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想通的,兄弟那幫人,家家都不止一個兒子。長孫無忌的兒子更是輪堆的。剛才他也開口了,還看見身側的段誌玄、劉鴻基也開口了。本打算把李誠拉身邊的,不想李靖搶先一步,長孫無忌暗暗可惜。心裏盤算著,家裏辣麽多閨女,如何塞一個過去。問題是,不止長孫無忌一個人這麽想,好些人都在琢磨,家裏哪個閨女沒定親的,回頭
讓人去找李誠聊聊婚姻大事。不說這些武勳了,好些文臣也在周末,要不要丟一個閨女給李誠。至於李誠給皇帝站腳助威,狼狽為奸的事情,大家自動忽略了。道理很簡單,皇帝很強勢,他要幹的事情,李誠能抗拒麽?這鍋,不該李
自成背,明眼人都知道。
站在李靖身邊,就像自帶抗拒火環。沒人會輕易上前來說話,進到大殿內,李誠不能跟著李靖了,趕緊拱手:“衛公,小子還是去那邊站著吧。”
李靖嗯了一聲:“去吧,帶耳朵,別說話。”李誠趕緊道謝,走到一旁,看看四周都是文人,而且眼神還算和善,李誠鬆了一口氣,四下拱手,找跟大殿柱子,站在邊上。
“很久沒有起這麽早了,好困。”李誠藏在柱子邊上,就是打著沒人注意的算盤。
沒一會,李世民在太監的陪同下出現了,坐在高台上,看著下麵。
大朝會自然事情很多,但是跟李誠都沒關係,他一個人在角落裏安靜的呆著。真的隻帶了耳朵,本想補覺的,覺得這樣做會被李世民打死,想想打氣精神,偷偷的東張西望。
朝會上說的啥,李誠是一句都沒聽進去,就知道好像馬周出來說了話。
這是一次風平浪靜的早朝,沒人出來浪,就自然不會有事端。前後大概一個時辰,說了一堆事情,李誠終於聽到大太監尖銳的嗓子在喊:“退朝。”
“退朝”兩個字,此刻真是太美妙了,李誠一秒都不想在這裏呆,第一個就往外走。不料剛出大殿,有人在後麵喊:“自成先生!稍等!”李誠是菜鳥啊,不管是誰招呼,隻好站住。
回頭一看,是個陌生的中年帥哥大步上前,主動拱手:“在下給事中許敬宗,見過李少監。”李誠聽到這名字,小心肝微微顫抖了一下。
這位可不簡單,在史書裏臭名遠揚的奸佞。理由就一條,支持武則天。唐高宗要廢掉王皇後,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為首的一幹大臣堅決反對,隻有許敬宗站出來支持。並且講了一番道理如下:田舍翁多收了十斛麥,就像換老婆。何況天子要立誰當皇後,跟別人也沒關係,何必
妄加議論呢?
理論上來說,許敬宗這話沒毛病。但是,不附和傳統士大夫的價值觀。“天子無家事,廢裏關乎社稷”,這才是這個時代正統的價值觀。
因為這個,許敬宗頗受詬病,後來又跟李義府一起,誣告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璦謀反。其實這些都不是後來的文人不爽許敬宗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許敬宗主持修史,一味迎合上意。各種歪曲事實!在這個文人節操還比較堅挺的年代,你讓大家怎麽忍?mmp,後來的編修史書的人,一
想到許敬宗幹的事情,立刻就丟過去一個詞:奸佞!李誠倒是無所謂,曆史這玩意不就是個小姑娘麽?誰都去打扮一番的。尤其是在現代網絡時代,李誠篡改曆史,不過是張冠李戴,比起一群簡稱“良青曆”的“有良心青年曆史發明家”,許敬宗算是還有點良
知的。
“許編修有事?”李誠還算客氣,這個許敬宗貞觀十年倒黴了,後來因為有才,差點發配,因為還算有才,又去做給事中編修史書。
“不才奉聖意編撰《武德實錄》,即將成書,刊印一事,還請多多關照。”許敬宗找了個理由,李誠一聽就在心裏罵:你這不是胡說八道麽?你要印《武德實錄》,少府監還敢為難?
