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發力階段:


    此時再呼氣。即此前的前兩個階段一直是在吸氣、含胸扣胸、胸膈膜下降、腰腹折疊之狀態。


    呼氣的同時,周身整體在左前腿之上向左側反向旋轉,將右手右腿前推。右手隨旋轉前伸,右腿前邁一小步或者半步,落地時周身整體壓縮在右腿之上,同時右手在右腿壓縮之時放拳為掌,亦向下壓縮。身體恢複右三體式之自然狀態。


    然後再從右三體式依前所示以壓縮旋轉收回右手右腿,繼續依前所示反向打出左手劈拳。如此一拳一拳接連不斷地打將下去。


    整個劈拳過程,手足由旋轉回拉,亦由旋轉發出。這個由旋轉發出之力,即為形意拳之橫力,形意拳起手就是橫。手足落下時周身整體在前腿壓縮,壓縮為順,故形意拳起橫落順。


    劈拳出拳之力為上行上下貫通之力,勁力朝上,故起拳之力為鑽;拳力隨周身壓縮結束,壓縮為向下之力,故落手為向下的翻。此為形意拳起鑽落翻也。


    起橫落順、起鑽落翻,均為一氣之起落之自然的能量在上下方向的蓄發,不加修飾,自然而然。所以這劈拳才為萬拳之母拳,其他拳均由劈拳演化而出也。


    切記,起橫落順、起鑽落翻,均為內裏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發,絕非外形動作也!故絕不可故意做出起橫落順、起鑽落翻之外形動作,隻需像以上所說的自然而然拳腳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收發即可,待習練出五行之力,則自然而然地形成起橫落順、起鑽落翻之力之形。如果故意在外形動作中作出起橫落順、起鑽落翻之式,則是畫蛇添足,徒增煩惱也!


    起橫落順、起鑽落翻之勁力,即為形意拳的翻浪勁力,起時向上鑽,落時向下翻,如波浪翻滾。


    切不可故意用外形動作使出翻浪勁,你會使,別人也會,所以不要以為你故意使出的翻浪勁就比別人高明。隻在外形動作之中追求形意拳之勁力,為無知且妄想也!絕不要以為一個外形動作會比另一個外形動作高明厲害,決定一個外形動作高明厲害與否的因素在於其背後蘊含的能量蓄發,所以內家拳決不能在外形動作上論拳。切記,切記!


    待習練出五行之力,由五行之力驅動出來的外形動作,任何人打出來都是一樣的。內家拳的外形動作是由內裏五行之力自然而然地驅動出來的,不是故意要求刻意做出來的。所以在達不到一定層次時,就不要以這個層次的東西來要求自己。比如三體式,在不分三節,沒有精氣神時,就不要按照分了三節、練出精氣神的形式去要求。


    前輩大師拳論中描述打明勁時也是氣勢非凡的,但那是打明勁的後期階段才能顯現出來的功夫。如果在打明勁的開始階段就氣勢非凡地使用肌肉緊張發力打出剛猛之力,那與外家拳何異?那是練不成內家功夫的。


    經過如此不斷地習練,就啟動了胸膈膜,讓胸膈膜以下降、上升的方式活動了起來。胸膈膜一動,則帶動五髒六腑皆動。胸膈膜下降,含胸扣胸,促使兩肺抱心,拉動心力下行,這樣就會一點一點地引帶出心力,慢慢地讓身體感知出心力。如果有悟性者,打拳時應努力有讓心力後貼命門下行之意。此意並非意念和大腦意識,而是身體本身之意,讓身體感知出心力後貼命門下行的能量運行。


    在打劈拳中,以上就講到了兩個“意”,一個是壓縮之意,一個是心力後貼命門之意。將來在習練的每一個步驟中,都會不斷地出現“意”。所以這內家拳的“意”,不是意念或者大腦意識,而是身體本身之意,此意,就是在努力讓身體對於能量蓄發作出相應反應,以達到以身體內外進行能量蓄發之作用。意念和大腦意識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替代身體完成此項任務的,因為此項任務是需要身體實實在在地做出來的,而不是意念和大腦意識的想象能夠完成的。


    所以,“意”是身體本身對五行之力產生的反應動作,是實實在在的身體動作-------隻不過這些身體動作是在身體內部進行的,從外表看不出來而已,所以才被稱之為“意”。要不,你把這種身體內部對五行之力作出的在內裏的相應反應動作怎麽稱呼?你可以隨便發明出來一個字,但是前輩大師就把身體的這種反應動作稱之為“意”,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就這麽叫了!


