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還有將士們正在與董賊的部下激戰,可有壯士願意與我過去解救他們?”眼看天色已經逐漸暗了下來,秦誼也是將手頭上的六百多人聚集在一起,看看能夠找一些人到汴水對岸去查看一下。


    隻是迎接秦誼的卻是死一般的寂靜,這幫子潰兵早已經被董軍殺得膽寒,那還有勇氣再赴險境。


    那邊曹老板的臉色也是變得相當難看,隻恨自己不認識這些小兵,要不然一定把他們一個個都記到小黑本上,早晚有他們的好看。


    “我看你們中有陳留人,也有濟北人,難倒就沒有什麽親朋好友在對岸生死未卜?你們就這樣甘心把他們留在對岸?”


    “我張河願意追隨秦侍郎到汴水對岸!我是濟北人,這才鮑國相盡發濟北郡兵,我們宗族之中有不少子弟都被征召而來,現在他們生死未卜,我又如何麵對江東父老?更何況之前我渡河之時後有董軍追趕,如果不是秦侍郎帶人接應,我無法安然渡河,可能早已經被董軍的箭矢射死在水中!我這條命是秦侍郎給的,現在願意跟隨秦侍郎渡河!”而隨著秦誼的話之後,馬上便有一個濟北小夥站了起來,慷慨激昂得說了這麽一段話。


    好吧,其實這個張河是秦誼找來的一個托,這幫子潰兵早已經風聲鶴唳,秦誼也隻能找一個托了。


    “沒想到濟北竟然也有如此壯士,此次渡河,不論成敗如何,曹公定當贈送張河家人十匹縑,今日凡是隨我渡河者一律賞三匹縑!”三匹縑的價格可不便宜,不過曹操手下有曹洪這麽一個大財主,所以秦誼也是繼續慷他人之慨,開出這麽一個高價。


    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之前秦誼又曉之以大義,果然有些潰兵開始蠢蠢欲動起來,秦誼也是感激點了第三把火:“更何況我們渡河隻是收攏潰兵,又不是和董軍交戰,現在天色已晚,董軍未必有白天的本事,更何況我們已經發現了一處可以徒步渡河的淺水灘,大家想要回來也是容易!我隨大家一起渡河,肯定會愛惜自己的性命!”


    這最後一句話倒是秦誼的心裏話,還沒過河他已經開始尋找退路,這麽一支潰軍真遇到董軍還是沒法打,到時候還是隻能撤。


    不過秦誼這三段話,簡單來說就是有義務、高福利和低風險,倒是的確說動了不少潰兵,在秦誼準備的其他幾個托的帶動下,竟然三三兩兩有將近三百餘人準備隨秦誼渡河。


    “曹公,您帶其他人在河邊打起火把來吧,如果遇到問題,我們也好能夠跑回來!”現在秦誼他們就在那處可以徒步過河的地方,秦誼也是讓留守的曹老板打起火把,給他們做個指引,一旦過河以後情況不妙,秦誼也就從這邊撤退。


    秦誼這麽賣命,這點兒要求曹老板哪能不從,馬上便帶人開始製作火把。該做的事情也都做了,秦誼手下的這三百潰兵將其他潰兵的武器收攏了一番,便跟著秦誼開始過河。


    隆冬的河水非常涼,不過秦誼可是領導,是有馬的,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要把整個身子泡在水中。也就在過河的時候,秦誼想起來演義中的故事,諸葛村夫在某個河段上用沙石堆了一個河壩,等曹仁兵渡河的時候放水大破曹仁。


    不過現在秦誼也就想想而已,汴水還是挺寬的,秦誼現在可沒有人力物力弄個河壩,一下子來個水淹董軍,雖然這樣子想想挺爽的。


    而等過了河之後,秦誼的馬卻是讓給了其他人,讓秦壽組了一個四人的斥候小隊,撒出去在前麵給自己偵查情況,畢竟汴水這邊離交戰地點還有些距離。然後陳到統領這幫子潰兵,典韋貼身保護秦誼,這隊人馬就這樣朝著交戰地點摸了過去。


