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祝守一而言,其實這件事就是比較複雜的事。


    但若是涉及到他擅長的領域,那他自然是想要給出一些自己的意見的。


    而這裏阿九問了祝守一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那就是說起唐僧,這個西遊裏麵最主要的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點祝守一覺得可以詳細講講的。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與曆史事實中的唐玄奘的形象有著根本的不同。從個體形象而言,唐僧是一個偉大的文化僧侶,是華夏古代曆代取經者的形象代表,玄奘在孤身一人的情況下,獨自上路,幾萬裏的路程,凶險莫測,沒有任何的助手和同伴,期間遇到的危險,可謂九死一生。


    然而他都能化險為夷,甚至以自己的坦蕩和虔誠,感化了很多攔路搶劫的強盜,使他們洗心革麵,重新做人。他又以自己的智慧和廣博,贏得了路途中各國君王的賞識。他的旅行,不是侵略,不是掠奪,不是展示,也不是遊山玩水,而是憑著自己的無上勇氣、虔誠和毅力,來探詢宗教、哲學、文化上的真理。從整體意義而言,唐僧是佛在古代華夏霞的地位與處境的一種象征。


    唐僧帶給人的誤解很大程度上與其人格表現的形態有關。成功的文學形象其展現的人格往往具有隱蔽性的一麵,除了它直接呈現給讀者的行動,還應該在這些行動的細微處隱藏著行動的原因以及不被人注意卻正體現了人物本心的“內語言”。


    “似扁型而實圓型,似蒼白而實豐滿”。“似”的就是表麵的現象,也就是人們通常所以為的,而“實”的才是真正的內蘊,也即隱蔽性人格。分析一個角色,應該從“實”處著眼,而不是以“似”時為真。如果我們能夠拋開對於唐僧的成見,靜下心來仔細玩味書中關於唐僧言行的描寫,就不難發現這實在是一個包含豐富,複雜多麵的人物形象。唐僧形象具有複雜、多麵的矛盾的人格。而小說中唐僧之所以擁有複雜人格,其實具有深刻的社會曆史根源。


    明代是曆史上思想自由和人***發展淋漓盡致的時代,《西遊記》在明代淡化神像,開始重視個性的時代環境中孕育而成,書中很多人物的塑造都打破了以往小說的單一扁平模式且多具有人性美。第一個層麵,他是取經事業的領導人,取經大業的重擔要求他性格內斂,但他又經常不堪重負,故而其人格心理多表現為怯懦與恐懼。“儒”的層麵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第二個層麵,唐僧從骨子裏是一個詩人氣質很重的人,具有很強的名士風流情結,其最為突出的表現為臨風而泣、對月傷懷的多愁善感,以及對深情與真率的不懈追求。


    那麽祝守一可以從多個方麵來看唐玄奘的僧侶形象。


    1.麵貌清奇,豐姿英偉


    《西遊記》中,唐僧出色的外表是故事中很重要的一個特點,他所經曆的大半災難,大多都是因為他的“身體”來的。不論是人間的女王或是女妖,皆被他的颯颯豐姿迷得神魂顛倒。而曆史上的玄奘大師膚色白皙,舉止優雅,態度雍容,是個相貌堂堂、氣宇軒昂好男兒,《西遊記》中,唐僧出色的相貌想是據此而來。


    《西遊記》中,首次提到唐僧的相貌是太宗設午朝,著魏徵齎旨,宣玄奘入朝,準備送唐僧錦襴異寶袈裟及九環錫杖給他。


    唐僧穿了袈裟,持了寶杖,長安城萬人空巷,全部的人都爭相來看唐僧,誇獎他“好個法師,真是個羅漢下降,活菩薩臨凡。”,而玄奘進到寺裏時,僧人出寺來迎,“一見他披此袈裟,執此錫杖,都道是地藏王來了。”或許菩薩致贈的袈裟和錫杖讓唐僧的儀表大大加分,但若非他本身的相貌非凡,也無法顯現出如此莊嚴的法相。


    而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刻意安排了三個麵貌醜陋的徒弟給唐僧,是有其用意所在的。麵貌清奇的唐僧,懦弱無能,在前往西天的艱險路途中,他連靠自己化一頓齋飯都有問題;相反的,麵貌醜陋經常把人嚇倒的徒弟們,各有各的本領,與他相較著實有用多了,這點也是唐僧心知肚明的。


    《西遊記》中對唐僧和悟空的長相描寫著墨最多,作者極言唐僧之俊秀,悟空之醜陋,用行者醜陋的相貌襯托唐僧的俊秀,從醜陋有用,俊秀沒用這點反襯唐僧的無能。


    從這些對話都可看出,在《西遊記》中,相貌和能力是成反比的。而在《西遊記》中,取經故事的主角已從唐僧轉變為悟空,故而從書中可見,不管在長相、能力與辨別是非等能力來說,唐僧都是和悟空大相逕庭的兩樣形象。


