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型大炮
明末昏君?我乃中興之主! 作者:牛角的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孫元化一說完這話,他馬上就理解到了自己話語之中的不對勁。
怎麽能說陛下不行?
陛下永遠都行。
“陛下,臣一時口誤,請皇上恕罪,隻是這後裝火炮確實是不穩妥。”
“後裝火炮的氣密性,有很大的問題,恐怕如果裝備了這種火炮,那打炮就打不遠。”
“到時候我們跟建奴的騎兵作戰,就沒有了任何的優勢。”
“這樣一來豈不是白費力氣,又浪費了大量的銀兩。”
朱由校當然沒有相信他。
因為朱由校十分清楚,後裝炮才是火炮的未來,前裝炮的射速太慢了。
“你先往後看一下,朕這個後裝炮具體是怎麽樣的再說。”
孫元化細細看了一下,發現確實有點不太一樣的地方。
朱由校所提出的火炮,確實跟他所見過的全部火炮都不太一樣。
但是孫元化想法是根深蒂固的。
豎子懂個屁的火炮。
當然這個話他沒敢說出口,說出口那就不是掉腦袋的事情了,那起碼也是一家人齊齊整整。
不過,他發現朱由校所提出的火炮的炮閂,倒是神奇的很。
孫元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炮栓。
“莫非陛下之所以要微臣打造這種後裝炮的精妙之處,就在這個炮閂?”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就是這個炮閂。”
“隻要你能把這玩意製造出來,那麽火炮的氣密性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沒錯,朱由校的後裝炮,采用的炮栓用的就是橫楔式炮閂。
清朝末年的騎兵,到底是怎麽被英軍士兵幹翻的?
那很大程度上說,就得感謝一種叫做阿姆斯特朗炮的大炮。
該種阿姆斯特朗炮原產於英國,是一種後裝線膛炮。
在他出現之前,幾乎都是前膛炮的天下。
1854年克裏米亞戰爭期間,阿姆斯特朗設計了一門試驗性質的3磅後裝線膛炮。
此項設計在範圍和精度兩方麵都很成功,並於1858年被英國政府采用。
所以說,阿姆斯特朗炮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後裝線膛炮。
它就具有一個前膛炮所沒有的優點,那就是它可以快速地從後部裝填。
隻因為這種火炮采用一個立楔式炮閂“阿姆斯特朗螺絲”。
並且,該種阿姆斯特朗炮裝填炮彈更為簡便迅速。
並且該種火炮炮膛內壁刻有螺旋膛線,發射的錐形炮彈可高速旋轉,使得火炮具備更高的精確性,射程較滑膛炮更遠。
不過現在采用的都是圓形的實心炮彈。
這一種圓形的鐵炮彈,實通常采用跳彈殺傷敵人,就是利用“打水漂”的原理,讓球形實心炮彈在平地上彈跳,高速橫掃敵方的密集步兵縱列。
別看聽起來好像不厲害,但是這種炮彈經過之處,那就是一條用血肉鑄成的通道,仍然是十分殘忍異常的。
現在的紅夷大炮,一般就采用這種方式來殺傷敵人。
到時候朱由校還得先把圓柱形的炮彈搞出來再說。
不過那玩意不好搞,還涉及到底火之類的東西。
但是其實這種東西他也會製造,並且這種方法根本就不困難,哪怕是用明朝時候的科技水平,想要鑄造出來也絕不困難。
這種阿姆斯特朗炮首次應用,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英法聯軍憑借著阿姆斯特朗炮,很快就攻陷了使用老式前裝滑膛炮的天津大沽炮台。
清朝將領僧格林沁的三萬五千蒙古八旗騎兵,在八裏橋戰役中,被英法聯軍的阿姆斯特朗野戰炮打垮聚殲。
據英國人麥吉《我們如何進入北京——1860 年在中國戰役的記述》。
在塘沽炮台之戰中,英軍十二門阿姆斯特朗大炮,在距離塘沽炮台九百米處開火,跟大沽炮台的火炮進行炮戰。
這種阿姆斯特朗炮的射擊精度,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們所射出的炮彈,幾乎都準確命中清軍的炮台大炮。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在後來的通州八裏橋之戰中,阿姆斯特朗炮更是打出了令人驚訝的戰績。
據喬治·克魯勒的《進軍北京》一書所述:當僧格林沁所率領的三萬五千蒙古八旗騎兵,率先對英軍發動了進攻。
當時這些清軍的蒙古八旗騎兵,在麵對著英軍時,表現得十分英勇無畏,他們相信隻要能夠衝破敵軍火炮的短暫殺傷,就可以砍下英軍的一顆又一顆頭顱。
而英軍的炮兵開始朝清軍騎兵開炮,讓騎兵見識到了從來沒見識過的火炮威力。
英軍炮手開炮慢條斯理,每一發阿姆斯特朗炮都在清軍騎兵之間爆炸,就能撂倒一群清軍騎兵。
隨後,清軍騎兵直接就被這種威力巨大的阿姆斯特朗炮給打蒙了,英國兩個錫克騎兵團,隨即對清軍展開可怕的殺戮。
此時,三萬五千名清蒙古八旗騎兵傷亡過半,而一萬人的英法聯軍隻有五人陣亡,四十人負傷。
這一種火炮連清軍的騎兵都頂不住,現在的建奴騎兵,難道就頂得住了嗎?