“自成,怎麽還沒走啊。”有人過來說話,李誠看過去,是孔穎達。這貨就當著沒看見許敬宗似得,鼻孔朝天,拉著李誠就走。李誠趕緊對許敬宗道:“印書一事,不歸在下管。”
這就算是厚道了,給個解釋。孔穎達可是真不客氣,直接道:“自成,此人有才無德,不必跟他客氣。”李誠暗暗苦笑,心道你還真敢說啊,大庭廣眾呢。拋開官職身份,孔穎達碾壓許敬宗不說,單單是一個“孔聖苗裔”的身份,孔穎達噴了許敬宗,他也隻能捏著鼻子忍了。其實在李誠看來,許敬宗沒那麽不堪。他不過就是迎合上意而已,高宗朝,那才是真
正的盛世,隻是史書上沒說。武周一朝,也還湊合。
看人嘛,換個角度看過去,你會發現很多事情跟想象的出入很大。
不管怎麽說,許敬宗想套近乎,被孔穎達打斷了,心裏很惱火,但卻無可奈何。
這貨倒黴就倒黴在他嘲笑歐陽詢長的醜這事情上頭了,趕上長孫皇後的喪期。禦史彈劾他,李世民懷念老婆的當口,差點給他丟地方上為小官。
這事情怎麽說呢?那個禦史也不地道,歐陽詢長的醜,被人笑話很正常。隻不過許敬宗是當麵笑,有人是私下笑。為這個事情彈劾人家,可見禦史的心態也不對頭。
李誠被拽著走遠了,孔穎達才站住道:“自成去少府監上任,孔某就不送了。”
李誠趕緊拱手致謝,告辭走人。孔穎達是個君子,這種人其實不好相處。太過方正!
李誠骨子裏就是一個俗人,隻不過隨手抄了一些詩文,又弄出了印刷術,被孔穎達列入了君子的範疇,這可不是李誠最初的目的。
得,我還是去上任吧。李誠沒著急走,在宮門口等一會,看見李靖出來了,趕緊上前問候一句。別人嘛,李誠可以無視,李靖對李誠來說,恩情深厚,必須恭敬的對待。
這是很淺顯的做人道理,就是知恩圖報。當然了,不是每個人都會像李誠那麽想,不然怎麽會有“鬥米恩,升米仇”的說法呢?大恩如大仇,這話其實是有道理的。
有的人啊,受了別人的恩情,還不上或者不想還,就變成仇人了,賴掉就是。更有甚至,直接幹死恩人,一了百了。李誠的處世之道則非常簡單,知恩圖報,幫親不幫理。
要不怎麽說是俗人呢?李誠就沒打算把自己朝著君子的方向去發展。
李靖很欣慰的看看李誠,擺擺手:“老朽回去了,自成自便。”李誠拱手告辭,帶著三個手下,騎馬出發,奔著少府監來了。
竇德素倒黴之後,少府監沒了正監,現在就是一個少監在負責。李誠現在的職務是少監,就是所謂的二把手。也就是說,現在少府監李誠的實際職務是最大的。
按說李誠上任,好歹有人來迎接一下,不料到了少府監大門口,鬼影子都沒一個。
這是要鬧那樣?意氣風發的李誠超級不爽,四下看看,確實沒人來迎接自己。隻好自己往裏走,心道等下要你們好看。
走幾步,一個小吏看見李誠一身官服,立刻衝上前:“見過李少監。”
李誠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怎麽回事?少府監沒別的人管事了?”
這小吏道:“少監有所不知,竇大人卸任後,少府監諸事,都是獨孤少監在管。昨日獨孤少監稱病沒來,群龍無首啊。”
哦,李誠明白了,原來有個少監,叫做獨孤什麽來著?
“這個,少監叫啥來著?”李誠問了一句,小吏道:“獨孤峎。”聽到獨孤這個姓,李誠就有點頭皮發炸,為啥啊?李世民的奶奶,就姓這個。這幫皇親國戚,換個懂事的,一看皇帝把親爹軟禁了,殺哥宰弟。奶奶輩的親戚呢,不知道多遠是不是?就該安分守己的,低
調做人,求一個平安無事。
偏偏這個獨孤峎,好像沒這個想法。選在李誠要上任的時候稱病不來,你逗我玩呢?
李誠不難猜到,獨孤少監是有往上進步的想法的,但是李世民偏偏又丟了一個少監過來,增加一個少監,卻有不設正監,這不是在給李誠鋪路麽?
