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二章 唱好大戲
我的女朋友是九叔傳人 作者:甜瓜苦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一,給我們講講豬哥吧。”
祝守一可沒想到阿九對於豬哥會有興趣,畢竟該說不說豬哥長得多少有點不討喜對吧。
不過祝守一此時說到這裏,他覺得八戒應該是西遊裏麵人氣比較高的人物了。
那麽這裏阿九想要知道那他也就講講唄。
豬剛鬣,就流落凡間、落草為妖的情形而言與悟空、悟淨以及小白龍相比處境相對優越,是徒弟四人中唯一一個未受皮肉之苦,未遭性命之憂的,更幸運的是還有人家收留,入贅娶親,繼承家財,走上美好生活的幸福人生,加上其本性小富即安的心態,吃不下取經路上饑餐少食、熬寒忍暑的苦頭,所以其取經的心態一直左右搖擺不定,造成了取經路上不少的麻煩,也帶來了苦中作樂的笑點。
其實八戒就是生活之中的我們,在人生岔路口舉棋不定,選擇之後又常常後悔自算是一己誤入歧途,空幻想另一番抉擇會是何等美景,在負重前行和幻想回憶中繼續生活,而八戒就是西遊中最有生活氣息的的影射,這就是為什麽當前翻拍的各類西遊題材影片(類似星爺的《西遊降魔》、《伏妖》以及《三打白骨精》)的笑點都是圍繞豬八戒而來,也隻有八戒才能引出形成共鳴的笑點,同樣的事放在悟淨身上就包袱就甩不出去,在取經四人中隻有八戒才有個“人樣”,是唯一一個像“人”的神仙。
一、計劃趕不上變化:高老莊才是真人生
豬剛鬣在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中觀音尋求取經隊員時,仍然流落山野,做了卵二姐的“倒查門”,衣食無著,觀音正好抓住八戒的弱點,半推半就的答應了參加取經。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首先觀音指出豬剛鬣當前的死結,你原先就是犯罪分子,現在被貶還是殺生作孽,數罪並罰絕無出路,豬剛鬣回應稱什麽前程不前程的,吃飽了就行,何況我負罪累累,破罐子破摔了,最後觀音指出明路,參加取經就有吃喝,還能銷罪,就問你去不去?就在當時那個狀況而言,八戒孤身一人衣食無著,觀音提出了這麽優厚的待遇,那自然是不會拒絕,至少是比他現存的狀態要強很多,這也是八戒基於現實利益作出了一種考慮。
但是萬萬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八戒來到了高老莊之後,其所處的現實利益就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轉,導致八戒中途反悔不願參加取經。看看八戒在高老莊發生了什麽,原文第十八回:
高老說道:“不期三年前,有一個漢子,模樣兒倒也精致,他說是福陵山上人家,姓豬,上無父母,下無兄弟,願與人家做個女婿。我老拙見是這般一個無羈無絆的人,就招了他。”
也就是三年前豬剛鬣受了佛戒之後,就來到了高老莊上,繼續做倒插門,不但做女婿,還能吃喝不愁(一頓要吃三五鬥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彀),這對於八戒來說這樣的富農地主的小康生活比原來強太多,既然不能回天庭當官,短期內做個逍遙的凡妖也不錯,在此時八戒已經動搖了取經的決心,不是老豬不想去取經,隻是觀音來的時間節點太特殊(正好趕在豬剛鬣的人生最低點),倘若八戒到了高老莊之後才遇到觀音,那是肯定不會去上西天的。但是已經答應觀音取經之事怎能臨時反悔,惹惱了佛家又豈能善罷甘休?也是之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如果說取經路上是現實的苟且,那麽高老莊上的幸福生活就是詩和遠方。
二、“悟能”非無能:隻因饑寒交迫,力虧身弱