    “子孝將軍!”秦誼就這樣向前摸索了一裏路,派出去的秦壽卻是帶著一股五百多人的潰兵跑了回來,領頭的是曹操的族弟曹仁。當看到曹仁之後,秦誼也是忍不住激動得大喊道,估計曹純和曹邵也都在這隊伍裏,把這幫子人接應回來,他差不多可以回去向曹老板交差了。


    “真沒想到文合竟然會來到這裏!”曹仁對秦誼不是很感冒,畢竟後者對自己老哥的招攬一直推三阻四,在大戰前又以回老家為借口跑路,但現在竟然在汴水西岸見到秦誼,也是讓曹仁對秦誼觀感大變。


    “子孝將軍,現在那邊情況怎麽樣?”秦誼也是隨口向曹仁問起那邊的情況來,畢竟曹仁可是在絕境之中和周瑜、關羽兩大神將pk過的人物,能力自然不用說,就是那份心性也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如果曹仁說那邊情況沒救了,那就是真得沒救了。


    “現在還有幾千人被董軍給包圍著,恐怕也是撐不了多久了!你現在有多少人?”


    “三百,還都是沿途收攬的潰兵!”


    “人有點兒少啊!董軍打了一整天,也是有些累了,咱們加起來要是能再多一倍,我就敢殺回去救人!”而聽了秦誼的情況之後,曹仁也是有些難過。


    日後獲得“天人”稱號的那一戰中,曹仁勇救陷入重圍的手下牛金,可見他不是一個願意放棄的人,但現在情況也是真得慘,加起來能有八百的潰兵,想要衝擊那邊數萬人的董軍,也是有些無可奈何。


    “那咱們假裝有兩千人呢?”見到曹仁之後,秦誼膽子又大了不少,想想後世那麽多使用疑兵的戰術,忍不住也是向曹仁詢問道。


    “疑兵嗎?可行!今天董軍也是打了一整天,現在又到了晚上,他們恐怕也是有些害怕,摸不清我們的虛實。至不濟也能給董軍一點兒壓力,說不準被包圍的將士有更多機會跑出來!”曹仁的膽子可比秦誼要大上許多,也是覺得這個計劃可行。


    於是曹仁和秦誼馬上組織手下尋了一片小樹林,開始製作火把,一人弄上幾個火把,一下子便把這邊給弄得燈火通明,看這架勢說是有兩千人也有人信。


    至於那邊正在消滅殘敵的董軍信不信,秦誼就不知道了,反正現在這八百多人都交給了曹仁,由著他在那裏秀微操。


    而秦誼則是領著二十幾人,帶著一幫子收攏來的傷員,準備送到汴水對岸去——萬一曹仁的微操真得把董軍給引了過來,秦誼也好方便跑路。


    ————


    “報!中牟方向的汴水東西兩岸有數量不明的敵人出現!”


    就當秦誼和曹仁在那裏盡一分人事的時候,滎陽正麵戰場上也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尚有兩千多聯軍被董軍分割包圍在三處,正在借助地勢對董軍做最後的抵抗。


    而在之前,徐榮已經招降了將近一千餘名聯軍士兵,雖然徐榮當時對這些士兵許諾保全他們的性命,但他們最終的結局卻已經定了,因為這群俘虜將會被送到雒陽董相國那裏,由董相國進行發落,而根據徐榮對董相國的了解,這群俘虜可能還不如直接死在雒陽來的舒服。


    其實徐榮本人也不是一個善茬,後來在教江東泰戈爾孫堅做人的時候,他可是把抓到的一個孫堅手下太守給烹了,還虐殺了幾百俘虜。不過徐榮本人,還是堅信董相國比自己要狠許多的。


    奧,對了,就在這段時間,董太尉又給自己升了官,已經由太尉成了相國,可以說是進步神速!


