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心虛了,跪在地下求饒命,所謂郭妃下毒之事,純屬子虛烏有,是他想奪功勞憑空臆想的。
小舍讓他把口供簽字畫押,轉給朝鮮人海壽太監。
宣宗皇帝道:“愛卿,你怎麽知道先皇貴妃是左撇子的?是不是偷偷潛入宮去了。”
“微臣不敢,別說貴妃娘娘是左撇子,就是郭貴妃尊容小人也是在獻陵殉葬時見過。”
“哈哈哈,太監再狡猾,也沒你狡猾了。”年輕的皇帝,臉上已經沒了喪父的悲傷。
“皇上,是否還要繼續查?”
“海壽已經查了,父皇做事一貫穩妥,說是享受,但是也沒有太過分,除了日夜操勞政事,重新整修了宮殿,也換了身邊的侍女。”說到這朱瞻基頓了頓。
“有幾天因為身體舒適,沒上朝而已。至於李時勉說的驕奢淫逸之類的,那是談不上的。”
“也許是受了李時勉的冤氣。”
蹇義道:“李時勉用了西洋帶來的藥到沒死,仁宗皇的病情卻加重了,他對我和夏原吉說:“李時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說完把楊士奇也叫了進來道:“天命盡矣,我建國二十年,被讒言邪惡所擾,心之憂危,我們幾人相同。依賴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後,誰還能知我之心呢?”邊說邊留下了眼淚,咽下最後一口氣。”
宣宗皇道“李時勉人呢?”
“現在關錦衣衛詔獄。”
“好好關著,能朕空閑下來,朕要親自審問。”
皇太子朱瞻基即皇位,大赦天下,定明年為宣德元年。尊母後張氏為皇太後,立妃胡氏為皇後。
新的宣德王朝開始了。仁宗帝原本議定各省鄉試取士名額。南國子監80人,北國子監50人,會試取士不過百把人,凡通古博今,端重沉靜,年齡在25歲以上者可以應試。亮亮年齡不到,新皇帝也沒改,便詔頒天下,要求各省仍按此規定執行。
禮部尚書呂震奏曰:“朝臣在職任久,可令其還鄉省親。有得誥敕者足為家鄉之榮。但到家需養祭賓客之費,往返還需路費。先皇曾恩準:“公、候、伯、一品、二品賜五千貫,三品四千貫,四品三千貫,五品二千貫,六品、七品一千貫,八品以下五百貫,陛下,如今是否可以執行。”
朱瞻基瞄了一下夏元吉:“夏愛卿,你是朕的管家,你看可否?”
夏元吉沒想到新皇帝會把這皮球踢給他,讓他做難人,幹咳了幾聲道:“微臣以為官為民,回鄉省親,本來就是光宗耀祖的好事,至於路費,都是驛站供給的,除了飼料,化費也不是太大……”
“愛卿的意思不給,還是少給?”
“給是應該給的,回去孝順父母,補貼家用,做善事……”
“好吧,就依少師的意思給一半。”
小舍一算:“八品才二百五,原來後世說的“二百五”是夏元吉搞出來的!”
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楊士奇上奏:“興州有個軍士叫範濟,舉報軍伍缺額嚴重,而各州縣又多欺隱,吃空餉,貪軍糧。”
宣宗跟著爺爺久了,軍中一些黑暗他是略有所聞,這次是楊士奇提醒了他,他立即命吏部侍郎黃宗前往各地清理。並讓楊士奇擬定《清軍例》
蹇義拱手道:“陛下,這事關朝廷的安危,大明的福祉單憑黃侍郎一人,時間來不及啊?”
朱贍基讓太監取來花明冊,念道:“黃宗載侍郎赴浙江。戶部侍郎郝鵬赴湖廣。
刑部侍郎樊敬赴揚州、淮安、鳳陽、廬州、滁州、徐州。
俞士吉赴應天、太平、池州、寧國、安慶、廣德、和州。
吳廷用赴江西。
北京行部侍郎金庠赴北直隸。
都察院副都禦史李素赴山西。大理寺卿湯宗赴山東。
少卿嚴升赴鎮江、常州。
詹事府張小舍赴蘇州、鬆江。
戶部侍郎李文鬱赴鳳陽,徽州。
李謙赴廣東;施禮赴河南。
寺丞張宗璉赴福建。
艾良赴四川。
通政使司右參議何懷輝赴廣西。鴻臚寺丞張人實赴陝西。”
張小舍心頭一喜,這皇上給的是美差,蘇州已經幾年沒回,這次可以回去看看老娘,兒子,說不定還能見到父親小蘇他們,還有白梅,還有媚娘和燈燈。
小舍領著聖旨退了朝,便買了烤鴨和酒,回去和章伯喝上了。
如意又嘮叨:“相公,你到好,又可以南京,蘇州的逛逛,把我娘倆扔在這裏吹風。”
小舍撕了個鴨腿給她道:“我又不是不回來,多則半年,少則四,五個月,再說有喜兒和章伯呢。”
“好好的一家子,分了三處地方,亮亮和婆婆在蘇州,紅瑤和囡囡在南京,我和陽陽在這,還像什麽。”說著嗚嗚嗚的哭起來。
“你如嫌冷清,隨我回南京也行。”小舍竭力的討好她。
“陽陽呢,陽陽在這讀書啊,你想讓我和兒子也分開?”如意依然小聲的哭著。
小舍把筷子一扔:“那你說該怎麽辦?把陽陽也帶回去?”