於是,這位心裏不平衡了,幹脆就不來了。而且,還不讓別人來迎接李誠上任。
李誠本來就不打算當正監,心裏就算在不爽,遭遇皇親國戚,也不打算搞事。畢竟要給李世民麵子嘛。所以交代一聲:“帶路,本少監去冶監看看就行,不要驚動其他人了。”
到了地方,負責官員還是沒出現,李誠問了一句才知道,冶監出城去了。
冶監管的是冶煉,長安城內隻有鍛打成型的部分。威名赫赫的陌刀,就是在這裏打製而成。李誠叫來一個小官員,讓他帶路在工棚裏走一走,看看實際操作的情況。李誠以前沒少來少府監,冶監這一片還真的沒來過。真的走進工棚看看,李誠可謂觸目驚心,情況比預想的要糟糕很多。
讓人去找李誠聊聊婚姻大事。不說這些武勳了,好些文臣也在周末,要不要丟一個閨女給李誠。至於李誠給皇帝站腳助威,狼狽為奸的事情,大家自動忽略了。道理很簡單,皇帝很強勢,他要幹的事情,李誠能抗拒麽?這鍋,不該李
自成背,明眼人都知道。
站在李靖身邊,就像自帶抗拒火環。沒人會輕易上前來說話,進到大殿內,李誠不能跟著李靖了,趕緊拱手:“衛公,小子還是去那邊站著吧。”
李靖嗯了一聲:“去吧,帶耳朵,別說話。”李誠趕緊道謝,走到一旁,看看四周都是文人,而且眼神還算和善,李誠鬆了一口氣,四下拱手,找跟大殿柱子,站在邊上。
“很久沒有起這麽早了,好困。”李誠藏在柱子邊上,就是打著沒人注意的算盤。
沒一會,李世民在太監的陪同下出現了,坐在高台上,看著下麵。
大朝會自然事情很多,但是跟李誠都沒關係,他一個人在角落裏安靜的呆著。真的隻帶了耳朵,本想補覺的,覺得這樣做會被李世民打死,想想打氣精神,偷偷的東張西望。
朝會上說的啥,李誠是一句都沒聽進去,就知道好像馬周出來說了話。
這是一次風平浪靜的早朝,沒人出來浪,就自然不會有事端。前後大概一個時辰,說了一堆事情,李誠終於聽到大太監尖銳的嗓子在喊:“退朝。”
“退朝”兩個字,此刻真是太美妙了,李誠一秒都不想在這裏呆,第一個就往外走。不料剛出大殿,有人在後麵喊:“自成先生!稍等!”李誠是菜鳥啊,不管是誰招呼,隻好站住。
回頭一看,是個陌生的中年帥哥大步上前,主動拱手:“在下給事中許敬宗,見過李少監。”李誠聽到這名字,小心肝微微顫抖了一下。
這位可不簡單,在史書裏臭名遠揚的奸佞。理由就一條,支持武則天。唐高宗要廢掉王皇後,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為首的一幹大臣堅決反對,隻有許敬宗站出來支持。並且講了一番道理如下:田舍翁多收了十斛麥,就像換老婆。何況天子要立誰當皇後,跟別人也沒關係,何必
妄加議論呢?
理論上來說,許敬宗這話沒毛病。但是,不附和傳統士大夫的價值觀。“天子無家事,廢裏關乎社稷”,這才是這個時代正統的價值觀。
因為這個,許敬宗頗受詬病,後來又跟李義府一起,誣告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璦謀反。其實這些都不是後來的文人不爽許敬宗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許敬宗主持修史,一味迎合上意。各種歪曲事實!在這個文人節操還比較堅挺的年代,你讓大家怎麽忍?mmp,後來的編修史書的人,一
想到許敬宗幹的事情,立刻就丟過去一個詞:奸佞!李誠倒是無所謂,曆史這玩意不就是個小姑娘麽?誰都去打扮一番的。尤其是在現代網絡時代,李誠篡改曆史,不過是張冠李戴,比起一群簡稱“良青曆”的“有良心青年曆史發明家”,許敬宗算是還有點良
知的。
“許編修有事?”李誠還算客氣,這個許敬宗貞觀十年倒黴了,後來因為有才,差點發配,因為還算有才,又去做給事中編修史書。
“不才奉聖意編撰《武德實錄》,即將成書,刊印一事,還請多多關照。”許敬宗找了個理由,李誠一聽就在心裏罵:你這不是胡說八道麽?你要印《武德實錄》,少府監還敢為難?
