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今天孫國相找你說什麽了?是不是要打仗了?”
當常山國郡兵頭領趙雲從國相孫瑾那裏回來之後,一些相熟的夥伴也是把他給團團圍住,向趙雲打聽起孫國相那裏的事情來。
雖然都是些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但這些常山郡兵,卻大多數都是打過仗的老兵。之所以打過仗,完全是因為大名鼎鼎的黑山賊頭張燕,就是常山真定人,而張楊的主要活動區域也就集中在常山地區。
現在各郡國的郡兵,大多都是以本地良家子組成的,被掌控在太守和國相手中,負責維持本地治安,和黑山軍這種成分複雜的造反隊伍天然不對付。這些常山郡兵,大多數和張燕手下的黑山軍打過幾仗,戰場經驗都非常豐富。
“恩!孫國相準備帶領我們全郡投靠白馬將軍公孫伯圭!”被這群哥們圍在中間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趙雲趙子龍,曆史上的趙雲便是被本郡推舉,帶領常山郡兵加入到公孫瓚麾下的。
趙雲在公孫瓚麾下,並沒有留下什麽具體的事跡,不過在這裏他認識了劉耷,不過並沒有馬上跟隨劉備去流浪,而是因為兄長去世返回了故鄉,留下了一句“終不背德也”的話。
至於這句話究竟是說給誰聽的,也是眾說紛紜,有說是向劉備表露心跡的,也有說是趙雲和公孫瓚劃清界限的,因為史料太少,僅僅一句話是很難判斷說話人當時的心境。
但趙雲離開公孫瓚時,公孫瓚正好在對付劉虞,在幹掉劉虞時,故常山相孫瑾、椽張逸、張瓚等人也是一並被公孫瓚所殺。這幾個人的職位麵前帶了一個“故”字,說明是前任的常山國官吏,恐怕就是因為支持公孫瓚而被袁紹趕出常山國的前任郡國領導人。
作為常山國郡兵頭子,趙雲和常山國的領導們肯定都很熟悉,甚至趙雲投靠公孫瓚就是這些領導授意的。
這麽多老領導都被公孫瓚給砍了,作為常山人的趙雲即便是留在公孫瓚軍中,也是飽受懷疑的對象,離開公孫瓚是個很正常的選擇。
按照後來趙雲對劉耷不離不棄的表現,他要是和公孫瓚關係很好,絕對不會就這樣離開的。
隻是這個時候的趙雲並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怎麽樣,他隻知道的是要把自己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好。
作為常山國的郡兵頭目,當國相孫瑾等人決定全力支持公孫瓚之後,趙雲也是被孫瑾等人召過去交代了一些事情,自然是關於助公孫反袁紹的。
隻不過孫瑾也同時交代,因為時機還不是足夠成熟,對郡中高層做的這個決定也絕對保密。
現在麵對著如此多聽到消息的郡兵過來打聽事情,趙雲也是一臉平淡得對他們說道:“沒什麽事,大家好好訓練,多訓練一下總是好的,將來真得打起仗來,也能多一分活著的希望!”