    唐僧的俊秀相貌,除了是無能的一種象征之外,也是他取經路上遭遇災難的一大原因。除了遇到女王女妖的苦苦相逼之外,連男妖對他都愛不釋手,這點想來跟他的白胖長相討喜有很大的原因。


    華夏自古以來就有男色之風氣,期間隨著曆史而有所消長。而明代便是男風極為盛行的朝代。在《西遊記》我們似乎也隱約可以看到這樣的痕跡,老魔把唐僧抱住不放,我們可以猜測他並不是要吃唐僧,而是別有用心,而三怪的回答“此是上邦稀奇之物,必須待天陰閑暇之時,拿他出來,整製精潔,猜枚行令,細吹細打的吃方可”就更令人有無限的遐想了。從以上所述,我們可以得見眾人對唐僧的相貌喜愛的程度,真可以說不管男女老少,都愛唐僧,而唐僧也著實為他這出眾的外貌,吃了不少苦頭。


    2.好善慈悲,不離善心


    對於佛門戒殺的教義,唐僧是全心全意的遵從與推行。他慈悲為懷,關愛生命,在取經途中也一向是見苦救苦。不僅以身作則,還時常告誡徒弟。


    唐僧和悟空最劇烈的三次衝突,皆是殺生一事。悟空剛跟著唐僧取經時,妖氣仍重,也尚未心服唐僧,為了悟空的好殺,唐僧可說是氣急敗壞。他曾把悟空氣走一次,趕走兩次,全都是因為慈悲為懷,無法忍受悟空視人命如草芥。在第十四回,悟空遇見六個強盜,他不但把六個強盜一個個盡皆打死,還剝了強盜的衣服,奪了他的盤纏,笑吟吟的走向唐僧邀功,三藏驚怒之餘,也訓勉了悟空:


    【三藏道:“你十分撞禍。他雖是剪徑的強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該死罪;你縱有手段,隻可退他去便了,怎麽就都打死?這卻是無故傷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怎麽不分皂白,一頓打死?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


    這一教訓,悟空受氣不得,就此跑了,後來雖回歸唐僧身邊,但因為悟空屢犯殺戒,怒得唐僧把悟空趕跑了兩次。而除了對悟空諄諄教誨之外,唐僧對八戒也是經常提點,


    在第七十八回,八戒對比丘小兒的命運毫不關懷,唐僧為此責備他毫無憐憫之心。


    由此皆可見唐僧的悲天憫人,而唐僧的豐沛慈悲心,也是取經路途上遭難的最大原因之一。由於“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出家人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是唐僧奉守的哲學,是他常常掛在嘴邊訓誡徒弟的話,但也因為他這樣的“慈悲為懷”,無意間淪為妖魔利用的弱點,往往給予了各路妖魔可乘之機。


    往西天取經的路上,眾妖魔們,往往吃定唐僧這一弱點,使用攻心戰術,屢試不爽。


    其實隻要將妖怪們的謊話逐一比對,就會發現如出一轍,情節雷同,毫無創意可言。


    他們的欺瞞手段,無非是變化成老弱婦孺或者出家人,博取唐僧的同情。沒有火眼金睛身為讀者的我們,都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這樣的情況,但唐僧卻每每落入妖魔的陷阱當中。同樣的事情一二再,再而三的發生,悟空在第四十回時,終於忍不住說了:


    行者道:“師父,今日且把這慈悲心略收起收起,待過了此山,再發慈悲罷。


    即便悟空這麽說,唐僧卻仍聽不進去,即使到了後來,他說以後“再不自專”了,絕對會聽火眼金睛的悟空的建議,但相同的情節仍然不斷上演。不但與悟空的衝突加劇,也為每次的災難埋下了伏筆。唐僧的慈悲心幾乎每一次都使自己,甚至是整個取經隊伍,都墜入痛苦的萬丈深淵。


    3.專心拜佛,西天取經


    曆史中的玄奘,西行求取真經是為了求得真理,而在《西遊記》中,三藏固然一心要往西天取經,但他的出發點不是因為熱烈的宗教信仰,而是因為君命在身。


    小說中的唐僧是虔誠修持的得道高僧,照理說佛家應該是要有拯救世人於災厄困苦之中,與化解眾生無妄之劫的意念,但《西遊記》中的唐僧卻似乎全無此意。


    他取經的目的可說是世俗的,不是祈保江山永固,就是願聖主皇圖永固,是個忠君報國的概念,這點與曆史中的玄奘法師相比,真的可說是天差地遠。但無論如何,他一心西行求經的誠意是確實可見的,在書中也從來沒有見到唐僧興起一絲一毫的東歸之意。