    不知道通過對劈拳的習練介紹,大家是否更加明白了“意”的含義?心與意合,就是身體在不斷地調整自己以適應內裏五行之力的驅動,讓身體反應與五行之力同步,以達到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


    我為何如此翻來覆去地強調這“意”字,就是因為對這個意字的錯誤理解,將意字理解為意念和大腦意識,妄想以意念和大腦意識去技擊,從而把驚天動地的內家拳練成花架子了。如果能夠讓大家理解意的實質,才能夠改變大家對內家拳的認識,才能夠習練出內家功夫。


    這樣打出的劈拳,就是在用周身整體蓄發能量,隻有使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才能夠讓周身動作順逆,達到外三合的狀態。


    再進一步,心力與呼吸合一,心力就會後貼命門下行,壓縮尾閭,尾閭壓縮會迫使會陰旋轉,形成人體丹爐,以炎腎水。此為孫祿堂先生所描述的心力久駐海底之萌動也!


    會陰海底部位靜極生動,萌動後就會在督脈經命門、夾脊、玉枕上行,逐漸生成五行之力在小周天之運行。


    丹爐火旺萌動之後,就要向前經氣海向丹田翻轉,進行河車運行。河車運行能量翻轉上拉脊柱下吸湧泉,將周身上下結成一體,實現三心歸聚,以為漲筋騰膜做準備。


    五行之力與上下貫通之力在丹田合一後,被稱之為“真氣”,即精的能量。此時,一部分真氣繼續被心力引帶下行到足底湧泉,此為呼吸以踵。真氣下行壓縮腳跟,迫使腳踝腳麵旋轉,生成氣的能量。


    如此,完成下行能量的蓄發,此過程即煉精化氣也。即打明勁的階段是為了生成周身整體的下行能量,以使身體獲得氣的上行力量。


    身體一旦獲得上行能量,則就可放棄肌肉緊張發力也。打明勁階段之所以要使用肌肉緊張發力,是因為體內無上行能量也!一旦身體獲得上下貫通之上行能量,則可利用上行能量運動矣,就不再需要肌肉緊張發力打拳,故為打暗勁。


    習練者五行拳,蓄力比發力重要,打拳一定要慢。在內裏,要讓身體去感知腹式呼吸的吸氣、含胸導致的胸膈膜下降與含胸時的兩肺抱心,迫使心力下行。在外部,要讓身體感知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生成的下行能量,用心力引帶呼吸下行到湧泉,達到呼吸以踵的程度。同時身體要感知並且調整這內外能量蓄發的同步,以最終達到內外能量蓄發合一的程度,即用心力去控製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蓄發---------讓身體去感知以上這些,才是習練五行拳以及所有內家拳的唯一目的--------所以打拳時一定要慢,隻有慢了,才能夠讓身體掌握以上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


    這打五行拳要多慢呢?


    就如同打太極拳那麽慢!


    其實五行拳與太極拳隻區別在一個陰陽轉換,所以在蓄力時,五行拳與太極拳是一樣的。之所以打五行拳好像比打太極拳快,那隻是因為在發力時,五行拳將周身能量瞬間發出,所以五行拳在發力時非常快,但是在蓄力時,打五行拳要如同打太極拳一般。切記,蓄力永遠比發力重要,學會蓄力了,那發力隻是自然而然的事,不用學就會。


    這心力在打明勁階段由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引帶出來,uu看書 w.uuksu.m 一旦習練出心力,就要反過來讓心力下行去控製周身整體生成壓縮旋轉,此時,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就會對心力產生反應,這個反應就是身體的‘意’,換句話說,‘意’就是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受心力控製的程度。心存在於內裏的心髒之中,而‘意’則存在於身體外部的骨骼、肌肉、皮毛之中。心與意合,其實就是內外相合。當‘意’強大到一定程度,就意味著周身整體已經完全被心控製,心可以隨心所欲地控製身體生成周身整體壓縮旋轉,此時,意就已經融合於心,就達到了有意無意的程度。


    以上就是劈拳的打法和作用,就是在煉精化氣。


    劉百成問張騰博:“可懂?”


    張騰博道:“一練而已!”


    劉百成道:“這內家拳之所以需要長期習練,就在於這內裏的五行之力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合一過程不好習練,想成就內家功夫者,必要有堅決之心,頑強之意才可。其實這許多人不能堅持習練內家拳,總感覺枯燥無味,那是因為沒有習練到正道上也,如能仔細體味內裏五行之力的生成與運行,體會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之意,則就會在簡單枯燥的外形動作之中抽絲剝繭,挖出真諦,品出無限樂趣,從而欲罷不能也!”


    劉百成最後對張騰博道:“我已經將這劈拳之理法傾囊而授,剩下的就要看你的悟性了。這劈拳至少要打一年後才可學打其他拳,有了劈拳的功底,其他拳隻不過是劈拳的轉換而已,理法共通,極好習練。所以以後一年之內我不再教你其他功夫,你隻可安心幫助我整理拳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