趙雲在常山郡兵之中非常有威望,要不然他一個出身很普通的青年也不會被國相孫瑾委以重任。現在天下大亂,常山郡兵可是孫瑾唯一所能依仗的軍事力量。而趙雲這麽一說,手下的郡兵們也是三三兩兩散去。
“子龍,這些家夥嘴巴不牢靠,告訴他們以後肯定會到處亂說的!告訴我吧,我肯定是不會亂說的!”因為從趙雲這裏問不到什麽有用的信息,過來打聽事情的郡兵便是走了大半,隻剩下幾個與趙雲相熟的好友,其中在博望坡之戰被劉耷軍俘虜的趙雲老鄉夏侯蘭也在這裏,因為和趙雲關係密切的緣故,還主動向趙雲問起這事來。
“季芳,你真得能保守這個消息嗎?”看著好友夏侯蘭那一副渴想知道的模樣,趙雲也是壓低聲音問道,名字裏帶蘭的夏侯蘭連表字也有點兒女性化。
“當然能!”夏侯蘭也是趕緊向趙雲保證道,同時一臉期待得望向趙雲。
“嘿嘿,那我也能!”隻是轉眼間神色凝重的趙雲便換上了一副嬉皮笑臉的模樣,對著夏侯蘭笑道。
“我就知道是這個結果!”而聽了趙雲這句話之後,夏侯蘭知道從趙雲這裏是問不出來什麽的,也是在他胸膛上麵擂了一拳,作為趙雲戲耍自己的報複。
“好了!好了!我可以告訴你,必然是在公孫將軍和袁車騎之間選一個的!”被夏侯蘭打了一拳後,趙雲依舊笑嘻嘻得說道。uu看書.uuansh
“你這說了和沒說有什麽區別!”而對這個明擺著的二選一,夏侯蘭也是不屑道,不過卻是不再向趙雲追問這個問題。
“總之大家好好準備一下,接下來有的是我們建功立業的機會!算了……今天我請客,到我家中來吧!”趙雲的這些朋友,也都有著雄心壯誌,平時也是也不免互勉一下。不過可能因為瞞著幾個好友心裏有些過意不去,趙雲也是決定請大家吃一頓飯,來表示一下自己的歉意
有人請吃飯自然是好的,幾名好友說笑著,不一會兒便騎馬來到了趙雲的家中,隻是剛來到趙雲家所在的莊子,卻是發現這個平時沒太多的小村莊,這次竟然多了不少陌生人的麵孔,而且全是全副武裝的精壯漢子,也是不免讓趙雲等人有些好奇。
最終,當趙雲回到自家時,卻發現自家這邊更加熱鬧,門口還拴著幾匹高頭大馬,明顯是有什麽大人物前來到了自己家。
“子龍,是有什麽人來找你吧?好像還是個達官顯貴來著!”看到這一幕,夏侯蘭也是帶著點兒羨慕的說道。因為停在趙家門口的幾匹馬全都是些好馬,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那種。
趙雲並沒有回答夏侯蘭的話,而是在那裏望著門口這些護衛出神,不知道怎麽的,並不認識什麽大人物的趙雲,一下子便想到了一個贈送給過自己很多禮物的男人——沾縣令秦誼秦文合。
——我是繼續挖劉耷牆角的分界線——
“沾縣令秦誼聞而奇之,數遣人訊雲,並致餉遺。雲盡封其所贈,複歸誼。”——《季漢書·趙雲傳》
當常山國郡兵頭領趙雲從國相孫瑾那裏回來之後,一些相熟的夥伴也是把他給團團圍住,向趙雲打聽起孫國相那裏的事情來。
雖然都是些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但這些常山郡兵,卻大多數都是打過仗的老兵。之所以打過仗,完全是因為大名鼎鼎的黑山賊頭張燕,就是常山真定人,而張楊的主要活動區域也就集中在常山地區。
現在各郡國的郡兵,大多都是以本地良家子組成的,被掌控在太守和國相手中,負責維持本地治安,和黑山軍這種成分複雜的造反隊伍天然不對付。這些常山郡兵,大多數和張燕手下的黑山軍打過幾仗,戰場經驗都非常豐富。
“恩!孫國相準備帶領我們全郡投靠白馬將軍公孫伯圭!”被這群哥們圍在中間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趙雲趙子龍,曆史上的趙雲便是被本郡推舉,帶領常山郡兵加入到公孫瓚麾下的。
趙雲在公孫瓚麾下,並沒有留下什麽具體的事跡,不過在這裏他認識了劉耷,不過並沒有馬上跟隨劉備去流浪,而是因為兄長去世返回了故鄉,留下了一句“終不背德也”的話。
至於這句話究竟是說給誰聽的,也是眾說紛紜,有說是向劉備表露心跡的,也有說是趙雲和公孫瓚劃清界限的,因為史料太少,僅僅一句話是很難判斷說話人當時的心境。
但趙雲離開公孫瓚時,公孫瓚正好在對付劉虞,在幹掉劉虞時,故常山相孫瑾、椽張逸、張瓚等人也是一並被公孫瓚所殺。這幾個人的職位麵前帶了一個“故”字,說明是前任的常山國官吏,恐怕就是因為支持公孫瓚而被袁紹趕出常山國的前任郡國領導人。
作為常山國郡兵頭子,趙雲和常山國的領導們肯定都很熟悉,甚至趙雲投靠公孫瓚就是這些領導授意的。
這麽多老領導都被公孫瓚給砍了,作為常山人的趙雲即便是留在公孫瓚軍中,也是飽受懷疑的對象,離開公孫瓚是個很正常的選擇。
按照後來趙雲對劉耷不離不棄的表現,他要是和公孫瓚關係很好,絕對不會就這樣離開的。
隻是這個時候的趙雲並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怎麽樣,他隻知道的是要把自己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好。
作為常山國的郡兵頭目,當國相孫瑾等人決定全力支持公孫瓚之後,趙雲也是被孫瑾等人召過去交代了一些事情,自然是關於助公孫反袁紹的。
隻不過孫瑾也同時交代,因為時機還不是足夠成熟,對郡中高層做的這個決定也絕對保密。
現在麵對著如此多聽到消息的郡兵過來打聽事情,趙雲也是一臉平淡得對他們說道:“沒什麽事,大家好好訓練,多訓練一下總是好的,將來真得打起仗來,也能多一分活著的希望!”
