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夏元吉狼吞虎咽的樣子,小舍想起在蘇州小食鋪與他邂逅時的情景,當時他和李侍郎啃著油條也是這般狼狽相,小舍道:“大人,二年沒見,你皮膚幹幹的,是不是肉食少了?”
夏元吉,打了個飽嗝,抹了一下油膩的嘴唇道:“也不是,你問金幼孜大人,去漠北時,黃羊,野兔也吃了不少,主要是北平幹燥,沙塵也多,像這個時節,一出去,臉上就是厚厚的沙土,那有江南那種滋潤。”
蹇義道:“以後北平建好了,得多種些樹才是。”
夏元吉道:“不光是樹的問題,北方湖泊少,除了太液池的水,宮內都靠井水,老百姓也靠水井過日子,現在好胡同都是以水井命名的,什麽甘井、濕井、苦水井的。”
金幼孜道:“以後人還會多,北平地勢西高東低,也會有洪水,所以胡同東西向比南北向的會多。還有些胡同是沿著洪水衝成的小河道建的,所以走向也是斜的:楊梅竹斜街、李鐵拐斜街、櫻桃斜街、棕樹斜街……”
小舍道:“金大人成了北京通了。”
“再過二,三年,你們也要過去的,到時候你比我金幼孜還會通。”
蹇義道:“估摸我這老頭不會去了,南京六部九卿還會保留的。”
夏元吉慢慢的飲著酒:“老蹇有眼光,南京和京師一樣,會設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級別也和京師相同。皇上定北平府為順天府,南京為應天府,合稱二京府。”
楊士奇道:“我聽楊榮說,南京六部今後不能和北平六部相比.雖然名稱相同,都稱吏戶禮兵刑工,但尚書官品和北平不在一個檔次。
蹇義點點頭:“北京六部尚書肯定進入內閣,擔當首輔。畢竟他是帝國的中心,而南京六部就屬養老性質和發配降官的地方,屬於閑職了。
最多以南京兵部尚書為主,因為要起到掌管南直隸與浙江、江西等省的軍隊和大後方的作用。”
金幼孜挑了點粉絲,吸進嘴裏:“其實遷都之事,先皇在時就有打算北移,他派太子朱標前往關中和洛陽兩大古都進行過考察。目的就是準備將國都前往西安或者洛陽。所以皇上或許有完成父親遺願的成分在裏麵。”
小舍道:“下官覺得,皇上有心把大明擴大,鄭和下西洋,張輔西征安南,禦駕親征漠北就能看出來,他是不甘做一位享樂的皇帝的,應該比建文皇帝更有想法、更有抱負、更有擔當。”
夏元吉輕輕道了一句:“馬屁鬼,這能和建文時比?那時靖難之役打得歡呢,那有精力搞那些事?”
小舍知道自已冒識了:“夏元吉幾個都是建文時的文官。”
他喝了口牛肉粉絲湯,裝作燙了舌頭,用手扇著嘴巴,掩飾著說錯話的尷尬。
幸好都是些他敬重的老上司,楊士奇幫著道:“建文時,他還穿開檔褲呢,不懂什麽,以後到了北平,跟著皇太子,我們回南京養老時,他出來挑大梁了。”
夏元吉道:“這小子,思想新,主意也多了,這次以鈔票和實物抵稅費,皇上讚許有加?”
小舍興奮了,急道:“大人,皇上怎麽說?”
“皇上對我說,你這個榆木腦子,隻會想到收錢,為什麽不早點像張小舍那樣提個好想法,我看你這戶部尚書讓出來得了。”
小舍道:“大人拿我開涮,皇上怎麽舍得離開你?”
“現在皇上讓我經常為皇太孫上課,他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他頭上了。”
蹇義道:“不是有道衍和尚嗎?”