    當聽了斥候的匯報之後,徐榮扭頭朝著中牟的方向看了一下,果然在遠處有點點的火光,這在視力差的人看來,恐怕還以為是地平線附近的星星呢。


    “多少人?”還沒等徐榮開口,他的副將便著急得問道。這場滎陽之戰不僅在諸侯聯軍處看起來格外重要,在董相國眼中也非常重要,前者希望憑借一場大戰掀起一場倒董的風暴,後者則希望用一場幹淨利落的勝利壓服那些反對者的幻想。


    目前而言,滎陽這一戰可以說是達成了董相國的期望,一戰打垮三萬諸侯聯軍,斬首俘獲將近兩萬敵軍,東線酸棗聯軍的脊梁骨可能就被打斷了。


    現在在臨近收盤之時,卻突然間冒起來一股來曆莫名的敵軍,也是讓徐榮的副將有些擔心。這種情況下還敢渡河夜戰的,要麽是真精銳,要麽就是真白癡了。可偏偏他們手下的將士,已經大戰了一整天,在取得驚人戰果的同時,也是損耗較大。


    根據徐榮軍之前得到的情報,酸棗處的諸侯兵多達十萬,現在在滎陽的隻有三萬餘人,聯軍還是有著餘力,萬一要是真有一支生力軍殺過來,結果還是兩說,鏖戰一整天已經成了強弩之末的徐榮軍可別反勝為敗了。


    “不知道,斥候和他們的斥候交過手,點子挺硬,也隻能遠遠看了一下,過河的大概有兩千到三千人,另外汴水對麵也是一片燈火,恐怕還有部隊可能過河!”


    現在為曹仁擔任斥候的是曹家的一些好手,外加秦誼的小弟秦壽,倒是和徐榮的斥候打了一陣,雙方互有傷亡,但也沒有讓董軍斥候接近曹仁大隊。


    曹仁本部這一段時間的行軍,又是匯集過來一批聯軍潰兵,總數已達一千五百餘人,再加上虛張聲勢的既定策略,讓斥候產生了兩千到三千人的錯覺。


    “收兵吧!”猶豫了片刻之後,徐榮最終還是選擇了最為穩妥的見好就收,眼看夜色降臨,敵我軍情更加不明,別的不說,勞累了一天的董軍即便能贏,交換比也非常難看,萬一要是撞到酸棗聯軍主力上,更可能會崩掉一顆牙,所以最終徐榮還是選擇了見好就收。uu看書ww.unsh.c


    和董卓的其他手下有些不太一樣,徐榮不是涼州人,而是遼東人,他是漢室朝廷排到涼州工作的官員,也一直和董卓手下的涼州小團隊有隔閡。等後來董卓身死,徐榮卻是投靠王允並最終戰死,就可以看出來他和那些為董卓報仇的涼州軍頭不是一夥人。


    身份的問題,也就決定了徐榮想的比其他人要多,更注意保存實力,在首戰必勝這一事上的顧慮更多。


    其實曆史上的滎陽之戰徐榮也不好受,雖然此役大勝,但是聯軍的奮勇抵抗也是讓徐榮印象深刻,沒有繼續引兵繼續進攻酸棗,而是選擇了撤退。現在遇到疑似酸棗的援軍,徐榮馬上便選擇了最保守的一個策略。


    而隨著徐榮的命令,馬上就要被吃掉的最後兩千聯軍士兵也是壓力大減,在董軍有序撤退的同時,他們也是突圍成功,與趕來接應的曹仁部匯合,而曹天人也不敢追趕,帶著這夥救出來的同袍,沿著火光的方向,渡過汴水回到滎陽東岸。


    至此,本位麵討董第一戰滎陽之戰終於徹底結束,這次戰役的結果依舊是董軍大勝,不過因為秦誼的出現,聯軍方比曆史上的結果好了不少,多活下來三千餘人,本來應該在此役中戰死的衛茲也是隨著董軍的撤退而帶著殘存的三百陳留兵撤了下來。


    ——我是貪天之功為己有的分界線——


    “又在汴水東岸多取柴薪,兩束一聚,相去十步,縱橫成行,誼命軍士俱起火把,若大軍到。榮望火驚潰,以援軍將至,遂引軍而退。賴此活者兩千餘人。”——《季漢書·秦誼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宜祿立誌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木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木東並收藏三國之宜祿立誌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