豬八戒雖是武力並不突出,幹苦力的活滿嘴怨言,還耳邊風挑逗內部矛盾,時不時的還分行李回家,雖有萬般錯,但是我們應當看到其中占主導的客觀條件因素,就是作為“豬”的本質特征:吃不飽喝不足,導致力虧身虛,一旦八戒酒足飯飽,也能與悟空“自二更時分,直鬥到東方發白”。八戒在酒足飯飽之後的能力第六十七回七絕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麵對七絕山經年累月攢下的陳年老爛汙穢,悟空無奈,唐僧落淚之際,八戒挺身而出幹“這場臭功”,條件就是“須是吃得飽”,這可算是救了百姓之難,不過八戒這吃飯不計較口味,就是能吃飽就行,在麵對比丘國國宴的精食細膾時也是這個吃法(不分好歹,一齊亂上,但來的吃個精空),八戒這飯量也真是驚人,一次吃了至少七八石飯食(“石”為中國古代體積單位,折合成現代質量一石約為59.2公斤,七八石約合414.4至473.6千克),一頓飯半噸的量,現在終於理解高老頭為什麽說八戒“一頓要吃三五鬥米飯”了吧,那還是省著吃的,但是這個吃法在取經路上可是保證不了的,“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也難怪八戒天天抱怨歇腳化齋的緣故,肚裏空空的幹著最累的苦力,估計擱誰也頂不住。
三、有意隱瞞:豬胎為真身並非錯投胎
八戒在取經途中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是:
“竟來奪舍投胎,不期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裏,變得這般模樣。”
自己原來不是豬胎的模樣隻是投錯了胎才這般醜陋。但是一個謊言需要另一百個謊言去掩蓋,後來八戒早已自我坦白了真身,第八十五回八戒自我介紹時說:
“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帥。……一嘴拱倒鬥牛宮,吃了王母靈芝菜。”
所謂“巨口獠牙”活脫一個野豬形象,就連作戰方式也是“一嘴拱倒”的野豬式的打法,所以在八戒未貶之初的本形就是隻豬,還是隻黑野豬。
另外“豬剛鬣”名字也表明其真身,所謂之“鬣”就是指背上的鬃毛,“剛鬣”就是濃密堅硬的鬃毛,這與高老莊之高老所言:“腦後又有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象個豬的模樣”也是完全吻合的。豬剛鬣就是八戒的真名,而且是成仙之時就有,而非下界投胎之後才取的。
康姚郭直為二郎真君下屬,僅在第二次剿滅悟空時出場,此時八戒還是天蓬元帥(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時有天蓬、天佑急出靈霄寶殿道:“請如來少待,我主大駕來也。”),之後再無交集,因此康姚郭直所稱的“豬剛鬣”就是八戒的真名,而非下界之後另取的名字,即“豬剛鬣”那八戒的本形就是隻豬,而且是更接近野豬的形態,而“托錯胎”,也隻是八戒掩蓋自己駭人醜陋外表的說辭罷了。
八戒其實代表了一類人亦或者說是代表人的複雜性,麵對人生利益總是選擇自己最有可能實現的,而不是好高騖遠的攀附遙遙無期的理想,但是做完抉擇又總是後悔當初的決定,老是幻想生活在過去的背景中。八戒可以理解成我們心中那部分小小的不安和悸動,總之無論八戒和悟空之流,珍惜當下吧,若知時光回溯,我們做出另一種選擇是不是也會如同今日這般懷戀現在的選擇呐?
那麽問題來了,八戒是怎麽選上的呢?
其實祝守一覺得取經路上困難重重,既有地頭蛇的散仙凡妖,又有各方勢力的影子門派和親屬部舊,還有統治人間的皇族勳貴以及平頭百姓,各方利益糾葛複雜混亂,既不能顛覆利益結構造成混亂無度,又不能致危難險急於不顧,所以要求取經團隊拿捏得當方能過關:既要有武力強推的雷霆手段,還要有懷柔明退的政治伎倆;既要在原則問題上堅定雷打不動,又要在細枝末節上模棱兩可糊弄過關;既要照顧各方神仙勢力的現實需求,又要維護凡間人世的基本秩序。
看似隻要堅持到底的就能取勝的過程,執行中卻需要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微操調控,二者配合才能克服重重萬險。正因如此,直接開展取經操作團隊的人選則是至關重要,雖然背地裏三大神仙勢力已經妥協一致,但是正確穩定的具體操作還是直接關係到取經的順與逆,進與退。這就引出取經團隊的基本要求:對外一致,對內團結堅定,手段豐富。