朱由校認為是顯然不可能的。
所以朱由校拿出來的火炮設計圖紙,其實就是這一種阿姆斯特朗炮的設計圖紙。
甚至他拿出來的這種火**紙,如果能夠鑄造完成的話,威力絕對要比原版的阿姆斯特朗炮威力更大。
因為當時的阿姆斯特朗炮威力雖然很大,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
雖然阿姆斯特朗炮殺傷力巨大,但在戰鬥中因為膛線、塗鉛炮彈和後裝閉塞等等的新型技術,也導致了他的可靠性確實不高。
同時隻有九百米的攻擊範圍,也實在是太過感人了。
就連他們現在這種那麽落後的紅夷大炮,那都能打三裏地。
另外這種火炮還有另外的一些缺陷,比如說他的造價實在太高了,並且他的炮閂設置製造難度也太大。
就這種炮閂的製造難度,起碼以現在明朝的科技,是根本不可能鑄造出來的。
起碼那種阿姆斯特朗螺絲的精度,就根本沒辦法解決,也沒有辦法投入到使用之中。
這種叫做阿姆斯特朗炮的真理,需要一種更簡單更快捷更安全的,就連明朝科技都可以製造出來的炮閂。
因為就連英國都在1864年,一度停止製造阿姆斯特朗炮,繼續沿用古老而又可靠的前膛炮。
直到1880年,阿姆斯特朗再次改良了阿姆斯特朗炮,引入了法國所創製的斷隔螺紋式炮閂技術,使得快速裝填成為可能。
因此從1880年以後,英軍便再一次將後膛阿姆斯特朗炮裝備於軍隊之中。
但是這種炮栓依然太過於複雜了,朱由校也沒有辦法在目前的製造水平的基礎上,把它給搞出來。
而同時期的德國克虜伯公司,則發明了氣密性更好的橫楔式炮閂。
這種炮閂才是真正的神器!
怎麽能說陛下不行?
陛下永遠都行。
“陛下,臣一時口誤,請皇上恕罪,隻是這後裝火炮確實是不穩妥。”
“後裝火炮的氣密性,有很大的問題,恐怕如果裝備了這種火炮,那打炮就打不遠。”
“到時候我們跟建奴的騎兵作戰,就沒有了任何的優勢。”
“這樣一來豈不是白費力氣,又浪費了大量的銀兩。”
朱由校當然沒有相信他。
因為朱由校十分清楚,後裝炮才是火炮的未來,前裝炮的射速太慢了。
“你先往後看一下,朕這個後裝炮具體是怎麽樣的再說。”
孫元化細細看了一下,發現確實有點不太一樣的地方。
朱由校所提出的火炮,確實跟他所見過的全部火炮都不太一樣。
但是孫元化想法是根深蒂固的。
豎子懂個屁的火炮。
當然這個話他沒敢說出口,說出口那就不是掉腦袋的事情了,那起碼也是一家人齊齊整整。
不過,他發現朱由校所提出的火炮的炮閂,倒是神奇的很。
孫元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炮栓。
“莫非陛下之所以要微臣打造這種後裝炮的精妙之處,就在這個炮閂?”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就是這個炮閂。”
“隻要你能把這玩意製造出來,那麽火炮的氣密性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沒錯,朱由校的後裝炮,采用的炮栓用的就是橫楔式炮閂。
清朝末年的騎兵,到底是怎麽被英軍士兵幹翻的?