“姚廣孝最近身體不好,上次去了趟西洋,可能是暈船,人也虛了。”
“道衍和尚真下西洋啦,不是說隻去了福州?”小舍急著問。
“去福州不假,但主要是奉香花往詣彼國迎釋迦牟尼佛的佛牙,古代帝王有持佛牙,才算是真正統地位的規矩。”
蹇義道:“永樂九年時,姚廣孝76歲啦,他這麽高齡坐船去那麽遠,實在是難為他了。”
“迎佛牙,沒他不行啊,成祖是想用最高規格的,生怕詣彼國不給。”
楊士奇道:“姚廣孝係咱大明朝佛教界的高僧巨,與佛教聖地的和尚也好打交道,皇上考慮是對的。”
“不僅是皇上欽差他去,鄭和也想讓他去,大明天朝200多艘船隊要前往古裏,就必須要到那聖地去補充淡水,而那裏的頭領亞烈苦奈兒曾與鄭和會晤過,uu看書 .uukanshu.om這家夥坐井觀天,自以為是,斷然拒絕我皇帝的冊封。也反對與明朝建立朝貢關係。於是,於是關係鬧僵了。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就沒法得到淡水。”
金幼孜問夏元吉:“不是後來把這丫的苦腦兒幹掉了嗎?”
“姚廣孝說去溝通,這人執迷不悟,姚廣孝出一計,誘他們到重兵到海邊,而鄭和率領輕騎直取老巢,活捉了亞烈苦奈兒,他之子納顏,小毛孩一個,手中的5萬勁旅,就像紙糊的,乖乖投降了。”
小舍輕輕拍著桌子道:“這次去北平,我應該去看他老人家的。”
“你也找不到他,他一直在蘇州整修族譜,還修葺了個龍峰書院,在什麽長樂二劉龍峰岩上,”
小舍道:“大人,這地方我和金忠大人招童子軍去過,在福州長樂,朱熹在那寓居授徒講學的。”
金幼孜擦了擦頭上的汗道:“你這幾年跑的路不少啊?”
“是啊,托皇上的福,從永樂七年開始,隨夏大人去了交趾,隨蹇大人去了泰興,浙江,隨金忠大人去了北麵的德州,河間,南方的福州,泉州平陽,和您去得最遠,就是沒和楊士奇大人出去過了。”
夏元吉道:“還和我去了溧陽的無想山,蘇州的吳江等地。”
“大人,那都屬南直隸,不算遠門。”
“你想去那,隨鄭和下西洋嗎?他過了年又要去了。”蹇義找著他的茬,戲謔道。
夏元吉歎了長長的一口氣。
夏元吉,打了個飽嗝,抹了一下油膩的嘴唇道:“也不是,你問金幼孜大人,去漠北時,黃羊,野兔也吃了不少,主要是北平幹燥,沙塵也多,像這個時節,一出去,臉上就是厚厚的沙土,那有江南那種滋潤。”
蹇義道:“以後北平建好了,得多種些樹才是。”
夏元吉道:“不光是樹的問題,北方湖泊少,除了太液池的水,宮內都靠井水,老百姓也靠水井過日子,現在好胡同都是以水井命名的,什麽甘井、濕井、苦水井的。”
金幼孜道:“以後人還會多,北平地勢西高東低,也會有洪水,所以胡同東西向比南北向的會多。還有些胡同是沿著洪水衝成的小河道建的,所以走向也是斜的:楊梅竹斜街、李鐵拐斜街、櫻桃斜街、棕樹斜街……”
小舍道:“金大人成了北京通了。”
“再過二,三年,你們也要過去的,到時候你比我金幼孜還會通。”
蹇義道:“估摸我這老頭不會去了,南京六部九卿還會保留的。”
夏元吉慢慢的飲著酒:“老蹇有眼光,南京和京師一樣,會設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級別也和京師相同。皇上定北平府為順天府,南京為應天府,合稱二京府。”
楊士奇道:“我聽楊榮說,南京六部今後不能和北平六部相比.雖然名稱相同,都稱吏戶禮兵刑工,但尚書官品和北平不在一個檔次。
蹇義點點頭:“北京六部尚書肯定進入內閣,擔當首輔。畢竟他是帝國的中心,而南京六部就屬養老性質和發配降官的地方,屬於閑職了。
最多以南京兵部尚書為主,因為要起到掌管南直隸與浙江、江西等省的軍隊和大後方的作用。”
金幼孜挑了點粉絲,吸進嘴裏:“其實遷都之事,先皇在時就有打算北移,他派太子朱標前往關中和洛陽兩大古都進行過考察。目的就是準備將國都前往西安或者洛陽。所以皇上或許有完成父親遺願的成分在裏麵。”
小舍道:“下官覺得,皇上有心把大明擴大,鄭和下西洋,張輔西征安南,禦駕親征漠北就能看出來,他是不甘做一位享樂的皇帝的,應該比建文皇帝更有想法、更有抱負、更有擔當。”
夏元吉輕輕道了一句:“馬屁鬼,這能和建文時比?那時靖難之役打得歡呢,那有精力搞那些事?”