“準”:棄子當先為我所用。
觀音確定的取經團隊這四人,從本質上都是因犯錯而受打壓遭磨難的一類。
這些人若非菩薩搭救非死即傷,或遭日打夜殺,苦不堪生,因此這類人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因為走投無路而極為可靠,原因有二:首先是回不去的天庭,悟空、八戒、悟淨和白龍都是玉帝降罪責罰之人,或鎮壓或投胎或落草均是已被遺棄,絕不可能再回原職原位(官場人走茶涼,被貶之後無數人死盯著空位置,哪還能再輪到你這);其次做不成的妖怪,這些人雖然落草為寇,但是卻不與凡間妖魔為伍而同流合汙拉幫結派,都是孑孓獨居,還保留一絲神仙的傲氣。神或妖都不成,佛家正好抓住這個空檔,拉入旗下,既是雪中送炭,也是助人救己,四人內部利益極為一致所以導致雖是臨時組隊西行但是內部相當團結,也最利於取經大業的實現。
順便提一句,唐僧取經團隊毫無疑問的精神領袖,也是唯一一個佛家的內部人員,原因很簡單,佛家不可能將取經大業完全交給臨時工的團隊,不管後續能否轉正,但最高領導權一定要攥在自己內部人的手中:金蟬子雖有瑕疵,但貴在出身可靠(如來二徒弟)、資曆足夠(東土投胎了十世),無實職位(有爵位的不肯下這份辛苦),信仰堅定(一心求取真經),加上緊箍咒製約悟空的手段,就不怕手底下人翻天。沒有唐僧,整個團隊則沒有靈魂,隻徒弟三人求取真經沒有實際的意義和目的,必散架無果。這也就是為什麽八戒喊分家的時候都在師父無力的時候,從來不敢正麵硬剛說的原因。
二、“狠”:武力突出平叛止亂
取經長路漫漫,清官難斷家務事,神仙難管地頭蛇。有資源才有妖怪,有妖怪就有占地為王的動力,所以對於無人問津的山間野林,日久必叢生妖怪且連綿不絕,因此武力護衛則自然是極為重要,不可能事事都去麻煩菩薩,盡量就地解決是最好。要說到武力問題,悟空是當之無愧的武力C位擔當,很多人認為悟空的戰鬥力在西遊記中實在是排不到前麵,就是有點實力的妖怪也沒有明顯的優勢。
“穩”:矛盾可控不能散架。
取經團隊的四人雖然利益去向保持一致,但實際上的分工是非常明確的,唐僧是精神領袖,無可替代;悟空是軍事主官,負責開山劈路;八戒實際上是幹苦力的,挑擔子拿行李都在八戒身上扛著;悟淨主要的工作除了看馬護僧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調和團隊的內部矛盾。其實整個團隊之中悟空看八戒不順眼(“呆子,你這般言語,似有報怨之心。還象在高老莊,倚懶不求福的自在,恐不能也。”),八戒看悟空不睦(“我曉得你的尊性高傲”),唐僧總擔心控製不住悟空,自己又耳根子軟多聽信八戒的(怎禁那八戒旁邊唆嘴道:“師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隻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這個模樣,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軟,又信了他),導致這三人矛盾還是時不時的爆發,若非悟淨從中周旋調和,怕也是要遲早內訌翻臉,到不得西天。
八戒:取經團隊當中的最不穩定因素
八戒就本質而言是個隨遇偷生的人,隻要是吃飽穿暖,舒服自在,其他的也都不在乎(後文詳細分析),所以八戒其實對取經這個苦差事始終是有怨言的,原因有二:一是被貶後自知不可能回天庭,就安於高老莊,至少可以吃飽穿暖,還有美人相伴,也算是小農的幸福了,至少不受罪。另一個就是取經路上缺食少衣,還幹著“長工”苦力,又與性情高傲的悟空不和,動不動就要打“孤拐”,偶爾還扇大嘴巴(第七十六回,行者到跟前,一把撾住八戒臉,一個巴掌打了個踉蹌),就算成了佛,還是有清規戒律約束著,遠不如在凡間舒服自在。所以不論短期長期來看取經都不符合八戒的利益需求,導致其在取經中是比較消極的,表現出來就是貪圖安逸、時不時的提出分家解散的要求,所以在整個取經過程中八戒提過五次分家。
所以取經團隊其五人,表麵是觀音菩薩所選,實則為如來所定,“準”、“狠”、“穩”三者兼具,在人、妖、仙三界起舞操作,竭力滿足了仙界三大勢力的利益訴求,固然有儒釋道三家的共同支持,但是其“老戲骨”的敬業無誤才得以最終共同唱好這一取經大戲。
