樣子。
“新太子入主東宮,先生為太子師,就不去看看?”蕭未央還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他現在倒是沒啥爭鬥的心思了,輸的是口服心服。怎麽說呢,覺得自己的境界跟李誠比起來,真是天差地別的感覺,怎麽努力都追不上那種。
“晉王府有馬周呢,出不了差錯。”李誠很幹脆的給出了答案,蕭未央在一旁凝神沉思片刻,恍然笑道:“先生高明,未央所思流於表麵,遠不及也。”
這都什麽跟什麽嘛?李誠聽的有點懵,他倒是沒想那麽多,覺得曆史這萬一還是千萬別去撥動的好。回頭等李世民泰山封禪的心不死,要對高句麗動武的時候,李誠就能出長安了。再等李治登基,李誠就能遠航而遁了。
長安的家裏有崔氏姐妹,還有李泉繼承基業,差不多就得了。武氏姐妹如果不願意跟著一起走,那也不帶走,反正李誠不打算給這個世界留下太多的印記。
登州那邊等半島解決了,可以讓黑寡婦開始大規模的遷徙了,以大員為跳板,到南洋諸島去做土皇帝。那地方雖然荒蠻了點,不是不用活的那麽有壓力麽?
“馬賓王確為幹才,較之先生,猶有不足也。”蕭未央的態度還是很謙恭,絲毫沒有因為李誠和顏悅色而有任何放鬆。甚至李誠在直呼“馬周”,這麽失禮的時候,蕭未央也沒覺得有任何的不妥。畢竟李誠這個人的格局之大,才華之高,有資格直呼其名。
好吧,李誠真的沒打算失禮,隻是現代人習慣性的稱呼人名而已。當然李誠很快就反應過來了,不過也沒去糾正。
“李某不過作幾首歪詩,廟堂之才,誠不及之人多矣。”李誠說這話的時候是真心這麽想的,要論輔佐君王治國的能力,比起朝廷裏的那些宰相,李誠真的覺得自己差的多了。
李誠的強不在個人能力上頭,而是因為他對曆史大勢的有跡可循,所以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超越同時代人的遠見。一次兩次就算了,次數多了就很嚇人了。李誠自打在政壇嶄露頭角,到現在真的給蕭未央一種算無遺策的感覺。
關鍵蕭未央看見的眼裏,無論是廟堂之算,還是經營之道,都給人一種戰無不勝的感覺。這個時代全才是很少的,會做官的十有八九不會做生意,會做生意的鮮有文采好的,就算你三者都擅長,你還能擅長工匠之道麽?
可是李誠呢?就是這麽全才,做官可以說順風順水,政績斐然,作戰則戰無不勝,戰績彪炳,文采更是天下無雙的級別。在少府監,他能煉出好鋼,大大的提升國家的鋼鐵產量,自己家的工坊,製造的商品獲利無數。
別人寫書用抄的,李誠則是弄出雕版印刷術,還寫了一堆至今無人能超越的長篇話本。
蕭未央不禁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中,當初來到長安的萬丈雄心,居然想著讓李誠給自己做墊腳石,真是不知道死活啊。後來即便是李承乾被拿下了,因為李誠還是不看好李泰,導致蕭未央果斷的放棄看似唾手可得的一切。
“原來,先生從沒有把蕭某當成對手啊!”蕭未央最終發出一聲感慨。
李誠笑了笑:“中午吃紅燒魚!其實我更喜歡吃海裏的魚。有機會去登州吃海魚。”
這個話題轉移的有點快,蕭未央很明顯的一楞,李誠絕對不會隨便說話。這個節點上,提到登州,必然有他的含義。蕭未央努力的想摸到腦海中的痕跡,發現有跡可循時,站起身子緩緩躬身抱手:“故所願也,不敢請爾。”
李誠擺擺手:“不必這麽客氣,長安城還是小了點,放眼天下吧。”
蕭未央挺直了腰杆:“願隨先生尾翼。”李誠站了起來:“走了,時候不早了。”
兩人一前一後往回走的時候,迎麵遭遇一群人,為首的李世民龍行虎步,看見李誠時便停步大聲道:“豎子,又偷閑耶!”
