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任微笑地道:“曾鎮安排的任務,我肯定要火速完成,這就是設計公司的小衛,我把他一起喊過來,當麵講清楚這次設計的內容,好做方案。”


    曾桓道:“好,你先喝杯茶等一下,我這裏處理一點小事,然後我們直接去現場。”


    實地辦公,具體事情具體分析,這是曾桓一慣的作風。


    村委會的工作人員馬上端來茶水,分別遞給兩人。


    楊主任點了點頭,示意衛煌和自己來到外麵,不影響曾桓他們工作。


    楊主任問道:“感覺怎麽樣,是不是覺得這個地方很窮?”


    “是很窮,我聽他們說楠木渡是黑水縣經濟最差的鎮鄉,但我覺得這個地方還是很有特色的,隻要政府願意作為,領導敢想敢幹,還是大有可為,脫貧也是指日可待。”


    窮的地方太多了,衛煌的家鄉也不比這裏好多少,隻要人勤快,就一定能戰勝貧困,向美好的生活出發。


    衛煌心中也堅守著這個信念,願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善家鄉的貧窮,也願意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a href="http://m.ddxs.com" id="wzsy">ddxs.com</a>


    楊主任道:“大石橋這個地方也是楠木渡最落後的村子之一,所以我們這次選擇大石橋建育苗工場和烘烤工場,目的就是引導村民們種煙,然後助力脫貧。時間緊任務重,一定要在明年三月完成,才能讓村民們順利種煙。”


    衛煌道:“以前這個地方種煙不?”


    楊主任道:“有人種,但大部分是自己種來吃,現在對煙葉的品質要求很高,一般老百姓種出來的煙葉達不到我們收購的標準,我們是不會收購的。你是不是以為煙草就像辣椒、水稻,老百姓想怎麽種就怎麽種?”


    衛煌道:“這個我還真不清楚,我小的時候我們那裏還有人種煙,成熟了就摘回家烘烤,然後統一賣到煙葉站。現在基本上沒有人種,抽葉子煙的人也少,大部分都是趕場去街上買其他人種出來的,因為種煙的流程確實繁瑣,收益不成正比。”


    楊主任道:“那是因為現在種煙都是有指標的,沒有指標煙站就不會收購,種出來也是白種。一方麵是因為國家控煙,另一方麵是種煙比其他經濟作物的收益要高一些,而且一年就見效益,所以僅有的指標我們要往貧困的區域投放。”


    衛煌點了點頭,他不抽煙,對於吸煙的現狀還是了解一些。


    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健康,抽煙的人也趨於減少,在公共場合人們更是反感抽煙,國家響應人們的建議,用各種手段來調控,如提高煙價,減少產量等等。


    楊主任道:“你不要小看這個煙葉,我就不說給國家帶來多少稅收,單是我們黔州,現在種煙的麵積大概是九萬畝,年產量約二十五萬擔,產值超過三億。像有些種煙大戶,一家人種個幾十畝,收入就是十幾萬。在農村做哪樣能賺這麽多錢,就是出去打工,一年也賺不到這麽多吧。”


    衛煌道:“幾十畝煙,一家人也種不出來吧。”


    他是在家村幹過農活的,一家三口,一年各種莊稼交混著種,做個六七畝田地就算能幹的,如果再多就要請人。


    能種幾十畝的人家,得多少人?年收十幾萬平均到個人頭上,又有多少?


    這帳有時候就是看起來熱鬧,真細算還是沒有多少。


    如果當農民都這麽好,又有誰願意背境離鄉去外麵打工?


    農村文化雖然少,但不是傻子,這點帳還是算得明白。


    他雖然不直接反駁楊主任的觀點,卻還是提出了質疑。


    “一家人肯定惱火,種煙、烤煙的時候要請人幫忙才行,但現在我們都是大力推廣機械化生物,你在設計烤房的時候會有一個農機棚,用來堆放農機和維修農機,另外一方麵我們現在有技術支持,統一育苗、統一烘烤,也能幫助老百姓解決很多具體的問題。”


    楊主任作了具體介紹,又補充道:“工序上來說,種煙是一個複雜的活,所以有些老百姓賺了錢,就不願意再種,而是去做其他事情,我們也能理解。”


    “他不種正好啊,可以把產能轉移到需要的地方。”


    “哪能說轉移就轉移,烤房和大棚都是我們花錢建的,投資都是上百萬起,說不要就不要?”


    “那這種情況又是怎麽解決的?”衛煌好奇道。


    “發展種煙大戶啊,你猜一下,咱們黑水縣種煙最多的一戶一年種多少畝地的煙?”


    衛煌想了一下他剛才說的種煙大戶是種幾十畝,那往大了說就是幾百畝。


    “五百畝?”


    楊主任搖了搖頭:“再猜,大膽地猜。”


    五百畝還不大膽?


    這一年得是上百萬的收入了。


    “一千五百畝?”


    衛煌胡亂說了一個數字,自己都覺得離譜。


    楊主任笑道:“夠大膽,沒有這麽多,但相差也不少,有一年我們黑水縣有四個種煙大戶,一共種了四千五百畝,其中最多的一戶是一千二百畝左右,因為他頭一年賺了不少錢,結果這一整整虧了,後麵就沒有誰再種過這麽多煙。”


    一千多畝,如果順利收益自然豐厚,但不順利,虧也得虧死。


    就算煙草公司有補貼,一千多畝地他要請多少工人來幫忙,人工費就是一大筆。


    聽到他整虧了,衛煌還替這位種煙大戶憂心了一把,關心道:“那他後來在做什麽呢?”


    楊主任道:“繼續種煙,現在農村成立了合作社,他又帶領當地的老百姓搞生物質加工廠,有機會帶你去看看。”


    衛煌道:“嗯,一定要去認識一下這種能人。”


    一個人麵對挫折和困難,有站起來的勇氣,就是幹大事的人。


    不管是出私利還是公心,他是踏踏實實的在做實業。


    每一個做實業的人都不容易,都值得尊重。


    楊主任道:“樂洋鎮你去過沒有?他就在樂洋鎮。”


    “沒有。我到這邊上班的時間還不長,很多地方都沒有去過。”


    曾桓從屋裏出來,喊道:“楊主任,我們去現場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襲之鄉村建築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舟一蓑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舟一蓑衣並收藏逆襲之鄉村建築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