小舍知道自已冒識了:“夏元吉幾個都是建文時的文官。”
他喝了口牛肉粉絲湯,裝作燙了舌頭,用手扇著嘴巴,掩飾著說錯話的尷尬。
幸好都是些他敬重的老上司,楊士奇幫著道:“建文時,他還穿開檔褲呢,不懂什麽,以後到了北平,跟著皇太子,我們回南京養老時,他出來挑大梁了。”
夏元吉道:“這小子,思想新,主意也多了,這次以鈔票和實物抵稅費,皇上讚許有加?”
小舍興奮了,急道:“大人,皇上怎麽說?”
“皇上對我說,你這個榆木腦子,隻會想到收錢,為什麽不早點像張小舍那樣提個好想法,我看你這戶部尚書讓出來得了。”
小舍道:“大人拿我開涮,皇上怎麽舍得離開你?”
“現在皇上讓我經常為皇太孫上課,他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他頭上了。”
蹇義道:“不是有道衍和尚嗎?”
“姚廣孝最近身體不好,上次去了趟西洋,可能是暈船,人也虛了。”
“道衍和尚真下西洋啦,不是說隻去了福州?”小舍急著問。
“去福州不假,但主要是奉香花往詣彼國迎釋迦牟尼佛的佛牙,古代帝王有持佛牙,才算是真正統地位的規矩。”
蹇義道:“永樂九年時,姚廣孝76歲啦,他這麽高齡坐船去那麽遠,實在是難為他了。”
“迎佛牙,沒他不行啊,成祖是想用最高規格的,生怕詣彼國不給。”
楊士奇道:“姚廣孝係咱大明朝佛教界的高僧巨,與佛教聖地的和尚也好打交道,皇上考慮是對的。”
“不僅是皇上欽差他去,鄭和也想讓他去,大明天朝200多艘船隊要前往古裏,就必須要到那聖地去補充淡水,而那裏的頭領亞烈苦奈兒曾與鄭和會晤過,uu看書 .uukanshu.om這家夥坐井觀天,自以為是,斷然拒絕我皇帝的冊封。也反對與明朝建立朝貢關係。於是,於是關係鬧僵了。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就沒法得到淡水。”
金幼孜問夏元吉:“不是後來把這丫的苦腦兒幹掉了嗎?”
“姚廣孝說去溝通,這人執迷不悟,姚廣孝出一計,誘他們到重兵到海邊,而鄭和率領輕騎直取老巢,活捉了亞烈苦奈兒,他之子納顏,小毛孩一個,手中的5萬勁旅,就像紙糊的,乖乖投降了。”
小舍輕輕拍著桌子道:“這次去北平,我應該去看他老人家的。”
“你也找不到他,他一直在蘇州整修族譜,還修葺了個龍峰書院,在什麽長樂二劉龍峰岩上,”
小舍道:“大人,這地方我和金忠大人招童子軍去過,在福州長樂,朱熹在那寓居授徒講學的。”
金幼孜擦了擦頭上的汗道:“你這幾年跑的路不少啊?”
“是啊,托皇上的福,從永樂七年開始,隨夏大人去了交趾,隨蹇大人去了泰興,浙江,隨金忠大人去了北麵的德州,河間,南方的福州,泉州平陽,和您去得最遠,就是沒和楊士奇大人出去過了。”
夏元吉道:“還和我去了溧陽的無想山,蘇州的吳江等地。”
“大人,那都屬南直隸,不算遠門。”
“你想去那,隨鄭和下西洋嗎?他過了年又要去了。”蹇義找著他的茬,戲謔道。
夏元吉歎了長長的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