“自成,怎麽還沒走啊。”有人過來說話,李誠看過去,是孔穎達。這貨就當著沒看見許敬宗似得,鼻孔朝天,拉著李誠就走。李誠趕緊對許敬宗道:“印書一事,不歸在下管。”
這就算是厚道了,給個解釋。孔穎達可是真不客氣,直接道:“自成,此人有才無德,不必跟他客氣。”李誠暗暗苦笑,心道你還真敢說啊,大庭廣眾呢。拋開官職身份,孔穎達碾壓許敬宗不說,單單是一個“孔聖苗裔”的身份,孔穎達噴了許敬宗,他也隻能捏著鼻子忍了。其實在李誠看來,許敬宗沒那麽不堪。他不過就是迎合上意而已,高宗朝,那才是真
正的盛世,隻是史書上沒說。武周一朝,也還湊合。
看人嘛,換個角度看過去,你會發現很多事情跟想象的出入很大。
不管怎麽說,許敬宗想套近乎,被孔穎達打斷了,心裏很惱火,但卻無可奈何。
這貨倒黴就倒黴在他嘲笑歐陽詢長的醜這事情上頭了,趕上長孫皇後的喪期。禦史彈劾他,李世民懷念老婆的當口,差點給他丟地方上為小官。
這事情怎麽說呢?那個禦史也不地道,歐陽詢長的醜,被人笑話很正常。隻不過許敬宗是當麵笑,有人是私下笑。為這個事情彈劾人家,可見禦史的心態也不對頭。
李誠被拽著走遠了,孔穎達才站住道:“自成去少府監上任,孔某就不送了。”
李誠趕緊拱手致謝,告辭走人。孔穎達是個君子,這種人其實不好相處。太過方正!
李誠骨子裏就是一個俗人,隻不過隨手抄了一些詩文,又弄出了印刷術,被孔穎達列入了君子的範疇,這可不是李誠最初的目的。
得,我還是去上任吧。李誠沒著急走,在宮門口等一會,看見李靖出來了,趕緊上前問候一句。別人嘛,李誠可以無視,李靖對李誠來說,恩情深厚,必須恭敬的對待。
這是很淺顯的做人道理,就是知恩圖報。當然了,不是每個人都會像李誠那麽想,不然怎麽會有“鬥米恩,升米仇”的說法呢?大恩如大仇,這話其實是有道理的。
有的人啊,受了別人的恩情,還不上或者不想還,就變成仇人了,賴掉就是。更有甚至,直接幹死恩人,一了百了。李誠的處世之道則非常簡單,知恩圖報,幫親不幫理。
要不怎麽說是俗人呢?李誠就沒打算把自己朝著君子的方向去發展。
李靖很欣慰的看看李誠,擺擺手:“老朽回去了,自成自便。”李誠拱手告辭,帶著三個手下,騎馬出發,奔著少府監來了。
竇德素倒黴之後,少府監沒了正監,現在就是一個少監在負責。李誠現在的職務是少監,就是所謂的二把手。也就是說,現在少府監李誠的實際職務是最大的。
按說李誠上任,好歹有人來迎接一下,不料到了少府監大門口,鬼影子都沒一個。
這是要鬧那樣?意氣風發的李誠超級不爽,四下看看,確實沒人來迎接自己。隻好自己往裏走,心道等下要你們好看。
走幾步,一個小吏看見李誠一身官服,立刻衝上前:“見過李少監。”
李誠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怎麽回事?少府監沒別的人管事了?”
這小吏道:“少監有所不知,竇大人卸任後,少府監諸事,都是獨孤少監在管。昨日獨孤少監稱病沒來,群龍無首啊。”
哦,李誠明白了,原來有個少監,叫做獨孤什麽來著?
“這個,少監叫啥來著?”李誠問了一句,小吏道:“獨孤峎。”聽到獨孤這個姓,李誠就有點頭皮發炸,為啥啊?李世民的奶奶,就姓這個。這幫皇親國戚,換個懂事的,一看皇帝把親爹軟禁了,殺哥宰弟。奶奶輩的親戚呢,不知道多遠是不是?就該安分守己的,低
調做人,求一個平安無事。
偏偏這個獨孤峎,好像沒這個想法。選在李誠要上任的時候稱病不來,你逗我玩呢?
李誠不難猜到,獨孤少監是有往上進步的想法的,但是李世民偏偏又丟了一個少監過來,增加一個少監,卻有不設正監,這不是在給李誠鋪路麽?
於是,這位心裏不平衡了,幹脆就不來了。而且,還不讓別人來迎接李誠上任。
李誠本來就不打算當正監,心裏就算在不爽,遭遇皇親國戚,也不打算搞事。畢竟要給李世民麵子嘛。所以交代一聲:“帶路,本少監去冶監看看就行,不要驚動其他人了。”
到了地方,負責官員還是沒出現,李誠問了一句才知道,冶監出城去了。
冶監管的是冶煉,長安城內隻有鍛打成型的部分。威名赫赫的陌刀,就是在這裏打製而成。李誠叫來一個小官員,讓他帶路在工棚裏走一走,看看實際操作的情況。李誠以前沒少來少府監,冶監這一片還真的沒來過。真的走進工棚看看,李誠可謂觸目驚心,情況比預想的要糟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