“微臣李誠(草民蕭未央),見過陛下。”兩人次第見禮,李世民看了一眼李誠,視線轉移,停在蕭未央的身上:“你不回江東,躲在此處便能苟安麽?”
蕭未央一點都不慌張,極為鎮定的回答:“草民有罪!”
李世民看了他一陣,平靜的臉上露出微笑:“李泰不能納諫,你何罪之有?”
“總歸是不曾善始善終,故而有罪。天下雖大,懷罪之人,不敢遠遁。”
李世民沒立刻決斷,而是看著李誠道:“豎子,此子可用乎?”
李誠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抬頭遠望東方,良久才道:“陛下之誌不墮,臣豈敢懈怠?”
李世民點點頭:“朕沒看錯自成,隻是長安之事未了,朕也隻能耐心等待啊。”
李誠笑道:“快了,秋收之後,陛下用兵之時。”
李世民聽了仰麵大笑:“哈哈哈!”在李莊用了午飯,李世民沒有多留便去了。
李誠送走李世民後,回頭對一直賴在身邊的蕭未央道:“回去安心等待一段。”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李世民在解決了太子的問題之後,同樣需要時間來沉澱。
李治做太子一個月後,出現在了李莊外,表情凝重的衝李誠行禮:“有一事,請先生教我。”李誠笑著看他一眼:“是為了吳王麽?”
李誠擺擺手就表示回禮了,蕭未央也不介意,隻是坦然一笑便上前來。李誠遞過來一張馬紮,蕭未央坐下看看邊上的桶裏,一條魚都沒有,忍不住樂了。
初夏的午後,春天的尾巴還在呢,坐在柳樹陰涼下,和風拂麵,心頭陰鬱盡去。
“先生倒是悠閑!”蕭未央沒話找話,感激的話說多了,人家懷疑你別有用心。救命的事情總是掛在嘴邊,聰明人會擔心恩大成仇的。接下來的事情是看行動的,嘴上總是念叨,會有很假的感覺。
“都是聰明人,說這話就沒意思了。這當口在長安,安靜一點不是壞事。”李誠顯得很平淡,一點都不關心長安熱點的樣子。
“新太子入主東宮,先生為太子師,就不去看看?”蕭未央還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他現在倒是沒啥爭鬥的心思了,輸的是口服心服。怎麽說呢,覺得自己的境界跟李誠比起來,真是天差地別的感覺,怎麽努力都追不上那種。
“晉王府有馬周呢,出不了差錯。”李誠很幹脆的給出了答案,蕭未央在一旁凝神沉思片刻,恍然笑道:“先生高明,未央所思流於表麵,遠不及也。”
這都什麽跟什麽嘛?李誠聽的有點懵,他倒是沒想那麽多,覺得曆史這萬一還是千萬別去撥動的好。回頭等李世民泰山封禪的心不死,要對高句麗動武的時候,李誠就能出長安了。再等李治登基,李誠就能遠航而遁了。
長安的家裏有崔氏姐妹,還有李泉繼承基業,差不多就得了。武氏姐妹如果不願意跟著一起走,那也不帶走,反正李誠不打算給這個世界留下太多的印記。
登州那邊等半島解決了,可以讓黑寡婦開始大規模的遷徙了,以大員為跳板,到南洋諸島去做土皇帝。那地方雖然荒蠻了點,不是不用活的那麽有壓力麽?