第兩百零二章 唱好大戲
祝守一可沒想到阿九對於豬哥會有興趣,畢竟該說不說豬哥長得多少有點不討喜對吧。
不過祝守一此時說到這裏,他覺得八戒應該是西遊裏麵人氣比較高的人物了。
那麽這裏阿九想要知道那他也就講講唄。
豬剛鬣,就流落凡間、落草為妖的情形而言與悟空、悟淨以及小白龍相比處境相對優越,是徒弟四人中唯一一個未受皮肉之苦,未遭性命之憂的,更幸運的是還有人家收留,入贅娶親,繼承家財,走上美好生活的幸福人生,加上其本性小富即安的心態,吃不下取經路上饑餐少食、熬寒忍暑的苦頭,所以其取經的心態一直左右搖擺不定,造成了取經路上不少的麻煩,也帶來了苦中作樂的笑點。
其實八戒就是生活之中的我們,在人生岔路口舉棋不定,選擇之後又常常後悔自算是一己誤入歧途,空幻想另一番抉擇會是何等美景,在負重前行和幻想回憶中繼續生活,而八戒就是西遊中最有生活氣息的的影射,這就是為什麽當前翻拍的各類西遊題材影片(類似星爺的《西遊降魔》、《伏妖》以及《三打白骨精》)的笑點都是圍繞豬八戒而來,也隻有八戒才能引出形成共鳴的笑點,同樣的事放在悟淨身上就包袱就甩不出去,在取經四人中隻有八戒才有個“人樣”,是唯一一個像“人”的神仙。
一、計劃趕不上變化:高老莊才是真人生
豬剛鬣在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中觀音尋求取經隊員時,仍然流落山野,做了卵二姐的“倒查門”,衣食無著,觀音正好抓住八戒的弱點,半推半就的答應了參加取經。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首先觀音指出豬剛鬣當前的死結,你原先就是犯罪分子,現在被貶還是殺生作孽,數罪並罰絕無出路,豬剛鬣回應稱什麽前程不前程的,吃飽了就行,何況我負罪累累,破罐子破摔了,最後觀音指出明路,參加取經就有吃喝,還能銷罪,就問你去不去?就在當時那個狀況而言,八戒孤身一人衣食無著,觀音提出了這麽優厚的待遇,那自然是不會拒絕,至少是比他現存的狀態要強很多,這也是八戒基於現實利益作出了一種考慮。
但是萬萬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八戒來到了高老莊之後,其所處的現實利益就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轉,導致八戒中途反悔不願參加取經。看看八戒在高老莊發生了什麽,原文第十八回:
高老說道:“不期三年前,有一個漢子,模樣兒倒也精致,他說是福陵山上人家,姓豬,上無父母,下無兄弟,願與人家做個女婿。我老拙見是這般一個無羈無絆的人,就招了他。”
也就是三年前豬剛鬣受了佛戒之後,就來到了高老莊上,繼續做倒插門,不但做女婿,還能吃喝不愁(一頓要吃三五鬥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彀),這對於八戒來說這樣的富農地主的小康生活比原來強太多,既然不能回天庭當官,短期內做個逍遙的凡妖也不錯,在此時八戒已經動搖了取經的決心,不是老豬不想去取經,隻是觀音來的時間節點太特殊(正好趕在豬剛鬣的人生最低點),倘若八戒到了高老莊之後才遇到觀音,那是肯定不會去上西天的。但是已經答應觀音取經之事怎能臨時反悔,惹惱了佛家又豈能善罷甘休?也是之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如果說取經路上是現實的苟且,那麽高老莊上的幸福生活就是詩和遠方。
二、“悟能”非無能:隻因饑寒交迫,力虧身弱
