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史載,在這條線上清朝同治年屠殺回民之前,是中國回族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素有漢七回三之說。經同治年之後,除了西安城裏的回民外,這裏的回民幾近滅絕。馬誌儉的祖上就是在這次滅族的屠戮中起義突圍,殺至隴東後,在荒涼之地重新安家落戶的。


    馬誌儉總愛稱自己為陝回遺民,並且在他的晚近的作品中都落上陝回遺民的題款。


    老人說著帶著三位道人去他的作品陳列室,一種強大的力量從裏麵奔湧出來!那裏擺放著十個石鼓,上麵刻著石鼓文,石鼓文是大篆留傳後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數較多的書跡之一。


    做工精美,聽說有個香港人出50萬美金,馬老師也沒有賣。石鼓共十隻,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為碣狀,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它為《獵碣》。以籀文分刻十首為一組的四言詩。目前其字已多有磨滅,其第九鼓已無一存字。其書傳為史籀手筆,體態堂皇大度、圓活奔放,氣質雄渾,剛柔相濟,古茂遒樸而有逸氣。橫平豎直,嚴謹而工整,善用中鋒,筆劃粗細基本一致,有的結體對稱平正,有的字則參差錯落,近於小篆而又沒有小篆的拘謹。在章法布局上,雖字字獨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間的偃仰向背關係、其筆力之強勁在石刻中極為突出,在古文字書法中,是堪稱別具奇彩和獨具風神的。康有為稱其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我,自有奇采。其書體為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學小篆,百無一失。


    石鼓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為書家第一法則,具有很高的文史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


    老人坐在陽光之下,淡然地說:“作為藝術家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藝術良知的發現,而人的良知應去靈魂深處挖掘,以靈魂的覺醒為前提”。


    燕玄龍看到這個簡陋的小院沒有廚房、沒有廁所、沒有水,心裏百感交集,他問道:“您是在尋信仰的根嗎?”


    老人說:“我的父祖以及成千上萬的回回是在屈辱中被逐殺而逃離陝西的,我追求學問、研習藝術,曆盡艱辛回到故土陝西,我是一個藝術家,藝術就是我的生命。知感主,我要以我的藝術記憶、見證苦難曆史。這就是我的信仰的根。”


    三位道人默默無言,當所有的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尋求生活安逸的時候;當所有的人都漠視苦難、對人間苦難視而不見的時候,馬誌儉老師卻發出振聾發聵的呐喊。以世俗的眼光來看,馬誌儉並不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家,他沒有名譽、地位、金錢和成群結隊的追捧者,他隻有藝術、潦倒的生活和執著的心。所有發生在他身邊的與他有直接關聯的事件,皆源於他天性中的率真與善良;源於他固執於做人的道德良知。他被時代的苦難造就,而又最終拋棄了時代的虛妄與媚俗。


    燕玄虎歎道:“偉大的愛爾蘭詩人葉芝曾說,即使最不起眼的作家,隻要他屬於偉大的傳統,他就會夢想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崇高生活。這難道不是一種宗教般的信仰嗎?用生命的火焰燃燒自己,衣不蔽體地走在無塵的靈魂之路上,這難道不是張三豐所追尋和實證的嗎?”


    老人聽到張三豐,就笑道:“金台觀有保存有張三豐的三絕,我帶你們看去。”


    他們來到三豐洞亭前矗立的兩通張三豐“瓜皮書”詩碑,字跡遒勁飄逸,遊轉飛動。


    老人說:“這兩通詩碑原在古池州(安徽青陽)青牛宮內,寶雞商人士子到安徽經商遊學,到青牛宮拜謁老子,訪三豐遺跡,看到此刻石,愛不釋手。後來重金布施,方才得以準允拓捶四幀真跡帶回寶雞,裱褙後懸於此洞內。時間一長,煙熏火燎,破損逐增,鄉紳百姓深知得之不易,擔心它會被湮滅,就請巧工匠鐫刻石碑兩方矗立在道觀之內,這才使得真跡留傳到今天。”


    “老人家,為什麽稱為瓜皮書呢?”燕玄飛好奇地問道。


    老人微然一笑,說:“相傳,一年暑天,張三豐和觀內道士在玉米田裏鋤草,酷熱難當,汗如雨滴,隻見幾個牽著馱騾的鄉民由陵塬下來,到城裏去賣西瓜,道士們正口渴難耐,就挑了幾個西瓜解渴。其中一位農夫,見張三豐用吃完的瓜皮在地上描劃。就說:聞道長善丹青,uu看書.uukn家父常向人講說。今我家建一居,道長能否為村夫書一中堂,在新居張掛?張三豐欣然答應。農夫遂將家織一匹白布從馱筐上取下說:沒備麻紙,能否在此布上一書?張三豐說:可以。農夫把布鋪好,將支在地邊燒水的鐵鍋扣在地上,順手拿起瓜皮,沾著鍋背上的煙炱,在布上揮灑狂書。在農夫和道士的驚訝聲中,一幅丈餘長的草書唐詩頃刻而成。詩曰:


    仙境閑尋采藥翁,草堂留話此宵同。


    細看山下雲深處,信有人間路不通。


    泉引藕花來洞口,月將鬆影過溪東。


    求名心在閑難遣,明日馬蹄塵土中。


    後來,張三豐雲遊傳道未返,鄉民思念三豐仙師恩德,就把為農夫所作書帛描摩,請人精鐫,才有了今日之瓜皮書碑。”


    “那第二絕呢?”燕玄虎迫不及待地問。


    老人說:“第二絕是傳說為三豐遺物的翻瓦罐。這隻瓦罐,初看與其它瓦罐並無二致,細察則發現用來係罐的兩耳嵌在罐內。傳說張三豐在金台觀時,常為人們治病療傷,廣行善事,深得鄉民崇敬。農忙時還和觀內的道士們一同幫助附近農民耕耘收獲,親如一家。一日晌午,王老漢小姑娘玉蘭送飯來到地邊,王老漢見觀裏的飯還沒送來,執意要張三豐同自己一道吃。


    飯罷,張三豐見瓦罐內還沾著很多飯粒。就說:罐裏還有飯,不要糟蹋了。說著就提過瓦罐,雙手沿罐口邊捏邊舔。不一會,瓦罐竟像皮囊一樣被捏了個裏朝外,罐壁上沾的飯粒被舔了個一幹二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一仙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安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安君並收藏太一仙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