如意不吱聲了,飯也沒吃完往房裏去,喜兒想跟著進去勸她,被小舍喝住:“別管她,uu看書 .uukansh.om 讓她作去,那有女人這麽胡來的,再鬧我休了她。”
章伯勸道:“大人,這話不能說,少奶奶是個好人,你離開她,她是舍不得才這麽說的,過兩天自然會好。”
小舍苦笑著道:“我是太慣著她了,我娘也慣著她們,動不動就找我麻煩,十幾年了,我那像個當家人,連陽陽都可以不聽我的話。”
章伯敬了小舍一杯酒:“大人,你是皇帝身邊的人,有機會替咱老百姓說說話。”
“什麽意思?章伯你說。”
“我有些老鄉,前些年逃荒出來,仁宗皇時大部份人回鄉了。”
喜兒也道:“我們山東也有,說回去種蠶豆,種大蒜。”
“可是以前還欠著稅賦,不還不讓種,又想出來了。”
“哦,你們說得我懂,戶部尚書夏原吉,已經稟報:“大赦之後,移民的稅費不除,豈有此理,若要交納,此乃失信於民。應扣除未使用田地之年數,悉予免稅。”皇上已恩準,不日將公布。”
章伯伸出了拇指:“夏尚書經常與百姓交談,知道百姓的苦衷。”
如意突然插嘴道:“那我爹娘這幾年欠的也不用交啦?”
“那當然,沒收成交什麽,如果要交,回去種了補稅都不夠,誰願種,這田荒廢得更多。”
“好,我這次隨你回去,我告訴爹娘去!”
“也好,陽陽有章伯和喜兒看著,少不了你的寶貝兒子。”</br></br>
小舍讓他把口供簽字畫押,轉給朝鮮人海壽太監。
宣宗皇帝道:“愛卿,你怎麽知道先皇貴妃是左撇子的?是不是偷偷潛入宮去了。”
“微臣不敢,別說貴妃娘娘是左撇子,就是郭貴妃尊容小人也是在獻陵殉葬時見過。”
“哈哈哈,太監再狡猾,也沒你狡猾了。”年輕的皇帝,臉上已經沒了喪父的悲傷。
“皇上,是否還要繼續查?”
“海壽已經查了,父皇做事一貫穩妥,說是享受,但是也沒有太過分,除了日夜操勞政事,重新整修了宮殿,也換了身邊的侍女。”說到這朱瞻基頓了頓。
“有幾天因為身體舒適,沒上朝而已。至於李時勉說的驕奢淫逸之類的,那是談不上的。”
“也許是受了李時勉的冤氣。”
蹇義道:“李時勉用了西洋帶來的藥到沒死,仁宗皇的病情卻加重了,他對我和夏原吉說:“李時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說完把楊士奇也叫了進來道:“天命盡矣,我建國二十年,被讒言邪惡所擾,心之憂危,我們幾人相同。依賴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後,誰還能知我之心呢?”邊說邊留下了眼淚,咽下最後一口氣。”
宣宗皇道“李時勉人呢?”
“現在關錦衣衛詔獄。”
“好好關著,能朕空閑下來,朕要親自審問。”
皇太子朱瞻基即皇位,大赦天下,定明年為宣德元年。尊母後張氏為皇太後,立妃胡氏為皇後。
新的宣德王朝開始了。仁宗帝原本議定各省鄉試取士名額。南國子監80人,北國子監50人,會試取士不過百把人,凡通古博今,端重沉靜,年齡在25歲以上者可以應試。亮亮年齡不到,新皇帝也沒改,便詔頒天下,要求各省仍按此規定執行。
禮部尚書呂震奏曰:“朝臣在職任久,可令其還鄉省親。有得誥敕者足為家鄉之榮。但到家需養祭賓客之費,往返還需路費。先皇曾恩準:“公、候、伯、一品、二品賜五千貫,三品四千貫,四品三千貫,五品二千貫,六品、七品一千貫,八品以下五百貫,陛下,如今是否可以執行。”
朱瞻基瞄了一下夏元吉:“夏愛卿,你是朕的管家,你看可否?”