豬八戒雖是武力並不突出,幹苦力的活滿嘴怨言,還耳邊風挑逗內部矛盾,時不時的還分行李回家,雖有萬般錯,但是我們應當看到其中占主導的客觀條件因素,就是作為“豬”的本質特征:吃不飽喝不足,導致力虧身虛,一旦八戒酒足飯飽,也能與悟空“自二更時分,直鬥到東方發白”。八戒在酒足飯飽之後的能力第六十七回七絕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麵對七絕山經年累月攢下的陳年老爛汙穢,悟空無奈,唐僧落淚之際,八戒挺身而出幹“這場臭功”,條件就是“須是吃得飽”,這可算是救了百姓之難,不過八戒這吃飯不計較口味,就是能吃飽就行,在麵對比丘國國宴的精食細膾時也是這個吃法(不分好歹,一齊亂上,但來的吃個精空),八戒這飯量也真是驚人,一次吃了至少七八石飯食(“石”為中國古代體積單位,折合成現代質量一石約為59.2公斤,七八石約合414.4至473.6千克),一頓飯半噸的量,現在終於理解高老頭為什麽說八戒“一頓要吃三五鬥米飯”了吧,那還是省著吃的,但是這個吃法在取經路上可是保證不了的,“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也難怪八戒天天抱怨歇腳化齋的緣故,肚裏空空的幹著最累的苦力,估計擱誰也頂不住。
三、有意隱瞞:豬胎為真身並非錯投胎
八戒在取經途中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是:
“竟來奪舍投胎,不期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裏,變得這般模樣。”
自己原來不是豬胎的模樣隻是投錯了胎才這般醜陋。但是一個謊言需要另一百個謊言去掩蓋,後來八戒早已自我坦白了真身,第八十五回八戒自我介紹時說:
“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帥。……一嘴拱倒鬥牛宮,吃了王母靈芝菜。”
所謂“巨口獠牙”活脫一個野豬形象,就連作戰方式也是“一嘴拱倒”的野豬式的打法,所以在八戒未貶之初的本形就是隻豬,還是隻黑野豬。
另外“豬剛鬣”名字也表明其真身,所謂之“鬣”就是指背上的鬃毛,“剛鬣”就是濃密堅硬的鬃毛,這與高老莊之高老所言:“腦後又有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象個豬的模樣”也是完全吻合的。豬剛鬣就是八戒的真名,而且是成仙之時就有,而非下界投胎之後才取的。
康姚郭直為二郎真君下屬,僅在第二次剿滅悟空時出場,此時八戒還是天蓬元帥(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時有天蓬、天佑急出靈霄寶殿道:“請如來少待,我主大駕來也。”),之後再無交集,因此康姚郭直所稱的“豬剛鬣”就是八戒的真名,而非下界之後另取的名字,即“豬剛鬣”那八戒的本形就是隻豬,而且是更接近野豬的形態,而“托錯胎”,也隻是八戒掩蓋自己駭人醜陋外表的說辭罷了。
八戒其實代表了一類人亦或者說是代表人的複雜性,麵對人生利益總是選擇自己最有可能實現的,而不是好高騖遠的攀附遙遙無期的理想,但是做完抉擇又總是後悔當初的決定,老是幻想生活在過去的背景中。八戒可以理解成我們心中那部分小小的不安和悸動,總之無論八戒和悟空之流,珍惜當下吧,若知時光回溯,我們做出另一種選擇是不是也會如同今日這般懷戀現在的選擇呐?
那麽問題來了,八戒是怎麽選上的呢?
其實祝守一覺得取經路上困難重重,既有地頭蛇的散仙凡妖,又有各方勢力的影子門派和親屬部舊,還有統治人間的皇族勳貴以及平頭百姓,各方利益糾葛複雜混亂,既不能顛覆利益結構造成混亂無度,又不能致危難險急於不顧,所以要求取經團隊拿捏得當方能過關:既要有武力強推的雷霆手段,還要有懷柔明退的政治伎倆;既要在原則問題上堅定雷打不動,又要在細枝末節上模棱兩可糊弄過關;既要照顧各方神仙勢力的現實需求,又要維護凡間人世的基本秩序。
看似隻要堅持到底的就能取勝的過程,執行中卻需要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微操調控,二者配合才能克服重重萬險。正因如此,直接開展取經操作團隊的人選則是至關重要,雖然背地裏三大神仙勢力已經妥協一致,但是正確穩定的具體操作還是直接關係到取經的順與逆,進與退。這就引出取經團隊的基本要求:對外一致,對內團結堅定,手段豐富。
“準”:棄子當先為我所用。
觀音確定的取經團隊這四人,從本質上都是因犯錯而受打壓遭磨難的一類。