“馬賓王確為幹才,較之先生,猶有不足也。”蕭未央的態度還是很謙恭,絲毫沒有因為李誠和顏悅色而有任何放鬆。甚至李誠在直呼“馬周”,這麽失禮的時候,蕭未央也沒覺得有任何的不妥。畢竟李誠這個人的格局之大,才華之高,有資格直呼其名。
好吧,李誠真的沒打算失禮,隻是現代人習慣性的稱呼人名而已。當然李誠很快就反應過來了,不過也沒去糾正。
“李某不過作幾首歪詩,廟堂之才,誠不及之人多矣。”李誠說這話的時候是真心這麽想的,要論輔佐君王治國的能力,比起朝廷裏的那些宰相,李誠真的覺得自己差的多了。
李誠的強不在個人能力上頭,而是因為他對曆史大勢的有跡可循,所以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超越同時代人的遠見。一次兩次就算了,次數多了就很嚇人了。李誠自打在政壇嶄露頭角,到現在真的給蕭未央一種算無遺策的感覺。
關鍵蕭未央看見的眼裏,無論是廟堂之算,還是經營之道,都給人一種戰無不勝的感覺。這個時代全才是很少的,會做官的十有八九不會做生意,會做生意的鮮有文采好的,就算你三者都擅長,你還能擅長工匠之道麽?
可是李誠呢?就是這麽全才,做官可以說順風順水,政績斐然,作戰則戰無不勝,戰績彪炳,文采更是天下無雙的級別。在少府監,他能煉出好鋼,大大的提升國家的鋼鐵產量,自己家的工坊,製造的商品獲利無數。
別人寫書用抄的,李誠則是弄出雕版印刷術,還寫了一堆至今無人能超越的長篇話本。
蕭未央不禁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中,當初來到長安的萬丈雄心,居然想著讓李誠給自己做墊腳石,真是不知道死活啊。後來即便是李承乾被拿下了,因為李誠還是不看好李泰,導致蕭未央果斷的放棄看似唾手可得的一切。
“原來,先生從沒有把蕭某當成對手啊!”蕭未央最終發出一聲感慨。
李誠笑了笑:“中午吃紅燒魚!其實我更喜歡吃海裏的魚。有機會去登州吃海魚。”
這個話題轉移的有點快,蕭未央很明顯的一楞,李誠絕對不會隨便說話。這個節點上,提到登州,必然有他的含義。蕭未央努力的想摸到腦海中的痕跡,發現有跡可循時,站起身子緩緩躬身抱手:“故所願也,不敢請爾。”
李誠擺擺手:“不必這麽客氣,長安城還是小了點,放眼天下吧。”
蕭未央挺直了腰杆:“願隨先生尾翼。”李誠站了起來:“走了,時候不早了。”
兩人一前一後往回走的時候,迎麵遭遇一群人,為首的李世民龍行虎步,看見李誠時便停步大聲道:“豎子,又偷閑耶!”
“微臣李誠(草民蕭未央),見過陛下。”兩人次第見禮,李世民看了一眼李誠,視線轉移,停在蕭未央的身上:“你不回江東,躲在此處便能苟安麽?”
蕭未央一點都不慌張,極為鎮定的回答:“草民有罪!”
李世民看了他一陣,平靜的臉上露出微笑:“李泰不能納諫,你何罪之有?”
“總歸是不曾善始善終,故而有罪。天下雖大,懷罪之人,不敢遠遁。”
李世民沒立刻決斷,而是看著李誠道:“豎子,此子可用乎?”
李誠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抬頭遠望東方,良久才道:“陛下之誌不墮,臣豈敢懈怠?”
李世民點點頭:“朕沒看錯自成,隻是長安之事未了,朕也隻能耐心等待啊。”
李誠笑道:“快了,秋收之後,陛下用兵之時。”
李世民聽了仰麵大笑:“哈哈哈!”在李莊用了午飯,李世民沒有多留便去了。
李誠送走李世民後,回頭對一直賴在身邊的蕭未央道:“回去安心等待一段。”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李世民在解決了太子的問題之後,同樣需要時間來沉澱。
李治做太子一個月後,出現在了李莊外,表情凝重的衝李誠行禮:“有一事,請先生教我。”李誠笑著看他一眼:“是為了吳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