那很大程度上說,就得感謝一種叫做阿姆斯特朗炮的大炮。
該種阿姆斯特朗炮原產於英國,是一種後裝線膛炮。
在他出現之前,幾乎都是前膛炮的天下。
1854年克裏米亞戰爭期間,阿姆斯特朗設計了一門試驗性質的3磅後裝線膛炮。
此項設計在範圍和精度兩方麵都很成功,並於1858年被英國政府采用。
所以說,阿姆斯特朗炮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後裝線膛炮。
它就具有一個前膛炮所沒有的優點,那就是它可以快速地從後部裝填。
隻因為這種火炮采用一個立楔式炮閂“阿姆斯特朗螺絲”。
並且,該種阿姆斯特朗炮裝填炮彈更為簡便迅速。
並且該種火炮炮膛內壁刻有螺旋膛線,發射的錐形炮彈可高速旋轉,使得火炮具備更高的精確性,射程較滑膛炮更遠。
不過現在采用的都是圓形的實心炮彈。
這一種圓形的鐵炮彈,實通常采用跳彈殺傷敵人,就是利用“打水漂”的原理,讓球形實心炮彈在平地上彈跳,高速橫掃敵方的密集步兵縱列。
別看聽起來好像不厲害,但是這種炮彈經過之處,那就是一條用血肉鑄成的通道,仍然是十分殘忍異常的。
現在的紅夷大炮,一般就采用這種方式來殺傷敵人。
到時候朱由校還得先把圓柱形的炮彈搞出來再說。
不過那玩意不好搞,還涉及到底火之類的東西。
但是其實這種東西他也會製造,並且這種方法根本就不困難,哪怕是用明朝時候的科技水平,想要鑄造出來也絕不困難。
這種阿姆斯特朗炮首次應用,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英法聯軍憑借著阿姆斯特朗炮,很快就攻陷了使用老式前裝滑膛炮的天津大沽炮台。
清朝將領僧格林沁的三萬五千蒙古八旗騎兵,在八裏橋戰役中,被英法聯軍的阿姆斯特朗野戰炮打垮聚殲。
據英國人麥吉《我們如何進入北京——1860 年在中國戰役的記述》。
在塘沽炮台之戰中,英軍十二門阿姆斯特朗大炮,在距離塘沽炮台九百米處開火,跟大沽炮台的火炮進行炮戰。
這種阿姆斯特朗炮的射擊精度,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們所射出的炮彈,幾乎都準確命中清軍的炮台大炮。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在後來的通州八裏橋之戰中,阿姆斯特朗炮更是打出了令人驚訝的戰績。
據喬治·克魯勒的《進軍北京》一書所述:當僧格林沁所率領的三萬五千蒙古八旗騎兵,率先對英軍發動了進攻。
當時這些清軍的蒙古八旗騎兵,在麵對著英軍時,表現得十分英勇無畏,他們相信隻要能夠衝破敵軍火炮的短暫殺傷,就可以砍下英軍的一顆又一顆頭顱。
而英軍的炮兵開始朝清軍騎兵開炮,讓騎兵見識到了從來沒見識過的火炮威力。
英軍炮手開炮慢條斯理,每一發阿姆斯特朗炮都在清軍騎兵之間爆炸,就能撂倒一群清軍騎兵。
隨後,清軍騎兵直接就被這種威力巨大的阿姆斯特朗炮給打蒙了,英國兩個錫克騎兵團,隨即對清軍展開可怕的殺戮。
此時,三萬五千名清蒙古八旗騎兵傷亡過半,而一萬人的英法聯軍隻有五人陣亡,四十人負傷。
這一種火炮連清軍的騎兵都頂不住,現在的建奴騎兵,難道就頂得住了嗎?
朱由校認為是顯然不可能的。
所以朱由校拿出來的火炮設計圖紙,其實就是這一種阿姆斯特朗炮的設計圖紙。
甚至他拿出來的這種火**紙,如果能夠鑄造完成的話,威力絕對要比原版的阿姆斯特朗炮威力更大。
因為當時的阿姆斯特朗炮威力雖然很大,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
雖然阿姆斯特朗炮殺傷力巨大,但在戰鬥中因為膛線、塗鉛炮彈和後裝閉塞等等的新型技術,也導致了他的可靠性確實不高。
同時隻有九百米的攻擊範圍,也實在是太過感人了。
就連他們現在這種那麽落後的紅夷大炮,那都能打三裏地。
另外這種火炮還有另外的一些缺陷,比如說他的造價實在太高了,並且他的炮閂設置製造難度也太大。
就這種炮閂的製造難度,起碼以現在明朝的科技,是根本不可能鑄造出來的。
起碼那種阿姆斯特朗螺絲的精度,就根本沒辦法解決,也沒有辦法投入到使用之中。
這種叫做阿姆斯特朗炮的真理,需要一種更簡單更快捷更安全的,就連明朝科技都可以製造出來的炮閂。
因為就連英國都在1864年,一度停止製造阿姆斯特朗炮,繼續沿用古老而又可靠的前膛炮。
直到1880年,阿姆斯特朗再次改良了阿姆斯特朗炮,引入了法國所創製的斷隔螺紋式炮閂技術,使得快速裝填成為可能。
因此從1880年以後,英軍便再一次將後膛阿姆斯特朗炮裝備於軍隊之中。
但是這種炮栓依然太過於複雜了,朱由校也沒有辦法在目前的製造水平的基礎上,把它給搞出來。
而同時期的德國克虜伯公司,則發明了氣密性更好的橫楔式炮閂。
這種炮閂才是真正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