趙雲在常山郡兵之中非常有威望,要不然他一個出身很普通的青年也不會被國相孫瑾委以重任。現在天下大亂,常山郡兵可是孫瑾唯一所能依仗的軍事力量。而趙雲這麽一說,手下的郡兵們也是三三兩兩散去。
“子龍,這些家夥嘴巴不牢靠,告訴他們以後肯定會到處亂說的!告訴我吧,我肯定是不會亂說的!”因為從趙雲這裏問不到什麽有用的信息,過來打聽事情的郡兵便是走了大半,隻剩下幾個與趙雲相熟的好友,其中在博望坡之戰被劉耷軍俘虜的趙雲老鄉夏侯蘭也在這裏,因為和趙雲關係密切的緣故,還主動向趙雲問起這事來。
“季芳,你真得能保守這個消息嗎?”看著好友夏侯蘭那一副渴想知道的模樣,趙雲也是壓低聲音問道,名字裏帶蘭的夏侯蘭連表字也有點兒女性化。
“當然能!”夏侯蘭也是趕緊向趙雲保證道,同時一臉期待得望向趙雲。
“嘿嘿,那我也能!”隻是轉眼間神色凝重的趙雲便換上了一副嬉皮笑臉的模樣,對著夏侯蘭笑道。
“我就知道是這個結果!”而聽了趙雲這句話之後,夏侯蘭知道從趙雲這裏是問不出來什麽的,也是在他胸膛上麵擂了一拳,作為趙雲戲耍自己的報複。
“好了!好了!我可以告訴你,必然是在公孫將軍和袁車騎之間選一個的!”被夏侯蘭打了一拳後,趙雲依舊笑嘻嘻得說道。uu看書.uuansh
“你這說了和沒說有什麽區別!”而對這個明擺著的二選一,夏侯蘭也是不屑道,不過卻是不再向趙雲追問這個問題。
“總之大家好好準備一下,接下來有的是我們建功立業的機會!算了……今天我請客,到我家中來吧!”趙雲的這些朋友,也都有著雄心壯誌,平時也是也不免互勉一下。不過可能因為瞞著幾個好友心裏有些過意不去,趙雲也是決定請大家吃一頓飯,來表示一下自己的歉意
有人請吃飯自然是好的,幾名好友說笑著,不一會兒便騎馬來到了趙雲的家中,隻是剛來到趙雲家所在的莊子,卻是發現這個平時沒太多的小村莊,這次竟然多了不少陌生人的麵孔,而且全是全副武裝的精壯漢子,也是不免讓趙雲等人有些好奇。
最終,當趙雲回到自家時,卻發現自家這邊更加熱鬧,門口還拴著幾匹高頭大馬,明顯是有什麽大人物前來到了自己家。
“子龍,是有什麽人來找你吧?好像還是個達官顯貴來著!”看到這一幕,夏侯蘭也是帶著點兒羨慕的說道。因為停在趙家門口的幾匹馬全都是些好馬,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那種。
趙雲並沒有回答夏侯蘭的話,而是在那裏望著門口這些護衛出神,不知道怎麽的,並不認識什麽大人物的趙雲,一下子便想到了一個贈送給過自己很多禮物的男人——沾縣令秦誼秦文合。
——我是繼續挖劉耷牆角的分界線——
“沾縣令秦誼聞而奇之,數遣人訊雲,並致餉遺。雲盡封其所贈,複歸誼。”——《季漢書·趙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