夏元吉沒想到新皇帝會把這皮球踢給他,讓他做難人,幹咳了幾聲道:“微臣以為官為民,回鄉省親,本來就是光宗耀祖的好事,至於路費,都是驛站供給的,除了飼料,化費也不是太大……”
“愛卿的意思不給,還是少給?”
“給是應該給的,回去孝順父母,補貼家用,做善事……”
“好吧,就依少師的意思給一半。”
小舍一算:“八品才二百五,原來後世說的“二百五”是夏元吉搞出來的!”
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楊士奇上奏:“興州有個軍士叫範濟,舉報軍伍缺額嚴重,而各州縣又多欺隱,吃空餉,貪軍糧。”
宣宗跟著爺爺久了,軍中一些黑暗他是略有所聞,這次是楊士奇提醒了他,他立即命吏部侍郎黃宗前往各地清理。並讓楊士奇擬定《清軍例》
蹇義拱手道:“陛下,這事關朝廷的安危,大明的福祉單憑黃侍郎一人,時間來不及啊?”
朱贍基讓太監取來花明冊,念道:“黃宗載侍郎赴浙江。戶部侍郎郝鵬赴湖廣。
刑部侍郎樊敬赴揚州、淮安、鳳陽、廬州、滁州、徐州。
俞士吉赴應天、太平、池州、寧國、安慶、廣德、和州。
吳廷用赴江西。
北京行部侍郎金庠赴北直隸。
都察院副都禦史李素赴山西。大理寺卿湯宗赴山東。
少卿嚴升赴鎮江、常州。
詹事府張小舍赴蘇州、鬆江。
戶部侍郎李文鬱赴鳳陽,徽州。
李謙赴廣東;施禮赴河南。
寺丞張宗璉赴福建。
艾良赴四川。
通政使司右參議何懷輝赴廣西。鴻臚寺丞張人實赴陝西。”
張小舍心頭一喜,這皇上給的是美差,蘇州已經幾年沒回,這次可以回去看看老娘,兒子,說不定還能見到父親小蘇他們,還有白梅,還有媚娘和燈燈。
小舍領著聖旨退了朝,便買了烤鴨和酒,回去和章伯喝上了。
如意又嘮叨:“相公,你到好,又可以南京,蘇州的逛逛,把我娘倆扔在這裏吹風。”
小舍撕了個鴨腿給她道:“我又不是不回來,多則半年,少則四,五個月,再說有喜兒和章伯呢。”
“好好的一家子,分了三處地方,亮亮和婆婆在蘇州,紅瑤和囡囡在南京,我和陽陽在這,還像什麽。”說著嗚嗚嗚的哭起來。
“你如嫌冷清,隨我回南京也行。”小舍竭力的討好她。
“陽陽呢,陽陽在這讀書啊,你想讓我和兒子也分開?”如意依然小聲的哭著。
小舍把筷子一扔:“那你說該怎麽辦?把陽陽也帶回去?”
如意不吱聲了,飯也沒吃完往房裏去,喜兒想跟著進去勸她,被小舍喝住:“別管她,uu看書 .uukansh.om 讓她作去,那有女人這麽胡來的,再鬧我休了她。”
章伯勸道:“大人,這話不能說,少奶奶是個好人,你離開她,她是舍不得才這麽說的,過兩天自然會好。”
小舍苦笑著道:“我是太慣著她了,我娘也慣著她們,動不動就找我麻煩,十幾年了,我那像個當家人,連陽陽都可以不聽我的話。”
章伯敬了小舍一杯酒:“大人,你是皇帝身邊的人,有機會替咱老百姓說說話。”
“什麽意思?章伯你說。”
“我有些老鄉,前些年逃荒出來,仁宗皇時大部份人回鄉了。”
喜兒也道:“我們山東也有,說回去種蠶豆,種大蒜。”
“可是以前還欠著稅賦,不還不讓種,又想出來了。”
“哦,你們說得我懂,戶部尚書夏原吉,已經稟報:“大赦之後,移民的稅費不除,豈有此理,若要交納,此乃失信於民。應扣除未使用田地之年數,悉予免稅。”皇上已恩準,不日將公布。”
章伯伸出了拇指:“夏尚書經常與百姓交談,知道百姓的苦衷。”
如意突然插嘴道:“那我爹娘這幾年欠的也不用交啦?”
“那當然,沒收成交什麽,如果要交,回去種了補稅都不夠,誰願種,這田荒廢得更多。”
“好,我這次隨你回去,我告訴爹娘去!”
“也好,陽陽有章伯和喜兒看著,少不了你的寶貝兒子。”</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