這些人若非菩薩搭救非死即傷,或遭日打夜殺,苦不堪生,因此這類人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因為走投無路而極為可靠,原因有二:首先是回不去的天庭,悟空、八戒、悟淨和白龍都是玉帝降罪責罰之人,或鎮壓或投胎或落草均是已被遺棄,絕不可能再回原職原位(官場人走茶涼,被貶之後無數人死盯著空位置,哪還能再輪到你這);其次做不成的妖怪,這些人雖然落草為寇,但是卻不與凡間妖魔為伍而同流合汙拉幫結派,都是孑孓獨居,還保留一絲神仙的傲氣。神或妖都不成,佛家正好抓住這個空檔,拉入旗下,既是雪中送炭,也是助人救己,四人內部利益極為一致所以導致雖是臨時組隊西行但是內部相當團結,也最利於取經大業的實現。
順便提一句,唐僧取經團隊毫無疑問的精神領袖,也是唯一一個佛家的內部人員,原因很簡單,佛家不可能將取經大業完全交給臨時工的團隊,不管後續能否轉正,但最高領導權一定要攥在自己內部人的手中:金蟬子雖有瑕疵,但貴在出身可靠(如來二徒弟)、資曆足夠(東土投胎了十世),無實職位(有爵位的不肯下這份辛苦),信仰堅定(一心求取真經),加上緊箍咒製約悟空的手段,就不怕手底下人翻天。沒有唐僧,整個團隊則沒有靈魂,隻徒弟三人求取真經沒有實際的意義和目的,必散架無果。這也就是為什麽八戒喊分家的時候都在師父無力的時候,從來不敢正麵硬剛說的原因。
二、“狠”:武力突出平叛止亂
取經長路漫漫,清官難斷家務事,神仙難管地頭蛇。有資源才有妖怪,有妖怪就有占地為王的動力,所以對於無人問津的山間野林,日久必叢生妖怪且連綿不絕,因此武力護衛則自然是極為重要,不可能事事都去麻煩菩薩,盡量就地解決是最好。要說到武力問題,悟空是當之無愧的武力C位擔當,很多人認為悟空的戰鬥力在西遊記中實在是排不到前麵,就是有點實力的妖怪也沒有明顯的優勢。
“穩”:矛盾可控不能散架。
取經團隊的四人雖然利益去向保持一致,但實際上的分工是非常明確的,唐僧是精神領袖,無可替代;悟空是軍事主官,負責開山劈路;八戒實際上是幹苦力的,挑擔子拿行李都在八戒身上扛著;悟淨主要的工作除了看馬護僧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調和團隊的內部矛盾。其實整個團隊之中悟空看八戒不順眼(“呆子,你這般言語,似有報怨之心。還象在高老莊,倚懶不求福的自在,恐不能也。”),八戒看悟空不睦(“我曉得你的尊性高傲”),唐僧總擔心控製不住悟空,自己又耳根子軟多聽信八戒的(怎禁那八戒旁邊唆嘴道:“師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隻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這個模樣,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軟,又信了他),導致這三人矛盾還是時不時的爆發,若非悟淨從中周旋調和,怕也是要遲早內訌翻臉,到不得西天。
八戒:取經團隊當中的最不穩定因素
八戒就本質而言是個隨遇偷生的人,隻要是吃飽穿暖,舒服自在,其他的也都不在乎(後文詳細分析),所以八戒其實對取經這個苦差事始終是有怨言的,原因有二:一是被貶後自知不可能回天庭,就安於高老莊,至少可以吃飽穿暖,還有美人相伴,也算是小農的幸福了,至少不受罪。另一個就是取經路上缺食少衣,還幹著“長工”苦力,又與性情高傲的悟空不和,動不動就要打“孤拐”,偶爾還扇大嘴巴(第七十六回,行者到跟前,一把撾住八戒臉,一個巴掌打了個踉蹌),就算成了佛,還是有清規戒律約束著,遠不如在凡間舒服自在。所以不論短期長期來看取經都不符合八戒的利益需求,導致其在取經中是比較消極的,表現出來就是貪圖安逸、時不時的提出分家解散的要求,所以在整個取經過程中八戒提過五次分家。
所以取經團隊其五人,表麵是觀音菩薩所選,實則為如來所定,“準”、“狠”、“穩”三者兼具,在人、妖、仙三界起舞操作,竭力滿足了仙界三大勢力的利益訴求,固然有儒釋道三家的共同支持,但是其“老戲骨”的敬業無誤才得以最終共同唱好這一取經大戲。
第兩百零二章 唱好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