    4.虔誠念經,佛法高妙


    曆史上的玄奘法師到達天竺後,他在那裏訪問了各大寺院,精通了大、小乘佛學教義,其造詣之深博,連天竺佛學界都為之震驚。


    而回國後,在近二十年間共譯出大小乘經論 75 部,1335 卷,譯本無論在質或量上都超過各譯家的成就,可說是華夏最偉大的譯經家之一。他的一生對華夏甚至於亞洲許多國家的宗教和學術界都產生了極巨大的影響。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而在《西遊記》中,唐僧表現出其佛法高妙的地方其實不多,但他虔誠念經,一心向佛的形象就是顯而易見的。唐僧從小就拜入佛門,他有他身為和尚的堅持。每到寺廟,他會打理自己的儀容入內參拜,以表示自己的虔敬之心;也曾在祭賽國的金光寺與天竺國外郡的慈雲寺灑掃寺塔;對於幫助自己度過難關的神佛,定會磕頭拜謝;如同西方人飯前要禱告一樣,唐僧吃飯前也總是要先念一卷《啟齋經》才會開始用餐;他見佛拜佛,見塔掃塔,可說是個相當虔誠的僧人。


    在《西遊記》中,唐僧開口講論佛法之處隻有二處,一是在第六十四回木仙庵中,唐僧對四位仙翁講道,一是在比丘國中與妖怪變成的國丈對談,這也許是因為在《西遊記》中,唐僧的佛法是否高妙並非作者的重點,唐僧膿包的凡人形象才是吳承恩所要多所著墨的。


    5.持守戒律,不收財物


    唐僧對於自己僧人的形象特別的在乎,他時時刻刻不忘自己是出家人,故對於避免女色、飲酒及金錢的收受這些戒條十分看重,在《西遊記》中,唐僧並不曾違反這些戒條。不但不飲酒,也不收受財物。書中唐僧曾經兩次飲酒,飲的都是素酒。一次是唐僧即將前往西天取經時,太宗賜酒,雖然唐僧已說自己不喝酒,但在太宗的堅持下,他不敢不飲:


    【玄奘又謝恩,接了禦酒道:“陛下,酒乃僧家頭一戒,貧僧自為人,不會飲酒。”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隻飲此一杯,以盡朕奉餞之意。”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飲,隻見太宗低頭,將禦指拾一撮塵土,彈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禦弟啊,這一去,到西天,幾時可回?”三藏道:“隻在三年,徑回上國。”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遙路遠,禦弟可進此酒:寧戀本鄉一撚土,莫愛他鄉萬兩金。”三藏方悟撚土之意,複謝恩飲盡,辭謝出關而去。】


    第二次飲酒時,是唐僧被女妖攝去洞府,要逼唐僧成親。妖精捧起一杯交歡酒,要唐僧喝下,唐僧心中暗自祝禱,希望這是一杯素酒,


    要知道寺廟裏供神敬佛用的酒,稱為素酒。以區別於葷酒:白酒,高粱酒等烈性酒。


    它的做法是沒有經過蒸餾工藝,隻是簡單的將酒糟濾除,餘下的酒水,放到鍋裏煮開,以使酒不會變質。素酒這個詞語來源和華夏的戒律有著密切關係,這種粗釀的酒度數極底,不容易喝醉,和尚喝酒也就不容易破戒,所以叫素酒。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唐僧平常是喜歡喝葡萄做的素酒的,那麽我們約略可以推測,古代的葡萄酒,與今天的葡萄酒並不完全一樣,應該大致跟現在家釀的葡萄酒差不多,實際上就是有少量酒精成分的果汁。


    唐僧雖然對自己持酒戒這點非常嚴謹,但對於徒弟,他的原則卻沒有這麽的堅持,基本上在書中可見,他是沒有要三位徒弟戒酒的。而唐僧自始至終,不但不殺生、不偷盜、不飲酒、不非梵行、不吃葷,不捉錢金銀寶物,完全持守著佛家的十戒,真可說是一個持守戒條的好和尚。


    可以看出《西遊記》中的唐僧,對於出家人必須遵守的戒律,持守嚴謹,不但不收受財物,對於茹素和飲酒,更是不敢破戒。這點與《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西遊記雜劇》中的唐僧相比,就顯得正派許多。


    所以祝守一其實對於唐僧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他覺得這個人物既有光輝的一麵,也有比較不堪的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女朋友是九叔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甜瓜苦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甜瓜苦花並收藏我的女朋友是九叔傳人最新章節